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输血在临床中历史悠久,超过百年历史.输血是临床当中防治慢性病、抢救危重病的重要治疗方式,挽救了很多患者及人群的生命.但是因为不同患者个体在体质方面的差异性,且血液成分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临床输血时可能出现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还有病毒传播等潜在性的风险.在临床当中十分常见且发生比率较高的相关不良输血反应包括:钾中毒、循环超负荷、输血后紫癜、肺血管微栓塞、过敏、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非溶血性发热及溶血等.近几年以来,随着临床中不断发展及提高的技术,如交叉配血、血型鉴定、血液检验等;同时临床中针对输血流程方面的管理也日益完善并规范化,临床中较少见因为ABO血型不合而导致出现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但是因为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在临床输血时依旧存在部分潜在性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因为不规则抗体而导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在临床中所有的相关不良反应中占比逐渐增大.而有相关研究指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临床中出现鉴定血型困难、发生免疫性溶血性输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在进行临床输血前不实施筛查,就无法及时的发现在血液当中的不规则抗体,从而无法有效的确保输血安全.所以,为了最大程度的确保在临床输血过程当中降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在实施临床输血之前必须要进行常规筛查,而筛查不规则抗体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将结合《临床输血管理与技术》一书分析探讨在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对临床输血安全所产生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海燕  孟祥红  郭丰洁  丁修冬  张琳  董丽 《武警医学》2010,21(12):1074-1075
近年来,新一代血液制品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在临床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因其能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HIJA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同时还可携带巨细胞病毒(CMV),人类嗜T淋巴细胞1型(HTJJV-1),疱疹型病毒(HTV)等输血相关性传染病而倍受人们关注,加上仍存在大量滥用的情况,甚至大于60%的新鲜冷冻血浆(FFP)使用都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输血治疗的患者在滤除白细胞与未滤除白细胞输血反应率进行比较,观察滤除白细胞输注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5608例输血患者的输血反应率进行统计。结果 滤除白细胞前的输血反应率为0.6%。滤除白细胞后的输血反应率为0.16%。结论 运用去除白细胞输血疗法,可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使白细胞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用白细胞滤过器滤除血液中的白细胞,成功地预防了输血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血象:白细胞2.5×10~9/L,血红蛋白22g/L。查体:中度贫血貌,体温正常。该病人有严重输血反应史,前几次输血都出现输血反应。为防止输血反应,我们用南京双威实业公司  相似文献   

5.
钟婷  罗文君  林海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14-1814
目的:观察白细胞过滤器在小儿血液病输血中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9-01-12输血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对照组采用普通输血器输血,比较两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广泛运用,进行输血治疗的病人不断增加,因而经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机会也同时增加。从而肾功能不全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进行输血治疗,输血反应率也有差异。现将石河子中心血站与石河子人民医院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后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输血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勇 《西南军医》2010,12(4):728-728
不规则抗体是指ABO血型系统的抗体(抗-A、抗-B和抗-A,B)以外的血型抗体,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不存在不规则抗体,妊娠或多次输血患者可产生红细胞同种抗体,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造成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输血前进行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对于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输血反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应用白细胞过滤器防止严重烧伤海员输血反应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血器材和输血技术的不断改进 ,细菌性致热源、溶血等所致输血反应已明显减少 ,但大面积烧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需反复大量输血 ,因而机体产生抗白细胞和抗血小板抗体的机会增加 ,进而产生输血反应。笔者对 2名多次输血、发生过输血反应的严重烧伤海员使用白细胞过滤器 ,去除全血、红细胞悬液以及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后进行输注 ,并对使用前后的效果进行了观察。例 1 患者 ,男 ,4 5岁 ,因油船舱内油气爆炸 ,伤后 6 h送至我院。诊断 :1烧伤 (热水 ) 94 %总体表面积 (TBSA) ,深 度 35 % , 度 5 9%全身多处。 2烧伤休克。入院后立即行抗休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0Co γ射线照射与去白细胞血血浆IL-2、IL-6、INF-γ与TNF-α含量的变化和患者输注后的发热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经^60Co γ射线照射与去白细胞过滤血血浆IL-2、IL-6、INF-γ和TNF-α的含量。结果 随着保存期的延长,经^60Co γ射线照射与去白细胞过滤血血浆IL-2、IL-6、INF-γ和TNF-α含量变化不很明显;并经^60Co γ射线照射或去白细胞过滤血液给患者输注后的发热现象均明显减少。结论 ^60Co γ射线照射血液制品输注在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抗-c,抗-E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刘英郝军韩玉风关键词抗-c;抗-E;输血反应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457.13患者1996年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型为A型。输血治疗,每次200至400ml,大约输血10次,每次输血...  相似文献   

