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对1 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方法:在五家医院多中心、大样本收集1 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结果:运用聚类的方法把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聚成6类,经中医专家辨证第1类心肾阴阳俱虚、第2类气虚血瘀、第3类肝气郁结、第4类脾气虚弱、第5类痰瘀互阻、第6类气虚。应用对应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血瘀和痰浊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依次为气虚和血瘀,气虚和痰浊,气虚和肝虚,气虚和阴虚等关系较紧密。从图表可知气虚、血瘀和痰浊位于所有症状和证候的中心,初步推断气虚、血瘀和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核心病机。结论:气虚、血瘀和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此外再兼加阴虚、肝虚可以覆盖85%以上的病人。  相似文献   

2.
农一兵  林谦  王旭升 《北京中医药》2006,25(12):707-708
目的 通过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02例入选病例依据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瘀证和气虚证为冠心病主要证候,辨证为血瘀证和气虚证的患者更可能诊断为冠心病,具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同样更可能罹患冠心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气虚证及气虚血瘀证冠脉病变类型以多支病变为主,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在冠心病"金标准"诊断的前提下,气虚在影响冠脉病变程度中所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气虚和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候,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同时气虚贯穿本病始终,是本病发生发展及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85例入选病例的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瘀证和气虚证为冠心病主要证候,辨证为血瘀证和气虚证的患者更可能诊断为冠心病,具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同样更可能罹患冠心病.气虚证及气虚血瘀证冠状动脉病变类型以多支病变为主,提示气虚在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气虚证和血瘀证是冠状动心病的主要证候,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同时气虚贯穿本病始终,是本病发生发展及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02例入选病例依据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瘀证和气虚证为冠心病主要证候,辨证为血瘀证和气虚证的患者更可能诊断为冠心病,具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同样更可能罹患冠心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气虚证及气虚血瘀证冠脉病变类型以多支病变为主,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在冠心病“金标准”诊断的前提下,气虚在影响冠脉病变程度中所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气虚和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候,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同时气虚贯穿本病始终,是本病发生发展及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制定临床调查表,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获得脑动脉硬化症四诊资料,按照预先设定临床证候诊断标准,对433例临床脑动脉硬化症进行辨证,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433例患者证候数为55个,单个证候5个;2个单证的复合证候13个;3个单证组合的复证19个;4个单证组合的复证证候为11个;5个单证组合的复证证候为6个。涵盖85%总病例数的证候分型包括如下22种:气滞气虚阴虚、气虚、气虚阴虚、气滞气虚阴虚热火、气滞气虚、气虚痰湿、气虚阳虚、气滞、气滞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痰湿、气滞气虚阳虚、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痰湿阴虚、气滞阴虚热火、气虚痰湿阳虚、气虚痰湿阴虚、痰湿、气滞气虚血瘀阴虚、气虚血瘀阴虚、气滞痰湿、气滞气虚热火、气滞气虚痰湿阳虚等证型。具有以气虚和(或)气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的证候组合规律。提示:脑动脉硬化症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含两个以上证候的复证多见,以气虚和(或)气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慢性胃炎的现代文献,探索辨证及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设定检索策略,将符合标准的合格文献纳入,建立文献数据库,提取相关的证候要素,同时规范证名,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和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为脾气虚弱、肺脾气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等;病位主要涉及脾、肝和胃;病性以湿、热、痰、气虚、阴虚为主。结论 慢性胃炎的辨证诊断标准和相应的证候名称目前缺乏规范,成为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的瓶颈,“证候要素”的引入很有必要且为实现中医辨证的量化、客观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规范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优化其中医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300例腰椎管狭窄症中医住院病历的中医临床证候.结果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症状以腰痛,下肢麻木,行走时加重出现频率比较高;中医证型主要集中于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3型.结论 初步把腰椎管狭窄症分为3型: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并为各型设立了一个辨证分型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因子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证候要素分布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的符合程度,为慢性心力衰竭证候分布的数据挖掘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中医四诊信息观察表,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12例,观察其中医症状特点,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候要素,并将因子分析的证候分布结果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4个公因子,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包含6种证候,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气虚血瘀137(43.91%)气虚血瘀水饮58(18.59%)气虚47(15.06%)阳虚27(8.65%)阳虚血瘀水饮26(8.33%)血瘀17(5.45%)。(2)因子分析的证候分布结果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基于因子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最常见,这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一致,但因子分析法不能代替传统中医辨证,或可对传统中医辨证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9.
矫娜  邹志东  刘红旭  王玲  周琦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54-255,28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证型分布及其常见证候临床诊断。方法基于“首发基金”及“51510项目基金”课题所设计临床调查表(CRF)为基础,对AMI临床证型名称进行频数统计,并分析其常见证候临床表现。结果(1)临床医生辨证证型:CRF表证型统计,共计84个,单一证型有2个,复合证型有82个,以3证及4证组合为多。(2)合并证型统计:证型精简为39个,单一证素4个,复合证素组合35个,其中以2证组合和3证组合为多。(3)证候临床诊断:对病例数较多的气虚血瘀,气虚血瘀痰阻,气阴两虚血瘀痰阻,气阴两虚血瘀,血瘀痰阻,阳虚血瘀,气虚血瘀痰阻热,阳虚血瘀痰阻等证型进行临床表现统计,胸痛为所有证型所共有的表现。结论AMI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分布较为复杂多样,临床辨证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有必要制定出AMI统一规范的临床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10.
指出常见于慢性脾胃疾病中的反饱作胀 ,不同于一般的腹胀腹满 ,治疗不宜单纯破气行气。反饱作胀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 ,但主要病机为中虚气滞 ,辨证治疗不仅要重视脾气虚弱、脾阳虚衰、脾胃阴虚等证的区别 ,同时还应注意气虚血瘀、寒热错杂、肝气乘脾的辨治。反饱作胀是脾胃病证中常见的症状 ,表现虽然简单 ,辨证却十分复杂。概括而言 ,主要病机为中虚气滞。辨证时不仅应认识其性质为虚证或虚实错杂 ,而且要对引起中虚的病机作深入分析 ,针对性治疗 ,才能取得满意疗效。否则方向错误或辨证不细 ,很难治愈此症。  相似文献   

