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干预对产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产妇360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剖宫产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13.89%(25/180),对照组剖宫产率42.78%(77/180),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6.9904,P=0.0000)。结论:产科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进行了剖宫产术再次妊娠的孕产妇阴道分娩的产程观察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8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进行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并对其实施阴道分娩。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患者与对照组50例患者,在护理方法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并加强孕产妇阴道分娩的产程观察,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结果经过观察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为96%,对照组患者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在80%,两组进行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与产程观察,能够显著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为母亲与新生儿带来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周日梅 《现代保健》2011,(34):48-49
目的为降低刮宫产率,了解重视助产技术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近期本院产科的4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0例。对照组产妇的助产模式按一般方式进行,观察组产妇指定护士长监督助产士实施“一对一”的助产模式。号查两组的剖官产指征出现率、剖宫产率及产妇对医院分娩管理的满意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指征有宫内窘迫,占6.8%;宫缩乏力,占4.5%;社会因素,占5.9%;其他因素,占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6.4%、11.8%及6.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20例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8.6%(151/2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85/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20例产妇,对分娩管理工作非常满意率为80.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助产技术能降低剖宫产指征发生牢,提高分娩管理质量,改善产妇阴道分娩感受,提高阴道分娩比例,进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所有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剖宫产和正常分娩2种分娩方式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人数占所有剖官产的31.87%-42.13%,居所有指征的第1位。5年间剖宫产的住院费用增加了100.90%,而正常分娩的住院费用增加了43.90%,2种分娩方式的住院费用差距加大。结论社会因素是导致高剖宫产率的主要原因,高剖宫产率对母婴均造成一定的危害,并增加病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应加强产前宣教,提高助产技术并提供人性化的助产服务,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2010-2014年住院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近5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为34.63%,2014年为51.68%;同期剖宫产占难产分娩比例逐年增高,而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剖宫产指征前3位依次为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社会因素;围生儿死亡率2010年(25.02/万)与2014年(25.06/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是综合因素所致,尤其社会因素上升明显,过高剖宫产率并不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应合理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方法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桂林市妇幼保健院2年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381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381例,其中有283例因瘢痕子宫选择了再次剖宫产,占74.3%,术中见盆腹腔严重粘连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98例,成功38例,占38.8%;再次剖宫产术后感染率及产后出血量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2组产妇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再次剖宫产率的关键就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只要合理选择试产对象,加强产程观察,有相当部分是可以经阴道分娩的,亦可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1998年1月~2005年12月10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第1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和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建卡并分娩的4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200)和对照组(n=200)。对照组按照《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进行规范孕期保健和产检,并组织参加孕妇学校的宣教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给予营养调查、健康宣教和体重管理,持续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母婴结局、产后12个月体重滞留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孕期增重明显减少,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等孕期并发症、剖宫产率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两组体重滞留均较产后3个月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3、6、12个月体重滞留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合理控制体重增长,从而减少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促进产后体重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1998年1月~2005年12月10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第1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0.
