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病死率以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措施,减低院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本院ICU机械通气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152例接受人工机械通气的ICU患者中,4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3%);在机械通气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间最短3 d,最长10 d,其中第5~7 d内发病占90.5%.40例中死亡12例(30%).痰培养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真菌.生存组与死亡组对照,发现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昏迷、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内在因素;人工气道管理、机械通气时间、无菌操作技术、抗生素应用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外部因素.结论:昏迷、机械通气大于7 d、糖尿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致耐药菌产生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主要致病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相似文献   

2.
浅谈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特殊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是重症病人治疗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发生VAP的高危因素,找出预防VAP发生的护理措施,减少VAP的发生,减少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63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病人年龄、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以及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加强无菌观念,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管理,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和口鼻咽护理,防止误吸等对降低VAP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免疫疗法对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行机械通气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3组,均进行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对照组1采用0.9%氯化钠溶液口腔护理,对照组2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试验组应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3组均每3 h口腔护理1次,观察3组72 h后口咽部分泌物及气管导管分泌物阳性率,口腔感染率及VAP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口咽部分泌物阳性率、气管导管分泌物阳性率均为2.50%,口腔感染、VAP发生率均为2.50%,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结论对早产儿应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降低其气管导管分泌物、口咽部分泌物阳性率,有效预防VAP、口腔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早产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病原微生物污染呼吸机治疗造成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achi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后48h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早产儿的比例越来越大,呼吸机应用常常是重症早产儿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上应用呼吸机日益广泛的同时,VAP使成了NICU病房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提高对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识,指导临床做好防治工作,本文就国内外早产儿VAP发生状况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其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病理生理改变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高评分、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气管导管的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留置鼻胃管时间延长、胃液微生物定植等因素是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护理时应重视改善病人全身状况,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及口咽部护理,加强医护沟通等.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早产儿呼吸机治疗过程中肺部受到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它的存在不但影响患儿肺部的正常发育,使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提高,而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因此,对VAP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十分必要的手段之一。根据VAP的发病机制,VAP的发生与病原侵袭机会增多和宿主防御能力减弱两方面有关。故采取的预防措施应有针对性。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其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莉  吴乃君 《山西护理杂志》2010,(11):2821-2824
急性病理生理改变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高评分、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气管导管的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留置鼻胃管时间延长、胃液微生物定植等因素是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护理时应重视改善病人全身状况,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及口咽部护理,加强医护沟通等。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本文就引起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多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通过做好消毒隔离,掌握正确吸痰方法,重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等各种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率,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VAP不仅造成脱机困难,而且使患者住院费用和病死率显著增加,是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以求得更为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早产儿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33例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率,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其致病微生物的种类药敏结果并与既往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2例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为33例,发生率为21.63%,死亡15例,死亡率为9.87%。与既往的病例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早产儿治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死亡率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早产儿行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新生儿,大部分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改进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结合2%碳酸氢钠口腔管理方案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科63例行机械通气(MV)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2%碳酸氢钠口腔管理,观察组增加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比两组早产儿72 h感染情况、MV时间、住院时间和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72 h内口咽部分泌物阳性率、气管导管分泌物阳性率、口腔感染率和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革兰阳性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革兰阳性菌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结合2%碳酸氢钠口腔管理方案预防早产儿VAP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咖啡因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为有效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0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 irator yd i stresss y ndrome,NR DS)早产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 i lat ion,NI PP V)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氨茶碱。对两组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首次拔管前、拔管后1 h、拔管后12 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r tial pressureofox ygen,Pa O_2)、p H值等血气指标进行监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0例发生VAP,感染率分别为5.56%和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p H值和Pa O_2水平均于拔管后逐渐上升,动脉血Pa CO_2水平于拔管后逐渐下降,在拔管后12 h,研究组动脉血p H值和Pa 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Pa 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NR DS早产儿,在NIPP V同时联合应用咖啡因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儿血氧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优于应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常见的院内感染,本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发病相关因素和预防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潘海燕  张辛  曾瑜  钟海波 《临床荟萃》2003,18(10):549-551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的患者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探讨其变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对所有入住ICU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的106例患者,以有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标志分为两组。观察机械通气时间、潮气量、气道峰压、体温、脉搏、呼吸、检验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电解质、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空腹血检及心电图、胸片检查的变化。并收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定量培养,记录并发症。结果 VAP组47例(44%)机械通气时间、体温、脉搏、潮气量、气道峰压、外周血白细胞、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检均高于无VAP组(P<0.01)。K^ 、Mg^ 、公清白蛋白、IgG、IgA、凝血酶原时间均低于无VAP组(P<0.01)。其它各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VAP最常见致病菌。结论 防止气压伤,采取个体保护性机械通气,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凝血——损伤——炎症网络的启动,将造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增加VAP的发生率。Mg^ 、中性白细胞、纤维蛋白原可能直接参与VA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 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4月我院R ICU机械通气患者81例,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31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5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诊断、伴随疾病、APACHEⅡ评分、住R 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在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及伴随疾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可能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护士加强重点患者的监测,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分析新生儿VAP相关高危社会人口因素,为科学制定新生儿VAP的预警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及手工检索CBM、CNKI、万方、维普、ISI、Pubmed及Embas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采用NOS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Meta分析提取数据.结果 纳入21个研究,3 546例患者,1 201例VAP,6种VAP高危社会人口因素,整体研究质量较高.Meta分析显示:患儿死亡构成比在VAP与非V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8);平均住院时间在VAP组与非V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33);平均胎龄在VAP及非V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05);VAP患儿构成比在≤37周和> 37周组间(OR=2.62)、32~37周和>37周组间(OR=2.37)、< 32周和32~37周组间(OR=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体质量在VAP及非V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8),VAP患儿构成比在体质量< 2.5 kg和≥2.5 kg组间(OR=3.75)、1.5~2.5 kg和>2.5 kg组间(OR=2.42)、<1.5kg和1.5~2.5 kg组间(OR=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AP为新生儿患儿的重要死亡因素,且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本研究证实体质量与胎龄为新生儿VAP重要危险因素,胎龄<37周及体质量<2.5 kg则增加VAP风险的发生,体质量越轻与胎龄越小,其VAP风险越高,两者均为重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的致病微生物与其内源性和外源性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VAP的相关危险因子。方法对已确诊的VAP患者,通过支气管镜经保护性毛刷(PSB)采集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及分别用不同的采集方法采集内源性环境(气囊上滞留物、口咽部分泌物及胃液)及外源性环境(呼吸机管路吸气端、积水瓶、周围空气及护理人员的手)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作细菌分离鉴定,分析环境诸因素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相关性。结果17例VAP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培养阳性病例13例共培养出16株不同菌株,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占总数的87.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总数的43.75%;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咽部分泌物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符合率为75%、56.25%、50%,将各部位标本与下呼吸道标本的符合率分别进行卡方检验: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的符合率与除胃液以外的其它部位与下呼吸道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VAP相关危险因素中以内源性因素(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口咽部)为主,外源性因素处于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新生儿病房78例应用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下呼吸道抽吸出分泌物和气管插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机械通气后定期摄胸部X线片。[结果]病区环境、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气道及呼吸机管道管理方法、体位等是引发VAP的高危因素;78例中有30例新生儿发生VAP,发生率38.5%。革兰阴性杆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结论]VAP危险因素甚多。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及护理措施是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