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4月-200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7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未干预组(41例),并设立正常儿对照组(4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干预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危儿的MDI及PDI、后遗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儿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早期干预模式以家庭为中心,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54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并设120例正常儿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于预,定期体检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①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干预组经过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后遗症明显少于未干预组;③干预组患儿在1、2岁时可达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使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 SGA)1岁时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追赶状况,为早产儿发育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和胎龄,将早产儿分为早产SGA组(35例)和早产适于胎龄儿(AGA)组(71例),随访至校正年龄12个月,比较两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追赶差异,生长迟缓发生率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 校正年龄12个月时,SGA组早产儿体重低于AGA组[(9.70±1.41)kg vs (11.03±3.52)k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P<0.05);体重增长迟缓的发生率高于AGA组(31.4%vs 1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5,P<0.05);两组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GA组智能发育指数低于AGA组[(79.4±10.9)分vs (85.3±16.1)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运动发育指数较AGA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时早产SGA体重增长和智能发育指数仍较早产AGA落后,应加强出院后营养监测和早期精神运动功能训练,促进早产儿综合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降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并且生后一周内行头颅B超检查存在脑白质损伤的病例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的意愿分为早期干预组62例和常规育儿组50例,干预组自早产儿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通过家长对早产儿进行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重点进行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常规组只接受与干预组相同的常规育儿指导。所有患儿定期来院随访。纠正胎龄40周时行中国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1次,3、6、12个月时进行CDCC智力测验1次。结果两组男女比例、孕母并发症、平均胎龄和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的比例、单胎和多胎的比例、Apgar评分、脑白质损伤分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两组原始反射阳性率、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脑瘫发生率干预组为8.1%,常规组为2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一旦确诊应及早开始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可降低脑瘫发生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早期运动疗法对胎儿生长受限儿(FGR)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为促进儿童保健管理和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FGR将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并设120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运动干预为主,配合药物治疗、物理电治疗、音乐疗法,定期体检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 1)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干预组经过干预治疗后遗症明显少于未干预组。3)干预组患儿在2岁时可达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运动干预可促使FGR的智能发育,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发育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常德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中心早产儿门诊接诊的183例早产儿,按照家长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11例和对照组72例。所有早产儿均进行一般育儿指导,对照组常规养育,观察组采取医院与家庭联合干预进行养育。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和18个月时的身高、体质量以及头围与对照组早产儿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率在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早产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6、12和18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普遍重视早产儿的体格发育问题;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降低早产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早产儿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商发育、适应性及社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早期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智商发育、适应性及社交行为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精神运动、社交行为及大运动等神经发育情况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运动发育指数、神经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神经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通过神经节苷脂早期干预,将早产儿的预后进行有效改善,可减少神经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早产儿的行为、神经发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60例围产期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80例)和对照组(280例),并设正常儿组(100例),仅对高危儿干预组实施干预,定期体检、神经运动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干预组无1例出现脑损伤后遗症,而对照组有15例出现脑损伤后遗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措施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08年12月-2010年06月就诊的253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25例)和未干预组(128例),并设立正常儿对照组( 105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 结果 干预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高危儿的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后遗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儿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早期干预模式以家庭为中心,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智能干预促进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b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智能发育、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的远期效果。【方法】将同期住院的5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接受相同的HIE常规治疗,干预组从生后7~10d开始接受早期智能干预。两组患儿均按双盲原则.于2岁时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5岁时行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测试,以评价早期智能干预促进中重度HIE患儿神经康复的远期疗效。【结果】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有关生物学及环境因素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岁时Bayley智测。干预组心理发展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5岁时WPPSI智测.干预组总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智能干预可促进中重度HIE患儿智能发育,促进神经康复.