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应激状态对大鼠胃排空及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高强度运动应激组、心理应激组、高强度运动应激+心理应激组,每组8只。测定大鼠在高强度运动应激及心理应激后的胃排空及GAS、MOT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强度运动应激组及心理应激大鼠的胃排空、GAS、MOT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高强度运动应激组比较,心理应激组及高强度运动+心理应激组胃排空率、GAS、MOT下降更明显(P0.01或P0.05);高强度运动+心理应激组与心理应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运动应激及心理应激均能引起胃排空率、GAS、MOT水平下降。高强度运动+心理应激对胃排空率、GAS、MOT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冷应激对健康人直肠动力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冷应激前后直肠动力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探讨冷应激对自主神经功能及直肠运动的影响 ,揭示自主神经功能对直肠运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志愿者 15名 ,用液体灌注测压系统测定直肠动力 ,用电子恒压器检测直肠顺应性 ,同时用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方法反映自主神经张力。数日后以冷水浸手作为应激源获得应激状态重复上述实验。结果 应激后直肠静息压、直肠动力指数显著升高 (P <0 .0 0 1) ;应激后直肠顺应性显著降低 (P <0 .0 5 ) ;心率变异频域分析低频带功率P1、低频带功率与高频带功率比P1/P2 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冷应激后直肠静息压、动力指数升高、直肠顺应性降低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 对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相关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经历,应激情绪体验持续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结论 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脑血管疾病的“致成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应激与胃肠道动力紊乱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动力障碍和感觉功能的异常。精神因素在本组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心理性应激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十分复杂,对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影响也不同,多数实验表明,心理应激抑制胃排空,加强结肠运动,而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尚存争议。1心理应激对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在动物实验中,郝悦等[2]利用液相胃排空检测等方法观察到心理应激可以使胃排空受到明显的抑制,而且随着应激强度增加,胃排空的抑制程度不断加强。诸多研究证明,束缚应激导致结肠的转运增加。而对应激对小肠动力的研究有一些争议。Tsukada等[3]发现,…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Ⅲ诊断标准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刘新光 《胃肠病学》2006,11(12):736-73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非器质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由于遗传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导致胃肠道功能的易感性。出现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和黏膜免疫的变化。患者表现为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腹痛或不适.并有排便紊乱的特点。全球人群中有10%-20%的成人和青少年具有符合IBS的症状,女性多于男性。症状常反复发生,经常与其他功能性肠病有症状重叠。IBS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大量的医疗费用。IBS是机体应激反应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个体都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和胃肠感染等因素,导致胃肠动力改变、内脏高敏感、脑一肠轴相互作用的紊乱、自主神经和激素的变化等。伴有精神障碍(如恐慌、焦虑、创伤后应激紊乱等)、睡眠障碍和心理应对障碍的患者.应激性生活事件常可导致症状的加重,但目前对心理因素与IBS之间的确切联系还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6.
