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骶管囊肿患者的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③结果 MRI容易显示病灶,行X线及CT检查多不易发现.骶管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临床症状与体位改变关系密切.本组32例骶管囊肿患者中9例临床症状明显者采取手术治疗,症状改善明显.④结论 MRI是骶管囊肿诊断的主要依据.对MRI确诊骶管囊肿较大且临床症状明显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骶管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治疗的骶管蛛网膜囊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骶管蛛网膜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临床症状与体位改变关系密切,行X线及CT检查多不易发现;MRI显示硬膜囊末端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的囊性肿物,且与脑脊液信号相同。本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9例得到6~30个月的随访,平均18.6个月,18例患者疗效优良。结论MRI是骶管蛛网膜囊肿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临床症状重且影像学显示囊肿大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能有效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2年8月我院经手术治疗的11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腰骶部酸痛等症状消失,合并马尾神经刺激症状者术后3~4周减轻消失,合并下肢麻痛等神经根性症状者术后2~3个月减轻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后消失,3例患者囊肿与神经根粘连紧密,术后神经根分布区域轻度麻木。疗效评价优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对有症状的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临床应注重适应证选择,根据术中情况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经CT或MRI确诊并有明确临床症状的11例骶管蛛网膜囊肿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后症状大部分消失,仅2例遗留部分感觉障碍,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可有效的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神经根或脊髓的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5.
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②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证实的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术中的病理特点。③结果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X线检查示骶骨骨质侵蚀9例,有腰骶部先天畸形5例;CT显示骶骨侵蚀性改变及骶管内囊肿11例;MRI示硬膜囊末端均为梭形的囊性肿物,与脑脊液信号相同。本组病人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31例得到6~149个月的随访,平均36.6个月,29例病人疗效优良。④结论MRI是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神经症状重、影像学显示囊肿大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崔志强  修波  萧凯  罗天宝  段宏宇 《北京医学》2010,32(10):792-794
目的评价骶管内囊肿伴有脊髓拴系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5例骶管内囊肿伴脊髓栓系患者,行神经系统检查和MRI检查,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术后评价:①按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②按复查后MRI影像学表现。结果手术疗效:显效14例(40%),有效20例(57.1%),无效1例(2.8%),加重0例(0%)。复查MRI结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囊肿均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对脊髓拴系伴有骶管内囊肿的同时治疗是可能的,并且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复发因素.方法 总结32例有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症状不同程度缓解,随访6~18个月,2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再次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结论 有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术中注意交通孔的结扎及囊腔的填塞,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学和临床特点,以助于临床诊断,方法:观察24例经手术证实的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患的X线片,CT,造影后CT,MRI等影像学资料中的影像改变,分析该组患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手术中的病理特点,结果:X线片,CT,及MRI中均可显示出骶骨的骨性改变,造影后CT囊肿内造影剂显影,MRI可以清楚的显示出囊肿呈长T1及T2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一致,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结论:MRI是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的硬膜缺损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管内巨大脊膜囊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本组收治17例椎管内巨大脊膜囊肿,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13~61岁,平均37.6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1.7年。临床表现为胸背部、腰背部疼痛不适及下肢麻木疼痛者11例,骶尾会阴部麻木不适4例,大小便费力困难者2例。结果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2例会阴部麻木不适和1例小便费力困难者改善不明显。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3.4个月,未见囊肿复发。结论MRI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非常有意义。手术切除囊肿壁和封闭漏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骶管内硬膜外囊肿2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骶管内硬膜外囊肿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5例骶管内硬膜外囊肿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并与椎间盘突出症对比两者的差异。结果 25例患者均有腰骶疼痛,长时间坐位和直立位加重,平卧后减轻,9例伴有下肢放射病,5例伴有肛门坠胀,9例会阴灼痛,l例尿潴留;体征:均有骶部弥散性叩痛,鞍区感觉障碍l例,与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本组手术治疗11例,同时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6例,14例继续门诊观察治疗。结论 对疑诊腰椎闻盘突出症患者,若与临床症状、体征不符合时,应进一步行骶部影像学检查。神经症状重,影像学显示囊肿大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邹有瑞  沈冰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3):258-259,192
