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众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患肿瘤等疾病的概率更大,症状更重,预后更差。结直肠癌(CR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及造成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癌症之一。近年来,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受学者最为关注的一点是T2DM可作为CRC的独立影响因素,这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炎症反应、外源性胰岛素等有关。本文对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及潜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微量蛋白尿、葡萄糖耐量受损和(或)糖尿病等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999年WHO将其正式命名为MS,并做了工作定义。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对其提出了新的工作定义,进而达成全球共识。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是导致MS发病的主要机制,其与MS各组分之间密切相关,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MS的定义及有关胰岛素抵抗在MS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的新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代谢综合征(MS)是目前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疾病。研究证实在众多病因中,超重和肥胖与MS的关系尤为密切。首先,流行病学资料证明超重和肥胖在M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超重和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MS的各个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再次,肥大的脂肪组织细胞会分泌各类细胞因子,后者的分泌紊乱通过不同机制引起或加重MS的病情,这在中心性肥胖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代谢综合征(MS)是目前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疾病.研究证实在众多病因中,超重和肥胖与MS的关系尤为密切.首先,流行病学资料证明超重和肥胖在M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超重和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MS的各个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再次,肥大的脂肪组织细胞会分泌各类细胞因子,后者的分泌紊乱通过不同机制引起或加重MS的病情,这在中心性肥胖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2型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高血糖所致的代谢紊乱是引发DKD的直接因素,早期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也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以外,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也是促使肾功能损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常合并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使得糖酵解中间产物向5-磷酸核糖及磷酸核糖向磷酸转移,促进血尿酸生成,高胰岛素可刺激肾小管重吸收尿酸,通过增加近曲小管尿钠排泄而竞争性抑制血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升高。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与肾脏相关性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由胰岛素抵抗引发的多代谢征候群。本文就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MS各因素所致肾脏损害作一讨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不再仅是内分泌科医师的责任,有必要形成多学科协作,针对代谢综合征的个体,形成全面控制其疾病状态的方案,其中肾内科医师必须全面评估代谢综合征对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充分证实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IR)。由于长期IR的存在,临床可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糖耐受不良(IGT和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1.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是最多见的糖尿病 ,占糖尿病的 80 %~90 %。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 3%~ 5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亚太地区的人民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 ,饮食西方化以及缺少运动导致肥胖 ,可诱发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 2~ 4倍 ,5 0 %以上的 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因此 ,探讨高血糖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对于如何在糖代谢异常的人群中开展心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 。1.2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在细胞水…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对代谢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治疗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集聚,明显增加了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其中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处于核心地位,或者说胰岛素抵抗是多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是滋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土壤。IR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异常生理状。IR是指机体对于一定量的胰岛素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即胰岛素分泌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应显著减弱。IR最常用的稳态模型是HOMA—IR公式。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肥胖和2型糖尿病关系十分密切,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与肥胖合并出现,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聚集状态.肥胖和2型糖尿病存在一个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即胰岛素抵抗.肥胖导致2型糖尿病的机制主要是脂肪组织内分泌失调和脂肪的异位沉积.  相似文献   

10.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调节受损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微量白蛋白尿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个体内聚集的状态,并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MS的患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第一个全球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许多临床试验证明了MS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而MS的个体组成部分则与癌症的发展有关,尤其是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CRC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最近报道显示,MS患者患CRC的风险更高。大量实验表明,肥胖、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T2DM)及炎症和缺氧等MS是促进癌症增加的潜在因素。特别研究了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及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与不同受体亚型介导的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并提示它们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了解MS及其组成部分与CRC联系起来可能存在的机制,将有助于开发潜在的治疗,并可能对包含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具有深远的健康益处。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及其腹部肥胖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内涵,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MS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上游疾病,因此,防治MS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健  张小文 《山东医药》2009,49(24):107-108
糖尿病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之一,胰岛素抵抗(IR)与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脂肪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其生物学作用广泛,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已备受关注。现就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从脂质代谢紊乱的角度来看,冠心病可看作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表明,不论在糖尿病或在非糖尿病中,高胰岛素水平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胰岛素血症是一个潜在的致冠心病危险因子。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1.糖尿病、胰岛素与冠心病糖尿病是被公认的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糖尿病不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且使其严重程度增加。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15.
年青人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但发病年龄偏小,一般认为在25岁前发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流行病学、胰岛素的分泌、敏感性和抵抗性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伴高胰岛素血症的对策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引起的,并非由单一的病理生理机制所致。目前认为,骨骼肌、脂肪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础。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无疑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早期适时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是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甚至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关键。1 高胰岛素血症的流行病学Reaven[1] 于1988年首先提出胰岛素抵抗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在糖尿病中存在,亦可存在于其它许多病理甚至生理状态中。Reaven对10 0名非肥胖、口…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的减肥策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肥胖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与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常合并存在,尤其在早期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然病程,相当多数的病人有肥胖的历史.肥胖者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降低.肥胖作为一个独立的病因能否引起糖尿病目前虽无十分确切的证据,但至少是其诱发和加重因素.对肥胖型糖尿病进行减肥是此型糖尿病重要的治疗目标,特别在早期常常可以收到显著乃至根治的疗效.尽管肥胖者多存有胰岛素抵抗,肥胖者也并不一定发展为糖尿病,但肥胖显然是2型糖尿病一大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MS)包括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以及2型糖尿病等致动脉硬化症群,而胰岛素抵抗状态是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然而不论是否伴有糖尿病,MS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近年来的研究证实,MS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增强,氧化应激在MS胰岛素抵抗(IR)形成以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改善MS患者机体内氧化应激程度将有助于缓解IR及血管损伤,但迄今已完成的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却未能证实抗氧化治疗能减少MS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本文对MS患者血管局部氧化应激的产生机制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年青人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但发病年龄偏小,一般认为在25岁前发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流行病学、胰岛素的分泌、敏感性和抵抗性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是一类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胰腺癌与糖尿病呈双向关系,糖尿病既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也是胰腺癌引起的一种副肿瘤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相反胰腺癌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本文对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胰腺癌与糖尿病的双向关系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