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痫与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及非癫痫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对 10 3例临床确诊为癫痫及 47例可疑癫痫儿童进行 2 4h动态脑电监测。结果 :15 0例中脑电图总异常率为 6 8.6 %。癫痫组脑电异常率 77.7% ,痫样放电检出率 70 .9% ,可疑癫痫组脑电异常率为 40 .4% ,痫样放电检出率 19.1%。两组之间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及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小儿癫痫诊断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丽  孙玉香 《中国医刊》2003,38(3):37-3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与发作性疾病鉴别价值。方法:采用MB8000型8号AEEG仪,按10-20系统头皮电极放置法常规操作记录24小时脑电活动,回放分析。对164例临床诊断癫痫及发作性疾病患儿分两组监测,其中癫痫组96例,发作性疾病组68例。结果:癫痫组AEEG异常率为75%,其中痫性波检出率为68.8%,发作性疾病组异常率为10.3%,痫性波检出率为4.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诊断及与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NATION 8128型监测系统。对48例临床诊断为癫痫病患者和40例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组EFFG异常率为70.8%,其中痫性波检出率为39.6%,可疑癫痫组异常率为12.5%,痫性波检出率为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期为主。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对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樱  王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54-156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在小儿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56例癫痫患儿和96例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REEG)和AEEG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EEG出现痫样放电几率明显高于REEG(AEEG为65.4%,REEG为16.7%);癫痫组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组AEEG的总异常率及痫样放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癫痫组,AEEG证明有痫样放电102例患儿中,清醒期出现痫样放电47例(46.1%),睡眠期共出现91例(89.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期痫样放电多于清醒期。结论与REEG相比,AEEG在小儿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诊断动态脑电图临床发作时阳性准确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峰 《河南医学研究》2004,13(4):322-324
目的 :探讨癫痫临床发作前、中、后的AEEG演变过程及变化规律 ,寻找鉴别癫痫临床发作时痫样波真假的方法 ,提高癫痫阳性的准确率。方法 :总结采用AEEG监测的临床发作患者 75 0例的分析报告体会。结果 :AEEG临床发作捕获率为 2 5 9% ,REEG为 0 11% AEEG癫痫组痫样波发放率 96 6% ,可疑癫痫组2 1 1% ,非癫痫组 5 0 %。本文有 181例 (2 4 13 % )临床发作者为非癫痫性发作。结论 :脑电图在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比任何其它方法都优越 ,特别是临床发作时的脑电图痫样波发放为癫痫诊断的最基本要素。利用分析临床发作前后脑电活动变化规律的方法 ,不但大大提高了癫痫阳性的准确率 ,而且减少了癫痫诊断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临床上常见的非惊厥性发作性症状的患者作24小时AEEG监测,并同时与脑电图(REEG)检查作为自身对照.结果104例病人的AEEG异常率、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REEG组,以短暂性意识丧失阳性率最高,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占痫样放电患者的84.3%,根据临床症状发作与AEEG的关系,诊断癫痫50例,排除癫痫19例.结论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46例临床诊断为癫痫及可疑阗痫患者进行24h监测后作离线回放分析,并与普通EEG相比较。结果:动态脑电图总异常率(60.9%)明显高于常规EEG(30.4%),动态脑电图痫样放电率在癫痫组为65.6%,可疑癫痫组为21.4%。睡眠期出现痫样放电占95.8%。结论: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对小儿癫痫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对86例拟诊为癫痫(EP)和50例EP治疗后复查的病例均进行24 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并与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脑电图检查未发现EP放电波的86例疑诊病例中,监测到癫痫波65例,非痫样放电波5例,总阳性率为81.39%,其中13例同时扑捉到临床发作.并对其中50例EP治疗2年后复查的病例先予常规脑电图检查,对常规脑电图检查未发现EP放电波者复查动态脑电图,异常32例,阳性率为64%.与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4 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可提高小儿EP诊断阳性率和准确率,对小儿癫痫诊断和分型及临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动态脑电图监测在诊断癫痫和某些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B8000/MB8500(8道/16道)动态脑电图监测系统对81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行24h AEEG监测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1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AEEG异常者496例(61.08%),其中有痫样放电344例(69.35%),睡眠期痫样放电率84.88%(292例);496例AEEG异常者中在确诊癫痫及怀疑癫痫组为458例(92.34%),其它组异常者为38例(7.66%)。结论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临床上常见的非惊厥性发作性症状的患者作24小时AEEG监测,并同时与脑电图(REEG)检查作为自身对照。结果:104例病人的AEEG异常率、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REEG组,以短暂性意识丧失阳性率最高,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占痫样放电患者的84.3%,根据临床症状发作与AEEG的关系,诊断癫痫50例,排除癫痫19例。