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丽琴 《中外医疗》2010,29(36):71-72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勐海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现状,科学评价勐海县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方法 2005年至2009年,勐海县辖区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按照《云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要求,对所有孕产妇开展HIV抗体免费咨询、检测和母婴阻断服务,对上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勐海县同期孕产妇HIV抗体咨询率为92.89%,抗体检测率为92.38%,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服药率为86.67%,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服药率、人工喂养率、住院分娩率均为100%,9例18月龄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HIV抗体检测结果阴性。结论勐海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显,通过母婴阻断,降低了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提高了儿童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县母婴阻断工作的结果及现状,探索母婴阻断工作方法,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方法:对2005-2009年进行HIV抗体检测的17613例孕产妇中的72例阳性感染者和53例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母婴阻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HIV抗体阳性率为0.41%,经采取干预措施,所生婴儿HIV感染率为零。结论:艾滋病母婴阻断是预防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手段,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母婴传播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田华 《四川医学》2012,33(5):860-861
目的评估翠屏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成效,探索并改进实施方案。方法 2008~2011年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把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的孕产妇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进行干预。结果对33906例孕妇进行了艾滋病抗体检测,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5例,感染率为0.04%,均在不同阶段进行了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进行干预,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2—2014年河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的效果。方法对HIV感染产妇及其分娩婴儿进行随访,收集不同年度干预措施实施情况及分娩婴儿的生存感染状况,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影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索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关因素。结果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对10 208 941名孕产妇提供HIV检测咨询,发现HIV感染孕产妇2 428人,HIV检测阳性率为0.024%,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χ~2=4.88,P=0.027)。分娩的1 673名婴儿中,有1 515人存活且满18月龄,已经死亡儿101人,失访57人。1 515名婴儿中阳性60人,阴性1 324人,存活婴儿HIV母婴传播率为4.22%,校正死亡后HIV母婴传播率为6.25%。干预措施中产妇药物阻断率为76.96%,婴儿药物阻断率为92.5%,孕早期接受HIV检测率为7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早期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OR=0.23,95%CI:0.07~0.72),抗病毒药物阻断(OR=0.46,95%CI:0.23~0.95),婴幼儿采取人工喂养(OR=0.09,95%CI:0.02~0.35)是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产妇分娩过程采取侧切操作(OR=3.52,95%CI:1.49~8.27)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完善,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HIV暴露婴儿的母婴传播率及婴儿死亡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江川县自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以来,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母婴传播情况.方法 在全县范围开展婚前及孕产妇HIV自愿咨询与检测或由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咨询与检测,对婚检确认HIV抗体阳性的妇女提供随访服务,对确认的阳性孕产妇实施预防性干预阻断措施,对阳性孕产妇分娩婴儿进行干预、随访,并于12、18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江川县共有14341名孕产妇接受了HIV自愿咨询检测,确认HIV阳性11人,阳性率为0.07%.HIV阳性孕产妇中,经吸毒传播一例,占9.09%,经性传播10例,占90.91%,孕产妇的HIV阳性检出率在全市处于平稳低流行态势.经实施母婴阻断措施后,满18个月儿童6例,全部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在艾滋病疫情相对低发地区,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并提供综合干预措施,可掌握当地孕产妇人群中HIV的感染状况,并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河南省孕产妇感染乙肝、梅毒的现状及其区域分布情况,为建立适合河南省预防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全省妇幼系统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月报系统,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孕产妇感染乙肝、梅毒的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梅毒检测率逐年提高,从2011年的46.78%上升至2013年的83.26%(P<0.0001),梅毒阳性孕妇报告例数在逐年增加,分娩产妇在孕期的梅毒检测率逐年提高,从26.22%上升至52.41%;2011年孕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为56.82%,2013年上升至85.12%。结论:孕期梅毒检测率逐步提高,但孕期梅毒检测率相对于产时检测率低,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提高孕期梅毒检测率。  相似文献   

7.