目的 探讨脊柱裂并巨大脊膜膨出突入盆腔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骶后正中入路、畸胎瘤切除、脊膜膨出结扎修补术治疗1例,术后追踪随访,根据复查后MRI影像学表现及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术后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会阴部感觉异常、排尿功能障碍明显好转,对正常生活无影响;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原巨大囊肿消失,直肠膀胱位置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MRI诊断、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加功能锻炼治疗脊膜膨出效果显著,其神经功能仍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李鸣  詹怀义  叶建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296-1298
目的 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HB)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后颅窝HB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 和预后.结果 患者均行MRI检查,实质性肿瘤3例,囊性肿瘤20例.20例囊性肿瘤患者行囊结节切除术,3例实质性肿瘤中1例行肿瘤全切除术、2例行次全切除术,残留肿瘤行伽玛刀治疗.20例囊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MRI检查.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囊性肿瘤手术效果好;实质性肿瘤特别是位于脑干时治疗仍较困难,采用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核磁共振(MRI)特点和手术效果。结果20例中12例全切,8例次全切;随访2月~2年,神经功能恢复,无复发。结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多发于硬脊膜外背侧方,常合并骶管先天性畸形或腰椎间盘突出,MRI是有效的检查方法,显微镜直视下行囊肿壁切除术有利于神经的充分减压和保护,并能同时处理合并的腰椎间盘突出及畸形,"交通孔"结扎、囊腔填塞能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4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对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进行讨论.方法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测和腰骶部MRI检查,并经显微手术行栓系松解,术后疗效按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评定.结果按Kirollos术中栓系松解分级评定方法:42例(91.3%)达到1级,3例(6.5%)达到2级,1例(2.1%)为3级.手术近期疗效:显效19例(41.3%),有效21例(45.6%),无效6例(13.0%).结论 MRI可明确显示引起脊髓栓系的原因,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手术松解是治疗TCS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戴捷  于尧  候秋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279-1280
目的:探讨骶管囊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和MRI诊断.方法:分析30例骶管囊肿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囊肿位于骶管内,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也有部分呈长囊袋形、串珠形和不规则形.囊边界清晰,囊壁菲薄,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与脑脊液信号一致.部分病例囊肿内可见 T1WI、T2WI等信号细条状神经根影,囊肿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MRI检查是目前诊断骶管囊肿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管内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情况以及5年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病程最长8年,最短20天,下肢肌力减退12例,腰、骶尾部疼痛不适8例,肛门坠落感、小便潴留2例,下肢及臀部肌肉萎缩4例。MRI检查显示椎管内囊肿。手术治疗18例,4例因病程较短门诊观察治疗。随访17例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3例缓解,2例术后缓解,3个月后症状复发,予门诊保守治疗。结论:椎管内囊肿病程缓慢。临床表现及体征不典型,耐心、细致的体格检查必不可少,MRI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有明显的神经定位体征,且与影像学相吻合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精囊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囊肿去顶减压术在精囊囊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7例经B超、CT、MRI及膀胱镜诊断为精囊囊肿的患者行经尿道囊肿去顶术并随访.结果 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0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5 ml,平均住院时间3 d,术后平均随访28.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1例逆行射精.3例术前未育患者中2例术后1年生育;1例术后因逆行射精,将尿液中精子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治疗,术后半年生育.结论 经尿道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精囊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华东 《中外医疗》2009,28(24):16-17
目的探讨骶管蛛网膜囊肿的MRI特点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治疗的骶管蛛网膜囊肿病人MR及手术资料,分析其MR特点,总结手术方法。结果MRI显示硬膜囊末端囊性肿物,与脑脊液信号相同。本组11例获6个月~3年3个月(平均31.2个月)随访,优:9例,可:2例。结论MRI诊断骶管蛛网膜囊肿准确,是诊断主要依据。对临床症状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9.
骶管囊肿的MRI、CT影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和CT对骶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骶管囊肿的MRI与CT表现,5例仅行MRI检查,8例同时做CT和MRI。结果骶管囊肿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囊肿信号表现与脑脊液一致,对病变的定性明显优于CT。结论MRI可作为一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骶管囊肿患者进行诊断和追踪,CT的优势在于能清楚地表现相邻骨质改变,两者相结合是诊断骶管囊肿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RI的表现特点,并作临床对照分析. 方法本组19例,按是否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采用MR T1WI矢状面、T2WI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2例加做增强扫描. 结果 19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有症状组11例,无症状组8例.囊肿多呈卵圆形、囊袋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变化一致.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囊肿前后径分别为1.6~2.7 cm、0.8~1.6 cm,其发生于S2、S3分别为8例、4例,出现骶骨骨质受压吸收分别为9例、3例. 结论对于骶管内脊膜囊肿,MRI诊断明确,定位精确,囊肿的大小、部位及骶骨骨质受压吸收程度与临床症状的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