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醇是酒及酒精性饮料的主要成分,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的消费人群。适量饮酒能促进血液循环,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若过量饮酒,短期易引起头晕、恶心和呕吐等不适症状;长期易引起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尤其能增加消化系统癌症的风险[1-2]。女性孕期饮酒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胎儿酒精综合征是由于乙醇进入子宫内引起的胎儿发育缺陷,表现为面部畸形、生长受限、智力障碍和神经发育异常[3]。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乙醇的毒性作用能够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低温反应[4-10]。但我国对乙醇引起低温反应的研究较少,有关乙醇引起低温反应的机制的研究报道不多。本文就乙醇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有意识的行为性体温调节的研究已经长达一个世纪,但直到近年来才逐渐认识到行为性体温调节的重要性,并且关注行为性体温调节的研究。目前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哺乳动物体温的恒定,首先依赖于行为性体温调节,其次依赖于自主性和内分泌性体温调节。这主要是自主性体温调节防止体温过高或过低的功能是有限的,而行为性体温调节的功能是无限的,大大地超过了自主性体温调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和哺乳动物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某些化学毒性物质和药物却能引起啮齿类动物体温调节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而人和体格较大的哺乳动物暴露于化学毒性物质,体核温度仍然能维持稳定状态[1,2]。具有临床意义的是热  相似文献   

4.
体温昼夜节律是来自于内源性节律产热和散热.哺乳类动物体温昼夜节律是由下丘脑前部视交叉上核所控制.本文主要对体温昼夜节律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体温昼夜节律形成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体温恒定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健康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体核温度较健康青年男性和女性低0.4℃,虽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生理学上对机体没有影响。老年人暴露于冷环境或热环境中均会引起低温或体温过高,也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机体产热作用不仅对冷环境下维持体温恒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参与感染性发热的产热反应。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暴露在冷环境中不断散热的情况下,要维持体温的恒定必须依靠机体完善的产热机能。通常情况下,机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受体温调节中枢和某些肽类物质的调节。本文就机体产热作用以及体温中枢对产热的调节和影响因素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毁损弓状核对大鼠体温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29只Wistar系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获得毁损弓状核的大鼠模型。16只大鼠按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做对照组。饲养至第5周起,每周1次24 h体温监测,另对4只正常大鼠用遥感测温技术记录自然状态下的昼夜体温变化。将全部大鼠分别置于热环境(44±2℃)20min和冷环境(2±2℃)30 min,结果:1.常温下(22±1℃)毁损弓状核的大鼠平均体温升高(幼鼠更明显),但其昼夜节律性未变。2.毁损弓状核的大鼠在热环境和冷环境中体温调节能力均降低,表现在热环境中出现高热惊厥,甚至死亡。在冷环境中体温明显下降。3.大鼠弓状核被毁损由脑切片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对利血平诱导的行为性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利血平(4mg/kg)组,MK-801(0.1、0.3、0.5mg/kg)+利血平(4mg/kg)组,每组8只。采用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结果:腹腔注射利血平(4mg/kg)1 h后,开场实验示利血平组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中央活动时间也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MK-801+利血平组总路程均较利血平组显著增多(P<0.01),0.3、0.5mg/kgMK-801+利血平组中央活动路程和时间均较利血平组增多(P<0.05)。0.3、0.5mg/kgMK-801+利血平组中央活动路程较0.1mg/kgMK-801+利血平组增多(P<0.05)。开场实验中,0.5mg/kgMK-801+利血平组出现共济失调不良反应;强迫游泳实验示利血平组不动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MK-801+利血平组不动时间较利血平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提前给予MK-801可拮抗腹腔注射利血平(4mg/kg)诱导的行为性抑郁,这种效应与MK-801的剂量有一定关系。本实验中0.3mg/kgMK-801是一个较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9.
人类是恒温动物,需要恒定的体温[1]。麻醉和手术可导致人体体温调节系统紊乱并产生低体温。为防止病人术中和术后低体温,临床上常采用加温输液、输血以及吸入空气的加温湿化。最近研究表明:增强自身代谢形成能量和热量可以提高体温[2]。在体温调节系统完整的健康受试者的肠道内灌入蛋白质或者是氨基酸能够激发产热并且升高体温[3]。氨基酸溶液能够提高机体所有自主神经体温调节防御系统的阈值。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虽已发育,但功能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体温极不稳定,很容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认真观察体温变化的原因,积极做好护理,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笔者结合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将新生儿体温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造成体温过高的原因[1]①室内温度过高,衣服过多、过暖,包被过紧,散热不良,室内空调温度调得过高;②水分的摄入不足;③哭闹时间过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腺苷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1、5、10mg/kg腺苷)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NS);用开场实验分析大鼠自发活动的改变。结果:实验组腹腔注射腺苷后可引起自发活动总路程与中央活动路程减少(P〈0.05)。休息时间增加(P〈0.05);随着腺苷剂量的增加(1、5、10m∥k),其自发活动总路程逐渐减少(P〈0.05),休息时间逐渐延长(P〈0.05)。而中央活动路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腺苷可引起大鼠自发活动的减少。但腺苷是否可致大鼠行为性抑郁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观察不同环境温度(Ta)对正常大鼠体温、血压、心率和活动的影响以及对毒死蜱引起这些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用成年雌性 Wistar大鼠,明暗时间各为12 h,昼光时间为06:00 h-18:00 h,用无线遥测技术同步记录体核温度、血压、心率和活动的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1)将大鼠置于16℃环境温度中,其...  相似文献   

