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壳聚糖(又称几丁糖)是几丁质脱乙酰基的产物,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大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作者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壳聚糖可吸收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应用的文献,总结其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发展方向。壳聚糖的生物特性,使其在制备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在生物体内降解周期长是壳聚糖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在可吸收生物膜领域开拓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胶原、生长因子等材
料结合是壳聚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料结合是壳聚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3.
《河南医学研究》2016,(10)
目的分析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ITI种植系统在前牙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前牙缺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ITI种植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ITI种植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龈沟出血指数(MBI)、术区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指标及治疗后6、12个月红色美学指数(PES)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BI、PLI、PD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根表面牙龈的颜色和质地、唇侧龈缘高度、唇侧龈缘弧度、近中牙龈乳头、远中牙龈乳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ITI种植系统应用于前牙种植,能够改善种植美观效果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医用胶原膜在义齿种植术后骨融合期引导骨再生作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种植术中使用医用胶原膜对术后骨融合期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方法:对31例种植术中发现骨量不足的骨缺损区和即刻种植术中种植体与拔牙创间骨间隙较大区域采用医用胶原膜覆盖并严密缝合,术后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连接种植体上部结构时摄X线片,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性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31例患植入种植体47枚,其中39枚种植体植入后使用了胶原膜,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融合,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39枚种植体中有15枚种植体于术后2个月的X线片可见到种植体封闭螺帽上方骨密度增高影,4个月后二期手术切开牙龈时可见到新骨覆盖种植体表面,用骨凿等去除新骨后方可见到封闭螺帽。结论:医用胶原膜在种植术中有较好的引导骨再生利用,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即刻牙种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即刻植入Anthogyr种植体共22枚,其中15例18枚种植体术区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问的问隙和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全部种植体上部结构采用烤瓷冠修复。修复后随访观察期1~5年。结果除1例1枚种植体于修复后5个月松动外,其余病例在观察期内临床效果良好,5年累积存活率为95.45%。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前提下,只要种植体能取得初期稳定性,对种植体与拔牙窝间存在的间隙或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处理,即刻牙种植可以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吉林医学》2019,(7)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进行即刻种植牙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来诊时间排序,依据单双号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即刻种植牙。观察组患者Ⅰ期手术中使用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Ⅰ期手术中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骨生长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92.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成骨厚度、水平骨生长、成骨高度、垂直骨生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植骨厚度、植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保证种植成功率的同时,改良了骨修复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引导骨再生术在牙槽骨严重缺损患者修复位点保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患者外伤导致上颌牙槽骨粉碎性骨折且牙齿折断无法保留,估计骨质缺损量大,高度、丰满度不佳不能行满意修复患者18例,在一期手术同时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Bio-Gide膜,术后10日拆线,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结果:所有患者无不良症状和体征,X线片显示,术后3个月Bio-OSS复合人工骨植入区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植入区内人工骨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明显改善了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结论:GBR技术是理想的骨增量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人工牙即刻种植术中将多孔骨无机质以及复合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周骨缺损区,覆以可吸收膜的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进行骨内即刻种植,以探讨即刻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以促进种植体骨融合,确保种植成功和良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新鲜拔牙创内即刻植入ReplaceTM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采用与植体类型配套的扩骨器的骨挤压法制备种植体窝,在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骨缺损区植入Bio-OssTM颗粒多孔骨无机材料以及复合自体骨植入,覆以Bio-GideTM可吸收膜。结果:所有13例即刻种植18枚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植骨材料及自体咀嚼粘骨膜瓣也正常愈合。13例患者即刻种植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即刻种植中种植体周的骨质缺损区不大,骨量不足的情况也较轻,较适合多孔骨无机质膜下植入的应用,能达到充填骨缺损、引导骨生成、与种植体和自体骨相骨性结合的作用。本组病例随访时间短,虽远期成功率无从谈及,但种植体及植骨材料的成活,软、硬组织的成功保护,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增强了术者对即刻种植临床应用的信心,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相信,本组病例即刻种植中所采用的骨引导再生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种植术中使用医用胶原膜对术后骨融合期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对 31例种植术中发现骨量不足的骨缺损区和即刻种植术中种植体与拔牙创间骨间隙较大区域采用医用胶原膜覆盖并严密缝合 ,术后 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连接种植体上部结构时摄X线片 ,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性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植入种植体 47枚 ,其中 39枚种植体植入后使用了胶原膜 ,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融合 ,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 39枚种植体中有 15枚种植体于术后 2个月的X线片可见到种植体封闭螺帽上方骨密度增高影 ,4个月后二期手术切开牙龈时可见到新骨覆盖种植体表面 ,用骨凿等去除新骨后方可见到封闭螺帽。结论 医用胶原膜在种植术中有较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 ,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医学》2017,(6):499-500
