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4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疾病诊断时的孕周分为3组:A组(<28周)37例;B组(28周~32周)42例;C组(32周~34周)62例.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孕周(11±6)d,围生儿死亡率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入院后期待治疗时间、分娩孕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围生儿结局.结果 期待治疗7~10 d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改善围生儿结局,而孕产妇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 目前重度子痫前期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但通过正规孕检早发现,积极治疗、严密监护,降低母亲并发症,使围生儿死亡率及窒息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与围生结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申震  陈玲  赵卫东  吴大保 《安徽医学》2009,30(7):753-75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与围产结局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的9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两组A组积极治疗组、B组期待治疗组(入院期待治疗48h后终止妊娠),比较两组围生结局。结果A组41例终止妊娠孕周数31w±6.7d,围生儿病死率68.5%,B组50例终止妊娠孕周数32w±9.2d,围生儿病死率14%,B组的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和NICU住院率均低于A组(P〈0.05),B组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大于积极治疗组(P〈0.01)。结论选择合适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进行期待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对孕产妇也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臧学利 《安徽医学》2010,31(7):755-75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A组孕周〈28周,B组孕周28~31+6周,C组孕周32~34周,比较3组患者期待治疗的平均时间,并发症和围生儿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病死率和围生儿病死率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适当期限内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探讨(附5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其期待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发病孕龄分为3组:甲组11例,发病孕龄<28周;乙组20例,发病孕龄28~31+6周;丙组19例,发病孕龄32~34周,对各组均行期待疗法。结果:3组孕妇发病孕周、分娩孕周、期待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3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随发病孕周延长发病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孕妇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28~31+6周发病的患者,采取积极期待治疗,适当延长孕周,可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刘凤华  何瑞波 《黑龙江医学》2012,(12):910-912,92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其期待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孕龄分为3组:即A组9例(孕周<28 W),B组15例(28 W≤孕周<32 W),C组28例(32 W≤孕周<34 W)。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但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降低,适当期限内的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7.
蔡丽娟 《吉林医学》2011,32(22):4630-463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对围生期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期待治疗的适宜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并终止妊娠的单胎妊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34周)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按发病孕周分为3组,A组为孕周<28周,13例;B组28周≤孕周<32周,30例;C组32周≤孕周<34周,33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A组患者有5例28周后终止妊娠,围生儿无1例存活;B组新生儿窒息5例,围生儿死亡8例;C组新生儿窒息4例,围生儿死亡2例,期待治疗时间B组明显大于其他2组(P<0.05);3组患者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围生期计算方法:孕28周至产后7 d,小于28周终止妊娠不计入围生儿数)死亡率下降,因此应严格选择病例进行期待治疗,在严密监测母胎情况下适时终止妊娠,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孕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书萍  李敏  霍琰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32-143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发病孕龄对围生儿结局和孕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10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妊娠结局。按孕龄分3组:A组孕龄〈28周,B组孕龄28—31^+6周,C组孕龄32—34周。比较3组患者期待治疗的平均时间、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结果A组围生儿死亡率为86.7%,孕产妇并发症率为76、7%,期待治疗时间为(12、0±5.0)d;B组围生儿死亡率为38.9%,孕产妇并发症率为50、0%,期待治疗时间为(20.0±8.0)d;C组围生儿死亡率为21.4%,孕产妇并发症率为45.2%,期待治疗时间为(8.5±3.0)d。随着发病孕龄的增加,围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P〈0.05),3组患者并发症率及期待治疗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围生儿死亡率和患者并发症率越高。对孕28—31^+6周发生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可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和母儿结局.②方法 对4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期待治疗和终止妊娠.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母儿结局.③结果 孕周>32周的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32周前终止妊娠者(P<0.05).④结论 选择合适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进行期待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对孕产妇也是安全和可行的;终止妊娠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汪银 《当代医学》2016,(3):8-11
目的 探讨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期待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诊断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照发病时孕周分为3组:A组(≤27+6周),B组(28~31+6周),C组(32~33+6周),比较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发病时间越早,孕产妇并发症越多,3组的并发症病例数分别为:7例(58.3%),17例(51.5%),20例(30.3%),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组间胎儿窘迫发生率、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存活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越早,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P<0.05);胎儿窘迫发生率A组和B组显著高于C组,胎死宫内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围产儿病死率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新生儿存活率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的发病孕周和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B组的期待治疗时间明显长于A和C组(P<0.05);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不同孕周的妊娠结局有差异.