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兰染色法在马拉色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美兰染色和派克墨水染色在马拉色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美兰染液、派克墨水染液对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头皮屑三种疾病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比较两种方法的染色效果、检出阳性率。并应用上述两种染色法对马拉色菌和念珠菌染色 ,比较它们对马拉色菌染色的特异性。结果 美兰染液将孢子或菌丝染为深蓝色 ,派克墨水染液将孢子或菌丝染为浅蓝色 ,两种染色法与背景区分均较明显。美兰染色和派克墨水染色对三种疾病中马拉色菌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 96 %和 94 % ,两种方法对马拉色菌的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美兰对马拉色菌和念珠菌均能染色 ,派克墨水对马拉色菌能染色 ,对念珠菌不能染色 ,具有一定特异性。结论 两种染色方法均可用于马拉色菌的临床检测 ,但派克墨水染色法更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KOH湿片法与荧光染色法检测马拉色菌的优劣。方法对86例临床高度疑似真菌感染病例的头部和胸部样本分别采用KOH湿片法与荧光染色法进行直接镜检。结果头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镜检法检出率分别为75. 58%和54. 65%,荧光染色法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321,P 0. 05);胸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镜检法检出率分别为77. 91%和58. 14%,荧光染色法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258,P 0. 05)。结论荧光染色法检测率高、快速有效,可用于马拉色菌的检测,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氢氧化钠湿片直接镜检法与美蓝染色法检查阴道分泌物霉菌阳性检出率的效果。方法 对162例可疑霉菌感染者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氢氧化钠湿片镜检与美蓝染色,并对24例反复发生可疑霉菌感染义从未查到过霉菌者进行霉菌培养。结果 162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有47例氢氧化钠湿片镜检法查到霉菌。115例未查到霉菌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经美监染色也未查到霉菌。24例反复发生可疑霉菌感染者阴道分泌物霉菌培养均未生长。结论 经用美蓝染色、霉菌培养与氢氧化钠湿片镜检做对比证实:氢氧化钠湿片法与美蓝染色法检齐结果一致,二者刚性检出符合率为100%,氢氧化钠湿片法不会对临床可疑霉菌感染病例造成漏检,适合门诊妇科常规检查之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简称Z-N)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简称荧光染色)在痰涂片镜检中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果差异。方法:纳入580份痰标本,挑取相同部位制成两份涂片,分别使用Z-N和荧光染色进行染色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阳性分级标准及读片时间上的差异。将涂片后余下的痰标本采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药敏系统做液体培养。结果:Z-N法阳性检出率为10.8%,荧光染色法为15.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方法每一级别的结果进行?字2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染色方法在各个分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染色法的读片时间要明显短于Z-N。结论:荧光染色阳性检出率略高于Z-N,证明荧光染色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楼翔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48-49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痰液标本结核分支杆菌的检测效果,为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60份拟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用涂片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支杆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法(RT—PCR)检测,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检测时间及检测成本。结果RT—PCR检出率为95.0%,菌培养法检出率为70.0%,染色法检出率为55.0%。RT-PCR检出率高于菌培养法及染色法;菌培养法检出率高于染色法,染色法检出时间低于菌培养法及RT-PCR法,且检测成本低于菌培养法及RT—PCR法;RT—PCR法检出时间低于菌培养法,但检出成本高于菌培养法。结论不同的检测方法痰液结核分支杆菌的检测效果存在差异,应依据临床用途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胞内菌抗酸染色法、MGIT960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对诊断体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收600例结核病患者的体液标本(500份胸腹腔积液+100份脑脊液),分别用胞内菌抗酸染色法、MGIT960培养法、PCR法对600份体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对500份胸腹腔积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时,MGIT960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5.8%,高于胞内菌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59.2%、PCR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100份脑脊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时,胞内菌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9.0%,高于MGIT960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55.0%、PCR法的阳性检出率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内菌抗酸染色法检测体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较高,阳性检出率高,尤其表现在对少量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巢式 PCR法检测马拉色菌特异的 DNA从而快速准确的检测并鉴定马拉色菌的各菌种 ,并应用于花斑癣 (Pityriasis Versicolor,PV)患者皮屑中马拉色菌携带情况中的研究。方法 从 PV患者的皮屑中提取马拉色菌的 DNA,以马拉色菌属 r RNA内转录间隔区设计属的引物和各个种的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巢式多聚酶链反应 (nest-PCR) ,检测 10 5例 PV患者皮屑中的马拉色菌的目的 DNA片断。结果  10 5例 PV患者共检测到 5例种的共 32 1株马拉色菌的 DNA。每例患者平均检测到约 3种马拉色菌的 DNA。各种马拉色菌的检出率依次为 :球形马拉色菌 80 .0 % ,限制马拉色菌 81.9% ,合轴马拉色菌 77.1% ,糠秕马拉色菌 4 1.9% ,钝形马拉色菌 15 .2 %。未检测到厚皮马拉色菌和斯洛菲马拉色菌。结论  PV皮屑中存在多种马拉色菌 ,球形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和限制马拉色菌是 PV患者皮损处的主要马拉色菌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妇科阴道分泌物盐水涂片法、革兰染色法及多功能快速染色法(BTR)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06年至2010年对1 863例妇科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采用盐水涂片、革兰染色及多功能快速染色液染色(BTR)镜检。结果:BTR和革兰染色法检出阳性率为41.0%,而盐水涂片法阳性率12.1%。结论:传统的盐水涂片法对于妇科病的检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多功能快速染色液染色法镜检操作简便,阳性率高,方便患者,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3种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行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组织者,分别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法、硼酸-美蓝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 尿素酶试验法与革兰氏染色法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与硼酸-美蓝染色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尿素酶试验法是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快速、简单、经济及特异性、敏感性高的方法,适合各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几种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方法,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431例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标本,分别做直接涂片染色、培养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斑点金免疫渗滤(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4种检测,以培养鉴定为对照评价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直接涂片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低于其他三种方法(P〈0.05),斑点金免疫渗滤法与培养鉴定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三种方法(P〈0.05)。