11.
指出常见于慢性脾胃疾病中的反饱作胀,不同于一般的腹胀腹满,治疗不宜单纯破气行气。反饱作胀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但主要病机为中虚气滞,辨证治疗不仅要重视脾气虚弱、脾阳虚衰、脾胃阴虚等证的区别,同时还应注意气虚血瘀、寒热错杂、肝气乘脾的辨治。反饱作胀是脾胃病证中常见的症状,表现虽然简单,辨证却十分复杂。概括而言,主要病机为中虚气滞。辨证时不仅应认识其性质为虚证或虚实借杂,而且要对引起中虚的病机作深入分析,针对性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否则方向错误或辨证不细,很难治愈此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中医临床文献对3个疾病的气虚血瘀证进行证病结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对符合标准的80篇文献中篇名、作者、年、文献来源、疾病名称、证候诊断标准、证候诊断标准出处、数据库名称等项目进行提取、规范和频次统计。结果:脑梗死26篇为32.5%(26/80),心绞痛45篇56.3%(45/80),糖尿病肾病9篇11.3%(9/80),症状频次最高的为舌暗淡24次(16%),气短乏力21次(14%),脉沉细13(9%),均同时出现在3个疾病共有的5个症状之中。结论:反映了脑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肾病的气虚血瘀证常见症状的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同证异病"的辨证理论和科研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新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骨质疏松症(OP)患者进行中医证候临床调查,初步得出该病的中医证候表现及其在新疆的主要证型和特殊证型。方法选择男性COPD继发OP患者110例,同时进行中医证候规律临床研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调查、既往史、个人习惯史、体格检查、西医临床症状和中医四诊,并进行病情程度分级,结合患者体质、证候,分析COPD继发OP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型。结果 110例男性COPD继发OP患者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血瘀证(35例,31.8%)、脾气虚弱证(18例,16.4%)、肝肾阴虚证(17例,15.5%)、阳虚湿阻证(12例,10.9%)、肾精不足证(10例,9.1%)、肾阳虚衰证(9例,8.2%)、气血两虚证(5例,4.5%),其他证型(4例,3.6%)。结论新疆COPD继发OP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肾虚血瘀证为主,其次为脾气虚弱证、肝肾阴虚证和阳虚湿阻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中医证候研究认为气虚血瘀证已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证候要素,其致病因素主要为气虚及血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致病,加重疾病的发展.根据冠心病发病的标本虚实,将痰浊证、气滞证、阴虚证、阳虚证等的轻重加以辨证施治.文章对冠心病本证气虚血瘀证以及兼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临...  相似文献   

16.
庞庆荣  陈守强 《光明中医》2014,(10):2075-207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查找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证型,提取出ACS的证候要素,并制定其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方法检索1998~2013年关于中医治疗ACS的文献,构建数据库,找出ACS的常见证型,提取出证候要素并制定其诊断标准,再运用直接法或合并法,制定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结果 ACS常见证型有16个:痰浊内阻、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热毒痹阻、心气虚弱、心阴亏虚、阳气虚衰、阳气欲脱、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热毒血瘀、热毒痰阻、痰瘀互阻、气虚痰瘀、热毒痰瘀,证候要素有9个:痰浊、血瘀、寒凝、气滞、热毒、气虚、阴虚、阳虚、阳脱,制定了每个证候要素及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结论较传统对ACS的认识新增了热毒1个证候要素,热毒血瘀、热毒痰阻、热毒痰瘀3个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血瘀证候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惠萍  吴华阳  关秋红  王程  张利文 《中医杂志》2008,49(10):922-923,93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血瘀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COPD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建立证候四诊指标信息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中医血瘀证候四诊指标频数及分布.结果 血瘀症状发生率为95.13%,血瘀证诊断病例165例,占76.74%.血瘀症状发生频数以舌下络脉粗张为多,发生率为98.1%;气虚所致血瘀症状发生率在95%以上.结论 血瘀症状贯穿COPD的始终,随着病情分级的加重,血瘀证逐渐形成;舌下络脉粗张可作为COPD中医血瘀早期辨证的客观指征,爪甲紫暗的出现提示病至中晚期;因虚致瘀是COPD血瘀形成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80例患者分期分型,同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单证的发生率:气虚证60.0%、阴虚证56.3%、血瘀证63.8%、痰湿证75.0%和火热证86.3%;证候组合形式以三证最多,证候组合形态最常见的为痰热瘀证;活动期血瘀证高于稳定期,而气虚证和阴虚证则低于稳定期;重型组阴虚证明显高于轻型组。.结论本病基本证候为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且与病情分期分型有一定相关性,辨证时多为复合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历史的、经典证治方药的实例分析和举例,探讨中医证候量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同一性质的证候有着程度差异,不同性质的证候之间存在着大量过渡性证候,复杂病症中也存在着单一到多个证候的量化特征。中医证候量化的表达方式除通过直接的不同证候名称表述外,多数体现治则治法、方药的选用和药量药味多寡的选择上。强调中医证候的这种不确定性、模糊的诊断表述方式的局限,可以通过定量辨证的方法加以克服,以此完善和丰富中医辨证诊断方法,让中医学术更好地得到传承与科学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