11.
西宁地区Rh(D)阴性红细胞深低温保存的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Rh(D)阴性红细胞深低温保存的适宜性。方法:对深低温保存的Rh(D)阴性红细胞进行解冻去甘油洗涤,并比较洗涤前后红细胞的总量,测定红细胞回收率、解冻红细胞残余白细胞、解冻红细胞残余血小板、解冻红细胞甘油残余量、解冻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体外溶血实验、无菌试验,将符合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输注并追踪临床输血反应的发生。结果:34u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临床输注后无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结论:严格按已修订的SOP进行保存处理、解冻及去甘油洗涤,西宁地区Rh(D)阴性红细胞可以制备出满意的深低温保存Rh(D)阴性红细胞,供给临床急救用血。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生成素在骨髓造血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的出血是长期以来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虽然输注新鲜浓集血小板悬液可以减轻严重出血、减少病人死亡的危险,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血源性感染、输血反应和产生输血相关的抗血小板抗体的概率。所以寻找一种更好的治疗出血的方法是当务之急。血小板生成素(TPO)具有定向刺激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及升高外周血血小板数的作用,故又称为巨核细胞生长分化因子(MGDF)、cmpl配体、血小板生成刺激因子(TSF),本文作者侧重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一、血小板生成素对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由于血小板严重减少而引起的出…  相似文献   

13.
慢性病患者发生重度贫血后,有时需输血.输血后一旦产生同种抗体,就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其后果非常严重.现报告罕见的尿毒症患者输注上万毫升血液后,产生Rh抗-D抗体1例.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滤器在输血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滤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可以有效减少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预防HLA同种免疫反应、病毒传播等输血副反应。本文就滤器的材质及加工处理后是否产生溶解于水的有毒物质进行研究。旨在确定一次性白细胞滤器从生产加工到使用是否对人体有害。1 材料与方法SD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 6组 ,雌雄各半。双蒸水 ,烘箱 ,生理盐水 ,从 2 0 0个去白细胞过滤器(南京赛尔金公司生产 )中随机抽取 2 0个。将 2 0个滤器按一定的比例用蒸馏水在 37℃浸泡2 4h,取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输血器预防输血反应效果.方法追踪调查各种血液成分1 580袋,分为滤白血组;未滤白血组;滤白血未用抗过敏药组;其他血液成分组.输注后观察输血反应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输血反应与病人状态、性别、输血次数、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使用南京赛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生产的BC-L200-1型滤白输血器(血库型),血液滤白在输血前24 h内进行.追踪输血反应以询问患者或家属结果为准.制定输血反应评判标准.结果主要表现为发热及皮疹.去除麻醉状态影响后,输血反应发生率:滤白血组0.7%;未滤白血组3.8%;滤白未用抗过敏药组1%;其他血液成分组1.9%.多次输血及女性患者易发生输血反应,滤白组输血反应程度明显轻于未滤白组.血液滤白不能完全防止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国产滤白输血器可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如与抗过敏药联合使用,可大大降低常见输血反应的发生.且国产滤白输血器价格明显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应大力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16.
1例AB,ccdee血型妇女,因多次妊娠与输血产生免疫性抗D,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该病例抗D存在21年之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身抗体的存在是引起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常见原因.当患者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时,自身抗体往往易遮盖同种抗体的特异性,使同种抗体漏检而造成严重的输血反应.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1例自身冷抗体伴同种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例,及时排除自身冷抗体的干扰,鉴定出同种抗体,并筛选出相配合的血液,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135例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常见输血反应。方法:对我院2004-01~2008-12的30110人次接受对成份输血率和输血反应率的关系进行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0110人次输血中,输血反应99次,输血反应率为0.32%,输注白细胞反应率(2.41%)最高,全血(1.40%)次之,血浆、血小板(0.54%)偏低,洗涤红细胞(0.00%)最低。结论:为了避免由输血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输血中应严格遵守管理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掌握输血原则和指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国产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输血器预防输血反应效果。方法 追踪调查各种血液成分1580袋,分为滤白血组;未滤白血组;滤白血未用抗过敏药组;其他血液成分组。输注后观察输血反应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输血反应与病人状态、性别、输血次数、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使用南京赛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生产的BC-L200-1型滤白输血器(血库型),血液滤白在输血前24h内进行。追踪输血反应以询问患者或家属结果为准。制定输血反应评判标准。结果 主要表现为发热及皮疹。去除麻醉状态影响后,输血反应发生率:滤白血组0.7%;未滤白血组3.8%;滤白未用抗过敏药组1%;其他血液成分组1.9%。多次输血及女性患者易发生输血反应,滤白组输血反应程度明显轻于未滤白组。血液滤白不能完全防止过敏反应发生。结论 国产滤白输血器可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如与抗过敏药联合使用,可大大降低常见输血反应的发生。且国产滤白输血器价格明显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应大力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洗涤红细胞和红细胞悬液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名AIHA患者分为两组:A组13例输注洗涤红细胞(WRC),B组12例输注红细胞(RBC)悬液,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输血24 h后,A、B两组患者的RBC、Hb和血细胞比容(Hct)均有升高,输血前后比较,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IHA患者输注WRC与RBC悬液,其临床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