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耿玲 《西南军医》2007,9(4):133-133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7%。吞咽障碍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等。吞咽障碍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同时易引起患者的悲观失望心理,致使自我生存信心的下降,影响脑卒中整个治疗过程。因此对吞咽功能的正确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脑卒中伴吞咽障碍30例,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谢晓燕 《西南军医》2014,(6):652-653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30%~40%[1]。吞咽障碍易使患者发生进食困难、呛咳、导致其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者甚至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杜鹃  董超 《西南军医》2012,14(3):516-518
脑卒中在世界死亡病因中排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脑卒中后有14%(大脑半球)~71%(脑干)患者伴发吞咽困难。目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神经内科以及康复科已经得到一定程度重视,笔者结合近年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及相关机制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1%~73%[1]。吞咽障碍可造成营养不良、脱水、误吸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2]。脑卒中吞咽障碍可以分为假性球麻痹和真性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8例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139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71例,干预组进行去除和预防咽部残留食物的训练,并且在摄食—吞咽训练时进行9项检查。观察30d后康复效果及发生误咽性肺炎症状。结果 患者吞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于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无1例发生误咽性肺炎,对照组有5例发生误咽性肺炎。结论 摄食吞咽训练同时进行去除和预防咽部残留食物训练,可改善吞咽障碍和有效的预防误咽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后常伴有摄食一吞咽障碍,可引发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尽早对其干预和功能锻炼,改善吞咽困难,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疾病的整体康复有重要意义。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收治脑血管患者108例,其中伴吞咽困难的21例,占19.4%,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曾慧玲  赫文清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500-1501
目的:预防或减少长期卧床病人鼻饲管进食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探讨改进鼻饲法的效果。方法:架顾分析本院选择的86例鼻饲患者,分析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采集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恢复健康,无病人因并发症而死亡。结论:正确的鼻饲方法、细致的观察、良好的体位护理,效减少反流误吸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是一组以呼吸障碍为主的征候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我科自1982年7月至1983年8月收治的6例以及参加妇产科会诊抢救的1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吸入性肺炎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3例,女4例,其中足月产3例,过期产2例,7个月早产2例.7例中有5例生后即有重度窒息并导致吸入性肺炎,3例痊愈、4例死亡.  相似文献   

8.
黄艳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4):458-459
目的 探讨老年烧伤病人的特点,总结其护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烧伤68例护理经验,通过各种精心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本组68例中保守治疗自动痊愈58例,进行植皮手术10例,其中恢复后无功能障碍52例,有功能障碍12例;死亡4例,死于呼吸道感染2例,死于脑水肿1例,死于应激溃疡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良好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发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06例,对其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统和分析.结果:10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采取早期,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较好的预防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眼部前房深度、眼部血压及视力均较护理前改善,其中,观察组前房深度和眼部血压指标较对照组小,视力指标则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93%高于观察组的8.69% (P <0.05).结论 对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烧伤病人的特点,总结其护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烧伤68例护理经验,通过各种精心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本组68例中保守治疗自动痊愈58例,进行植皮手术10例,其中恢复后无功能障碍52例,有功能障碍12例;死亡4例,死于呼吸道感染2例,死于脑水肿1例,死于应激溃疡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良好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本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检测其确诊当日、第3天和第7天血清hs-CRP水平,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本组48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或明显缓解36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25%;患者确诊当日、第3、7天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20.37±6.51)mg/L、(87.35±20.18)mg/L和(33.47±19.85)mg/L,其不同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天和第7天患者血清hs-CRP水平在病情危重组均明显高于病情较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进展具有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hs-CRP水平可有助于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论 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38例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在积极治疗烧伤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8例中,治愈12例(31.6%),好转15例(39.5%),死亡11例(28.9%).死亡原因主要为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ARDS、心功能衰竭.本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严重,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高达68.4%,Ⅰ型呼吸衰竭为42.1%,脓毒血症为31.6%.22例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培养出致病菌4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2例(25.0%),肺炎克雷白杆菌10例(20.8%),大肠埃希菌8例(16.7%),肺炎链球菌6例(12.5%),嗜麦芽假单胞菌4例(8.3%),金黄色葡萄球菌(16.7%).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结论 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必须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措施,根据病原学早期、合理、足量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并且积极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恶性气道狭窄患者支架再置入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7例气道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支架再置入治疗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呼吸困难均在支架置入术后即刻缓解,未发生大出血、呼吸衰竭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医护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术前个性化心理干预,指导患者练习配合技巧,术中随时准备应急抢救,快速有效配合支架置入,术后密切监护呼吸道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支架再次置入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和讨论老年并发症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的老年骨科患者280例,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在心理、安全、饮食、健康教育、功能锻炼、疼痛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2%,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98.43%;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36%,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87.66%.结论 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本研究对我院年龄>80岁确诊为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痰病原菌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50例高龄(>80岁)患者经CT或MR确诊为脑梗死,其中急性脑梗死1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36例。发生脑卒中相关吸入性肺炎56例,参考标准[2]诊断,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5±5)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施行综合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10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吞咽障碍护理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吞咽障碍情况,评价护理有效率,并依据GQOL-74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6%(5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38/54),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1.35±8.26)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7.58±9.01)分,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艳敏  牛敬雪 《武警医学》2013,24(4):340-342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06例老年AMI患者,其中康复组53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53例接受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日、不良症状的发生及焦虑的程度。结果 康复组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治疗后焦虑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康复组不良症状发生、焦虑程度改善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AMI患者效果肯定,可以明显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减轻焦虑的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子的不良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3年收治的12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支持,健康宣教及产前、产时、产后母儿的监护等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64例新生儿中1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9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干预组64例新生儿中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结论: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并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护,做好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围产儿窒息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