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结合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8个次生代谢产物,经结构解析,分别为23-methylergosta-7,22-diene-3β,5α,6α-triol(1),5α,8α-epidioxy-ergosta-6,9(11),22-trien-3β-ol(2),cyclotryprostatins A(3),cyclotryprostatins C(4),trypacidin(5),monomethylsulochrin(6),fumiquinazoline D(7)和fumiquinazoline J(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无花果内生真菌FL10的次级代谢产物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从无花果内生真菌FL10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结果: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鉴定分别为verruculogen(1),cyclotryprostatins B(2),fumitremorgin C(3),cyclotryprostatin A(4),tryprostatin A(5),tryprostatin B(6).结论:这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是首次从无花果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目前研究表明,无花果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amarii可以作为一种可产生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恒山黄芪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erevisterol(1),ergosterol peroxide(2),fumitremorgin B(3),verruculogen(4),fumitremorgin C(5)和cyclotryprostatins B(6).抗菌活性显示,6个化合物对大部分测试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6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真菌的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Rhizop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类别。方法:通过组织学的方法从恒山黄芪中分离到AR02,真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法,内生真菌大量发酵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结合HPLC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到的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通过理化分析测定结合光谱分析进行鉴定。结果:从黄芪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AR02被鉴定为根霉属Rhizopus sp.,从该菌株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色胺酮(1),lawsaritol A(2),曲菌酸(3),trypacidin(4),monomethylsulochrin(5),emodin 8-Omethylether(6)和cannabifolactone A(7)。结论:化合物1~3,6和7均为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且黄芪内生真菌Rhizop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呈现出多个类别,可以作为活性物质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的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的菌体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1,4-二羟基-7-甲基-9,10-蒽醌(1),大黄素甲醚(2),大黄素-1,6-二甲醚(3),Chrysophanol (4),1,4,6-trihydroxy-2-methoxy-7-methylanthracene-9,10-dione(5),大黄素(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值分别为5.5和10.2 μmol.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gliotoxin类代谢产物和其对黄芪白粉病原菌Erysiphe pisi.的抑制作用。方法: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和HPLC方法,并通过化学方法结合核磁共振分析和质谱鉴定其化学结构,抑菌活性测试方法采用最小抑制浓度法。结果: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固体发酵萃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gliotoxin类代谢产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gliotoxin(1),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2),dehydroxy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3),dehydrogliotoxin(4),6-deoxy-5a,6-didehydrogliotoxin(5),didehydro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6),bis-N-norgliovietin(7),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4和5对黄芪白粉病原菌显示出强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达到1.56,0.78,6.25 mg·L-1。结论: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黄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可以作为潜在的产生gliotoxin类代谢产物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内生真菌AR-15-1的环二肽类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方法:内生真菌AR-15-1是采用组织学方法分离自恒山黄芪的根部,真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法,内生真菌大量发酵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环二肽成分的分离使用柱色谱法,HPLC法结合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波谱表征分析。结果:从黄芪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AR-15-1被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从AR-15-1的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到8个环二肽化合物,分别为环(脯-甘)二肽(1),环(脯-亮)二肽(2),环(脯-异亮)二肽(3),环(脯-缬)二肽(4),环(苯丙-甘)二肽(5),环(苯丙-丙)二肽(6),环(苯丙-络)二肽(7)和环(苯丙-脯)二肽(8)。结论:环二肽类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大部分环二肽化合物已被发现是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垂丝海棠内生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代谢产物。方法:从垂丝海棠叶片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CLP001,通过18S r DNA的IT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液体静置培养的方法得到发酵产物,以及利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半制备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其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内生真菌CLP001与P.oxalicum的相似性达到99%,因此被鉴定为P.oxalicum CLP001,从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亚油酸甘油三酯(1),1,2-亚油酸甘油二酯(2),1-单亚油酸甘油酯(3),单乙酸甘油酯(4),棕榈酸(5),亚油酸(6),麦角甾醇(7),1-D-阿拉伯醇-单亚油酸酯(8),尿嘧啶(9),反-丁烯二酸(10)。结论:其中化合物1~4以及8,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7RN3G1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7RN3G1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7RN3G1的菌体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3,8-dihydroxy-6-methyl-9-oxo-9H-xanthene-1-carboxylate(1),lichenxanthone(2),griseoxanthone C(3),1,3,6-trihydroxy-8-methyl-9H-xanthen-9-one(4),harman(1-甲基-β-咔啉)(5),N9-甲基-1-甲基-β-咔啉(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和2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抑制的IC50分别为20,25 mg.L-1。根据文献报道,化合物5具有抗HIV活性,其EC50为10.7μmol.L-1,化合物6具有抗HIV和抗癌重要生理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7RN3G1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7,(7)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内生真菌Alternaria eichhorniae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霍山石斛内生真菌Alternaria eichhorniae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cycloalternarenes 6b(1)、tricycloalternarenes 2a(2)、tricycloalternarenes 1b(3)、tricycloalternarenes 1a(4)、tricycloalternarenes H(5)、stemphyperylenol(6)、altertoxinsⅠ(7)、alterperylenol(8)、(2R,3S)-1-(4-hydroxyphenyl)butane-2,3-diol(9)、3-羟基-4-(4-羟基苯基)-2-丁酮(10)、melithasterol B(11)、(22E,24R)-3β,5α,9α-trihydroxyergosta-7,22-dien-6-one(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霍山石斛内生真菌Alternaria eichhorniae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itrinin(1),tenellic acid C(2),tenellic acid A(3),terretonin(4),echinulin(5),(E)-4,6-dimethoxy-3-[4-oxo-5-(prop-1-enyl)-4H-pyran-2-yl]-isobenzofuran-1(3H)-one(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分别为0.08,0.09 m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内生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菌株发酵液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烟曲霉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2-丙基己基-2H-1,2,3-三唑-4-羧酸酯(1)、decumbenone A(2)和圆弧菌醇(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烟曲霉三唑酯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藏族药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lterrar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从植物水母雪莲中分离得到内生菌Alterraria sp.,在考察培养条件后,对该菌种进行了扩大培养。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并结合液质联用分析技术,对菌液的总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学(1D和2D NMR,MS等)数据分析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对水母雪莲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交链孢菌属Alterraria sp.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pirotryprostatin A(1),对羟基苯甲醛(2),4-羟基苯基-2’-羟基丙酯(3),二氢对甲氧基肉桂酸(4),4-甲氧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乙酸甲酯(6),4-羟基苯乙醇(7),对羟基苯甲酸(8),3-苯基丙酸(9)。细胞毒测试结果表明,从TPXa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对肺癌细胞株A549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2.0 mg·L-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交链孢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尖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噻唑蓝比色法对三尖杉内生真菌CEP18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测试,利用GC-MS分析活性成分。结果:三尖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人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组分Fr2活性最强,主要成分为乳酸丁酯(2.96%),2-氯杀鼠灵酮(8.65%),(Z)-11-二十烯酰胺(13.90%),1-甲基芘(3.51%)及丁二酸二甲酯(6.34%)、对羟基苯乙酸(8.27%)、反油酸甲酯(10.07%)、亚油酸(5.60%)、棕榈酸(7.54%)。结论:对羟基苯乙酸在三尖杉属植物的相关研究中属首次报道,为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三尖杉的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