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犬梭形动脉瘤模型,通过数字减影造影(DSA)、彩超及标本等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颅内梭形动脉瘤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包裹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10只犬采用显微外科的方法,将双侧的颈外静脉1.5 cm嫁接双侧颈总动脉缺损1.5 cm制作梭形动脉瘤模型20枚;术后4 d~13周分期、分批行DSA、彩超及标本评估,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10只犬全部存活,20枚模型的DSA、彩超及标本均显示形态良好的梭形动脉瘤,瘤腔内为涡流;术中、术后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趋势相类似,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犬嫁接性梭形动脉瘤模型能模拟颅内梭形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且具有一定的体积,易于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方法简单,形态稳定,形成周期短,并发症少,成瘤率高. 相似文献
2.
3.
1994年我们应用创伤法和显微外科技术研制成功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raumatic Pseudoaneurysm,TPA)的动物模型。根据此模型,又对动脉瘤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模型建立1.1.1 动物选择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0只,体重2.5~3.5kg。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测量22个动脉瘤的壁面剪应力(WSS)、WSS比值、剪应力集中指数(SCI),同时在DSA上测量动脉瘤的二维参数(最大瘤颈、最小瘤颈、动脉瘤高度、动脉瘤横径、载瘤动脉直径、最大瘤颈/载瘤动脉直径、最小瘤颈/载瘤动脉直径、动脉瘤角度),比较并分析颅内动脉瘤形态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结果最大瘤颈/载瘤动脉直径、最小瘤颈/载瘤动脉直径与动脉瘤WSS、WSS比值均呈正相关(r动脉瘤WSS=0.565、0.481,rWSS比值=0.461、0.454,均P<0.05),动脉瘤角度与SCI呈正相关(r=0.452,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的逐步回归方程如下:动脉瘤WSS=-55.99+88.99ratio1(P=0.006),WSS比值=0.048+0.264ratio1(P=0.031),SCI=-0.691+0.097angle(P=0.035);式中ratio1为最大瘤颈/载瘤动脉直径,angle为动脉瘤角度。按最大瘤颈/载瘤动脉直径分为<1组、1~2组、>2组,3组动脉瘤WSS、WSS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2组均明显高于<1组、1~2组(均P<0.05);瘤颈/载瘤动脉直径较大的动脉瘤,其WSS较高,反之较低。按载瘤动脉角度分为<135°组、≥135°组,两组S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是由动脉瘤形态以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所决定,WSS与最大瘤颈/载瘤动脉直径有关,SCI与动脉瘤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脑动脉瘤为脑动脉壁的局限性的囊性膨出,好发年龄40~60岁,病因有先天性、感染、动脉硬化等,发生位置80%在Willis环,其中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发生最多,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次之.脑动脉瘤好发于脑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常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致头痛、呕吐等症状就诊,严重时伴意识障碍.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反映颅内囊性动脉瘤几何特征的相关指标与破裂风险的关系.方法 对473例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破裂组和非破裂组分别有426例和47例患者,测量瘤体长径,瘤颈宽度及计算瘤体长径和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分析以上3项指标与破裂风险的关系.结果 破裂组平均瘤体长径为(5.9±3.0)min,平均瘤颈宽度为(3.0±1.2)mm,平均AR值为2.1±0.9;未破裂组平均瘤体长径为(8.0±4.2)mm,平均瘤颈宽度为(4.8±2.4)min,平均AR值为1.7±0.6,两组间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值不受动脉瘤分布部位影响,是代表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良好指标.动脉瘤破裂风险随着AR值的增高而增大,但目前没有一个明确AR值可用来界定动脉瘤破裂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尝试采用结扎新西兰大白兔双侧颈总动脉诱导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生成。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6只,分别游离双侧颈总动脉,不行结扎(假手术组,n=6)或结扎(实验组,n=20)双侧颈总动脉。分别于结扎前(0 d)、术后1 d、1周、4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术后4周行脑血管造影了解基底动脉变化;术后1周、4周取基底动脉观察动脉形态变化并对分叉部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假手术组动物全部成活,实验组术后存活率为80%(16/20)。实验组术后1 d,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直线升高,高于术前226%;术后1周仍在持续升高;术后4周血流速度处于稳定状态。实验组术后1周,基底动脉增粗,明显迂曲;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基底动脉分叉部中膜厚度变薄;内弹力层部分消失、断裂或变薄。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诱导兔基底动脉顶端出现新生动脉瘤样改变。 相似文献
9.
真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颈总动脉(CCA)瘤破裂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过程与机理。方法运用创伤法及显微外科技术,制作20只犬真性动脉瘤(AN)破裂出血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真性合并假性动脉瘤,T+F)模型,术后1、2、3、4、8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光镜及电镜观察真性和假性动脉瘤的病理改变,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真性和假性动脉瘤内的血流速度、压力和切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成功建立11只鼠T+F模型,3只颈总动脉闭塞,2只真性AN闭塞,4只形成了真性AN而未形成假性AN。假性动脉瘤内的血流速度很慢,真性动脉瘤瘤口远端底边的切应力最高,而真性与假性动脉瘤交界的部位切应力不高。结论验证了T+F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和生长可能与其内的压力有关。由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T+F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下更容易破裂出血,应当积极地行确定性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估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方法显示弹性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兔,采用弹性酶诱导方法制作兔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3周对所有动物分别进行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测量动脉瘤短径、长径和瘤颈宽。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造影方法显示的动脉瘤相关参数测量结果差异。结果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方法均能较清楚的显示的动脉瘤,比较不同造影方法测量的动脉瘤短径、长径和瘤颈宽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是0.646,0.427和0.625)。结论不同的造影方法均能较准确显示弹性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大小,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条件可选用不同的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12.
