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无人区电轴对房颤并宽QRS波心电图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用于判别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0例心房颤动并宽QRS波群心电图。结果:120例患者中66例为心房颤动并心室内差异传导,54例为心房颤动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其中30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结论:宽QRS波群无人区心电轴可以确定为心房颤动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而不是心房颤动并心室内差异传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用于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20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心电图。结果在268例室性早搏中有87例存在无人区电轴占室性早搏的32.5%,52例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中,没有1例存在无人区电轴,特异性为100%。结论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出现无人区心电轴时,可以确定为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而不是心房颤动并心室内差异传导。无人区电轴可作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内差异性传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对心房颤动伴宽QRS波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分析心房颤动伴宽QRS波115例心电图。结果在115例患者中,65例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21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50例心房颤动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其心电轴无1例位于无人区。结论无人区电轴在心房颤动合并宽QRS波群诊断中是一项特异性强,简单实用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4.
无人区心电轴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很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一种主动性快速的房性异位节律。其自律性极高,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而居第三位,由于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心房内血栓形成及动脉栓塞,甚至诱发心室颤动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而受到临床重视。心房颤动本身心电图诊断并不难,但当他出现宽QRS波时,是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还是合并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有时很难鉴别,由于他们的意义和治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其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电图诊断中,心电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近几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了无人区心电轴,他是指QRs波的额面平均电轴位于-90°~±180°之间的电轴。我们对113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中的诊断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心电轴一般指的是平均QRS电轴(mean QRS axis),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平均QRS向量),借以说明心室在除极过程这一总时间内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它是空间性的,但心电图学中通常所指的是它投影在前额面上的心电轴。因此可以用心电图学中任何两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的电压或面积计算出心电轴,一般采用平均心电轴于I导联正(左)侧段之间的角度来表示平均心电轴的偏移方向,除测定QRS波群电轴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2348例健康体检者和2919例住院人群的心电图资料,用目测法测定额面心电轴,分析无人区电轴的发生率。结果健康组和住院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1.98%和2.02%。健康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2.56%和0.53%。住院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3.17%和0.67%。结论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发生率较低,其发生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电散点图诊断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心房纤颤伴宽QRS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绘制心电散点图,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分析心电散点图诊断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不同类型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B线斜率...  相似文献   

8.
苏兵  王亚娟  沈林 《河北医药》2016,(5):711-713
目的:探讨起搏 QRS 轴对生理学心室活动影响并带来长期有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起搏器植入12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体表心电图观察起搏 QRS 轴是否异常进行分组,比较2组间左心室功能状况。结果18例起搏 QRS 轴正常,109例起搏 QRS 轴异常。起搏 QRS 轴异常 QRS 波形宽于起搏 QRS 轴正常(P <0.01)。起搏 QRS 轴异常 EF 显著降低( P <0.01),起搏 QRS 轴正常则无明显变化( P =0.80)。Kaplan-Meier 曲线提示,随访时间内起搏 QRS 轴正常者左心室功能优于起搏 QRS 异常者( P =0.020)。结论起搏 QRS 轴对起搏诱发的左室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心电轴左偏174例(即额面QRS环平均电轴在0°~-90°之间)的心电图与心向量图分析,着重探讨电轴左偏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以及有关左前分支阻滞(LAFB)的诊断问题。资料与方法本文选择1979~83年心电图与心向量图1,500份,其中电轴左偏0°~-90°174例,男性154例,女性20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1岁  相似文献   

10.
观察漏斗胸患儿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3-9岁(平均5.3岁).于手术治疗前常规心电图检查,手术矫治2年后复查心电图.现对手术前后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患儿手术前心电图改变:6例V_1导联QRS波呈Qr、QS、qR、qr形,其中4例合并T波改变(3例V_1-V_4导联T波倒置,1例V_1一V_5导联T波倒置),4例伴心电轴右偏( 110°、 114°、 130°、 160°).8例IRBBB中4例合并T波改变(1例V_1-V_5导联倒置,3例V_1-V_4导联例置),2例合并心电轴偏移( 112°、-30°).1例RBBB.1例ST段改变.4例T波改变.1例心电轴偏移.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伴宽QRS波是室早还是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包含了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均不相同的两种心律失常。本文通过对100例快速型房颤伴宽QRS波的心电图分析,旨在探讨房颤伴室早还是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征,提高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更好地为临床服务。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7月至2008年3月间,选择本院常规心电图检出快速型房颤伴有宽大畸形的QRS波100例,其中男48例,年龄37~85岁,平均(71±6.5)岁;女52例,年龄43~87岁,平均(73±5.9)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9例,冠心病37例,原发性高血压28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肺源性心脏病5例,共85例(85%),其余15例(15%)无明显的心脏器质性病变。1.2方法采用Agilent M2661A电脑心电图系统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加做1min连续V1导联的记录,按顺序统计以下资料以鉴别房颤伴室早或室内差异传导。V1导联主波向下伴电轴左偏;②V1导联主波向下伴无人区电轴;③V1导联主波向上伴正常电轴;④V1导联主波向上伴无人区电轴;⑤是否符合Ashman现象。2结果V1导联主波...  相似文献   