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期待治疗可以在保证母体安全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黄玉玲  关涛 《中原医刊》2009,(16):70-71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时间、发病孕周、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分娩16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时孕周分为三组:A组:〈28周,B组:28~31周,C组:32—34周,所有患者入院后采取期待治疗,延长分娩孕周,再根据病情、胎儿、胎盘情况等选择终止妊娠方式,终止妊娠分羊膜腔内引产组、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分娩组。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母儿妊娠结局越差。期待治疗延长分娩孕周可改善围生儿结局,剖宫产是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主要分娩方式。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采取期待治疗,尽量延长分娩孕周,严密监测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可改善母儿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吴宇碧 《海南医学》2013,24(17):2602-260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保守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分为A组(孕28~31+6周)27例,B组(孕32~34周)41例,观察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保守治疗延长孕龄后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母婴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待治疗延长孕龄后孕产妇并发症未见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产儿并发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危害越大,病情允许情况下采取期待治疗延长孕周,并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可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对不同孕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其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4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的怀孕患者,按照孕周及重度子痫前期分类标准将其分为A组45例、B组49例和C组52例。根据临床情况进行期待治疗,并观察和记录三组的期待治疗时间、孕妇并发症、孕妇结局以及围生儿情况。结果:A组和C组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妇中C组的顺产率最高,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围生儿中A组的体重最轻,C组最高,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的死亡率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围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显示,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28周者,保守的期待治疗难以达到改善围生结局的目的,孕周在28~31周者,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期待治疗,适当地延长孕周;孕33周左右的胎儿可考虑终止妊娠而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生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期待治疗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70例,根据发病孕周不同分成三组:A组(28周≤孕周〈30周)25例,B组(30周≤孕周〈32周)63例,C组(32周≤孕周〈34周)82例,比较三组间期待治疗及围生儿结局。结果①不同发病孕周妊娠并发症(肝肾功能损害、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心衰肺水肿、视网膜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发病孕周期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即随着发病孕周延长,期待治疗时间缩短。结论不同早发型重度子痫的发病孕周对妊娠并发症无明显影响,发病孕周越大,其期待治疗时间越短,孕32周之前发病的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32周后发病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探讨期待治疗的效果。方法:把9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依据发病孕周不同随机分成4组,A组妊娠26~28周;B组妊娠28+1~30周;C组妊娠30+1~32周;D组妊娠32+1~34周。4组分别在孕期并发症、延长孕周时间、期待治疗效果、围产儿结局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期待治疗效果越差,可延长孕周时间越短,孕期并发症发病率越高,围产儿结局越差。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终止妊娠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选择终止妊娠时机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关键所在。适当的期待治疗在孕妇病情稳定或好转状态下延长孕周,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与母婴结局.方法:对10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23例、B组(孕周29~31周)36例、C组(孕周32~34周)46例,比较分析3组间孕产妇终止妊娠和期待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结果:3组间终止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期待治疗时间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常伴有高并发症率和高围生儿病死率,且孕周越小发生率越高,需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的利弊,个性化地选择适宜的分娩孕周和分娩方式,以获得最佳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7.
陈纪芳 《河北医学》2011,17(12):1658-1661
目的:个体化期待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发生的7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SPE)的个体化治疗分析.根据不同孕周分为4组,比较分析各组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随孕周增长而下降,无明显差别.而围生儿死亡率随终止妊娠的孕周增加而下降,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期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孕20~27+6周为A组,孕28~31+6周为B组,孕32~33+6周为C组,比较三组期待治疗的时间、妊娠结局等。结果三组终止妊娠原因比较,A组以死胎最多,B组和C组以母亲并发症最多。三组终止妊娠方式构成比比较,A组以利凡诺引产最高,B组和C组以剖宫产最高。B组期待治疗的时间最长,A组最短,B组和C组终止妊娠的孕周均大于A组(P<0.01)。三组腹水、胸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组最低。围生儿死亡率A组最高,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C组最高,其次为B组,A组最低。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威胁到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健康和生命,临床上应尽量延长孕周,提高围生儿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8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及其85例围生儿,根据发病的孕周分为A组24~27+6周9例,B组28~31+6周46例,C组32~34周26例。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及产妇和围生儿的结局。结果: A、B、C组分别延长孕周(10.0 ±3.1)、(13.7 ±5.2)、(12.6 ±3.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围生儿的预后不佳,应根据母胎情况,严格选择期待治疗,密切监测母胎病情变化,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0.
施萍 《中国医学创新》2012,(29):120-12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和母儿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住院分娩的4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期待治疗和终止妊娠。分析不同孕周不同治疗方法的母儿结局。结果:孕周32周的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32周前终止妊娠者(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经过期待治疗,适当延长分娩孕周,可明显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