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泪管阻塞常引起泪溢、流脓症状,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是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治疗方式之一。我科分别采用泪囊鼻腔吻合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和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4例(238眼)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120眼)和对照组102例(118眼)。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7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及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新型硅胶管和丝裂霉素C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60眼慢性鼻泪管阻塞,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新型硅胶管,随机抽取30眼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对照组30眼未使用丝裂霉素C。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丝裂霉素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O%,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新型硅胶管加丝裂霉素C治疗鼻泪管阻塞操作安全、创伤小、疗效好,容易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7O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秉民 《贵州医药》2010,34(2):143-144
鼻泪管阻塞是成人泪道阻塞中常见的阻塞部位.主要症状为泪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潜在的威胁。常用治疗方法很多,如: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窥镜下的鼻腔泪囊造口术、泪道激光成型术、以及各种材料的义管植入留置术等。我科于2008年5月开始采用国产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经临床应用70例观察.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经鼻内镜开放性鼻泪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鼻泪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住院接受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共32例(32眼)纳入研究。结果术后随访32例(眼)手术患者6~12个月,平均(6.1±2.7)个月,治愈26例(81.25%,26/32眼);好转4例(12.5%,4/32眼);无效2例(6.25%,2/32眼),总有效率为93.75%(30/32眼),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型慢性泪囊炎,可保留泪囊的泪液回收、虹吸作用,对改善功能性溢泪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泪囊以下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泪囊以下泪道阻塞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50例观察对象均成功置入介入性人工鼻泪管,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无一例患者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由本次临床研完结果可知,介入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泪囊以下泪道阻塞,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可作为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甄玉军 《河北医药》2013,35(3):417-418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上下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其中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最常见,发病率高,且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尤其在边远贫困地区人民卫生条件差,更易发病.泪道阻塞最主要的症状是不自觉溢泪,流脓.慢性泪囊炎是眼部一个感染病灶,使结膜囊长期处于带菌状态,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泪道阻塞及其治疗.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泪道阻塞仍然是治疗困难的常见眼病之一[1].此类疾病药物治疗疗效差,主要是手术治疗.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采用鼻泪管介入治疗术共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患者125例(158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谭杰 《贵州医药》2010,34(2):144-146
鼻泪管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常伴有溢泪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将终生流泪,给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且鼻泪管阻塞可导致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道内,常是眼部潜在的感染源,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还可引起角膜溃疡、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而致盲。传统手术方式是鼻泪管探通术及1904年即由Toil首创的鼻腔泪囊吻合术,但由于鼻泪管解剖结构复杂,术中常易形成假道或其他医源性损伤,以致术后形成瘢痕等再次阻塞鼻泪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及泪道激光成形术等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06例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10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A组给予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给予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C组给予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后1个月和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各组患者术后1个月治疗效果均高于术后4个月,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激光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204例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 A组给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B组给予激光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A组的7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低于A组的39.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术可有效提高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江毓玲 《安徽医药》2014,(12):2283-2286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型术、泪道内镜疏通术、泪道旁路手术、鼻腔泪囊吻合术4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建立系统评价。方法将该院自2010-2013年的449例(476眼)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男性患者218例226眼,女性患者231例250眼)随机分成4组:A,B,C,D组。 A组111例119眼,行泪道激光植管术;B组105例106眼,行泪道激光术;C组108例113眼,行鼻内窥镜下泪道旁路术;D组125例138眼,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4个月,分析术后4种手术在第1个月以及4个月后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4种手术治疗效果中,鼻腔泪囊吻合术效果最佳,激光泪道成型术和泪道内镜疏通术的治疗效果相当(P>0.05),泪道旁路手术疗效尚待提高。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安全方便,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无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流泪症是临床常见的眼科泪道疾病,多发于成年女性和中老年人,也有部分是青少年。西藏高原地区由于缺氧、气候干燥、卫生习惯的相对落后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慢性泪囊炎并发狭窄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鼻泪管探通、插管、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的传统方法,但由于操作复杂,患者痛苦大等缺陷而不能普遍开展。笔者于1996~2005年间首次应用鼻泪管放置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并发病泪囊狭窄40例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42例眼。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3…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囊炎是小儿眼科常见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生后10 d左右出现泪溢,继之分泌物多,呈脓性黏液性.挤压泪囊区可见分泌物溢出,伴不同程度的结膜炎.文献报道足月儿发病率6%以上[1],早产儿高达11%[2].我科采用表面麻醉下鼻泪管探通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囊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多发病,保守治疗常常无效,笔者年来采用门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32例34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32例34眼中男性6例6眼,女性26例28眼,年龄19~68岁,平均38岁。病程最长14a,最短半年,平均45a。术前合并泪囊瘘管2例,合并泪囊区疤痕1例(半年前曾行泪囊切开),曾行泪囊探通4例,行泪道穿线术1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冲洗泪道,确诊为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且排外鼻甲肥大、鼻息肉。手术方法 术前压迫泪囊区以排出泪囊内浓液。常规消毒后将1%丁卡因棉片填于中鼻道及中鼻甲前端,用2%利多卡因3ml加05%布比卡因2ml…  相似文献   

15.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眼病,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是导致该病的基本因素。目前仍以外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为主要方法[1]。作者自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间改良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经鼻腔鼻泪管开放、泪囊切开造瘘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所致的泪囊炎8例,经2~5年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562例,划分为不同年龄段组,第一组,1天龄~3月龄285例335眼;第二组,3月龄~6月龄194例236眼;第三组,6月龄~ 24月龄83例102眼.分别行泪囊区按摩+抗生素眼液滴眼、泪道加压冲洗法和鼻泪管探通术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疗效情况.结果 疗效情况相比,第二组(88.98%)与第三组治愈率(94.12%)明显优于第一组(43.28%)(x 2=81.71,122.95;P<0.01);第二、三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9,P>0.05).结论 对于先天性婴幼儿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应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划分治疗,而泪道加压冲洗可认为是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理想的手术方法,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我们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某些环节加以改进,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121例126只眼,其中男26例,女95例,年龄17~62岁。患病时间6个月~4年,平均1.6年,术前均有流泪或流泪流脓,泪道冲洗证实为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1.2手术方法1.2.1术前准备用1%丁卡因与1/1000肾上腺素各半的混合棉片填塞在中鼻甲前上造口部位。1.2.2麻醉均采用局部浸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平内眦韧带下外弧形切口,不断内眦韧带,泪囊鼻黏膜均采用"ㄈ"切开,泪囊瓣向鼻腔铺开,造口道置管,鼻黏膜瓣与泪囊前唇吻合,如鼻黏膜破碎,用前泪嵴骨膜直接与泪囊前唇吻合,皮肤采用皮内缝合不需拆线,术后隔日冲洗,7天去管。结果所有患者泪道均通畅,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开放加泪小管置管对创伤性泪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手术的62例面中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回顾,病程超过4周的患者的治疗过程,所有患者均行泪道造影,28例患者行下鼻道逆行鼻泪管义置管术,34例患者行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泪小管置管术,术后随诊18个月以上,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经下鼻道鼻泪管义管置管组,治愈12例,有效8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1.43%(20/28);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泪小管置管组,治愈2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2%(32/34),泪囊鼻腔吻合+泪小管置管组高于鼻泪管义管置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有15例患者因泪囊鼻泪管受压无法行经下鼻道鼻泪管义管置管,只能内镜下经鼻去除骨折片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加置管)。结论 经下鼻道鼻泪管义管植入,手术简单,耗时较少,对于病程超过4周的创伤性泪道损伤患者,仍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有时骨折移位时无法成功经下鼻道植入义管,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泪小管置管的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