顾光美 《大家健康》2013,(11):169-170
了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随访干预的有效方法,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随访工作质量探索有效的随访干预。对全县检出的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纳入规范随访管理、采取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对HIV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有效的母婴阻断综合干预,可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效果。本文将我县2011年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工作开展2年来在随访干预工作中的情况作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有效方法,为降低艾滋病经母婴途径传播率、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质量探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全县检出的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列入个案随访追踪管理、采取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对HIV阳性孕产妇提供有效的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可收到降低艾滋病经母婴途径传播率、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凯艳 《当代医学》2014,(26):159-160
目的总结北仑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成效,说明预防艾滋病母婴工作的重要性。方法2007年9月~2013年9月,在北仑区12家医疗保健单位和1家婚检部门开展针对孕产妇、婚检青年自愿咨询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愿检测工作,并对HIV感染孕产妇进行阻断。结果2006~2013年接受孕产期保健的44294人中,有45898人接受HIV自愿检测,检测率为991%初筛阳性17人,确诊16人,孕产妇阳性检测率为0.39‰。婚检青年11660人,接受HIV自愿检测11660人,确诊1例阳性。结论北仑区开展预防艾:兹病母婴进展顺利,工作流程有序、到位,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预防H1V孕产妇母婴传播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宝丰县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2000~2013年宝丰县各种途径发现并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个案及随访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宝丰县2000~2013年报告PLWHA 17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5例,死亡66例,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男女之比为1.71:1。20~49岁青壮年占77.2%。农民占80.7%。性传播占55.6%,且从2004年起逐年上升,2010~2013年性传播比例均在70%以上。血液传播占36.8%,2001~2011年血液传播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无血液传播病例发生。感染途径由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感染为主。母婴传播占4.7%。通过检测咨询发现病例67人,占39.2%,其他就诊者检测发现病例40例,占23.4%。结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落实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检测咨询和门诊筛查是发现PLWHA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姜会芝 《中外医疗》2011,30(18):32-33
目的了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有效方法,为降低艾滋病经母婴途径传播率、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质量探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全县检出的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列入个案随访追踪管理、采取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对HIV阳性孕产妇提供有效的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可收到降低艾滋病经母婴途径传播率、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1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态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道,2009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为3 300万,每天新增约1 000名15岁以下艾滋病儿童,已累计达250万.从2009年后,虽然全球艾滋病疫情逐步趋于稳定,并开始呈下降趋势,由于感染者数量依然庞大,艾滋病感染者数量与新感染儿童数在不断上升.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LHIV)78万人,估计2011年当年新发HIV感染者4.8万人.全国报告的女性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当年报告总数的比例从1998年的15.3%上升到2011年的28.6%,全国超40万儿童受艾滋病的影响.云南省1989年至2011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HIV/AIDS 93 567例,其中,2011年报告10 544例,女性感染者占36.5%.女性感染比例的升高以及感染者的年轻化增加了母婴传播的可能,预示了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增加的巨大危机.2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进展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有3条:一是HIV感染妇女在孕期艾滋病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二是在生产过程中胎儿通过母亲产道时感染;三是产后母乳喂养艾滋病病毒经母乳感染婴儿.据WHO估计,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20%~45%.2003年UNAIDS和WHO发布和推广四项预防婴幼儿HIV感染的综合策略,即:第一,HIV感染的一级预防,预防育龄夫妇感染HIV.可加强一级预防干预服务与生殖健康相关服务的结合,如产前保健、产后护理及其它健康保健服务,其中包括社区工作;第二,提供一级预防干预服务及生殖健康相关服务,使妇女对未来生育做出知情决定,防止非意愿妊娠;第三,对已经感染的孕妇,提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防婴幼儿感染;并对婴儿最佳喂养方式提供适当指导;第四,对HIV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更好的关怀、治疗和支持服务.中国2002年在河南省上蔡县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项目,2003年试点扩大到河南、广西、云南等5个省(自治区)8个县(市、区).2004年至2007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全面推广,国家制定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5版)》及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自2008年起,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08版)和《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7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全面开展.2011年,整合了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预防工作,国家卫生部出台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2年,修订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1抗病毒用药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的白血球.