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未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干预治疗面临多种选择,包括瓣膜类型选择(机械心脏瓣膜或生物心脏瓣膜)及治疗方式选择(外科治疗或TAVR)。基于终生管理的角度,为每一例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了解每一种治疗策略的优劣及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进展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在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主动脉瓣狭窄合并MR流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按照患者的MR流严重程度分为A组(轻度)和B组(中度、重度)。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的LVEF、LVEDD、MR和NYHA分级,比较两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的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1个月时的LVEF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在术后1个月时的死亡率、LVEDD、MR和NYHA分级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的死亡率和ADL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可用于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不同程度MR流患者的治疗中,反流的严重程度对患者远期死亡率和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使用国产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BAV)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瓣膜行TAVR治疗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按瓣叶形态分为BAV组与三叶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中国老年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AS患者132例,其中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手术患者8例(SAVR组);行TAVR手术患者124例(TAVR组).观察两组围术期临床结果.结果 围术期内出现1例(0.76%)死亡及1例(0.7...  相似文献   

5.
二叶式主动脉瓣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常伴发主动脉瓣狭窄,老年患者通常需主动脉瓣置换术,但手术风险极高。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是治疗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二叶式主动脉瓣由于解剖结构复杂,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在早期被作为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禁忌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经验的积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现将近期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的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出现左室压力增大、左心室肥厚时,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外科主动脉瓣置换的同时,进行二尖瓣修复或置换,使手术风险增加。部分二尖瓣反流在主动脉瓣狭窄解除后有所改善,但术后仍存在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预后较差。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与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或经导管二尖瓣置入术(TMVI)为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了一种侵入性更小的治疗手段。在心脏瓣膜病进入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时代,联合瓣膜病患者应如何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享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经验。方法分析已完成TAVI患者的基线特征、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临床结果。结果 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共36例患者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TAVI,平均年龄(73.9±7.2)岁,其中男24例(66.7%),平均欧洲心脏手术风险回归评分为(20.6±9.9)%。25例(69.4%)患者主动脉瓣叶形态呈二叶式畸形。TAVI成功35例(97.2%),4例(11.1%)需植入第2枚瓣膜。术后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下降至(10.5±5.7)mmHg(1 mmHg=0.133 kPa),2例残余瓣周漏接近中度。术后30 d内死亡1例(2.8%),脑卒中2例(5.6%)。10例(27.8%)患者因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了永久起搏器。中位随访时间323 d,除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74 d和680 d死于恶性肿瘤外,其余患者均保持无症状生存。结论对于不适合进行外科手术的二叶式和三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TAVI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一线治疗方案,也适用于AS合并不同严重程度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但在单纯主动脉瓣反流(PAR)中却不做常规推荐,传统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仍然是治疗PAR的金标准。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PAR患者,常放弃外科手术治疗,选择保守治疗,而后者的死亡率更高。经股动脉TAVR(TF-TAVR)为其提供了一种替代治疗方案,尽管仍面临手术技术要求高、缺乏针对PAR的瓣膜系统和术后长期随访数据等挑战,但随着TAVR技术经验积累、新一代瓣膜系统的发展及长期随访数据的反馈,TF-TAVR治疗PAR逐渐被证实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外科手术替代治疗方式,本文对TF-TAVR治疗PAR实施要点、临床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AS患者2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3.71±8.91)岁,男9例,女12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主动脉瓣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7.71±5.32) mmHg∶(100.19±30.13) mmHg,1 mmHg=0.133 kPa,P<0.01]。术中联合ECMO支持1例,联合经导管二尖瓣球囊扩张1例,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1例,瓣中瓣植入2例。术后消化道出血1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2例,发热2例,急性脑梗死1例,轻度瓣周漏11例,股动脉穿刺点处假性动脉瘤1例,临时起搏器置入处皮下血肿1例,死亡1例。术后30 d患者症状及心脏超声指标均改善。结论:TAVR治疗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BAV)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而言是一个技术难题.尽管BAV被排除在关于TAVR的随机对照研究之外,但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患者接受了 TAVR治疗.多中心注册研究证实了TAVR应用于BAV患者的临床结局与常规三叶式主动脉瓣(TAV)患者类似.本文系统回顾关于TAVR应...  相似文献   

11.
