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通过对286例长途转运患者转运过程中风险因素评估和实施途中急救护理措施,286例长途转运患者中284例安全转运返院.转运前病情风险评估,途中监测,完善急救转运措施流程,改善交接班制度,备好急救设备及药品,提高安全意识性,能确保患者安全转运,提高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朱青龙 《当代护士》2017,(11):109-110
总结了本院75例院际患者长途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措施,认为做好转运前病情风险精准评估、备好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善急救转运措施流程、转运途中严密监护和及时治疗、做好转运记录提高安全意识,能够确保患者安全转运,提高长途转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中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转运安全性,降低途中死亡率。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长途转运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转运过程中预警风险的告知、转运前的安全评估、急救药品及设备的准备、转运中病情的观察及各种风险的应对、充分镇痛、血压、心率及情绪的管理等相关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结果转运途中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安全转运至目标医院36例,途中死亡2例。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的充分准备,消除各种不良隐患,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措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才能安全有效地完成长途转运工作,为患者有效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院前长途转运患者的主要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出诊、转运前的准备,救护车派发的注意事项,急救现场的评估,患者长途转运途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以及目的地交接患者的处理,认为高效、快速、安全的院前急救方案,可赢得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时间,提高院前长途转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姜丽  张春琴 《临床医学》2012,32(12):76-77
目的 探讨长途转运危重症患者的安全方法.方法 对1258例需要长途转运的危重患者的转运各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1258例危重患者中安全转运1239例(98.5%),19例(1.5%)因病情危重未转运.结论 危重患者只有在转运荻益大于风险时长途转运才是必要的.做好转运计划,把握转运指征,严格执行危重患者转运制度,培训专业急救人员,配置良好的设备、器材和急救药品,才能安全转运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6.
长途转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加强长途转诊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163例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例全部由救护车转运,死亡1例,共有162例患者平安转运至目的地。结论:转运前只有做好急救物品、环境的准备和患者病情交接,尊重家属的知情权,转运途中保持静脉通路、呼吸道等管道的固定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诊记录、保障通讯的畅通等,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129例危重病人院外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危险因素和途中处理措施.结果:3129例急救病人中3126例安全转运返院.结论: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的病情风险评估,转运前预处理,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充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途中医护、勤杂人员相互配合,注意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实用有效的告之程序,绝大部分危重病人可安全返院.  相似文献   

8.
总结150例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安全转运。主要措施是制定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转运制度和转运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安排,转运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正确选择转运途径、方法,备好急救仪器、药物和物品,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的途中急救,完善患者的交接班等,减少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150例患者转运途中出现低血压25例、急性左心衰1例、心律失常27例,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途中无意外死亡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南方城市航空急救体系在危重患者长途转运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有接受过广东省人民医院航空急救转运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情况基本匹配的经地面急救转运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种转运方式患者的病情、转运距离、运输时间、转运费用以及途中并发症等数据,根据数据类型,采用χ2检验以及成组 t 检验或相应的非参数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转运方式的转运距离(km)[578.0(313.0,707.5)vs.214.5(101.5,313.5),P <0.05]、准备时间(min)[95.7(56.7,133.4)vs.10.7(6.8,15.7),P <0.05]、转运时间(min)[112.3(64.3,152.4)vs.146.8(67.8,217.5),P <0.05],费用(元)[14378.5(9887.0,16348.5) vs.557.0(356.5,787.5),P <0.05]及距离/总时间值[2.8(1.3,4.8)vs.1.4(0.8,2.8),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 =0.834>0.05)。结论航空急救转运能够缩短危重患者的长途转运时间,提高急救效率。但我国航空急救系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急诊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急诊气管切开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措施.主要包括护送人员的准备、患者的准备、转运途中仪器和急救药品的准备、接收科室和相关检查科室的准备、物业人员和电梯的准备、家属的准备,及转运途中患者呼吸道的管理、病情观察和各管道的管理、与相应科室做好交接.认为对气管切开患者提高风险意识,在转运前评估病情,做好充分准备,与相关科室或部门做好协调.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是保证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和抢救治疗连续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大批地震伤员长途转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611例地震伤员长途转运的护理体会.转运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转运途中加强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及到达终点前的准备,到达目的地后迅速有序转送至各大医疗机构救治.可提高地震灾难伤员长途转运的安全性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长途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期间长途转运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10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平稳转运到院.结论 做好出诊前的充分准备,转运前的病情评估及预处理,转运途中严密监护,持续、有效的液体复苏,保持呼吸道通畅,到院时无缝衔接,是保证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长途转运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总结10例机械通气患者安全转运的管理体会。转运前科学合理配置转运小组成员,进行模拟演练,制定完善的转运计划,配备性能良好的仪器设备及急救设备,根据转运途中具体情况安排急救点,并做好患者准备;转运时按照制定流程进行呼吸机转接及过床,转运途中加强各人员配合,保证患者安全及转运通畅;转运后做好转运物品的整理。1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安全转运,无1例出现管道脱落、低氧血症,无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87例院外急救病人的转运情况分析,探讨安全转运院外急救病人的措施:包括转运前的准备(工作人员的准备、物资器材的准备、病人的准备);转运途中并发症的预防;转运途中的监护与记录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途转诊危重患者的转诊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长途转诊的顺利开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4例危重患者长途转诊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在转运途中死亡外,其余均平安到达接诊医院。危重患者的循环、呼吸会受到转诊的影响。结论长途转诊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急救团队的紧密配合,患者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集院前急诊-院内急救-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在内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易艳 《临床急诊杂志》2011,12(2):120-122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长途转诊已成为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症长途转诊的意义就在于尽最大力量挽救患者生命,最大限度降低转运途中的风险。患者需要转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危重患者进行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分析研究,提出研制性价比高、实现国产化的途中转运载体移动重症监护病房(ICU).方法 分析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分别在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治、ICU救治三部分组成的急救医疗体系中的救治措施,研制了与该模式相适应的集成有急救设备的途中转运载体移动ICU.结果 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提高了各环节人员的急救能力,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途中转运载体移动ICU可为危重患者创建一体化救治链提供有效保障.结论 实际使用证明,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患者的院前、院内抢救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移动ICU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相关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连续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长途转诊已成为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创伤患者容易受到急救环境、急救药品携带、设备等限制以及转送途中颠簸等意外影响。根据创伤分级制度安全平稳的将这类患者转诊到高级别医院尤为重要。笔者抽取2008年5月-2009年5月成功转运的使用呼吸机接人我院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某医院搬迁中患者集体转运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及安全对策。主要包括制定全面的转运方案及应急预案,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及急救技能培训,制定详细、科学转运流程,合理分类患者,严格实施转运流程。认为建立前瞻性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教育、抓好转运途中的风险管理,实施有效的患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策略能杜绝护理差错事件发生,降低转运途中风险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集体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急诊科的工作任务包括承担危重患者的转运,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本科设制了便携式急救盒应用于途中危重患者的急救与处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