结论在临床微生物诊断工作中建议选择至少两种检测方法同时检测淋病奈瑟菌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瑞氏染色法和悬浮法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见疾病信息的检出率,以证明瑞氏染色法替代悬浮法的可行性。方法用悬浮法、瑞氏染色法对39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镜检,检查清洁度、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淋球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悬浮法检出清洁度(Ⅲ~Ⅳ)、滴虫、真菌、线索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60.10%、5.56%、25.51%、21.97%,瑞氏染色法检出其阳性率分别为70.70%、5.81%、32.32%、29.04%,瑞氏法对清洁度、真菌、线索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悬浮法(P<0.05)。结论瑞氏法白带常规阳性检出率高且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建议采用该法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采用瑞氏染色法与悬浮法在白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阴道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瑞氏染色法与悬浮法检测,比较2种检查方式对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的检出情况,同时评价检查方式对阴道清洁度的检查效果。结果 瑞氏染色法对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的总检出率为92.50%,悬浮法总检出率为70.00%,瑞氏染色法明显高于悬浮法(P<0.05);瑞氏染色法检出Ⅲ度阴道清洁度为55.56%,Ⅳ度为9.4%,悬浮法检出Ⅲ度为51.09%、Ⅳ度为2.17%,瑞氏染色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悬浮法(P<0.05)。结论 在白带项目检测中,使用瑞氏染色法可有效检出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等病菌,并且还可准确判断阴道的清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痰液标本结核分支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80份拟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采用涂片抗酸染色法、快速结核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RT-PCR法、菌培养法、染色法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71.25%、56.25%.RT-PCR检出率高于菌培养法及染色法,菌培养法检出率高于染色法.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患者皮损中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2,hBD-2)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嗜脂性马拉色菌相关性。方法以真菌镜检和培养法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屑中是否存在马拉色菌,同时应用逆转录(RT)-PCR的方法检测该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5例正常人皮肤中hBD-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屑中的hBD-2mRNA表达水平马拉色菌阳性组高于阴性组,两者与正常人比较,表达均高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阳性组的平均PASI分值高于马拉色菌阴性组。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屑中存在马拉色菌可能是导致皮损中hBD-2mRNA表达升高的原因,推测马拉色菌可能参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局部的免疫反应,进而可能与银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快速而有效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对2012年6-12月53例临床疑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送检的角膜刮片标本,同时进行墨汁-KOH湿片法镜检、荧光染色镜检和真菌培养。以真菌培养为诊断金标准,对墨汁-KOH湿片法与荧光染色法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32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墨汁-KOH湿片法20例阳性,阳性率为62.5%,荧光染色28例阳性,阳性率为87.5%,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125,P=0.025);两种涂片镜检共为阳性的20例,共为阴性的4例。结论:荧光染色法镜检可以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阳性诊断率,是真菌性角膜炎快速、简单、有效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和悬浮法对阴道分泌物常见病原体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与悬浮法同时对2615例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检查清洁度、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淋球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出清洁度(Ⅲ~Ⅳ)、滴虫、真菌、线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8.4%,4.4%,27.8%,11.2%,悬浮法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8.6%,2.1%,22.7%,7.6%,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悬浮法(P<0.05).结论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对阴道分泌物的阳性检出率高,可以取代悬浮法,利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方法:用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马拉色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制订的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检测7种马拉色菌标准株和42株临床分离株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42株马拉色菌临床分离株包括5个种,分别是合轴马拉色菌、糠秕马拉色菌、钝形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限制性马拉色菌.用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3种唑类抗真菌药对7种马拉色菌标准株和42株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由高到低分别为: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结论:马拉色菌属的各菌种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可用于马拉色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8.
王晓棠  马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130-130
目的比较两种淋病奈瑟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临床114例疑似淋病患者进行吕氏美兰染色法和PCR法进行淋病奈瑟菌检测。结果PCR法检出率比吕氏美兰染色法高出10.5%。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吕氏美兰染色法方便、价廉,便于基层医院开展,但检测率低。PCR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操作略繁琐,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6,(3):364-365
目的: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和半定量粘附实验检测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生物膜形成实验,分别经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和半定量粘附实验,随机抽取25株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结果:临床分离的83株大肠埃希菌经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阳性率37.3%,敏感性81.8%,特异性100%;半定量粘附实验阳性率45.8%,敏感性100%,特异性78.6%;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半定量粘附实验均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蒙在杨 《当代医学》2011,17(24):42-42
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包括头癣、须癣、体股癣、叠瓦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癣和马拉色菌毛囊炎等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直接镜检是实验室诊断皮肤真菌病常用的快速、可靠的方法[1]。通过将鳞屑溶解于氢氧化钾溶液后直接镜检证明损害部位刮取的鳞屑内有病原真菌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因素使直接镜检法检测结果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现对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