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心肺脑复苏是临床上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手段。为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本文就临床工作中的体会,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对心肺脑复苏在基层医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188例院前CPR病列的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88例患者中,31例心肺复苏成功,4例心肺脑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16.49%,心肺脑复苏成功率2.13%。CPR开始时间越早,除颤时间越早,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结论:良好齐全的急救设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加快CPR及除颤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尚恒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536-1537
临床各种原因引起心脏骤停时,经有效心肺复苏(CPR)后若未能及时进行脑复苏处理,常可引起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使前一步的心肺复苏意义减少或消失,所以CPR最后是否成功不仅是心肺功能的恢复,更重要的是脑复苏.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把人救活,而是要救一个重新进入人类社会的人,一个劳动者.现结合我院近两年几个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抢救病例,就脑复苏的有关问题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4.
428例院前心肺复苏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428例院前CPR病例的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的资料。结果428例心肺复苏患者中,CPR成功的病例有81例,其中10分钟内开始CPR的70例,占86.4%。脑复苏成功的有39例,其中10分钟内开始CPR的33例,占84.6%。CPR开始时间越早,除颤时间越早,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结论良好齐全的急救设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加快CPR及除颤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邓华  雷招宝 《海峡药学》2011,23(2):173-174
检索国内外有关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临床应用的原始文献,进行文献综述。结果除了心肺复苏经典用药肾上腺素等以外,纳洛酮在心肺复苏开始及心肺复苏成功后的脑复苏期间可以使用,而且应用越早越好,剂量以首次静脉注射0.8~2mg、随后每30min重复1次,直至心肺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后可2mg静脉注射、每日6次,与山莨菪碱或(和)β-七叶皂苷钠联合应用进行复苏后的治疗。结论纳洛酮治疗心肺脑复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一直是急诊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心肺复苏的目的在于脑复苏,脑复苏成功与否决定整个抢救的成败。因此目前心肺脑复苏的研究比较集中在以脑复苏为重点的后期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由于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循环停止4~6min脑组织即可出现不可逆性损害。脑损害是心肺脑复苏后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因而,对这些患者的救治就显得异常重要,包括早期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及后期综合性的脑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正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64-1364
目的:观察社区心肺脑复苏患者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设对照组20例.选择应用纳洛酮心肺脑复苏患者20例,对两组病例的复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纳洛酮组其自主呼吸恢复及复苏成功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患者,应用纳洛酬能促进自主呼吸恢复,促进心脏复苏与脑复苏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配合与脑复苏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发生心搏骤停且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60例,对其临床急救配合与脑复苏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与探讨。结果 60例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急救与护理后:49人死亡,11人存活,存活率为18%。死亡的49名患者中,13人因心肺复苏无效直接死亡,36名患者经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但其后行脑复苏时仍死亡;心肺复苏成功的11名患者中,有6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急救的成功率,减少脑复苏后遗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现场就地心肺脑复苏成功在临床比较罕见。本院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骤停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进展,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有较大提高,但仍然有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因不可逆性脑损害而致死亡或残留严重的后遗症,故心肺复苏后脑复苏即成为复苏成功的关键。1 及早心肺复苏是脑复苏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0例心肺复苏患者抢救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10例心肺复苏后伴多功能器官障碍(MODS)患者的临床监测与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在我院急诊科心肺复苏后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了心脏骤停复苏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心搏骤停原因、重要器官的临床监测。结果 10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7例,心肺脑复苏成功4例。其中5例患者合并两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死亡7例,痊愈出院3例。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重要器官的监测与治疗以及进一步生命支持是抢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16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抢救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4年急诊科抢救的16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心肺脑复苏的因素.结果168例患者中初步心肺复苏成功的17例,最终康复出院的4例.结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与患者原发疾病,CPR的及时正确,尽早的电除颤和气管插管,脑复苏的措施及正确的使用碳酸氢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心脏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立即采取常规心肺脑复苏,治疗组则加用纳洛酮辅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24h的血乳酸、β-内啡肽等指标及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乳酸、β-内啡肽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脑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可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具备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肺脑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以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技术,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必须熟练而正确地掌握。为了帮助同行们全面了解心肺脑复苏知识,本人于20世纪90年代撰写了《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问答》,以问答形式全面阐述了相关内容,并且在《西藏医药杂志》连载发表,至今已经过去10年有余,在这期间该领域产生了很多新的进展,特别是(〈e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发表后,对我国心肺脑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将近年来心肺脑复苏方面的某些新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李玉明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3):51-51,54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的有效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心肺复苏成功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心脏骤停患者均复苏成功,但出现再猝死4例。结论心肺脑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有效措施,要高度警惕再猝死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心肺复苏后而无副损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静脉后静脉溶栓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均临床再通,康复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如无副损伤及时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应用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接诊后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戴冰帽头部降温,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持续监测血压、心电等常规心肺脑复苏救治,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1 mg肾上腺素,每3~5 min推注1次,直到复苏成功或抢救终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纳洛酮2 mg,30 min重复1次,不超过10 mg。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肺脑复苏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2.9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纳洛酮应用于心肺脑复苏,可有效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缩短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应用已有20余年,对调节感知与运动、睡眠与觉醒、心血管功能和呼吸运动等均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节的作用。其在各方面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该药临床应用现状作以综述。1心肺脑复苏美国急救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急救医学分会都将纳洛酮列入心肺脑复苏方案中[1]。陈天铎医师观察21例心肺脑复苏中使用纳洛酮的患者情况,表明纳洛酮对自主呼吸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有明显提高[2]。叶氏的统计亦表明在心肺脑复苏时加用纳洛酮不但可解除β-内啡肽受体对循环呼吸的抑制,对中枢神经有唤醒…  相似文献   

19.
史计月  李金柱 《河北医药》1993,15(3):177-178
临床心肺脑复苏中肾上腺素常规剂量为0.5~1mg,无效时5min 重复静注。近年研究认为加大肾上腺素用量可以提高心肺脑复苏质量。对围术期心肺脑复苏病人36例进行了肾上腺素用量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7~78岁,平均32.5岁。心跳或呼吸心跳停止原因中严重创伤大出血17例,头颈、胸部外伤致呼吸道梗阻或张力性气胸、膈疝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我科28例心脏骤停患者成功复苏的经验,探讨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8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苏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临床痊愈,4例部分脑功能损害。结论及时有效的心肺脑复苏,能够切实提高复苏成功率,并改善复苏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