12.
心电轴一般指的是额面QRS电轴,它可因心脏解剖位置而偏移,正常QRS的平均电轴为0°—+90°,其变异范围可在-30°—+110°之间,电轴偏移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条件因素影响,但电轴的异常偏移往往是心室肥厚,心肌梗塞,室内传导阻滞,心肌病变等引起。日常工作中迅速而熟练地目测心电轴的大概范围,结合病情作出相应推断为临床和科研分析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战笑 《黑龙江医药》2006,19(4):316-316
1资料和方法42例均系成人,男34例,女8例,年龄38-65岁,平均51.5岁。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以Ⅰ,Ⅱ导联QRS平均心电轴方位相似文献   

14.
第二讲 正常心电图 五平均心电轴 1、概念:心电轴一般指的是在额面上的平均QRS电轴,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额平面QRS向量环的轴心,反映了额平面心室除极向量的顺序、方向和大小.我们通常根据Ⅰ、Ⅲ导联的QRS波群的电压或面积来计算心电轴.以平均心电轴与Ⅰ导联正(左)侧段之间的角度来表示平均心电轴的偏移方向.以Ⅰ导联正侧位置为0度,顺钟向夹角为正,逆钟向为负.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心电图的QRS波群平均电轴时,多沿用Einthoven三角测定法、Dicuaia氏表或六轴系心电轴计算图等,方法比较繁琐。为简化测定手续,提高准确性,我们用三角学原理,求出测算心电轴的数学公式,并按此公式求出按第一导联与第三导联QRS波群代数和的绝对值为整数的1681个座标的数值,制出心电轴计算表,供心电图工作者使用。本计算表虽均按整数计算,但当第一导联或  相似文献   

16.
一、宽QRS心动过速概述宽QRS心动过速绝大多数(80%)为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室速,VT);但也有少部分由其他原因造成,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或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使本应窄的QRS波群变成宽的QRS波群。由于这几种情况的临床处理及预后大不相同,因此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例1,男性,7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P波消失,取而代之为大小、振幅、形态不相同的F波,频率为24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在2:1~7:1,F-R间期基本相等为0.17秒,心电轴左偏-56°,Ⅰ、aVL呈qR波,Ⅱ、Ⅲ、aVF呈rS波,QRS时间为0.14秒。心电图诊断:(1)缓慢型心房扑动伴隐匿性房室传导;(2)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心电轴左偏-56°;(4)左前半束支传导阻滞。 例2,女性,82岁,有冠心病史。心电图示:P波消失,有大小振幅不同F波,房室传导比例在2:1~6:1,心电轴左偏-15°。诊断:(1)缓慢型心房扑动伴隐匿性房室传导;(2)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讨论 单纯性心房扑动的心房率多在250~350次/分之间,而本文2例心房率低于240次/分,故属少见。本文2例心房扑动的频率较缓慢,易被误认为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时呈连续的扑动波,无明确的等电位线,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可见明确的等电位线,可以鉴别。同时需与Ⅱ°房室传导阻滞鉴别。有人认为,心房扑动时房室传导阻滞在4:1以上者,即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存在。但2例连续出现7:1或5:1的房室传导比例下传心室,F-R间期基本相等,无文氏  相似文献   

18.
分析49例右室起搏患者的体表心电图。表现为:起搏时心电轴左偏;起搏的QRS波时限增宽≥120ms,形态呈左束支阻滞图型,尤以V_1导联为典型;多数的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讨论了起搏间期与逸搏间期的关系、室房传导及起搏时的某些特殊心电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采用心电图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V1导联主波向下并且伴随着电轴的偏左有6例;V1导联主波向下并伴随着无人区电轴的有2例;V1导联主波向上且正常电轴的有4例;V1导联主波向上且无人区电轴的有15例;V1导联主波向上且伴电轴左偏的有10例;V1导联主波向上且伴电轴右偏或是正常的有3例。共有13例存在Ashman现象。结论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伴室早与室传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心电轴无人区指标,具有重要价值,今后还将进一步开发心电图对于心房颤动伴室早与室传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是指发作时QRS时间≥0.12 s,心率>100 bpm的心动过速,是需要急诊鉴别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的类型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危害,其处理方法亦各不相同,如何对宽QRS波心动过速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决定患者的预后[1]。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12导联心电图至今仍是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