13.
低体温是指患者中心体温低于36℃,是围手术期最为常见的体温失衡现象,多因全麻对体温调节功能的抑制以及手术室环境温度较低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低体温导致术后的感染率明显增加,可能与低体温状态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有关。本研究拟观察术中保温措施及低体温对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刚娩出来时靠糖原及脂肪代谢产热,而寒冷持续刺激则使体内糖原储备终因维持体温而过度消耗,使血糖降低;环境温度低且持久可引起寒冷损伤综合征,严重者发生肺炎、肺出血。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多动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简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遗传、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共同引起的一种行为疾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DHD目前在临床颇为常见,由于该病的发生阶段正是儿童习惯和性格形成时期,往往会改变孩子的发展趋向,因此ADHD的危害具有长、久、远的特征,不仅是个人、家庭、学校问题,甚至成为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源性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脑室注射IL-1β(60 ng/鼠,icv),以开场试验分析大鼠的自发活动.结果:脑室注射IL-1β可导致大鼠的自发活动减少.结论:脑内注射IL-1β引起大鼠的自发活动减少,但是否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鞠进  邓健 《重庆医学》2007,36(11):1074-1075
目的 探讨分析HIFU治疗肿瘤患者时的体温变化规律.方法 对32例肿瘤患者在接受HIFU治疗时采用迈瑞公司生产的心电监护仪上配制的体温探头,从鼻腔到咽喉对体温变化进行了治疗前、治疗中的观察及分析.结果 腹腔巨大肿块、肿瘤血供较丰富、超声治疗剂量较大及使用整体吊带的患者体温会升高,而四肢骨软组织肿瘤、特殊部位的肿瘤(如肩胛骨)患者在接受HIFU治疗时,体位固定不能用整体吊带,而用分体吊带,故会使大面积身体浸泡在治疗冷水中,容易导致体温降低.结论 肿瘤的位置、血供不同以及HIFU治疗剂量的不同,患者的体温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肿瘤的性质、治疗剂量、吊带类型的使用、治疗时间来判断治疗中患者体温的变化,以利更好的制订完整而准确的护理计划,保证HIFU治疗安全和顺利.  相似文献   

18.
健康行为这一概念最早由Kasl和Cobb于1966年提出,认为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或早期发现疾病而采取的行为[1].Taylor于1986年指出健康行为是预防和保护性行为,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习惯,如:戒烟、限酒、锻炼、合理饮食,常规的牙齿检查及疾病的预防接种等[2].Pender认为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维持健康或促进健康,达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而采取的包括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人际关系,压力应对,自我实现,营养等6个方面的行为[3].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544-547
集群行为是群体成员为改善群体现状的行动,具有群体性和冲突性特征。本文从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3个层面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发现群体认同、群体情绪和群体效能是集群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影响集群行为的个体和社会文化因素较为复杂,未来应重视这2个方面因素对集群行为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总结近几年影响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文献,从职业因素、年龄因素、疾病因素及颈椎手术因素等方面综述了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