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血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抗精神病药物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n=30),入组后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氯氮平最大剂量150~400mg/d,平均剂量(290&;#177;70)mg/d];对照组为患者家属及非精神疾患的轻微脑损伤并脑脊液检查正常患者(n=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6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前血浆及脑脊液IL-6水平分别为(46.73&;#177;23.27)和(10.41&;#177;8.40)ng/L,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3,P&;lt;0.05);实验组治疗6周症状缓解后,血浆IL-6水平[(49.34&;#177;25.24)ng/L]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氯氮平治疗可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血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抗精神病药物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n=30),入组后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犤氯氮平最大剂量150~400mg/d,平均剂量(290±70)mg/d犦;对照组为患者家属及非精神疾患的轻微脑损伤并脑脊液检查正常患者(n=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6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前血浆及脑脊液IL-6水平分别为(46.73±23.27)和(10.41±8.40)ng/L,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3,P<0.05);实验组治疗6周症状缓解后,血浆IL-6水平犤(49.34±25.24)ng/L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氯氮平治疗可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IL 6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 30例住院患者为实验组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 ,入组后单用氯氮平治疗 ;选取 2 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 6的浓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血浆及脑脊液IL 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治疗 6w后 ,IL 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实验组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 6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IL 6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实验组血浆与脑脊液IL 6水平异常增高 ,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可能是其精神活动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治疗前后变化及其与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血清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5年组和病程&;lt;5年组,每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和4周血清IL-6和sIL-6R水平,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氮平水平,以20例女性健康者血清IL-6、sIL-6R水平作对照。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周评定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各一次。结果:①病程≤5年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和sIL-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1);治疗后第1、2和4周血清IL-6和sIL-6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②病程&;gt;5年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和4周血清IL-6、sIL-6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③除病程&;gt;5年组患者第1周血清IL-6水平与氯氮平水平呈负相关(r=0.57,P&;lt;0.01)外,余各时点血清sIL-6R水平与氯氮平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r=-0.36~0.17,P&;gt;0.05)。④氯氮治疗4周后,PANSS减分率与IL-6,sIL-6R减分率无显著相关(r=-0.22~-0.01.P&;gt;0.05)。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sIL-6R水平与健康女性差异显著,氯氮平对IL-6和sIL-6R有抑制作用,氯氮平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对IL-6,sIL-6R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自细胞介素-6(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6R)的动态变化。方法 使用ELSIA方法检测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甚者治疗前后IL-6、sIL-6R的含量。结果 研究组IL-6水平[(21.2&;#177;2.0)ng/L]较对照组[(18.1&;#177;3.4)ng/L]增高(t=2.419,P&;lt;0.05);sIL-6R水平[(32.0&;#177;14.3)ng/L]较对照组[(24.3&;#177;14.9)ng/L]增高(t=2.435.P&;lt;0.05);氯氮平治疗后血浆IL-6水平为(23.5&;#177;2.4)ng/L较治疗前增高,(t=2.251,P&;lt;0.05),IL-6升高幅度与氯氮平药物剂量呈正相关(R^2=0.533,P=0.000);治疗后sIL-6R含量为(22.4&;#177;17.5)ng/L,较治疗前含量明显降低(t=2.174,P&;lt;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IL-6及其受体含量增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衡;在康复过程中IL-6及sIL-6R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背景:白细胞介素6是机体在免疫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氯氮平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是否为药物直接作用的结果及其是否与精神病症状的变化直接相关等问题尚需探讨。目的:观察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与氯氮平用量和症状改善的关系。设计: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观察。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对象:于2005-05/12选取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20例为精神分裂症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60分;未经治疗或门诊治疗至少2周未用药。排除有躯体疾病、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及其他精神疾患,有过敏及激素治疗史,接受过免疫制剂治疗,近期内进行预防接种,怀孕或哺乳期妇女。对照组:同期选取年龄、性别与精神分裂症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的健康女性志愿者20例,排除标准同精神分裂症组。入组时均经受试者或监护人知情同意。方法: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均单一使用氯氮平,以25~50mg/d开始逐渐加量,3周内加到最大剂量,以最大疗效和最小副作用为用药原则。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氮平含量,以对照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作对照。③精神症状变化与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相关分析: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与对应时段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总分进行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②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的相关分析。③精神症状变化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7.72±18.84),(65.05±20.95)ng/L,t=11.53,P<0.01],治疗后第1,2,4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11±5.42),(8.48±1.14),(13.90±2.55),(65.05±20.95)ng/L,t=7.63,12.01,10.84,P<0.01]。②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的相关分析:治疗后第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5,0.12,-0.29,P>0.05)。③精神症状变化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关系: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6,P<0.01),治疗后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相关性(r=0.136~0.237,P>0.05)。结论: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健康女性,氯氮平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精神分裂症状改善与白细胞介素6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治疗前后变化及其与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血清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4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病程≥ 5年组和病程 < 5年组,每组 20例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 2和 4周血清 IL 6和 sIL 6R水平,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氮平水平,以 20例女性健康者血清 IL 6、 sIL 6R水平作对照.治疗前与治疗后第 4周评定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 (PANSS)各一次. 结果①病程≤ 5年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IL 6和 sIL 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治疗后第 1、 2和 4周血清 IL 6和 sIL 6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②病程 >5年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2和 4周血清 IL 6、 sIL 6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01).③除病程 >5年组患者第 1周血清 IL 6水平与氯氮平水平呈负相关( r=0.57,P< 0.01)外,余各时点血清 sIL 6R水平与氯氮平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 r=- 0.36~ 0.17,P >0.05).④氯氮治疗 4周后, PANSS减分率与 IL 6,sIL 6R减分率无显著相关( r=- 0.22~- 0.01,P >0.05). 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 IL 6、 sIL 6R水平与健康女性差异显著 ,氯氮平对 IL 6和 SIL 6R有抑制作用,氯氮平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对 IL 6,sIL 6R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邓艳春,粟秀初,杨毅宁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不仅存在于激活的T细胞、3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及LAK细胞表面,多种类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亦可表达IL-2RF国外医学·肿瘤分册,199...  相似文献   

9.
