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对剖宫产手术时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行硬膜外麻醉前分别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ml/kg(观察组),乳酸钠林格氏液8ml/kg(对照组)。监测进入手术室后及硬膜外麻醉后10分钟、15分钟、20分钟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手术前后的电解质、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并记录术中输液总量、出血量、尿量。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无明显的血压下降,而对照组在麻醉后20分钟与术前相比血压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电解质((Na^+、Cl^-),Hb和Hct在手术前后无显著改变。术中输液总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出血量、尿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的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预防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30例.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500mL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A组)和乳酸钠林格液(B组).观察麻醉前、起效后1、5、10及15min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后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输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较乳酸钠林格液更能预防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低血压.  相似文献   

3.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5 0例择期或急诊ASAⅠ -Ⅱ级剖宫产病人 ,随机分为预输注羟乙基淀粉组 (HES组 )和预输注复方氯化钠组 (LR组 )。麻醉前分别预输注负荷量 5 0 0ml,观察胎儿取出前各时点产妇的SBP、DBP、HR的变化、恶心呕吐等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变化及应用麻黄碱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SBP、DBP及HR相似 ,麻醉后SBP及DBP下降值LR组明显高于HES组 ,低血压发生率LR组高于HE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例数LR组亦高于HES组。HES组未出现类过敏反应、肾功损害及凝血障碍者。结论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应用的有效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预扩容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前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麻醉前分三组分别给予羟乙基淀粉(M组)5-7m l/k g,乳酸钠林格氏液(N组)5-7m l/k g,然后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术,对照组(K组)静脉开放后即刻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5min的BP、HR并比较.结果 M组和N组的SBP、DBP均有所下降,HP有所增加,两者无明显差别.K组与M组N组相比较SBP、DBP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患者HR上升程度明显大于M组和N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前预输乳酸钠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有较好的扩容作用,易于稳定血压、心率.  相似文献   

5.
林媛姝 《中外医疗》2013,32(2):115+117-115,117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麻黄碱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产妇进行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产妇进行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麻黄碱治疗,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各项相关指标值的情况,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产妇进行麻醉后,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等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产妇的改善情况较好,并且恶心呕吐等情况更为良好,P〈0.05。结论对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采取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麻黄碱,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情况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羟已基淀粉预扩容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B两组于麻醉前分别快速输入国产羟已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各500ml预扩容,观察术中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使用麻黄碱情况。结果腰麻注药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均有所下降,但A组下降不明显,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下降明显,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率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两组HR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麻醉前预充国产羟已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地减少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产妇及其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输注羟乙基淀粉对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邓州市中心医院中心手术室行下腹部切口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麻醉前20 min输注完羟乙基淀粉,行腰硬联合麻醉,将麻醉平面控制T6至S5后输注乳酸林格氏液维持;对照组麻醉前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 ml,行腰硬联合麻醉,同样麻醉平面控制在T6至S5后在20 min内输注羟乙基淀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后对照组SBP、DBP较观察组和输注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PT、HR、Hct不同时间段内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20 min内预输注羟乙基淀粉能够更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影响凝血功能,避免麻醉后低血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轻比重腰麻下剖宫产患者术中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于轻比重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麻醉前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I组),羟乙基淀粉130注射液(Ⅱ组)静脉补液。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10 min平均动脉压I组高于Ⅱ组,术中麻黄碱用量I组少于Ⅱ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I组低于Ⅱ组(P〈0.01)。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腰麻下剖宫产患者术中低血压效果优于羟乙基淀粉130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邓金安  李兴春 《西部医学》2011,23(11):2234-2235
目的观察比较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预充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低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A组,n=50)及复方氯化钠组(B组,n=50)。在麻醉前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预充液500ml。分别于入室时、麻醉前、麻醉后2、5、15min,术毕时,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2、5、15min时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B组腰硬联合麻醉注药后15min时舒张压低于入室时(P〈0.05)。A组术中循环较B组稳定,麻醉后5、20min时A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注射液预充能显著改善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母体内环境稳定,从而大大提高剖宫产母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麻黄碱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病人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90例腰硬联合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三组:羟乙基淀粉联合麻黄碱(A组),羟乙基淀粉(B组)和单纯乳酸林格氏液(C组).每组30例.全部病人均先给予乳酸林格氏液10ml/kg,补充生理需要量.A组给予羟乙基淀粉(HES)以25ml/min的速度,10ml/kg的用量输入.于腰穿前2-3分钟给予麻黄碱6mg.B组给予羟乙基淀粉,输入速度及用量同A组,C组单纯给予乳酸林格氏液以25ml/min,10ml/kg输入.监测病人入室(T0)预处理后(T1),腰麻注药后5min(T2)8min(T3)15min(T4),BP及HR变化.