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加强对该病的了解和掌握,为非疫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016年确诊的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5例患者均有羊接触史;临床表现5例均有发热,4例有腰骶部疼痛;所有患者血白细胞及降钙素原水平均不高,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降低,均通过血或骨髓培养阳性确诊,经本院治疗均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多以发热关节痛就诊,感染性检查指标不高,易误诊为结缔组织疾病,羊等牲畜接触史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总结云南省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 以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 均有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乏力、出汗.就诊于泌尿外科、呼吸科、内分泌科、感染科、肿瘤科、血液科、神经内科等不同临床科室, 1例以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为主;1例反复不明原因发热;1例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1例右腰腹部疼痛;1例右下腹持续性隐痛;1例发热、咳嗽、咳痰;1例间断头痛;1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睾丸肿痛.8例血培养均阳性, 经细菌学鉴定为布鲁氏菌.血液白细胞计数及肝功能多数正常.结论 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 病人首诊于不同临床科室, 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临床和检验医师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警惕布鲁菌病, 及时行体液细菌学检查, 血培养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布病)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消化科及感染科2002-2011收治的20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经明确诊断,给予治疗后,所有患者治疗后3~7d后热退,症状减轻。疗程结束后症状完全消失者16例,好转2例,有2例失去随访。结论:布鲁氏菌病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拓宽思路,详细询问病史,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和掌握。方法分析兴安盟人民医院2015年11月收治的1例从脑脊液和全血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的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及鉴定、临床治疗情况,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并讨论。结果 52岁男性患者,职业为农民,因患者6h前反应迟钝、不能言语,抽搐后入院,有长期接触家畜及绵羊史,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出布鲁氏菌,明确诊断为布鲁氏菌病。结论布鲁氏菌病为传染性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及漏诊,且难以彻底治愈,容易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或者复发,临床上该病比较罕见,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布氏杆菌病的诊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非疫区布鲁氏菌病21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非疫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012年收治的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8例,女3例.11例患者有牛羊等接触史,6例有进食牛羊肉史,4例感染途径不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及乏力,淋巴结肿大是较突出的体征.实验室常规检查无特异性,布鲁氏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率为80.9%,血培养阳性率为53.8%.误诊率为52.4%.9例病例经利福平和多西环素联合、长疗程治疗,均无复发.结论: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及感染途径的多样化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6.
5例布鲁氏菌急性菌血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诊断及血培养布鲁氏菌的微生物检验特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经血培养阳性确诊的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为广州市人,1例为中山市人,1例为顺德市人;2例与猪、牛有接触史,1例疑为实验室感染,2例无明显的接触史.5例患者均以急性布鲁氏菌菌血症引起的布氏病中毒症状为主,临床症状及体征各有不同,但均有长期不规则低热.结论 广州地区存在分散的点状流行.布氏病急性期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性,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因此对发热病人应重视血培养的检查,对散发的布鲁氏菌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增强高危人群防护意识,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感染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血培养的微生物培养检验特性,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4例经血培养阳性确诊的布鲁氏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特性、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流行病学及临床:4例患者中,2例女患者为退休广州市人,无明显的接触史。2例男患者从事屠宰牲畜,非广州本地人。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及体征各有不同。(2)实验室检查及治疗:4例患者白细胞总数为(4.24~8.53)×109 ·L-1,肝、肾功能正常,血培养在78~96 h报阳性,转种血琼脂平板生长缓慢,48h才可见细小菌落。4菌株经梅里埃VITEK-2微生物鉴定仪检定为马尔他布鲁氏菌,符合率都为99.9%,并血清学试验阳性;4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布氏病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性,广州地区存在分散的点状流行。应提高对布鲁氏菌感染及其流行病学的认识,对发热患者应重视血培养的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以减少误诊、漏诊及传播。  相似文献   

8.