心理应激在高血压病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激可以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刺激机体释放多种升血压活性物质,并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的变化,导致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最终诱发高血压的发生。心理应激作为应激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它被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心理应激在原发性高血压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心理应激在心血管病发生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理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阐述应激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内皮和血管功能、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溶作用以及细胞因子和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综述了心理应激在心血管病发生中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结肠镜检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检查前和检查中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本文以心理护理及进镜困难进行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心理应激模型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肠源性细菌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韶轩  王金轩 《山东医药》2007,47(35):35-36
将48只小鼠适应性饲养7 d,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各24只,应激组用猫恐吓小鼠的方法 制备心理应激模型.15 d后用碳素墨水肠道染色法观察两组小肠运动,取近端小肠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应激组和对照组小肠推进百分率分别为43.68%±11.96%和61.81%±12.55% ,P<0.01;应激组近端小肠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认为心理应激后出现的胃肠道症状可能与小肠运动功能紊乱和小肠菌群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心理应激胃粘膜损伤的动物模型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应激引发的一系列机体损伤受到人们的关注,本就心理应激致胃粘膜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列新 《胃肠病学》2008,13(2):125-12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等心理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与FD的发病相关。FD患者多有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应激事件的经历。其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导致患者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障碍和消化道症状,出现异常就医行为,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心理社会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内脏感觉功能、胃运动功能等而影响FD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心理干预可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对FD亦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寒冷—束缚应激对大鼠结肠运动的后续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大鼠结肠收缩活动及排粪质量的观察发现,持续6小时的寒冷束缚应激引起其结肠动力显著增强,应激解除后60小时仍未恢复。应激尚可改变进食和P物质等生理性刺激引起的结肠动力反应。提示应激扰乱结肠运动的后续效应是多方面的,进一步支持应激与功能性肠病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雌性小鼠胃泌素、雌二激素及其食管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20只8周龄,雌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心理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两组小鼠单只饲养在自由进食水的鼠笼内,心理应激组小鼠每天在自制式束缚器中限制活动2 h,持续14 d;对照组小鼠不进行束缚。实验14 d后,行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食管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中和食管粘膜组织中氧化应激(Nox-4)及炎症因子(IL-1β、IL-8、TNF-α)等指标的mRNA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胃泌素和雌二醇激素在血液中的水平。 结果心理应激小鼠血液中胃泌素和雌二醇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更低,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5,5.622;P<0.05);心理应激组小鼠食管粘膜层可见基底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反应和炎症性改变。心理应激组小鼠食管粘膜炎症细胞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2,P<0.05)。心理应激组小鼠食管粘膜组织氧化应激指标(Nox-4)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液中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6,6.013;P<0.05)。心理应激组食管粘膜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8及TNF-α)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液中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4,5.876,6.832,2.317,4.681,8.105;P<0.05)。 结论心理应激引起胃泌素和雌二醇水平降低,促进食管粘膜炎症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心理应激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从而对机体功能产生影响。深入研究应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改变与胃肠疾病的关系对于了解胃肠疾病的发生、演化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正常状态和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下大鼠胃动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冷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胃肠功能紊乱模型,应用葡聚糖蓝2000(DB-2000)作为染料观察Egb在正常及应激状态对胃排空速率的影响;并利用比色法观察大鼠胃组织和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的变化.结果 在正常状态下,Egb对胃排空速率无显著性影响.冷束缚应激可导致大鼠胃排空减慢(P<0.05).Egb干预可明显拮抗应激引起的胃排空减慢(P<0.05).Egb对正常大鼠胃组织和血浆中NO含量没有影响;冷束缚应激可导致胃内NO含量降低(P<0.01),而血浆中NO升高(P<0.01).Egb可降低应激引起的血浆NO含量的升高(P<0.01).结论 Egb在不同状态下对大鼠胃动力的影响有所不同,具有正相调节作用.NO可能参与了Egb对大鼠胃动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守亮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4):F004-F004,310
临床麻醉是在病理演变的机体上施实,每一麻醉都给病人机体的内稳态带来损害,为提高病人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减少麻醉并发症。首要任务在于做好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工作。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它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甚至决定了手术的成败。许多病人不仅是在麻醉期间而是在术前,  相似文献   

17.
心理行为因素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心理应激有人译为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等名词,心理应激的来源称为应激源,一般是指能引起抑郁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情绪应激与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4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诱因与发生率。结果:心理、情绪应激诱发CA者16例占35%。结论:心理、情绪应激是CA的重要触发因素。改变行为类型、纠治心理障碍、减少情绪应激是降低CA发生率的重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激可以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刺激机体释放多种升血压活性物质,并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的变化,导致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最终诱发高血压的发生.心理应激作为应激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它被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心理应激在原发性高血压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心理应激胃粘膜损伤的动物模型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应激引发的一系列机体损伤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心理应激致胃粘膜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