10.
恶性淋巴瘤患者脑脊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测定王丽峰孙秉中范玉红于文斌我们观察了恶性淋巴瘤(ML)及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的患者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变化情况,旨在为临床提供一项新的ML合并CNS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索-6(IL-6)的变化。方法 病例组为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淮的病人30例,PANSS量表评分≥60分;选取正常对照组20例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wIL-2、IL-6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血浆IL-2、IL-6的水平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6w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增高(P<0.05);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2水平较治疗前有显下降(P<0.05),IL-6水平较治疗前有增高趋势,但无显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治疗后IL-2水平下降也许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影响免疫变化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起始剂量5mg·d-1,第2d增至10mg·d-1,最大剂量≤20mg·d-1;对照组应用氯氮平治疗,起始剂量50mg·d-1,1w内递增到300mg·d-1,最大剂量≤400mg·d-1。疗程均为8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有效率73.33%,氯氮平有效率76.66%;奥氮平在改善认知因子和阴性症状方面优于氯氮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奥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有轻度头昏、瞌睡、体重增加等。结论奥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奎的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奎的平治疗)与对照组(氯氮平治疗)各34例。治疗期间研究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33例,对照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32例。两组疗程均为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显效率69.7%,有效率93.9%;对照组显效率68.8%,有效率93.8%,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结论奎的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丁二酸洛沙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产丁二酸洛沙平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12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组)和氯氮平(对照组)进行8w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 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洛沙平组副反应有锥体外系副反应,加用安坦后消失。氯氮平组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及脑电图异常。结论 丁二酸洛沙平是一种有效、安全度大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氮丙嗪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单用氯丙嗪和单用氯氮平各治疗50例精神分裂症患,于治疗前、治疗4w末和8w末分别进行CPK检测,观察两组血清CPK的动态变化,同时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其病情严重度,于8w末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同期选取本地区无精神病和精神病家族史的健康体检69名为对照组。结果 (1)精神分裂症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极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后显下降;(2)经治疗CPK值逐渐下降并与BPBS总分的下降相平行,但氯氮平组的CPK值在4w末和8w末均显高于氯丙嗪组且稍高于正常组;(3)在BPRS减分率相当的情况下,氯氮平组的副反应较氯丙嗪组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血清CPK水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显升高,与病情严重度相平行,氯氮平对CPK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与其较严重的副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l例和氯氮平组29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w末评定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同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阿立哌唑有效率83.87%,氯氮平有效率86.21%;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未发现白细胞减少。结论阿立哌唑与氯氮平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服用氯氮平治疗2mo后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维持原氯氮平治疗剂量不变,均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6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末研究组抑郁症状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32.5%,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χ^2=21.04,P〈0.01)。同期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及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1~0.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治疗2w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w、6w末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抑郁情绪,同时对精神症状的改善具有协同作用,且不加重氯氮平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58例,氯氮平组6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w末晨间空腹采血,并进行血脂检测比较。用药剂量根据病情加减,但2w内应加至有效治疗量。结果氯氮平组8w末血脂显著上升,12w末稍有下降;利培酮组4w末血脂稍有升高,第8、12。末无显著变化。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均有影响,但利培酮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国产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分别口服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末奥氮平组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氯氮平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8周末,氯氮平组显效率68.58%、有效率91.42%,奥氮平组分别为69.44%、88.89%,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到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或消失,氯氮平组流涎、嗜睡、心动过速、便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奥氮平组(P<0.05或0.01).结论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奥氮平改善阴性症状更快,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