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起源于三尖瓣环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共12例特发性室速/室早患者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对所有病例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室速/室早均消融成功,并证实均起源于三尖瓣环附近,7例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侧,5例起源于三尖瓣环间隔侧.三尖瓣环游离壁侧室速/室早QRS波平均时限长于三尖瓣环间隔侧室速/室早;游离壁侧室速/室早比间隔侧室速/室早QRS终末部更多见切迹.间隔侧室速/室早比游离壁侧室速/室早V1导联更多见QS型.结论 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速/室早是特发性室速/室早的一个亚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消融术前判定室速/室早具体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临床多发生于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壮年。主要有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和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治疗这类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现将1999年5月至2003年1月进行的IVT、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导管消融1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室性早搏(VPC)的疗效及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72例IVT、VPC患者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心动过速(VT)、VPC的起源部位并行RFCA治疗。结果:19例左室IVT中16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左后分支的蒲肯野系统,3例起源于左室心尖部,6例右室IVT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24例消融成功,1例失败。47例VPC中43例起源RVOT间隔部,2例起源于RVOT游离壁,2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44例消融成功,2例复发。结论:RFCA治疗IVT及特定部位的VPC是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性室性早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左室流出道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探讨此类患者的射频消融指证。方法5例患者因非持续性室速和频发性室性早搏而引起明显临床症状,药物治疗无效。采用起搏标测法确定室速和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并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在升主动脉瓣左窦下方的左室流出道记录到提前(31±4)ms的心室激动,起搏心电图12导联QRS波形与室速和室性早搏形态完全相同者4例,11导联相同者1例,该部位消融后5例患者的室速和室性早搏不被诱发。随访13±6个月,除1例患者复发,另4例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左室流出道非持续性室速和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起源于主肺动脉干(MSPA)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早/室速)的电生理特征、标测方法和导管消融.方法 27例疑似右心室流出道室早/室速的患者中4例(15%)起源于MSPA,其中男性3例,平均年龄(25±10)岁.3例使用非接触式标测系统结合常规标测,1例采用常规标测.2例使用温控导管消融,2例采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结果 1例(N4)超声心动图提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余3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1例患者为室早/室速伴有晕厥,另3例仅有室早.室早/室速体表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导联R波振幅高、心电轴右偏和QaVL/QaVB比值较大.非接触式标测显示最早激动点位于球囊上方较远距离,激动面积大,最早激动点至爆发点距离远.成功靶点处激动较体表QRS波起始提前(28±6)ms,2例记录到等大的A波和V波,3例记录到融合的尖峰或碎裂电位,局部高能量可以获得较满意的起搏标测图形.4例患者均消融成功,随访(6.5±3.0)个月,1例复发后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起源于MSPA的室早/室速并非少见,非接触式标测的特殊表现可快速揭示诊断,详细的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指导的消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右心室流入道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常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及左心室间隔部 ,少见于左心室游离壁、左心室流出道[1] ;而起源于右心室流入道的室速则更少报道。在共 5 0例消融手术中遇到 5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入道的室速 ,其中特发性室速 4例 ,另 1例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ARVC)。本文就其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进行总结。临床资料 5例患者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2~ 38岁 ,均有阵发性室速病史 ,呈突发突止 ,发作间期无室性早搏 ,曾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超声心动图和X线检查 ,4例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主动脉窦内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和/或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探讨起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和/或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35例该类患者的室速和频发室早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情况。结果: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简称左冠窦)的30例、无冠状动脉窦3例和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下2例。左冠窦的心电图特点:Ⅰ和aVL导联为rs、rS或QS波形,Ⅱ、Ⅲ和aVF导联为R波形,胸导联R波移行区在V2或V3导联,V5、V6导联为高振幅R波,无S波;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1.29±0.36。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下起源的心电图特点:和左冠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基本相同,但V5、V6导联有S波。无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心电图特点:Ⅰ和aVL导联为Rs或R波形,Ⅱ、Ⅲ和aVF导联为R波形,胸导联R波移行区在V3导联。34例消融成功,手术操作时间65~120min,X光曝露时间12~30min。1例出现冠状动脉前降支急性闭塞。随访2~5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起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室速和/或频发室早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10例频发室早患者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对所有病例12导联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0例室早均消融成功,并证实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不同部位,根据成功消融靶点将本组病例分为3组,二尖瓣环前侧壁组(4例)、二尖瓣环后侧壁组(3例)、二尖瓣环后间隔组(3例)。所有病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位于V1~V2导联,绝大部分病例V6导联可见s波。对各组二尖瓣环室早心电图做进一步比较,可概括出系列心电图判断指标用以估计消融靶点的部位。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频发室早可取得良好效果,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判定室早的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9.
10.
