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金荣 《西南军医》2010,12(3):446-44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158例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前SAS评分48.53±7.81,实施心理干预后降为37.61±5.71;对照组常规护理前为47.92±7.45,常规护理后为41.76±8.77。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生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青海地区学生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学生艾滋病患者10例,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10例学生艾滋病患者心理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即SCL-90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学生艾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时调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可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家庭社会责任感,对保证学生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脑梗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疾病治疗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内科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患者64例,对其心理状况进行统一调查,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在治疗干预2M后,从治疗心理状态、依从性、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四方面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全部患者的HAD总分为19.1±1.9;干预前与干预后心理状态观察组有差异(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四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脑梗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住院CH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心内科常规治疗+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心内科常规治疗)各30例,在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 入组3个月时干预组HRSD和HAMA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F-36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纯内科治疗相比,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改善CHF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138例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其预后及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故临床上治愈率很低。多数乙肝病人因受社会人群不同成见的干扰 ,而产生对自身疾病转归的偏激认识 ,导致一些不良心理反应的出现 ,程度不同的影响了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和痊愈。本文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状态与其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年龄段等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调查 ,并对心理干预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 138例乙型肝炎病人均为近二年连续门诊、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 97例 ,女性 4 1例 ;工人 36例 ,农民 5 3例 ,干部 2 2例 ,学生 2 3例 ;大专以上文化 …  相似文献   

6.
目的: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心理状况影响的观察与评价。方法将7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放疗前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7例)和非干预组(35例),干预组在放疗过程中给予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每周血常规变化及社会行为、个人情绪及习惯问题。结果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更能认可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心理干预使得患者血象水平维持正常水平,社会行为、个人情绪、习惯问题评分改善,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消极患者抵触情绪、更好适应社会、配合治疗与锻炼。  相似文献   

7.
卢艳 《西南军医》2009,11(4):609-610
目的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病人的精神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网瘾青少年患者心理的影响,并给予护理干预,使其配合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将我科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青少年网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实验组(60例),对照组按精神科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网瘾青少年患者入院后发生焦虑情绪的程度。建议对病人应进行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再出血。方法将2010~2013年3月就诊的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程序化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对每位患者发放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统计干预后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再出血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HAD评分无差异( 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HAD有差异( P<0.05),对照组无差异( P>0.05);两组干预后HAD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再出血发生率均有差异( P<0.05)。结论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而患者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再出血,对患者给予程序化的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患者心理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自2014年3月至2018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主要为常规性护理,观察组47例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心理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状况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状况抑郁、焦虑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之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提升治疗效果,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给予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病人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阐述手术室心理护理在病人手术治疗中方法及重要性.方法:79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具体采取术前心理沟通、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让病人有依托感、安全感、麻醉时的心理护理、语言护理、术中的监测护理、保持病人清洁舒适、术后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术后随访等方式.对照组病人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担心麻醉效果及疼痛、担心手术意外、关心手术效果、感到紧张要求关心照顾、担心疾病性质、对手术室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对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的患者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感,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卓小英 《西南军医》2011,13(5):918-91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ICU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0月入住我科ICU的182例清醒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对182例清醒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后均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82例病人均得到良好治疗后顺利转出监护室.结论 加强ICU清醒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疾病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乳腺癌患者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心理干预前。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妇科肿瘤患者(良性和恶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运用心理科的专业知识进行干预,有利于妇科护士准确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缓解妇科肿瘤对患者带来的不良情绪和影响。方法选择妇科就诊并确诊为肿瘤,自愿接受心理科调查的患者365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其中良性肿瘤患者342例.恶性肿瘤23例,给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定被试者的焦虑主观感受,根据自身的感受在适当的数字上划上“√”,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结果通过正确的心理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了病人的负性心理,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或缓解肿瘤带来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希恩综合征患者依赖性心理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6名希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比较两组依赖性心理和焦虑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依赖性心力减轻,焦虑状况有好转(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减轻希恩综合征患者的焦虑及依赖心理,提高其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病人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竹 《西南军医》2011,13(4):727-72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行外科治疗的7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周时干预组的SAS和SD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前后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经有效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其SAS和SDS量表评分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病人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在烧烫伤焦虑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烧(烫)伤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进一步完善可供整体护理借鉴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咨询和护理指导等方法,于病人人院24小时内确定实行心理干预对象,128例烧(烫)伤患者具有焦虑症状,对其中60例(实验组)连续心理干预7天,评估干预效果;另68例为对照组,除不予心理于预外,其他治疗、护理方法同实验组,两组一起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伤后创面未全部愈合的第7天,焦虑值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收缩压和脉率也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上述指标虽然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烧(烫)伤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心理干预是一项长期的护理工作,至于进行到何时终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部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并评价心理干预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门诊78例患慢性前列腺炎官兵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疼痛症状分及尿路症状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的总分及生活质量影响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组的总体有效率76.9%与对照组的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对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的 42例患者开展了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 ,并采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2 ]对患者进行了调查 ,发现实施心理干预组患者较未实施心理干预组的患者情绪稳定 ,能积极配合医护进行治疗 ,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病人实施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n=45)和干预组(n=45),对所有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所有干预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病人实施放松训练及心理护理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0.
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外科住院病人进行心理卫生测查 ,抽取焦虑患者 6 2例遵循配对 (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和随机的原则 ,分为实验组 32例 (进行心理干预 ) ,对照组 30例 (传统方法护理的病人 )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表明 :两组间病人的焦虑程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说明对焦虑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