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俊民  曹敏玲  顾植山 《新中医》2017,49(3):192-195
<正>鼓胀亦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属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为历代医家所注重,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点,最早见于《灵枢·水胀》、《素问·腹中论》。《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1])《素问·腹中论》曰:"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相似文献   

2.
鼓胀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鼓胀病名最早见于《灵枢?水胀》:"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较详细的描述了鼓胀的临床特征[1].  相似文献   

3.
正肝硬化失代偿期当属中医学"鼓胀"范畴,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水胀》载:"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本病病因比较复杂,临床多因酒食不节、湿浊内聚,或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或虫毒感染、经隧受阻,或病后续发,致使气滞血结,水停腹中,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4.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皮急如鼓,脉络显露为其主要特征。《灵枢·水胀篇》记载:“鼓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根据本证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气臌、水臌、血臌、虫臌,西医之肝硬化属于本病范畴。臌胀的饮食治疗非  相似文献   

5.
原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治之以鸡失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歧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析:1.鼓胀的临床表现:鼓胀病名最早见于本条经文。它是以证候命名的,以腹部臌胀,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本条经文中仅提到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显然不够全面。因此,《灵枢·水胀  相似文献   

6.
试谈祖国医学对臌胀病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臌胀、蛊病的描述,与现代医学中的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腹水,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诸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了解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认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一定意义。1 起源臌胀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与蛊胀相同。《灵枢·水胀篇》说:“臌胀何如?歧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在后世的著书中,相继出现的许多类似病名,都与《内经》所述鼓胀病雷同。故《伤寒杂证保命歌》中指出:“诸书所谓鼓胀、水胀、气胀、血胀之病,名虽不同,其实则一也。”2 对病因的认识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  相似文献   

7.
正臌胀是据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灵枢·水胀》篇载:"臌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本病在各家方书中有诸多不同名称的记载,如"水蛊"、"蛊胀"、"膨脝"、"蜘蛛蛊"、"单腹蛊"等。虽名称不同,但其均是《内经》所说的臌胀病。笔者将近几年自拟肝康1号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臌胀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臌胀系由于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血吸虫感染或  相似文献   

8.
我院去年12月开始至本年8月先后共收容肝硬变患者12例,均系住院治疗。惟该病系一顽固难治的疾病,同时又由于我们缺乏治疗经验,观察的时间短,病例不多,而且还有部份患者尚在住院继续治疗观察中。因此本报告并非结论,仅将现阶段的情况作一初步汇报,不当之处,希望中西医务同志,不吝指教。一、祖国医学对类似肝硬变症状的认识肝硬变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原因症状和发病过程及临床上中西医诊断的结果来看,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臌胀”病。内经大奇论曰:“肝满……即为肿。”水胀篇曰:“鼓胀何如?歧伯曰,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金匮要略水气篇曰:“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痛时时津液微  相似文献   

9.
肝源性水肿是指失代偿期肝硬化水肿 ,临床突出表现为腹水 ,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该病属于中医学鼓胀范畴 ,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描述了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 :“臌胀……腹胀 ,身皆大 ,大与肤胀等也 ,色苍黄 ,腹筋起 ,此其候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云 :“浊气在上 ,乃生月真胀。认为清阳主升 ,浊阴主降 ,阴滞于上而不能降 ,则为月真胀。《诸病源候论》进一步认为是由“水毒气结 ,聚于内”而致。现代一般认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气滞、瘀血、…  相似文献   

10.
臌胀病验案     
臌胀病,祖国医学早有很多记载。《灵枢》:"臌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后也"。《巢氏病源》:"水症者,经络痞涩,大停聚于腹内,大小便不利者所为也"。清代陈士镯又将本病分为水、气、血、食、虫等类型,对本病辨证论治也逐渐详细。  相似文献   

11.
一、单腹胀命名的渊源灵枢水胀篇:“鼓胀何如?歧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素问大奇论:“肝肾脉并沉为石水。”素问阴阳别论:“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内经中鼓胀、石水、与肝性腹水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2.
谈谈肝硬化腹水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是指肝脏慢性、进行性、实质性病变,一旦出现腹水,即标志着已至晚期,可以威胁人的生命。肝硬化腹水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早已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在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灵枢》中云:“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又云:“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根据历代文献记述,鼓胀之根本在脾  相似文献   

13.
试论臌胀     
臌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灵枢·水胀篇》)。臌胀与蛊胀同。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古籍中对本病病名的记述颇不统一,许多资料也尚未综合整理。兹就个人临床体会,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本病之病名、证候、病机及治疗方法作一探讨,误漏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4.
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四肢枯瘦为特征,故名鼓胀。早在《内经》、《金匮要略》、《景岳全书》中记载了水毒、肝水、脾水、肾水、水鼓、气鼓、血鼓等相关病证,历代医著亦有论述。然而,教学中如何明确鼓胀概念的范围,如何全面认识鼓胀的病因,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且具可操作性仍有诸多要点、难点。笔者对此进行研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没有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名,依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表现,该病当属于中医的"心悸"、"胸痹"、"心痛""喘证"、"水肿""痰饮"等病。但类似上述表现者,则如《素问·逆调论》日:"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水病,下为肘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素问·水热穴论》)。这里提到下肢水肿,气喘,不能平卧等,与心肌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相近似:"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灵枢·胀论》),指出病位在心,其气不通,则突发心烦、气短、气喘、不能平卧等类似扩张型心肌病左心衰竭时的  相似文献   

16.
臌胀病早在,《内经》中就有描述。《灵枢·水胀篇》说:“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本病是气血水三者互相牵连为患,仅有主次之分,而没有单独为病,由于病因复杂,往往虚实互见,故治疗上易犯虚虚实实之弊。余综合家父及自己三十余年治疗本病心得拙拟芪棱枳术汤(黄芪、丹参各15克,三棱、枳实、苍术、法夏各  相似文献   

17.
正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的一类疾病~([1]),其病名及理论基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西医认为,鼓胀属于肝硬化腹水的一种症状,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肝静脉回流受阻、遗传代谢疾病等。其治疗往往只是对症用药,效果亦不甚理想。笔者将中医药治疗鼓胀研究进展概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对于鼓胀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针对不同的病  相似文献   

18.
潘洋  王炎杰 《中医杂志》2011,52(5):380-381
张琪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融古贯今,学验俱丰,从事疑难病研究70余载,以疗效显著闻名于杏林。我们有幸随师学习,感悟颇深,现将张老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臌胀"、"单腹胀"等范畴。《灵枢.水胀》云:"臌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其病因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过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肝硬化腹水即中医的"臌胀".<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较详细地描述了鼓胀的临床特征.<素问·汤液醪醴论篇>:"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精孤于内,气耗于外……"提出"五脏阳以竭"而致精中无气,阴中无阳,阳气亏虚,气化失司,水湿凝聚,寒凝血停,气机郁滞,水湿不运,日久成腹水征.可见,阳虚是臌胀形成的重要原因,温阳法为臌胀的治疗大法之一.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以温阳法诊治1 例此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主要为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与再生、假小叶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脏变硬、变形、萎缩。临床上出现肝功能障碍,脾脏肿大,腹水,侧枝循环形成及门静脉血流受阻,最后导致肝功能衰竭的一种病证。本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属鼓胀、水蛊、单腹胀等范畴。古人对本病的描写很多:如《灵枢·水胀篇》云:“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金匮要略·水气篇》中说“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诸病源候论·辨水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