胡小玲  叶望莲 《现代保健》2011,(30):123-12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分娩办式与母婴结局,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剖宫产后足月妊娠再分娩患者,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n=42)和剖宫产组(n=48),对比分析两组不同分娩方式的危险因素与母婴结局。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使用镇痛剂2例(4.8%),明显少于剖宫产组的45例(93.8%)(P〈0.05);阴道分娩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大出血、产褥病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倡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选择阴道试产,可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并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彭江丽 《现代保健》2011,(17):52-53
目的分析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某医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100例,年龄25~36岁,平均27.9岁。对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中,阴道分娩16例,占16%;再次剖宫产84例,占84%。阴道试产20例,占20%;试产成功率80%。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组比较,出生时体重分别为(2956±13)g和(2967±12)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60.5±13.5)ml和(260.5±15.O)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5.21±1.35)d和(7.85±6.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既要严格又要慎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助产士门诊干预对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11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接受常规产检门诊宣教和参加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专家门诊,研究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助产士门诊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3个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出院前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顺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出院前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助产士门诊干预能提高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顺产率、出院前母乳喂养率,改善母婴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谷红梅 《现代保健》2014,(7):125-12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200例在本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分娩方式。结果:200例孕妇中有87例符合阴道试产标准,试产率为43.5%(87/200);有8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79例(阴道分娩组),成功率为90.8%(79/87),阴道分娩率为39.5%(79/200);行剖宫产者121例(剖宫产组),剖宫产率为60.5%(121/200);有1例孕妇出现子宫破裂(0.50%,1/200);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剖宫产组(t=3.024,P〈0.05);两组患者在孕妇年龄、孕周、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给予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剖宫产护理过程中人性化护理起到的作用。方法:通过研究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护理治疗的160例剖宫产孕妇,根据剖宫产孕妇接受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80例。其中这160例剖宫产妇分别接受相同情况下的手术前剖宫产护理。对研究组80例剖宫产妇在常规剖宫产护理的同时再采取人性化护理进行合理化护理。结果:依照相关数据分析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分析,对研究组和对照度进行剖宫产孕妇手术之前的综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孕妇进行相关剖宫产手术以后发现研究组综合观察评价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研究评价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帮助剖宫产孕妇缓解伤口的疼痛、可以帮助剖宫产孕妇稳定情绪。人性化护理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可以带来最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在孕妇孕期护理干预服务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对剖宫产率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进入本院接受产检及相应护理的117例孕妇,将其划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研究组59例于妊娠期内施行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服务,对照组58例于妊娠期内施行基础性的相关护理干预服务,探究产妇剖宫产率情况,对比两种护理法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护理前、后选择破宫产的孕妇例数减少,占比下降显著,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护理前、后孕妇选取生产方式的占比情况没有较大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服务当中引入以健康信念为导向的干预模式,可降低剖宫产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在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分娩的25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不同时期剖宫产率及其指征比率的变化。结果2010—2013年我院剖宫产率分别为57.43%、55.94%、56.71%、55.51%,平均剖宫产率为56.18%。剖宫产指征前五位分别为: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结论高剖宫产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加强围产保健宣传力度,更新产科医生服务理念等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会阴侧切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非侧切阴道分娩产妇26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分娩的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6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临床症状、盆底肌力和肌电图的检查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大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张力性尿失禁和会阴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RRUG方法评定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力,对照组共226例(86.92%)产妇肌力正常,观察组212例(81.54%)产妇肌力正常,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半年生活质量评价结果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会阴侧切对产妇盆地功能无保护作用,可对分娩近期的盆底肌力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临床上在应用时应严格规范手术指征,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研究大中城市全面两孩产妇妊娠期的主要高危情况及妊娠结局,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世卫组织2016-2017双年度合作项目《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对妇幼健康服务影响监测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深圳市、武汉市和成都市选择部分二、三级助产机构,每市分别调查至少2000例符合全面两孩政策且此次为第二次分娩的产妇个案,调查产妇基本人口学特征、孕产史、主要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主要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同时收集辖区所有助产机构内2016年所有产妇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结果 共调查8490名全面两孩产妇,30~35岁占42.74%,35岁以上高龄占31.54%;文化程度以大学本科及以上为主,占41.53%;家庭人均年收入以10万~和5~10万元为主,分别占40.00%和38.43%;有剖宫产史者占比48.48%。全面两孩产妇高龄发生率(31.50%)、中重度贫血率(2.85%)、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3.32%)、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5.41%)、前置胎盘发生率(2.31%)、剖宫产率(52.68%)、早产率(16.04%)、巨大儿发生率(6.08%)均明显高于所有产妇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面两孩孕产妇作为我国近几年生育政策调整出现的特殊人群,其高龄、高危、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由此造成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的特点,应针对性的加强孕期管理及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及早产的重点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宫颈锥切术后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5月对144例有生育要求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了高频电刀(LEEP)及冷刀锥切手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术后妊娠及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妊娠率分别94.85%、84.73%。两组间的流产率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早产、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低出生体质量儿、剖宫产率、宫颈裂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宫颈锥切术对患者的生育能力、妊娠结局没有明显影响;但不同的宫颈锥切术的手术方式、深度和手术到妊娠的时间是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两种分娩方式适用性。方法选择笔者医院16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分娩组(n=83)和阴道分娩组(n=79)。比较剖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发生率显著低于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感染率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降低瘢痕子宫产妇的并发症,但选择前必须综合分析产妇和胎儿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