目的分析不同口腔生物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50例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87例)与B组(63例),A组患者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B组患者给予肽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组治疗成功率96.5%,明显高于B组的87.3%,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32%,显著低于B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骨生长情况,两组骨厚度、植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时间点检测,效果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选用海奥口腔修复膜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肽膜,它的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骨厚度、植骨厚度均显著高于肽膜,骨生长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钛膜引导牙种植体HA颗粒周围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 在狗的下颌骨区制备种植窝及人工骨缺损区后,植入HA涂层钛种植体,用钛片将骨缺损区平均隔离成两部分,一部分植入HA颗粒,另一部分作为空白对照,于缺损区上覆盖钛膜,种植后第4,8,12周分别作组织学切片,观察种植体周围形态学。结果 在第4周,种植体周围有明显的骨生长,第12周时骨量生成增多,骨的结构与周围的板状骨相似。结论 钛膜可维持膜下间隙的存在,可作为膜引导的材料,HA颗粒对骨的再生有引导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将复合异体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明胶海棉移植于硅胶膜管内,旨在观察异体BMSCs促进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抽取大耳白兔胫骨结节及股骨转子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获取BMSCs并培养、扩增.36只成年新两兰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造成双侧12 mm桡骨缺损,A组缺... 相似文献
13.
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在上颌前牙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上前牙单牙缺失伴牙槽骨萎缩导致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唇侧骨板骨吸收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植入22颗种植体,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结果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观察7~36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种植体丢失。结论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可避免因钻骨造成骨量缺失,保存骨量,提高GBR成功率,拓宽了种植手术适应证的范围,获得种植体的Ⅰ期植入,大大改善修复后美学效果,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术中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例进行牙槽嵴骨增量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给予自体骨移植+膜引导再生技术的患者;对照组为给予单纯的块状自体骨移植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牙骨吸收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皆出现移植骨吸收情况,对照组患者骨块吸收值(1.977±0.383)mm相较于观察组患者骨吸收值(0.558±0.220)mm情况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移植+膜引导再生技术有利于再生骨的重建及种植体的骨性愈合,骨增量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种植义齿是一项新的修复缺失牙方法,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究种植又齿修复过程中应遵循的医德原则,医师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医术和正确的口腔宣教是保证种植义齿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牙种植再生的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钛膜引导骨再生,研究组(53例)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观察两组修复成功率及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并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周骨厚度和植骨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效果良好,修复成功率高,有效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延期种植和植骨后延期种植在不同骨缺损下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112枚种植体)不同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三组,A组30例(36枚),行即刻种植;B组30例(38枚),行延期种植;C组30例(38枚),行植骨后延期种植。随访1~3年,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种植体的稳定性值和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三组间相比,近期ISQ值和远期临床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行使种植修复时(前牙尤其要注意美观),只要把握好适应证,运用正确的种植和植骨方式,均能起到积极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带蒂筋膜瓣作为引导膜,研究它的稳定性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上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双侧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带蒂筋膜瓣),左侧采用单纯带蒂筋膜瓣包裹,设为A组(对照组),右侧采用带蒂筋膜瓣包裹后行微型铁板内固定术,设为B组(实验组)。术后对实验动物行一般情况观察,两组均于在第4、8、12、16周后进行实验动物大体形态观察,尺骨x射线检查,修复区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16周行生物力学测定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动物大体形态观察、x线片、组织学检查、骨形态计量分析检测,发现植骨区骨痴形成、植入物内部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的数量和速度、成熟骨结构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B组均明显优于A组。术后4、8、12、16周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及B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分析显示。术后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同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提高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前后其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证明提高引导膜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超临界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