射频消融室性早搏治疗特发性和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报道射频消融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治疗特发性或心肌梗死 (MI)后恶性室性心动过速 (VT)各 1例。例 1女性 2 6岁 ,因阵发性心悸 1年 ,加重伴晕厥 4天入院。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单形室早和短阵VT。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入院后第 3天无诱因出现意识丧失 ,持续约 2min自行缓解 ,心电图示多形性VT ,导致VT的室早形态与临床中频发室早相同。例 2男性 6 4岁 ,急性广泛前壁MI半个月后出现VT ,尽管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纠正心力衰竭、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 3个月 ,VT仍频繁发作 ,VT发作时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有时转为心室颤动 ,多需直流电复律。 2例消融术中均出现频发室早 ,形态与临床上诱发VT的室早形态相同。例 1心室猝发刺激诱发出多形性VT伴阿 斯综合征发作。例 2心室程序电生理刺激可诱发出 4种形态持续性VT。例 1结合激动和起搏标测 ,在右室流出道消融室早成功 ;例 2在左室间隔部向右室凸出的室壁瘤周围标测到室早时提前体表QRS波 5 0ms的Purkinje纤维电位 ,在此处消融室早成功。例 1随访 2 1个月无晕厥。例 2术后继续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随访 10个月无晕厥和持续性VT。结论 :在部分特发性或急性MI患者中消融诱发VT的室早可能根治恶性V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起源点邻近房室瓣环附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室速/室早)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共19例特发性室速/室早患者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对所有病例12导联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19例室速/室早术中均消融成功.10例起源于二尖瓣环附近,包括前侧壁(5例)、后侧壁(3例)、后间隔(2例).9例起源于三尖瓣环附近,包括游离壁侧5例、间隔侧4例.对各组瓣环室速/室早心电图做进一步分析,可概括出系列心电图判断指标用以估计消融靶点的部位.结论 起源点邻近房窜瓣环附近的室速/窒早是特发件室速/室早的一个亚组,射频消融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判定室速/室早的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12.
瓣环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室性早搏(PVC)主要起源于左、右心室的流出道,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经成为治疗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方法[1-3].但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IVT或PVC的起源部位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室性心律失常进行RFCA是否有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是探讨瓣环部起源的IVT和PVC对RFCA的效果及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征和评价单导管法消融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52例心脏结构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早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单导管射频消融。采用起搏标测法,以起搏时与自发室性早搏形态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结果: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体表12导联心电图特征,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形态,Ⅰ导联呈rs、m、QS及R型,aVR、aVL均呈QS型,Ⅱ、Ⅲ、aVF、V5~6导联均呈单向R波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3、V4导联之后。成功消融结果显示26例室早起源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其中前间隔7例、中间隔5例、后间隔14例,游离壁21例:其中前游离壁6例、后游离壁15例,希氏束附近1例,肺动脉瓣下1例。消融即刻成功率94%(49/52),未成功的3例。手术操作时间30~150 min,X线曝光时间5~29 min。术后随访2~48个月无复发。结论: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单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安全地消融心脏结构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4.
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的房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13例房速均被证实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并射频消融成功。影像学消融靶点位于三尖瓣环,局部电图可见A波和V波,且A∶V<2,V波的振幅>0.5 mV。结果9例消融成功部位位于三尖瓣环下侧壁,4例位于三尖瓣环上侧壁,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41±15 ms,AV比值0.5±0.4。三尖瓣环下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Ⅰ、aVL、aVR导联P波正向,Ⅱ、Ⅲ、aVF导联P波负向,V1~V6导联P波负向。三尖瓣环上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Ⅰ、aVL导联P波正向,aVR导联P波负向或呈等电位线,Ⅱ、Ⅲ、aVF导联P波低幅正向波或呈等电位线,V1导联负向,胸前导联由右向左P波逐渐移行为正向。结论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左冠状动脉窦及右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特征。方法:入选成功行主动脉根部室早消融的患者20例,按消融部位分为左冠状动脉窦室早组(LCC组)15例、右冠状动脉窦室早组(RCC组)5例,比较两组心电图特征。结果:RCC组患者Ⅰ导联均为R波;LCC组患者Ⅰ导联4例为QS波,10例为RS或rs波,1例为R波(χ~2=16.80,P0.01)。与RCC组比较,LCC组患者Ⅲ导联R波振幅增高[(2.01±0.45)mV对(1.45±0.33)mV,P0.05]、aVL导联QS波振幅加深[(1.20±0.24)mV对(0.65±0.21)mV,P0.01]、R波振幅Ⅲ/Ⅱ比值及QS波振幅aVL/aVR比值增大(1.09±0.12对0.80±0.12,P0.001;1.31±0.35对0.60±0.24,P0.001)、Ⅰ导联QRS波时限缩短[(78±32)ms对(120±13)ms,P0.05]、aVL导联QRS波时限延长[(128±14)ms对(100±24)ms,P0.05]。除1例患者因起源点临近左冠状动脉开口而放弃消融外,其余均消融成功。平均随访(13±6)个月,无复发病例及并发症。结论:对于体表心电图提示室早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患者,Ⅰ导联R波提示RCC室早,Ⅰ导联RS或rs波提示LCC室早;与RCC室早相比,LCC室早Ⅲ导联R波振幅较高、aVL导联QS波振幅较大、R波振幅Ⅲ/Ⅱ比值及QS波振幅aVL/aVR比值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效果、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58例患者中室速10例,室早48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43例,左室流出道(LVOT)15例,其中起源于主动脉瓣上Valsalva左冠窦(LSV)12例。5例RVOT室速是在非接触标测系统Ensite3000指导下进行消融的。结果 (1)58例患者中55例成功,3例失败,9例复发。(2)其中1例患者术中出现急性心包压塞。(3)起源心室流出道的室速和室早具有典型的心电图特征,其中Ⅱ、Ⅲ、aVF导联单向R波是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共同特点。(4)V1或V2导联的R波时限指数与R/S波幅指数可作为区别LSV与RVOT室速和室早的有效指标。结论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非接触标测系统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主动脉根部室性早搏(室早)的成功消融,对其机制及复发因素、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10例左心室流出道室早患者,通过激动及起搏标测,准确定位并成功消融,证实起源于主动脉根部。消融术前、术后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行腺苷试验及造影,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10例患者中4例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窦,2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2例起源于左、右冠状动脉窦交界处,1例起源于无冠窦,1例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心外膜,均成功消融。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有1例诱发出同样室早,成功率90%。消融后有1例复发(10%)。结论主动脉根部室早多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根据体表心电图形态,结合腔内标测能准确定位,成功消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