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祥 《河北中医》2009,31(7):1105-1107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乩、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存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昔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件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年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呈卜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痛风属中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认为多因饮食失定,湿浊内蕴,日久化热,阻滞经络,以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2.
林棉  戴卫波  梅全喜 《新中医》2010,(7):118-120
<正>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发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以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且常累及肾脏为其特点。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以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痛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臻  邱联群 《新中医》2007,39(10):101-10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血尿酸水平过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和肾脏损害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本病的常规药物是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为显著,消化系统及肝肾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中医药治疗痛风由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苏彦祥 《河北中医》2003,25(12):958-960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是其临床特征 ,反复发作易产生痛风结石 ,可导致关节畸形 ,并发肾结石 ,久延不愈 ,则影响心肾而出现心悸、气促、呕恶、水肿等症。中医学认为风、寒、湿、热之邪痹阻脉络、肌肉、筋骨、关节 ,或久痹正虚 ,气血津液运行迟涩 ,痰浊与瘀血留滞于肌肉、脉络、筋骨、关节为其病因病机。笔者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概况综述如下。1 分期施治王政等[1] 在急性期用苍术、知母、白术、露蜂房、地鳖虫各 1 2g,牛膝、山慈姑、大黄、野木瓜、蚕砂、茯苓各 1 5g,土茯苓、虎杖、…  相似文献   

5.
6.
痛风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1],其发生与感受外邪、饮食习惯、体质因素密切相关,风、寒、湿、痰浊、瘀毒停于体内,流注四肢关节,经脉失养,是其基本病机[2],临床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刀割或噬样疼痛,难以忍受,伴随局部红、肿、发热反复发作以及功能受限[3].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7.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祖国医学亦有痛风之病名,相当于痹症,历节,脚气。是嘌呤物质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浓度增高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周丹  石莹  虞梅 《新疆中医药》2020,(1):105-107
因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然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第2种高发病率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近年来众多医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痛风进行诊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痛风的病因病机,对分期治疗、分型治疗以及各医家辨证用药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常以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受限为特点。属中医痹病范畴,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它的发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是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人体,阻滞经脉,不通则痛。近年来,临床上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的临床报道较多,不仅有中药内服治疗,还有中药外治、针刺治疗、推拿治疗、综合治疗等治疗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痛风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痛风病临床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的质量评估的定性分析,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痛风中医临床研究的现状,做出客观评估,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只有"心脏移植"替代一途,而中医学治疗体系建立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在对疾病产生对因治疗作用的同时,更具有调整、改善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整体作用,纠正心衰病理基础,对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前景.笔者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血脂紊乱,高尿酸症等疾病呈上升趋势。痛风于《丹溪心法》说:“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这就告诫人们一方面不要过食肥甘之品,另一方面要避免涉水冒雨,劳汗当风,恐湿邪粘聚,导致肝、脾、肾对水液代谢运化失司。也就是机体蕴藏的能量失却气化作用。一旦人趋于健康与疾病间一种生理底下的状态,显而易见所谓现代的“灰色状态”,由于气血、阴阳不调,则外邪乘虚而入,闭阻经络不畅。若经久不治,至关节畸形,同时亦告诉我们要防范患于未然。经过不断的探索、筛选,笔者在20年来自拟利湿通络汤治疗痛风,取得满意的效果,以供广大同仁者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予以痛风汤,对照组用秋水仙碱,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和血尿酸值及血沉值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尿酸改善优于对照组。痛风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痛风汤可以降血尿酸,降低血沉、无明显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总体疗效优于秋水仙碱。结论:痛风汤能明显改善痛风急性期症状,降低血尿酸及血沉水平,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施建明  朱延涛 《新中医》2020,52(11):22-25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西医治疗以抗炎镇痛及控制尿酸为主,仅能控制症状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治疗痛风可根据病情选用内治或外治法,减少不良反应。中药内治法有四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当归拈痛汤、萆薢渗湿汤;针灸疗法有电针、火针、刺血、微创针刀镜、刮痧等;中药外治法有中药外敷、离子导入、中药熏洗等。笔者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概述,以期为痛风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易志刚 《新中医》2007,39(6):100-101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心悸、怔忡、促疾、雀啄、晕厥、胸痹等范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心动悸”。为了促进研究的不断深入,弘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笔者就近7年来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文冲  陈超 《新中医》2003,35(7):69-71
从辨证施治和辨病施治综述痛风临床研究进展,从抗炎和镇痛方面综述基础研究进展,认为辨证论治或专方专药对痛风治疗效果明显,而基础研究中发现的一些致病介质、细胞因子将对探讨中医药治疗痛风机制,开发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风平结合运动和饮食防治间歇期痛风的效果。方法:将41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治疗后处于间歇期痛风的入选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使用苯溴马隆基础上予以痛风平内服,对照组在苯溴马隆基础上加用安慰荆。结果:痛风平组1年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最后1月使用的苯溴马隆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痛风平可明显减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次数,且在减少苯溴马隆的使用量后依然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9.
林冰 《新中医》2010,(12):110-112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在科研设计、实施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1979~2007)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1994~2007)中,有关儿童哮喘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的随机对照文献作为评价对象。按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儿童哮喘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计算出各种情况的百分比,并评价其质量。结果:经过统计分析的结果,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确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方法学的应用不够重视,现有的研究结论未能十分令人信服,还有待于严谨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加以证实。结论:系统评价儿童哮喘对临床治疗决策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曹瑞竹 《中医药导报》2012,18(3):117-119
从降低尿酸水平、抗炎、镇痛等角度,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特色疗效,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