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组、rt-PA组和对照组治疗,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 d、7 d及14 d rt-PA组CSS评分低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14 d和90 d BI 高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尿激酶组出血并发症高于rt-PA组和对照组,rt-PA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条件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336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选取同期非溶栓常规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3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效果、24 h内及3个月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分值均有下降,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非溶栓治疗的80.6%(P0.05);溶栓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3个月预后(P0.05)。24 h内病死率溶栓组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病死率溶栓组仍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rt-PA对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药物剂量分为小剂量(0.6mg/kg)组40例和标准剂量(0.9mg/kg)组38例;另选取39例未接受溶栓治疗患者为非溶栓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非溶栓组(P<0.05)。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治疗后1d、7d、15d、30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小剂量组24h颅内出血率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标准剂量组24h颅内出血率均高于非溶栓组(P<0.05)。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为安全、有效,小剂量rt-PA可以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我国疾病的第二大死因,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患病人数(600~700)万,死亡约150万,为第1致残性疾病,其中急性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60%~80%。急性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发病在4.5 h内ACI患者139例,且均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按入院顺序分为rt-PA组(61例)和对照组(ACI)(78例),分别给予rt-PA静脉溶栓和奥扎格雷钠治疗。采用NIHSS及mR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90 d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治疗后7 d,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rt-PA组90 d mRS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CI患者4.5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给予r-t PA 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先于1min内静脉推注10%,余量60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舒血宁注射液、脑细胞活化剂、钙通道阻滞剂及甘露醇等常规治疗;两组疗程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d、7d、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1%,对照组8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d、7d、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出血并发症,溶栓后再闭塞4例,死亡1例,对照组症状性出血2例,再闭塞5例,死亡3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h小时内给予r-t 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分为联合溶栓组(20例)、单用rt—PA组(22例)、单用尿激酶组(18例)及对照组(21例)。联合溶栓组静脉给予rt—PA20mg,尿激酶30万-50万IU;单用rt—PA组静脉给予rt—PA0.9mg/kg;单用尿激酶组静脉给予尿激酶1万~2万IU/kg(体质量超过75kg者按75kg给药),最大剂量150万IU;未溶栓病例为对照组。主要疗效指标是观察治疗前与发病后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溶栓后出血转化、24h内再梗死及死亡等作为安全指标。结果联合溶栓组、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组及对照组的观察结果为:①NIHSS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8.1±3.6、17.9±3.6、18.0±3.4、17.3±4.0,治疗后分别为9.1±5.6、8.8±5.5、9.6±5.2、14.1±4.6,符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4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17/20)、86.4%(19/22)、83.3%(15/18)和42.9%(9/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溶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溶栓组溶栓后24h内再发脑梗死1例,出血转化1例;单用rt—PA组出血转化3例;单用尿激酶组再梗死1例,出血转化有2例,其中死亡1例。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1例。结论与单用rt—PA和单用尿激酶比较,联合低剂量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同样安全、有效,相对rt—PA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例急性肺栓塞采用~(99m)Tc-P357标测肺动脉内新鲜血栓,并进行肺动脉造影,显示大块新鲜血栓堵塞于左、右肺动脉干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肺动脉压中度升高。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再次行肺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大块血栓基本溶解,部分肺动脉的小分支内仍有残余血栓,肺动脉压降至正常。本例表明,急性肺栓塞如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迅速逆转大面积肺栓塞所致的血液动力学障碍,~(99m)Tc-P357是最先进的、准确的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检测手段,rt-PA是一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9.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有症状脑出血,文献撒道其总体发生率为6%,与血管损伤和通透性增加有关.某些临床特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可预测脑出血并发症风险.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并发症的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预后很差.文章对溶栓后脑出血的分型、发生率、预测因素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34.5h内脑梗死患者应用0.6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ator,rt-PA)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4.5h内脑梗死患者应用0.6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ator,rt-PA)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4.5h内脑梗死患者44例(脑梗死组),给予0.6mg/kg rt-PA静脉溶栓治疗,30、90d随访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s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和临床疗效,观察溶栓后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age,sICH)发生率。