软骨细胞三种凋亡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药物对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了软骨细胞三种凋亡模型。将硝普钠(SNP)、全反式维甲酸(ATR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加入软骨细胞培养体系,建立三种不同药物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模型,采用Annexin v/PI双参数法以及透射电镜对软骨细胞凋亡进行定量、定性检测。在兔软骨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2mmol/L SNP,10^-4mol/L ATRA24h后,在人胚胎软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30μg/L人TNF-α24h后,均可成功建立软骨细胞凋亡模型。提示硝普钠、全反式维甲酸、肿瘤坏死因子-α加入软骨细胞培养体系中,可建立软骨细胞凋亡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4例采用血管内治疗方法治疗的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其中常规可脱弹簧圈技术6例,占总病例25%,球囊再塑形技术1例,占总病例4.2%,微导管辅助可脱弹簧圈技术1 7例,占70.8%。结果:24例患者共发现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24个,全部予以栓塞,其中栓塞率>95%21例(占87.5%),栓塞率85%-95%3例(占12.5%),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微导管辅助可脱弹簧圈技术治疗相对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简单经济,安全有效,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人工感染法建立包虫病动物模型。[方法]将藏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1ml(每ml悬液含4000个原头蚴,青霉素1000U,链霉素1000U)注射于50只(25♂♂25♀♀)4周龄ICR小鼠腹腔内,每周测体重与腰围1次;设空白对照组10只(5♂♂5♀♀)。[结果]接种第20天后,动物体重和腰围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第90天剖检动物,包囊生成率为96%(48/50),人工感染成功率为96%。[结论]绵羊源性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腹腔注射ICR小鼠建立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可为包虫病的防制研究工作提供简便、可靠和实用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制备方法及研究目的的不同,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移植性、转基因性及乳腺癌骨转移等动物模型,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肺癌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肺癌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制备方法及研究目的 的不同,肺癌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移植性和转基因动物模型,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其特征和应用特点.本文旨在介绍肺癌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应用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常规CTA与减影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优缺点。方法 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后,分别进行常规CTA重建及减影CTA重建。由影像科头颈组2名副主任医师采用盲法对两组图像质量分析并进行诊断。126例患者于3-72小时内行金标准DSA检查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结果常规法完成MPR、MIP及全脑动脉VR所需要平均的时间为27.17±5.89min;减影法完成MPR、MIP及全脑动脉VR所需要平均的时间为15.62±3.02min;两组重建时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19.587p=0.000),减影CTA可显著缩短重建时间。床突以上脑动脉重建,减影组重建图像质量略逊于常规组,但评分差距无统计学意义(t=0.397,p〉0.05);床突及以下脑动脉重建,减影组重建图像质量优于常规组,评分差距有统计学意义(t=18.035,p=0.000)。常规CTA对脑动脉瘤检出总体诊断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5.6%,准确性为96.8%;减影CTA检出脑动脉瘤的总体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均92.3%,准确性为99.2%;减影CTA与常规CTA综合评价动脉瘤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100%。结论减影CTA较常规CTA在颅底动脉瘤的诊断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减影CTA联合常规CTA综合评价颅内动脉瘤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100%,可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行头颅3D-CTA检查,3D-CTA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3D-CTA诊断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行DSA检查。结果 75例患者中3D-CTA检出63例动脉瘤,后经介入栓塞或手术证实63例动脉瘤患者中61例为动脉瘤,2例为血管扭曲。12例3D-CTA检查阴性,后经DSA检查后1例确诊为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的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1.7%。结论对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D-CTA诊断准确率高,且可提供许多有用的治疗信息,在基层医院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A检查,与DSA结果对照,分析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检出73个动脉瘤,其中单发43例,1例漏诊;15例多发(30个),漏诊1例多发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中瘤体直径较小的1个动脉瘤,CTA检出颅内动脉瘤数目与DSA符合率为93.59%;CTA、DSA测定颅内瘤内动脉瘤最小径、最大径及瘤颈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不同重建方法中以VR重建图像质量评分最高。结论采用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无创,安全,价格低廉,图像质量高,与DSA诊断准确率相近,临床应用价值高,但对部分直径较小、CTA无法明确诊断者,需配合DSA筛查。 相似文献
20.
张章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5):652-654
目的:通过对50例颅内动脉瘤诊治的总结,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方法:对该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对存活者进行随访和复诊,对两种术式进行影像学复查及临床总结.结果:50例颅内动脉瘤,开颅显微夹闭术34例,术后恢复良好17例,轻残6例,重残8例,死亡3例.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术12例,栓塞术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