<正>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是最常见的成人心脏瓣膜疾病之一,指瓣膜钙化、先天畸形、风湿性心脏病等导致主动脉瓣狭窄, 65岁以上人群中,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lcific aortic stenosis, CAS)是主要类型。统计资料表明,每年我国主动脉瓣病变发病人数在20万左右,且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不断增多,AS发病率呈增长趋势[1]。AS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晕厥、多汗、心悸、呼吸困难及猝死等。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自开展以来发展迅速,随着越来越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TAVR的适应证已经扩展至全风险范围主动脉瓣狭窄人群.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均十分常见,这对TAVR术后的抗栓治疗提出了挑战.而此前的指南关于TAVR的抗栓治疗建议大多基于专家意见而非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将基于最近的临床...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主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和外科开胸手术瓣膜置换为主,后者是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而近10年来经皮瓣膜置换经历了迅速发展,为有终末期主动脉瓣狭窄,又无法承受外科手术高风险的病人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评价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的单组观察性研究,入选2021年3至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外科手术高风险或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的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评估后使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人工瓣膜植入后立即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和峰值流速,计算即刻器械成功率。即刻器械成功定义为:(1)器械成功进入血管入路、被输送、释放和植入,输送系统成功撤出体外;(2)植入瓣膜达到预期的疗效,即手术结束时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2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主动脉瓣最大流速<3 m/s,且无严重的人工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术后30 d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及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致残性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8.1±6.3)岁,其中男性8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10例。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器械的输送、释放和植入,输送系统成功撤出体外。术后即刻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为(7.55±4.08)mmHg,峰值流速为(1.78±0.44)m/s,与术前相比平均跨瓣压差以及峰值流速均下降(P均<0.05)。无严重的人工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11例(11/11)患者均达到即刻器械成功。术后30 d,11例患者中无死亡及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主动脉瓣平均压差为(9.45±5.07)mmHg,峰值流速为(2.05±0.42)m/s,均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对于中国人群中传统手术高风险或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且为传统内科治疗无法逆转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使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是一种可行的、相对安全的方法,可进一步开展第2阶段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高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0-2018-09我院收治的82例高龄(年龄70岁)钙化性主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组(TAVI组,12例)、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组(SAVR组,37例)、药物治疗组(保守组,33例),比较3组术后心功能分级、主动脉瓣功能的改善及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结果:①TAVI组、SAVR组术后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所占比例低于TAVI组、SAVR组,Ⅲ级所占比例高于TAVI组、SAVR组,Ⅳ级所占比例高于SA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保守组钙化面积、钙化积分均高于TAVI组与SAVR组(P0.05),但TAVI组与SAV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AVI组再住院率低于SAVR组(P0.05),保守组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发生率均高于TAVI组(P0.05),其再住院率高于TAVI组与SAVR组(P0.05);④保守组病死率高于TAVI组、SAVR组(P0.05)。结论:TAVI、SAVR治疗高龄钙化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疗效相近,均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但TAVI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可用于主动脉瓣严重狭窄需换瓣但传统开胸手术风险太大而难以实施的患者,第一个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TAVI临床试验PARTNER研究已经完成.该研究显示,与药物治疗相比,经股动脉或经心尖途径植入Edwards-Sapien人工主动脉瓣膜,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1年死亡率、改善预后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尽管该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为手术,但高龄、左心功能不全、体质差或合并多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已成为具有手术禁忌及高风险患者的替代疗法.历经10余年的发展,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也都相继发布了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排除标准.介入治疗经验的积累和瓣膜装置的改进都将推进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进展迅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作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新兴介入技术,已在外科手术高危及禁忌人群中开展。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为非直视手术,精确的影像学评估尤为重要。心脏磁共振具有高时间、空间分辨率和高组织对比度优势,该文介绍心脏磁共振不同序列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现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手段,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中约40%为二叶式主动脉瓣。二叶式主动脉瓣这一主动脉瓣瓣叶形态,因其解剖特殊性,仍属于TAVR治疗的挑战解剖类型。近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撰写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2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随机对照及队列研究试验,同时采用Revman 5.3、Stata 15.1软件对纳入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17项研究,共分析132333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BAV组与TAV组在30 d死亡率(OR=1.13,95%CI:0.89~1.44,P=0.32)、1年死亡率(OR=0.91,95%CI:0.77~1.06,P=0.22)、脑卒中(OR=1.26,95%CI:0.94~1.68,P=0.12)、瓣周漏(OR=1.17,95%CI:0.95~1.44,P=0.15)、大出血事件(OR=0.84,95%CI:0.66~1.06,P=0.13)、血管并发症(OR=0.77,95%CI:0.59~1.00,P=0.051)、冠脉阻塞(OR=1.83,95%CI:0.93~3.60,P=0.08)、术后心梗(OR=1.14,95%CI:0.63~2.06,P=0.66)、急性肾损伤(OR=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