将所有的观察结果与ECASSⅢ(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Ⅲ)试验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0.9mg/kg rt-PA,对照组)。结果 2组30、90d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及预后良好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sIC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vs 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不亚于高剂量rt-PA,其安全性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4例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14例AMI患者,冠脉再通10例,再通率71.43%,其中10例发病6h以内溶栓再通8例,再通率80%;4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2例,再通率5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MI患者选用rt-PA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改良方案(rt-PA10mg在两分钟内静注,接住在45分钟内以0.88mg/min速率滴注40mg,滴完前5分钟作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判定心肌再灌注,若心肌未获再灌注,冠脉未再通,则继续给予rt-PA以同样速率0.88mg/min滴注50mg总剂量不超过100mg,根据非介入性临床指标判断,心肌再灌注率91.4%,未见严重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冠脉再堵塞,23例rt-PA用量50mg及9例用量100mg获心肌再灌注,结果显示:改良方案可提高心肌再灌注率及降低费用,并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内冠脉再堵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循环脑梗死(ACS)138例(ACS组),后循环脑梗死(PCS)40例(PCS组),通过患者入院时及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给药时间、既往心房颤动史、脑卒中及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转归方面,PCS组90dmRS评分和3个月死亡显著高于ACS组[(3.28±1.87)分vs(2.37±1.88)分和20.00%vs 5.80%,P0.05],预后良好显著低于ACS组(40.00%vs 62.32%,P0.05)。接受rt-PA溶栓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与年龄、基线NIHSS评分及24hNIHSS评分呈正相关;90d内死亡与前后循环、24h 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rt-PA静脉溶栓患者中ACS临床疗效较PCS相对较好。PCS是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rt-PA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61例,分为4组:联合溶栓组44例,给予静脉rt-PA尿激酶;rt-PA组37例,尿激酶组32例,对照组4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时观察再梗死率、脑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90 d 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在90 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90 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溶栓组与rt-PA组和尿激酶组脑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υs 18.9%υs 18.7%,P<0.05)。结论 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和单用rt-PA、单用尿激酶相当,但脑出血率降低,因此该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脑电仿生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CI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于rt-PA溶栓治疗后进行常规干预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脑电仿生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及预后。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MMSE、MBI评定量表、FMA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NIHS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MMSE、MBI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ACA、MCA、BA、VA平均血...  相似文献   

17.
女性卒中后的转归较男性差。以往的研究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凝血和纤溶标记物存在性别差异。美国波士顿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kent等探讨了性别是否有可能改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治疗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其中观察组168例,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对照1组69例,采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溶栓治疗;对照2组63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比较3组患者溶栓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90min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83.06%、82.09%,54.12%,达TIMI血流3级比率分别为70.12%、67.32%、28.89%,观察组、对照1组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1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通立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性价比较高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4.5 h内经过rt PA静脉溶栓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例临床资料。根据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比较预后良好(mRS4分)与预后不良(mRS≥4分)患者之间的差异,对可能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rt PA静脉溶栓预后的若干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50例,预后不良38例,单因素分析得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到年龄(OR=0.861,95%CI 0.755~0.981,P=0.024)、溶栓时间窗(OR=0.991,95%CI 0.983~0.999,P=0.026)为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rt PA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溶栓时间窗、年龄有关。患者年龄过大,或者溶栓时间窗过长,需要临床医生更加谨慎地对待和评估。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9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1活性.对脑梗死患者的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进行了计算和评分,结果发现,脑梗死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分别为0.26±0.14和0.21±0.11 kIU/L,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分别为0.90±0.25和0.98±0.12 kAU/L,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脑梗死体积为8.75±1.21 cm3;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56±3.6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负相关(r=-0.5133,JP<0.05;r=-0.4914,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正相关(r=0.5621,P<0.05;r=0.5342,P<0.05)。结果提示,脑梗死患者急性和恢复期血浆纤溶活性显著降低,提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抑制物1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