它还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获得机会性感染,病死率极高.近年来中国艾滋病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表现在妇女感染比例增加,因此孕产妇HIV感染人数逐年上升,艾滋病感染途径中母婴传播的比率也逐年上升.因此对HIV感染孕产妇积极进行干预、治疗以及预防母婴传播的形势非常严峻.笔者对伊宁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9月~2009年10月住院分娩的26例HIV感染孕产妇孕期及分娩处理过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婚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艾滋病母婴阻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广西地域分布特点,选择31个监测点,对婚检人群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咨询,并做血HIV抗体测定.结果2009年婚检人群接受HIV抗体检测69144人,占婚检人群78.02%,阳性48例,阳性率0.06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0.082%,女性阳性率为0.069%.2010年婚检人群接受HIV抗体检测266212人,占婚检人群96.74%;阳性311例,阳性率为0.117%,其中男性阳性率为0.130%,女性阳性率为0.104%;2010年HIV抗体总阳性率、男女性阳性率均高于2009年(P<0.05).结论广西婚检人群HIV抗体阳性有逐年明显增加趋势,加强婚检人群的艾滋病监测,是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王芬  李桂银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206-206
医疗保健机构应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认识和处理能力.增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实施的覆盖面,推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规范化服务。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由2006年74.99%上升至2007年91.77%,全市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意识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南通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步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总结2012-2015年南通市梅毒母婴阻断项目月报表和梅毒阳性个案.结果 南通市住院孕产妇梅毒总检测率为99.99%,孕期梅毒检测率由2012年的91.30%上升至2015年的9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为92.68%,规范治疗率为60.98%;梅毒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用药率为87.53%;先天梅毒的平均发生率为5.79/10万,其中2012-2015年先天梅毒发生率分别为9.33/10万、8.39/10万、3.25/10万、1.7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南通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比例逐年提高,梅毒母婴传播率显著下降,梅毒孕妇规范治疗仍是工作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河津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09年HIV/AIDS病例流行病调查资料、HIV抗体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我市2001-2009年,累计发现HIV/AIDS病例68例,累计管理HIV/AIDS 39例中,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首次发现同性性传播艾滋病病例.2009年在孕产妇中发现HIV阳性病例.结论 河津市艾滋病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转移,要依据艾滋病流行情况,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广东省江门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现状并评估工作效果,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门地区2007--2010年孕产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监测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7—2010年江门地区的HIV阳性孕产妇检出率呈轻微上升趋势,其中台山市的检出率高于江门地区;50.86%的HIV阳性孕产妇是经性传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了84.68%,阳性配偶(性伴)87.5%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结论对新婚夫妇开展预防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加大对青少年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抗病毒药物的规范应用和婴幼儿随访是下一步江门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调查长春市朝阳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方法朝阳区驻区医院助产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开展孕产妇免费检测工作,重点调查乙肝、艾滋病以及梅毒等病症的传播情况。结果全区初次产前检查人数为3374人,艾滋病检测率为100%,梅毒检测率为100%乙肝检测率为100%;分娩产妇1068人艾滋病检测率为97%梅毒检测率为97%乙肝检测率为9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儿童数为477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儿童数477人,所占比例100%;艾滋病阳性孕产妇数1例,孕期发现1例,梅毒阳性孕产妇数7例,孕期发现7例,乙肝表抗原阳性孕产妇数0例。结论建议加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采取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方法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案,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来宾市81例感染艾滋病病毒产妇及其所生82例婴儿(双胞胎1例)按疗程给予足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要求在婴儿出生42d、12个月和18个月进行随访3次并进行艾滋病早期诊断抗体检测。结果 81例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中74例按疗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服药率91.36%。82例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按疗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服药率100%。对产后婴儿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要求在婴儿出生42d、12个月和18个月进行追踪随访并进行HIV抗体检测,共检出1例艾滋病抗体阳性婴儿,婴儿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1.22%,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显著。结论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感染艾滋病病毒产妇及其所生婴儿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综合干预,对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