结论: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troencephalography:AEEG)的睡眠时相与癫痫的关系及其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常规脑电图(Routine Eletroencephalography:REEG)无痫样放电患儿进行24 h AEEG检测,并观察觉醒期和睡眠期AEEG痫样放电的分布情况。结果:AEEG痫样放电发生率为46.1%,痫样放电多见于非快速动眼睡眠Ⅰ~Ⅱ期(NREMⅠ~Ⅱ期)。结论:小儿癫痫痫样放电主要发生于NREMⅠ~Ⅱ期,AEEG可提高小儿癫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小儿癫痫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50例发作性疾病24h动态脑电图(AEEG),以评估其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行24h AEEG检查。结果15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85例初诊癫痫性发作,经24h AEEG监测60例出现痫样放电(70.58%),非特异性异常7例(8.23%),65例初诊非癫痫性发作中,经24h AEEG监测,12例显示痫样放电(18.46%),6例有非特异性异常(9.23%),150例中共72例有痫样放电(48%)。结论24h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宇昕  翟琼香  叶小虹 《广西医学》2006,28(7):1014-1015
目的探讨24 h动态脑电图(AEEG)在小儿癫痫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具有癫痫发作性症状的186例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EEG)和24 h AEEG检查.结果拟诊癫痫74例,结合24 h AEEG及临床表现,确诊为癫痫55例;而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112例中106例被除外癫痫.结论24 h AEEG对小儿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董晓春  李园 《吉林医学》2004,25(12):48-48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诊断癫痫、可疑癫痫病人行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并同时做常规脑电图(EEG)检查作为自身对照。结果:发现全部病人组AEEG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EEG,睡眠期痫样放电率明显增高。讨论:AEEG对癫痫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永庆  刘云凤 《吉林医学》2012,33(30):6544-6545
目的:探索24 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1例临床确诊为癫痫的AEEG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EEG与EEG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EEG描记对癫痫患者具有重要的脑电图意义。AEEG可以记录到癫痫发作起始时的波形变化。结论: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监测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发作性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发作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视频脑电图监测和常规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种监测方式异常脑电信号、痫样放电、同步发作的检出率以及脑梗死不同发生部位继发癫痫率。结果:常规脑电图监测异样脑电信号检出率为53.33%,视频脑电图监测异样脑电图检出率为88.33%,两种脑电图监测方式异样脑电信号检出率比较,视频脑电图监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脑电图监测痫样放电检出率为26.67%,同步发作检出率为5.00%;视频脑电图监测痫样放电检出率为58.33%,同步发作检出率为20.00%,同常规脑电图监测痫样放电检出率相比,视频脑电图监测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脑电图脑叶皮质区有痫样波率为8.33%,深部白质区有痫样波率为1.67%;视频脑电图脑叶皮质区有痫样波率为51.67%,深部白质区有痫样波率为38.33%,同常规脑电图监测比较,视频脑电图监测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应用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发作性患者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还能够知道临床分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3例临床诊断为癫痫及可疑癫痫患者的常规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的痫样波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视频脑电图的痫样波检出率较常规脑电图的痫样波检出率明显提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视频脑电图明显提高痫样波的检出率,为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癫痫为短暂性、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EEG)因描记时间短,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常不易被捕捉。本文通过对145例患者24h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AEEG因其监测时间长,使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得到较大提高。对于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剥夺睡眠缩短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时间后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上确诊为癫痫病人,应用动态脑电图仪分别进行8h动态监测(n=57)和24h动态监测(n=62),包括剥夺睡眠—清醒脑电图,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脑电图。结果两组痫样放电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8h监测组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P<0.05)。结论利用剥夺睡眠可缩短AEEG监测时间,同时可提高痫样放电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痢(E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动态脑电图仪,对50例EP患者及发作性疾病患者行24h动态脑电监测及常规脑电图(EEG)检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P组痫样放电24h AEEG检出率为72.7%,常规EEG的检出率为31.8%,发作性疾病组痢样放电24 h AEEG检出率为21.4%,常规EEG的检出率为14.3%。痫样放电最多出现在NREM睡眠期,尤其NREM Ⅰ、Ⅱ期。结论:24 h 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E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