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阿托品宫腔注入在输卵管通液术中预防输卵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输卵管通液术患者260例分为2组,分别应用阿托品宫腔注入(A组)132例,阿托品肌肉注射(B组)128例,观察预防输卵管痉挛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效果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阿托品宫腔注入法可有效预防输卵管痉挛,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不孕症的原因,对不孕症病人实施输卵管通液术的诊断治疗以观察通畅后的受孕情况。方法:对509例不孕症病人进行输卵管通液术,随机分两组加入不同药液自宫颈管注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2个疗程后的受孕率。结果:造成继发不孕的原因首位是人工流产刮宫术,其次是放置IUD,少数为盆腔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输卵管粘连有关,A组296例不孕症中经第二疗程卵管通畅218例(73.64%),半年受孕285例,受孕率达96.30%,B组213例不孕症中经第二疗程输卵管通畅92例(43.20%),半年受孕58例,受孕27.23%(P<0.01)有显差异,结论:通过输卵管通液术和加入不同药液防止输卵管术中痉挛,避免术后再次粘连及预防术中,术后感染是治疗不孕症,提高受孕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A组(观察组)36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B组(对照组)34例,单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3~6个月比较,A组症状、体征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输卵管通畅度(81.25%)高于B组(69.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输卵管通畅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观察宫腔镜插管通液结合中医药微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将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210例在治疗时随机分成三组:A组70例,按普通通液+中药治疗;B组70例,按宫腔镜插管通液+中药方案治疗:c组70例,按官腔镜插管通液+中药+微波治疗;然后将各组治疗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和妊娠率分别为:A组48.6%、41.4%,B组65.7%、57.1%,C组84.3%、77.1%。各组间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插管通液结合中医药、微波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提高患者治愈率和妊娠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下输卵管通液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224例继发不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08例),分别采用经阴道B超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通液和X线碘油造影。结果:经1次阴道B超下双氧水输卵管通液显影术与X线碘油造影比较,两侧输卵管通畅试验结果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1~4次B超下双氧水输卵管通液显影术后宫内受孕率和输卵管通畅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阴道B超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显影技术操作简便、无创、不受放射线影响,检查当月即可怀孕。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输卵管复通术早期通液辅以中药离子导入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2009年要求行输卵管复通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以硬膜外导管做临时支架,术毕取出,术后48h在彩超监视下行输卵管通液,并辅以中药离子导入治疗;B组,硬膜外导管做支架并留置7~10d,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3~7h进行第1次通液。观察两组术后复通率及复孕率。结果:A组和B组复通率及复孕率分别为100%和90%、80%和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复通术早期通液辅以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复通率及复孕率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和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后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对继发不孕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继发性不孕患者68例,随机分为子宫输卵管通液术组29例(A组)和腹腔镜分离粘连后通液术组39例(B组)。患者治疗前均通过子宫榆卵管造影,诊断为双侧输卵管远端粘连呈囊样改变、弥散欠佳引起的继发不孕。术后12个月、24个月分别随访妊娠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随访妊娠情况分别为A组12个月13.4%、24个月17.3%;而B组12个月23.1%、24个月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侧输卵管伞端粘连呈囊样改变弥散欠佳引起的继发不孕,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后通液术比子宫输卵管直接通液术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输卵管疾病引起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将186例输卵管疾病所致不孕症分成3组进行药效观察,A组55例,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及外敷舒经活血化瘀中药;B组57例,输卵管通液,超短波理疗;C组7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服化瘀通管汤,输卵管通液及超短波理疗。结果 经过2~3个月治疗,有效率A组58.18%,B组70.18%,C组89.19%,C组治疗结果高于A组和B组。结论 是C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术进行治疗,观察A、B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输卵管疏通的状况和妊娠率。结果:A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87.2%, B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68.4%,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妊娠率为48.8%,B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妊娠率为31.7%,A组患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可取得显著的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马海宏 《当代医学》2014,(5):107-107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98例因输卵管堵塞而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输卵管通液治疗,术后观察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怀孕率。结果在输卵管通畅率和怀孕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部B超下输卵管通液显影术的应用情况。方法:112例不孕症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部B超下输卵管通液显影术或传统法行输卵管通液术,观察组58例,对照组54例。结果:腹部B超下输卵管通液显影术与传统法通液术相比,前者双侧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受孕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部B超下输卵管通液显影技术的优点有无过敏、无放射线辐射,对人体安全,患者痛苦小,不需住院;检查当月即可妊娠,在不孕症的诊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操作较简便,所需设备不多,宜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通液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且观察组1年妊娠率为67.6%,与对照组的29.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宫腔镜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于2008年2月~2010年6月诊治的9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所有患者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观察组(n=66)采用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30)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分析观察组的检查结果,同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对单、双侧输卵管阻塞治疗通畅率为90.9%,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随访1~2年,观察组60例治疗有效患者妊娠36例(54.5%),对照组23例治疗有效患者妊娠8例(34.8%),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可明确检查输卵管阻塞的具体情况,在宫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满意效果,再通率高,且术后患者妊娠率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左柏美 《中外医疗》2012,31(33):107+109-107,109
目的观察比较透明质酸钠与碘油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7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行输卵管阻塞介入复通术后给予注入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对照组在行输卵管阻塞介入复通术后给予注入碘油预防粘连,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再通率、粘连发生率、随访一年的宫外孕发生率、妊娠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再通率、粘连发生率、随访一年的宫外孕发生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显著,由于碘油预防粘连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粘连发生,预防复发和异位妊娠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输卵管通液术联合逐瘀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来我站接受治疗的10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应用输卵管通液术及逐瘀解毒汤内服外敷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2次通液通畅者33例(32.4%),3次通液通畅者44例(43.1%),4次通液通畅者14例(13.7%),有效率为89.2%。结论 输卵管通液术联合逐瘀解毒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抗炎疏通效果理想,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呈上升趋势,传统输卵管通液有一定的盲目性,子宫输卵管造影不能显示官腔内微小病变,而且又可造成医患双方难以避免的放射损伤。我们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官腔镜插管通液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过150例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健萍 《当代医学》2014,(29):35-3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60例输卵管近端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行传统输卵管通液术)和治疗组(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n=30),比较2组患者疏通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疏通率为71.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采用电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因输卵管粘连引起不孕症应用官腔镜联合中药保留灌肠使输卵管通畅及受孕的疗效。方法:120例患随机分成A、B两组,于月经干净2—3天,使用宫腔镜行双侧输卵管通液或疏通术。A组同时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直至受孕(经期俘用)。结果:A组输卵管通畅率及受孕率分别为68.33%和53.33%,,显高于B组的60%(P<0.05)和41.66%(P<0.05)。结论:使用宫腔镜疏通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显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受孕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妇科门诊部接收治疗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宫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术,对照组行传统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半年后,统计两组的治愈率、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在治愈率、妊娠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宫腔镜下选择性输卵管通液术对治疗不孕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瑞珍  殷世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219-42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9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B组: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口服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C组:中药口服,中药灌肠加微波理疗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是48.4﹪,B组总有效率是75.6%,C组的总有效率是90%。B、C两组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