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0例临床确诊的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和正常健康人1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F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中TF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浆TF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SAP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TF触发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在冠脉内血栓形成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6例;心肌梗死(AMI)患者16例;正常健康(NC)组11例血浆TF、TFPI.结果:AMI组血浆TF活性及TFPI含量与NC组、SAP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AMI组与UAP组比较血浆TF活性和TFPI含量显著升高(P<0.05);AMI组的TF比UAP组显著升高(P<0.05);TFPI含量AMI组与UAP组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AMI发病期间存在异常增高的TFPI浓度TF活性增高,UAP、AMI的发病与斑块不稳定及血栓形成有关,TFPI可能是冠心病内皮细胞损伤后凝血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体检健康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ACS患者6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15例血浆FIB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中FIB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SAP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者血浆FIB水平明显升高,其对ACS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ACS患者4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观察血浆组织因子(T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9例ACS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3例]急性期和25例患者(15例AMI,10例UA)恢复期的血浆TF抗原;以同期6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TF(ng/L)AMI组:251.14±106.73,UA组246.60±104.45,对照组197.18±94.91,(P<0.05);恢复期AMI患者血浆TF水平为221.70±99.23,UA为201.50±118.24,较急性期均呈下降趋势,虽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ACS患者TF表达对冠状动脉血栓性事件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尤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65-1866
目的探讨低浓度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等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ACS组54例、AMI组48例、UAP组41例及对照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比较ACS组、AMI组和UAP组与对照组之间hsCRP浓度水平的差异。结果ACS组、AMI组及UAP组的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AMI、UAP与hsCRP浓度水平高低有关,hsCRP水平升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PCHD)患者血浆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6月在我院完成冠脉造影检查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和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对照组27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7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19例;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将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19例。比较不同组间血生化指标及血浆Lp-PLA2差异,进行Lp-PLA2水平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观察Lp-PLA2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之间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S组中,AMI亚组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UAP亚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Lp-PLA2水平与Gensini积分和...  相似文献   

9.
杨菊 《疑难病杂志》2005,4(2):68-7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0例ACS患者(ACS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NF-α、CRP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以及TNF-α和CRP 的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清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而在AC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又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P<0.05);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TNF-α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5246,P<0.01)结论血清TNF-α、CRP与ACS 的发生有关,其水平反映AC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分别测定老年ACS患者(95例)及对照组(90例)血清中HCY水平。结果:ACS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临床类型患者,HCY水平AMI>UAP>对照组。其中AMI老年男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UAP老年男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SAP老年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AMI老年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老年人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AMI的较UAP的更高,提示HCY水平变化与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ACS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Th3细胞与斑块不稳定和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91例患者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2例和胸部疼痛综合征(CPS)组1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h3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Th3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SA组和CPS组患者相比,ACS患者外周血Th3数量和TGF-1β1水平显著降低(P〈0.01).AMI组患者(2.7±1.1)%及UA(2.5±0.9)%Th3细胞(CD4+TGF-1β1+/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SA组(4.94±1.7)%和CPS组(4.5±1.8)%,(P〈0.01),而SA组和CPS组无明显差异(P〉0.05).AMI组(4.84±2.64μg/L)及UA组(4.39±2.38μg/L)的TGF-1β1的浓度均显著低于SA组(7.40±4.22μg/L)和CPS组(6.57±3.76μg/L).结论:Th3细胞下调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比法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z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以及27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研究。根据Braunwald分级标准,将UA组按危险程度高低分为I、Ⅱ、Ⅲ级,比较各级之间血尿酸水平。结果①血清尿酸水平AMI组显著高于UA、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UA组显著高于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SA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②UA组中,随Braunwald分级增加,血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I、Ⅱ、Ⅲ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水平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惠军  郭喜朝  高凌根  李倩  夏杨 《河北医学》2010,16(11):1342-1343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血清脑钠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以ACS患者78例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40例为研究对象,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测定其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血清脑钠肽水平。结果:ACS组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结论: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缺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根据造影结果,将269名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2例(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63例(UAP)、稳定性心绞痛组84例(SAP)、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空腹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结果 冠心病组hs-CRP,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细(AMI)的UA与hs-CRP呈负相关(r=0.459,P<0.01),而UAP组UA与hs-CRP呈正相关(r=0.326,P<0.01),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hs-CRP血症、高UA血症是反映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水平高低与冠脉病变累及的范围无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NP及Hcy在ACS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7例ACS患者,将其作为ACS组,将患者再次分为AMI组(n=50),UA组(n=57),选取与ACS组患者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对象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CS组、对照组、AMI组及UA组BNP、Hcy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AMI组及UA组BNP、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Hcy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ACS患者的病情程度越严重,BNP、Hcy水平也越高,二者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浆BNP及Hcy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及治疗、预后的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523-2524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的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13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9例,60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TnI和hs-CRP的含量,并作相互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AMI、UAP、SAP)cTnI、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的cTnI、hs-CRP的含量比UAP的均显著升高(P〈0.05);UAP组的cTnI、hs-CRP含量也高于S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TnI、hs-CRP水平与ACS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ACS发病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的患者13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和PA的水平浓度。结果:SAP、UAP、AMI患者的PA逐渐降低,AMI患者的PA水平明显低于SAP和UAP患者(P〈0.01);血清hs-CRP水平逐渐升高,AMI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和UAP患者(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变化,由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到三支病变,hs—CRP的水平也逐渐升高,PA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和PA水平与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将232例ACS患者分为2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130例,同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TBIL、UA及FIB的含量,并与冠脉病变积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CS患者UA及FI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TBIL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UA、FIB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TBIL与冠脉病变积分呈负相关。结论:UA和FIB的升高及TBIL的降低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CD40配体(CD40L或CD154)的表达及可溶性CD40L(sCD40L)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71例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另选对照20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病例血小板表达CD40L和P-选择素(CD62P)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 ACS患者(包括UA组和AMI组)血小板表达CD40L和CD62P的水平及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SA患者和对照组(P〈0.05),UA组和AMI组、S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40L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CD40L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生,且可能反映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l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锌指蛋白A20(zinc finger protein A20,A20)的表达与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ssway inhibitor,TFPI)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31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ACS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5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例;对照组共入选20例,均为同期住院的非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病变血管数目将全部冠心病患者进一步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17例;双支病变组15例;多支病变组2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72例入选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锌指蛋白A20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组织因子、TFPI质量浓度。结果:①ACS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及A20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01),而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TLR4、A20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06,P=0.000)。②ACS组血浆组织因子、TFPI水平明显高于SAP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多支病变组血清组织因子含量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7)。ACS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表达与A20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0,P=0.002),与血浆组织因子浓度亦呈正相关(r=0.716,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有关;TLR4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参与ACS冠脉粥样斑块破裂、促进凝血异常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