结果 A组病人在T2T3和T4时点与T0相比BP及HR无明显变化(P>0.05).B组病人BP及HR在T2T3和T4时点下降明显,与T0同时点A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T2T3及T4时点与T0相比及与同时点A组相比BP和HR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对无严重心肺疾患病人给予预羟乙基淀粉联合麻黄碱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腰硬联合麻醉后BP下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快速扩容对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复方氯化钠组,试验组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每组20例,对照组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试验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输液速度为15mL·kg-1·h-1.结果 2组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趋势一致,2组诱导后5、10、15min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心静脉压均较基础值明显上升(P<0.01),心率明显减慢(P<0.01);其中试验组在诱导后10、15min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心静脉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维持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保持心率平稳,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但应控制输入总量,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与电解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与复方乳酸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前进行预扩容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组)和复方乳酸钠组(L组),每组25例。麻醉前按15ml·kg-1·h-1的速度分别输入6%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组)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L组)。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 ),分别于扩容前、扩容后测定Hct、Hb、pH变化。结果L组麻醉后MAP和HR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 05),H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H组的Hct、Hb、pH在扩容后明显低于扩容前(P<0. 01)。结论羟乙基淀粉较复方乳酸钠更能安全有效地使围麻醉期病人保持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剖宫产患者麻醉前预输注羟乙基淀粉后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4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预输注羟乙基淀粉组(Ⅰ组)和预输复方氯化钠组(Ⅱ组),观察产妇SBP、DBP及HR变化.结果 两组产妇T1时SBP和DBP都有所提高,T2~T4时SBP和DBP都有所下降,但Ⅱ组下降较Ⅰ组更显著(P<0.05);T2~T4时Ⅱ组HR明显增快(P<0.05).Ⅰ组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明显少于Ⅱ组(P<0.05),Ⅰ组麻黄碱的使用明显少于Ⅱ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可有效维持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210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500 mL,然后实施腰-麻联合麻醉。结果2组产妇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呼吸抑制,脉搏血氧饱和度在98%~100%,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总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前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减少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是安全可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均采用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结果:本组200例在腰麻后5minSBP均有下降,尤以腰麻后20min较明显,腰麻后SBP变化与输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注后产妇PT、APTT、FIB及K+、Na+、Cl-浓度变化与输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脐动脉血pH和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结论:5%高渗氯化钠液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是用于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预防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ASAⅠ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于术前静脉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7 ml.kg-1。对照组于术前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10 ml.kg-1。均于麻醉前输注完,分别在T0、T1、T2、T3记录BP、HR、COP、Hb,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输注HSH后Hb在T3时期下降非常显著,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较输注前COP显著降低至手术结束,而实验组略有上升。结论 HSH能有效的扩充血容量,其高渗性扩容效应明显高于复方氯化钠,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霍姆(HSH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于颅脑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ASAⅡ~Ⅲ级,Glasgow 评分7~11分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霍姆组(H组)和复方氯化钠组(F组),每组20例.H 组患者麻醉平稳后于手术前开始给药,经静脉输入霍姆,每250 ml应在10~30 min内输入,在给药前和停药后30 min进行血气分析,F组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处理,观察并记录Na+、红细胞压积(Hct),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25 min,停药后30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停药后30 min H 组 Hct明显升高(P<0.05),Na+明显升高(P<0.05).停药后30 min,H 组同F组相比Hct明显降低(P<0.05),H组尿量明显高于F组(P<0.05).H组给药后5、10、15、20、25 min 和停药后30 min,SBP、DBP、MAP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HR 有所减慢(P<0.05).H 组给药后5、10、15、20、25 min和停药后30 min,SBP、DBP、MAP均高于F组(P<0.05),HR 慢于F组(P<0.05).结论 霍姆能迅速恢复循环血容量,改善器官灌注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以及减轻脑水肿,为颅脑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2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情况、麻醉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30 min、术毕SBP、DBP及HR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术中SBP、DBP及HR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6.21±1.34)min]短于对照组[(10.32±2.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有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宫外孕急性腹腔内出血患者术中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所收治的拟行手术的宫外孕且已出现失血性休克体征患者180例.94例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 注射液治疗(HSH组),86例使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S组),观察脉搏、血压、尿量变化,并进行分析对比,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血清电解质.结果 患者在用HSH后在较短时间内(5~30min)生命体征明显改善,增高的脉搏次数明显下降,收缩压及舒张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收缩压较显著),尿量有所增加,而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电解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术中早期应用能够迅速提升血压,改善病人的休克状态,提高宫外孕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黄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1):2874-2875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在下腹手术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结果。方法:将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组(A组)和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结果:B组在麻醉后SBP下降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心率增快明显高于A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和应用麻黄碱的量B组也高于A组(P<0.01)。结论: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