明显改善患儿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凡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36-1138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100例早产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各50例。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婴幼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出生后即从产科和新生儿科开始建立专科档案,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三组儿童均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岁时,干预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动作、大运动、适应行为和总发育商(DQ)均高于未干预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个人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和总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适应行为DQ、大运动DQ均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P〈0.01)。高危儿对照组5个能区和总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儿早期家庭干预能促进早产高危儿的智能发育,1岁时在语言、个人社交、精细动作方面可与正常儿童相近。早起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早期综合发展对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在广州市越秀区矿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建卡的103例早产儿以家长知情同意为原则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干预组开展早期综合发展服务,对照组按广州市高危儿管理要求进行基础保健,分别于纠正6月龄时进行体格测量和智能发育评估,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纠正6月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的身长、体质量、头围和前囟分别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及语言能区、全量表分和发育商的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行为能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结论早期综合发展服务能明显促进纠正6月龄内早产儿的智能发育,但对其体格发育无明显促进作用,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及智能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彩虹集团公司彩虹医院儿保康复科就诊的158例无合并症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编号和家长自愿的原则,73例早产儿从纠正胎龄40周开始进行早期医疗康复干预结合家庭干预(综合干预组),85例早产儿只行常规的家庭干预(常规干预组),两组患儿均在3、6、9、12个月用发育量表检查发育商,1岁时进行脑瘫诊断和排除诊断。结果从9月龄后,综合干预组儿童各能区得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儿童,且综合干预组儿童6月龄时的社交能力( t=2.53,P<0.05);9月龄时的社交能力(t=2.50,P<0.05)和语言能力(t=2.04,P<0.05);12月龄时的大运动(t=4.00,P<0.05)、精细运动(t=2.40,P<0.05)、适应能力(t=2.34,P<0.05)和社会行为(t=2.12,P<0.05)得分都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儿童脑性瘫痪的检出率为4.1%(3/73),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的12.9%(11/85),χ2=6.10,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早产儿脑性瘫痪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对婴儿期智能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善和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辅助疗法。方法将8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常规综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出生后7d两组患儿NB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d观察组[(38.84±1.56)分]较对照组[(36.12±2.23)分]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两组M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1±9.97)分和(86.35±11.26)分];12个月观察组MDI、PD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轻脑损害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家庭为中心,营养、信息刺激和爱抚为主要干预内容,对2000年5月-2002年7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35例(男18例,女17例)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出生的早产儿33例(男18例,女15例)和足月新生儿49例(男26例,女23例)为对照组,在40周龄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各组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早产儿干预组(Gesell各能区发育商DQ和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值SQ均明显高于早产儿对照组(P<0.05,O,01)。干预组中胎龄大于35周的早产儿各评定值均低于足月儿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部分早产儿经干预可达到足月儿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力,体格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作为护理干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早产儿平均纳入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护理1个月后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体格增长状况以及运动功能发育状况及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结果两组MDI和PDI评分对比,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明显提升,而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护理后早产儿体格状况、运动功能状况和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方式对早产儿的智力、体格和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家属满意率和认可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早期干预对双胎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8月我院分娩的双(三 )胎婴儿 88例分为干预组 (A) 4 1例、对照组 (B) 4 7例 ,同期分娩的正常足月儿为正常对照组 (C) 5 1例。A组生后 1月开始接受早期干预训练 ,B、C组未接受早期干预 ,3组均在纠正年龄 1周岁进行中国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 (CDCC)。结果 A组精神发育指数 (MDI)、运动发育指数 (PDI)高出B组 8 9和 7 0分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与C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而B组MDI、PDI较C组低 13 7和 8 4分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P <0 0 5 ) ;身高、头围在 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A、B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但 2组均落后于C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双胎婴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早期干预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通过早期干预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 【方法】 将 7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 ,并设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仅对干预组患儿实施早期康复干预 ,定期随访 ,以《贝莉智能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 ;未干预组、对照组患儿只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育儿指导。 1岁时通过《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三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的最终评估。 【结果】  3、9月龄时干预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未干预组 (P <0 .0 1) ,可达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 ,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除大运动能区不存在差异外 (P >0 .0 5 ) ,其它四大能区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五大能区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 ,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