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入院登记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完成后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平均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显著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可促进疱疹消退、退热较快,缩短住院时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儿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5 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后平均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显著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组9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5-7 d.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儿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热毒宁进行治疗,为B组患儿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炎琥宁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热毒宁进行治疗的A组患儿,其体温恢复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及口腔病灶愈合的时间均短于B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取得显著的疗效,缩短患儿体温恢复、疱疹消退及口腔病灶愈合的时间,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62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6例)和对照组(310例),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天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在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  相似文献   

6.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将124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3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用炎琥宁注射液加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7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另外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水疱、皮疹、口腔疱疹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9%,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7.30%(X2=28.37,P〈0.05);治疗组水疱结痂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1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退热、补液治疗,同时给予利巴韦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退热、补液治疗同时以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降低体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5%,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高热退散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及手足皮疹缓解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优于单纯利巴韦林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莉莎 《中外医疗》2012,31(27):128+130-128,130
目的研讨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甲组患儿50例,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进行辅助治疗;乙组患者50例,采用利巴韦林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7 d后对比其疗效。结果甲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疱疹消失的时间、退热的时间及症状全部消失的时间,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好、安全有效。适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联合利巴韦林、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64例,按就诊先后分成试验组(n=32)与对照组(n=32)。试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联合利巴韦林、喜炎平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与喜炎平静脉滴注。比较两组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联合利巴韦林、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效果,可缓解炎症反应,促进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11月收住院的240例非重症小儿手足口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两组均给以水溶性维生素静滴,观察发热、皮疹消退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病程,安全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周永红 《中外医疗》2012,31(9):115-115
目的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蒲地蓝和炎琥宁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蒲地蓝口服液和炎琥宁静滴治疗,对照组以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和总病程。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地蓝和炎琥宁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1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90例患者予以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方案,作为观察组;另90例患儿予以静脉滴入10~15 mg/(kg·d)的利巴韦林,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儿的退烧时间、口腔溃疡消退的时间、手足皮疹消退的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退烧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的方式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某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所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在对症治疗和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连续治疗5天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手足口臀部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痊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体有效率95%;对照组患儿痊愈10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67.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治愈率高,是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一种理想用药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后,缩短手足疱疹消退、退热、口腔愈合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波 《吉林医学》2012,(1):132-133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及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及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改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黄旭清 《大家健康》2014,(9):267-268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退热、皮疹消失、痊愈时间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重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以利巴韦林10~15 mg/kg·d,每日1次静脉输入,疗程7 d;治疗组给予炎琥宁10 mg/kg·d,每日1次静脉输入,疗程7 d,并对临床有效率及有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72例,治愈42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69例,治愈3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5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热、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比较,治疗组热退时间为(2.23+1.22)d,皮疹消退时间为(3.31±1.35)d;对照组热退时间为(4.98±1.82)d,皮疹消退时间为(5.84±1.93)d,经统计学处理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组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但应用时需注意炎琥宁注射液本身所存在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血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等,一般疗程应<1周,每1 ml溶媒中使用炎琥宁≤1 mg,连续使用>1周的患者,应注意密切观察加强监测,避免超剂量及高浓度静脉滴注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