浅谈当前人间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乌兰察布市当前人间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特点,引起临床医生对布鲁氏菌病的重视,防止临床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方法:对乌兰察布市2004-2005年监测资料数据以及布鲁氏菌病患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乌兰察布市当前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临床易漏诊、误诊。结论:应加大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开展医务人员的布鲁氏菌病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郭美娜  葛芳 《医学文选》2003,22(3):364-365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典型 ,缺乏肺炎的肺部症状 ,极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对我院 1 999~ 2 0 0 2年呼吸内科痰培养阳性、无基础肺疾患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5 6例进行临床分析 ,旨在提高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6例中男 40例 ,女 1 6例 ,年龄 5 1~ 85岁 ,平均 71岁。所有病例均无原发肺疾患 ,其中冠心病 8例 ,糖尿病 9例 ,高血压病 9例 ,脑卒中后遗症 7例 ,无基础疾患 2 2例。1 .2 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有咳嗽、咳痰、气促 ,肺部有阳性体征或胸片 X线表现 ,所有病例均痰培养阳性。1 .3 临床分析1 .3.1…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4 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善芳 《广西医学》2006,28(10):1654-1655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罕少疾病,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易误诊和漏诊.本院自2000年4月至2005年7月确诊4例,在院内外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布鲁氏杆菌引起的肾脏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8年5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布鲁氏杆菌肾病患者4例,分析布氏杆菌引起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预后。同时结合文献总结该病的特点。结果:4例均有明确的牛羊接触布史,以发热、乏力起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均阳性。患者血尿不明显,所有患者均有肾功能衰竭;2例是非甾体(利福平)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为特殊类型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1例为IgG4相关性肾小管肾炎合并安卡相关性多血管炎。给予对症治疗及随访后病情改善。结论:布鲁氏菌引起的肾病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利福平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很难区分,布鲁氏菌病和布鲁氏菌肾病的诊断需要谨慎,肾穿刺是金标准,以免误诊,延误治疗,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4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63岁,均来自非疫区的江西省(新建县2例,石城县1例,高安市1例);1例从事山羊饲养,1例从事山羊贩卖、宰杀,1例为超市肉类销售员,1例无明显牲畜接触史。患者均有发热、乏力、多汗、关节酸痛症状,误诊时间10~40d。确诊后经口服米诺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6周,均预后良好。结论布鲁菌病在非疫区的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很容易漏诊或误诊。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癌与肺结合并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X线变化,合并两病的原因,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收治的31例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患者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中有肺结核及吸烟史的患者并发肺癌较多,其中由于发热、胸痛、咯血等非特异症状,肺癌确诊时大多还是中晚期,预后较差.结论 肺结核并发肺癌时,肺癌症状易被结核掩盖,易发生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6例均有脑膜炎表现,3例表现为脑膜脑炎,2例伴脊髓损害,4例伴听神经损害.5例应用米诺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3种药物联合治疗,1例应用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脑膜炎型最常见.来自布氏杆菌病流行区患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考虑鉴别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5.
报道2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癌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漏误诊原因。21例均有消化道出血,其中黑便4例(19.0%),粪隐血持续阳性6例(28.6%),间歇阳性11例(52.4%)。伴中度贫血18例(85.7%),腹痛或腹部不适12例(57.1%),黄疸6例(28.0%),体重减轻4例(19.0%),腹部扪及肿块2例(9.5%),肠梗阻1例(4.8%)。首诊至临床诊断本病相隔时间为6天至3年。平均9.8±10.6个月,其中半年以上才得以确诊者14例。其漏诊和误诊的原因有:(1)对本病多以粪隐血间歇阳性为表现认识不足;(2)没有常规作急诊胃镜检查;(3)胃镜检查未插入十二指肠降部;(4)忽视胃肠钡餐造影对本病的诊断价值;(5)ERCP加十二指肠粘膜活检未普遍开展。因此,对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未发现胃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出血灶时,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多发于北方牧区,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伴有多器官损害,缺乏特异性.该病在南方很少见,因而特别容易误诊.对1例误诊为骨关节病的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强化临床医生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儿童恙虫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2-2007年22例儿童恙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均有高热,起病急骤,发现焦痴2例,周身淋巴结肿大3例,肝脾肿大1例。外斐氏试验(OXk)均阳性(1:160),血白细胞正常19例,合并肺炎2例,急性胃肠炎1例,高热惊厥1例。用阿奇霉素治疗12例,氯毒素治疗8例,均获治愈。结论儿童恙虫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以阿奇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正>结核性脑膜炎与布鲁氏菌脑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临床上不典型症状患者极易误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和布鲁氏菌感染有关,人畜均可患病。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布鲁氏菌病是乙类传染病,发现疑似病例后需24 h内上报。布鲁氏菌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累及神经系统又称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或布鲁氏菌脑病,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常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就1例羊布鲁氏菌脑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虱病在临床上误诊误治的原因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9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误诊漏诊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0例阴虱患者中有147例于确诊前曾发生误漏诊,占77.4%,分别误诊阴囊湿疹,外阴神经性皮炎,阴部瘙痒症,慢性单纯性苔藓,疖肿,毛囊炎,疥疮等皮肤病,施以相应治疗效果不佳,经详细问诊及辅以实验室检查确诊,正规灭虱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只要医务人员掌握阴虱病的临床特点,并仔细为患者作好局部栓查,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以防临床上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ABPA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喘息史,咳棕色痰栓1例,总IgE均增高>200kU/L,血清IgE-Af升高为3~4级,烟曲霉皮试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2例,肺功能检查5例均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例.肺CT:中心性支气管扩张5例,合并肺部渗出影2例、结节1例、树芽征1例、阻塞性病变1例.5例在院外或之前几次就诊,多诊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症状控制不理想.造成误诊、漏诊.5例诊断ABPA后,应用激素和抗曲菌口服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ABPA临床上易误诊、漏诊,对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不理想者,应综合其发病及影像特点,完善血清总IgE、曲霉菌抗原测试,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