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DWI及动态增强MRI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硼以及动态增强MPI(DCE-Mm)在颈部淋巴结病变鉴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46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26例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全部病例使用体线圈行SE-EPI 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6个b值扫描。DWI扫描时间40-52S。分析46例病例中淋巴结的D研与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的特点,并行动态增强MRI和常规MRI增强检查,分析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MRI征象,计算病灶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并根据病变最高强化区ROI的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SI-Time曲线)。结果在DⅥ序列扫描中,良性和恶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恶性淋巴结组的平均ADE值为(0.834±0.192)x10^-3mm^2/s,良性淋巴结组为(1.687±0.252)×100mm^2/s,恶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明显小于良性淋巴结组(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淋巴结病变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多表现为I型,而恶性淋巴结多为Ⅲ型,Ⅱ型曲线均可见于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结论D册可作为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鏊别诊断的一种快速可行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动态增强进一步揭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对淋巴结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更能有效地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相似文献
2.
多中心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报告1例多中心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并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了讨论。方法:采用化疗及干扰素治疗,结果:用干扰素治疗效果满意,为本病治疗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83例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转移者进行MR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对照术后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方面,常规序列联合DWI稍高于DWI,但二者均明显高于常规序列。DWI假阳性率三者中最高,特异度低于常规序列及常规序列联合DWI。在假阴性率方面常规序列联合DWI表现最低。每两种方法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常规序列联合DWI诊断准确率更高,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血管滤泡样淋巴组织增生症(CD),自1956年由Castleman首先描述,故又称Cattleman’s disense。组织病理学分为:透明血管型(HV)、浆细胞型(PC)和混合型(Mix)。临床上又可分为局限型和多中心型两种类型。该病常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巨大CD的CT表现进行研究、分析。24例中,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D 23例、弥漫型CD 1例。结果24例CD,病变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较大的单发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界多清楚锐利,直径3~15 cm。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对CD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CD肿块以动脉期显著强化和延迟期的持续强化为特征性表现;胸、腹部局限型CD 以较大孤立性无坏死、出血肿物、均匀性明显强化、或中央伴有分支状钙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价值,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分析MRI动态增强资料。结果:60例患者病理结果显示乳腺恶性肿瘤37例、乳腺良性病变23例;MRI动态增强诊断正确51例,敏感性86.84%,特异性81.82%。乳腺恶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Ⅲ型为主(70.27%),乳腺良性病变以Ⅰ型为主(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能显示乳腺肿块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组织学发生、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报告1例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并复习有关献。结果 ①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可能由病毒刺激机体产生。②本病应与浆细胞瘤及Hodgkin’s病鉴别。③临床呈多中心性发生,大量成熟的浆细胞弥漫增生为其典型病理特征。结论 本病无论临床和病理,其表现和淋巴瘤十分相似,必须加以鉴别,治疗可选择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CD的超声、CT及MRI表现,结合临床、手术病理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 13例中位于颈部6例(左右各3例)、位于纵膈2例、左颌下、左锁骨上窝、左腋窝、腹膜后及左腹股沟区各1例,病灶直径2.5cm至8.4cm不等。颈部1例及左腹股沟区病灶多发,其余单发。7例超声检查表现为非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血流丰富。4例CT平扫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平扫1例密度均匀,2例可见斑点状、分支状钙化,1例可见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病灶均强化明显,腹膜后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明显强化,纵膈及腹膜后病灶增强扫描可见斑片状低密度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区。2例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与胸锁乳突肌信号比较),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超声、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尤其CT及MRI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及增强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水成像(MR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54岁。全部病例诊断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全部病例肠道清洁后进行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b值800s/mm2),11例行结肠水成像检查,比较各序列图像对结直肠癌病变、侵犯范围、转移灶等显示情况。结果 30例结直肠癌中,T1WI病灶呈中等信号为26例,T2WI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为23例,增强后24例病灶有明显强化;8例周围脂肪间隙侵犯,2例邻近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DWI上30例病灶均呈高信号,灌肠后水成像11例,成功6例。DWI显示病灶率最高,高于T1WI、T2WI及增强T1WI。结论多参数MRI联合应用可清晰显示结直肠癌病变详情及毗邻关系,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25例(28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IEMENS AVANTO1.5TMR对乳腺肿块感兴趣区求得表观扩散系数(ADC),然后行动态增强扫描,获得第1分钟强化率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结果20个(20/28)肿块见"毛刺征",13个(13/28)肿块见"分叶征"。第1分钟强化率为(75±5.6)%。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Ⅲ型17个(17/28),Ⅱ型11个(11/28),10个肿块(10/28)见环形强化。肿块ADC值为(1.13±0.15)×103mm2/s。结论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8例肝局灶性病变(其中肝细胞癌17例,肝囊肿25例、肝血管瘤26例)行MRI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病变弥散成像的信号特点,并测量正常肝脏和病变在不同扩散敏感系数(b值)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结果肝局灶性病变在DWI上为高信号,随b值的增加信号有不同程度下降;当b值为400s/mm2时,肝细胞癌、肝囊肿、肝血管瘤的ADC值分别为(1.20±0.50)×10-3mm2/s、(3.10±0.41)×10-3mm2/s、(2.18±0.32)×10-3mm2/s,三者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但不适宜对小病灶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①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FNH的MRI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T1WI、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③结果 10例病灶中T1WI稍低信号8个,等信号2个;T2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质均强化,门脉期有7例病灶呈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延迟期5例呈相对高信号,5例呈等信号.7例病灶中央可见瘢痕,5例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例边缘见假包膜.④结论 FNH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有效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6例良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angiofoliCularlymphoidhyperplasia),是一种良性瘤样淋巴组织增生,在外检及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病,霍奇金氏病等,此病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1]。我们近年在外检工作中遇到6例...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全身弥散在淋巴结肿瘤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MR弥散加权(WB-DWI)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患者19例,1.5T HDe MR进行全身MR-DWI轴位分段扫描,利用软件包将各段图像拼接重建呈全身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全身WB-DWI检查顺利,且全身WB-DWI对肿瘤淋巴结的显示较敏感。结论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是一种快速、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