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的进程,并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资料表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创面愈合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加速角质细胞的分化与上皮细胞的再生,促进创面的愈合。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我院应用治疗浅Ⅱ°烧伤创面14例,临床结果显示:应用bFGF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愈合时间提前2~3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FGF与远红外线结合治疗对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烧伤患者(共有创面71个)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共有创面36个),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2例(共有创面35个),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使用bFGF结合远红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7d、14 d、21 d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治疗7d、14 d、21 d的创口愈合率、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愈合时间明显较短,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各项评分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结合远红外线治疗有利于提高伤口愈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使愈合时间显著缩短,降低瘢痕评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是烧伤治疗的根本任务,但在临床创面处理中常存在一系列的难点问题,如大面积烧伤创面的覆盖问题、创面坏死组织持续存在所致的各种并发症问题、创面进行性加深问题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创面难愈问题等.我国烧伤科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措施,形成了针对这些创面难愈问题的新理论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是烧伤治疗的根本任务,但在临床创面处理中常存在一系列的难点问题,如大面积烧伤创面的覆盖问题、创面坏死组织持续存在所致的各种并发症问题、创面进行性加深问题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创面难愈问题等。我国烧伤科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措施,形成了针对这些创面难愈问题的新理论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和C 3组,均制成30%TBSA Ⅱ度烫伤模型.A组伤后用生理盐水灌胃,B组用谷氨酰胺灌胃,C组用精氨酸灌胃.均分别于伤前1 d及伤后1,5,10,14和20 d各取大鼠8只,断头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T细胞亚群并计算Th/Ts比值;用透明标准方格纸测定创面愈合率;从创面中心取组织块测定羟脯氨酸(OHP)含量.结果:A、B组伤后外周血Th/Ts比值逐渐下降,伤后10 d降至最低,精氨酸对烧伤后该比值的下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组动物于伤后5 d创面愈合率无显著差异;伤后10 d C组愈合率较A、B组均明显增加;A、B组创面OHP含量在伤后5 d达峰值,继之逐渐恢复至伤前水平.C组也于伤后5 d达峰值,之后各时相点的OHP水平均较A、B组明显增高.结论:精氨酸通过改善烧伤后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能明显促进烧伤后的创面愈合.严重烧伤后补充精氨酸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84例不同烧伤病人分成给药组和不给药组。给药组予以皮下注射rhGH,其他治疗与不给药组相同,分别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测定严重烧伤病人24h尿尿素氮(UUN)排出量。结果 应用rhGH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明显减少,严重烧伤病人24hUUN排出量明显减少。结论 rhGH能促进烧伤病人蛋白质合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84例不同程度烧伤病人分成给药组和不给药组.给药组予以皮下注射rhGH,其他治疗与不给药组相同.分别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测定严重烧伤病人24h尿尿素氮(UUN)排出量.结果应用rhGH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明显减少,严重烧伤病人24hUUN排出量明显减少.结论rhGH能促进烧伤病人蛋白质合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芦荟凝胶外涂对大鼠浅度烫伤创面愈合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芦荟对大鼠浅度烫伤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浅度烫伤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试验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伤后2、6、10、18、24d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EGF、bFGF的表达。结果:1创面愈合率:芦荟凝胶组在10、18、24d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24d时相点更明显(P<0.01)。2E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E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0、18d时E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bF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bF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8、24d时bF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凝胶外涂对大鼠浅度烫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GF、bF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富林蜜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富林蜜凝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 ,将 5 3例烧伤患者的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富林蜜伤口愈合凝胶 ,对照组应用质量分数为 1%的磺胺嘧啶银霜。观察创面的愈合效果及包扎敷料的渗出情况。结果 实验组浅Ⅱ度、深Ⅱ度、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 (10 2± 2 1)天、(15 2± 3 2 )天、(2 2 1± 5 8)天。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 (12 6± 2 3)天、(19 3± 2 3)天、(2 9 7± 4 2 )天。两组的愈合时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富林蜜对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 90 5 7%。浅Ⅱ度、深Ⅱ度、残余创面的创面渗出平均消失时间 :实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前 2 5天、6 4天、7 3天。结论 富林蜜凝胶对于烧伤浅Ⅱ度、深Ⅱ度、残余创面的愈合均有促进作用 ,对深Ⅱ度、残余肉芽创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同时在吸收创面渗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Wister大鼠的深Ⅱ°烫伤创面模型,外用瘦素来观察和研究瘦素在Waster大鼠烫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瘦素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大鼠18只,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将创面分为实验组(创面涂400 ng/ml的瘦素溶液,用PBS释稀)和对照组(外涂PBS)。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在烫伤后第3,7,11,15,19天5个时相点测量创面的上皮化率;于伤后第7、14和21天用手术刀切取各组的伤口及周边皮肤,做HE及免疫组化染色(PCNA),以观察创面的愈合时间和组织形态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在烫伤创面愈合过程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2~3 d左右,实验组愈合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伤后7、14和21 d创缘组织HE和PCNA染色见实验组创周表皮反应性增生快,表皮层明显厚于对照组,实验组创面上皮化过程短于对照组。实验组PCNA表达与对照组在7 d和14 d时有明显差异(P<0.05),在21 d时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局部外用瘦素能提高深Ⅱ烫伤创面的愈合率,加快创面愈合时间,瘦素能加快深Ⅱ烫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紫草油对烧烫伤创面换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例烧烫伤患者分别采用紫草油(治疗组)与0.3%利凡诺(对照组)2种药物进行创面换药,并对创面疼痛程度和伤口愈合时间比较。结果 2组对烧烫伤创面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紫草油进行创面换药的患者,在减轻伤口疼痛程度与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0.3%的利凡诺液进行创面换药。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doseeffectofdietaryLargininesupplementationonburnwoundhealinginratsMethods 218SpragueDawleyrats(weighing200-250g)weresubjectedto10%deeppartialthicknessscaldburnsandwererandomizedintosixgroupsGroupsA,B,C,D,EandFreceived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薰衣草油对烫伤小鼠创面和瘢痕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通过蒸汽烫伤法建立瘢痕模型。模型组、多磺酸粘多糖组和精油组分别外涂生理盐水、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和薰衣草油,每日2次。通过观察和病理检查检测创面及瘢痕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IL-10及组织中Ⅰ/Ⅲ型前胶原表达变化。结果:精油组炎症轻微,愈合快,毛囊、表皮及瘢痕增生弱(P <0.05);血清TGF-β1、IL-10及组织中Ⅰ/Ⅲ型前胶原比值显著升高,后降至正常水平(P <0.05)。结论: 薰衣草油可以显著促进小鼠烫伤创面愈合及抑制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对深度烧伤创面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深度烧伤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清创植皮术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时间、瘢痕形成发生率、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发热、创面愈合、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瘢痕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患者,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恢复,改善瘢痕外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