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在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机理和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使输液渗漏的防治取得了很大进展.笔者综述其进展,以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顺利用药,避免对病人造成医源性伤害.  相似文献   

2.
廖红珍 《微创医学》2002,21(5):729-731
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常见难题,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近十年来,为了防治静脉输液渗漏,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现将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和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了防治静脉输液渗漏,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现将输液渗漏的预防和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廖红珍 《医学文选》2002,21(5):729-731
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常见难题 ,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近十年来 ,为了防治静脉输液渗漏 ,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取得了许多经验。现将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和防治进展综述如下。1 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1 .1 血管损伤 刘铭镛 [1]等通过动物实验形态学观察发现 ,体液及细胞漏出 ,引起管周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致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 ;有实验表明 ,2 %的甘露醇更容易导致血管损害且不易恢复 [2 ]。1 .2 局部组织损伤 局部组织肿胀 ,轻者引起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 …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难题 ,轻者可行起软组织的肿胀疼痛 ,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造成功能障碍。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近年来 ,为了防治静脉输液渗漏 ,广大临床工作者进行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 ,取得了许多经验 ,现将静脉输液渗漏机理及其危害的防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输液渗漏的机理1.1 药物因素 :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 型变态反应有关 [1 ] 。引起输液渗漏损伤的常见药物有 :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 ;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防治静脉输液渗漏,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现将输液渗漏的预防和护理,综述如下. 1 输液渗漏的预防 1.1 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对血管活性药和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及末梢循环差的病人,宜选择粗大静脉穿刺,必要时行锁骨下静脉穿刺,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有实验表明,输注甘露醇致使药渗漏与注射的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7.
黄萍  任爱玲 《农垦医学》2009,31(1):73-75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易发生渗漏的机理及渗漏性损伤的防治策略。方法:对38例新生儿药物渗漏性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用药性质及临床症状分别采取热敷、冷敷及封闭等治疗措施。结果:38例中35例经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后遗症。结论:通过加强预防和监控,及时对渗漏部位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有效防治新生儿静脉输液所致的渗漏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病人输液治疗过程中输液渗漏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观察、治疗、护理了20例出现输液渗漏的长期卧床病人(卧床时间>3个月)。结果:输液渗漏引起局部肿胀18例,局部组织坏死2例。渗液原因包括药物、血管和感染等因素;可通过加强护理、提高护理技能、充分稀释药物、使用静脉留置针等措施预防。可采用局部冷敷、热敷、外用湿润烧伤膏等方法治疗。讨论:长期卧床病人输液渗漏是可以防治的。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不能进食或进食量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需要药物治疗,而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屡次发生输液渗漏致损伤,导致局部组织肿胀或局部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9.
小儿静脉输注药物渗漏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文英 《广东医学》2006,27(12):1940-194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所致药物渗漏的主观及客观原因、护理对策和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87例患儿药物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与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输液所致药物渗漏的发生、减少后遗症。结果除1例因未及时治疗局部组织坏死遗留瘢痕外,其余86例痊愈。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所致药物渗漏是可以预防的;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减轻渗漏对患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探讨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人体的重要途径,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为寻求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患者造成痛苦,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本人就以下原因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救治过程中输液渗漏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对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60%TBSA)治疗中出现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加强护理、提高护理技能、充分稀释药物、使用静脉留置针等措施预防,配合局部冷敷、热敷及抗感染药物应用等对策。结果输液渗漏引起局部肿胀6例均于3d内好转,1周内恢复正常;局部组织坏死2例,通过手术、换药创面愈合。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中进行个体化防渗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蒲晓华  罗红 《海南医学》2010,21(12):153-154
目的探讨小儿大面积烧伤救治过程中输液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83例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液渗漏的原因包括药物因素、血管因素、物理因素、感染因素等。可通过充分稀释药物、加强护理、保护血管、使用静脉留置针等措施预防,并可采用局部热敷、冷敷、外用湿润烧伤膏等方法治疗。结论改良常规穿刺法,有计划的合理使用静脉,加强家长输液知识及输液过程巡视可以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小儿血管细,好动,易发生药物渗漏。为了有效的防治,我们加强了巡视、放电视、VCD等方法,有效的防治了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探讨搂抱姿势干预对婴幼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与搂抱姿势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54例静脉输液的婴幼儿采取不同搂抱姿势,观察出现液体渗漏情况。结果对照组液体渗漏率为25%,干预组液体渗漏率为8.56%,干预组的幼儿输液渗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成功后及输液过程中进行搂抱姿势干预,头皮穿刺者采用斜卧式搂抱法,四脚穿刺者采用直立式面对面搂抱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液体渗漏,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静脉穿刺的失败,当注射刺激性药物渗漏时,如不能及时恰当地处理,可造成静脉炎,重者会发生局部皮下组织溃疡和坏死。而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它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不同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害进行了不同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翟晔红 《吉林医学》2009,30(12):1077-1078
目的:探讨小儿大面积烧伤救治过程中输液渗漏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通过观察、护理、治疗小儿大面积烧伤出现输液渗漏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输液渗漏原因包括药物因素、血管因素、物理因素、感染因素等。可通过充分稀释药物、加强护理、调节室温和输液温度、使用静脉留置针等措施预防,并可采用局部热敷、冷敷、外用湿润烧伤膏等方法治疗。结论:改良常规穿刺法,有计划的合理使用静脉,加强家长输液知识及输液过程巡视以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我科2009年全年发生的小儿静脉输液渗漏1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静脉输液渗漏患儿经2-6 d的治疗和护理后,全部自行吸收治愈,无一例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输液故障,能有效地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保障患儿输液安全,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时药液局部渗漏的处理冯春琴1高建青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输液部位的药液外渗、外漏现象。本文介绍静脉输液时药液局部渗漏的处理问题。1药液渗漏引起组织肿胀坏死的原因①静脉痉挛:由于高渗药液、升压药、化疗药物的分子浓度高,刺激性强,因而使血管...  相似文献   

19.
锌氧油外敷对静脉输液渗漏消肿效果的观察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卞素琴护理部毕勤奋静脉输液常因诸多原因造成静脉外渗漏,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或精神负担,如处理不及时,常造成再次输液困难,甚至局部感染而造成严重后果。为寻找有效的治疗输液渗漏水肿的措施,我们对21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土豆防治静脉输液中一般性渗漏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2年间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中发生一般性渗漏性损伤的病人30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热敷患处处理输液过程中发生一般性渗漏性损伤护理方法,实验组为采用联合应用土豆片贴于患处处理输液过程中发生一般性渗漏损伤的护理方法。结果:采用联合应用土豆片贴于患处处理输液过程中发生一般性渗漏损伤的护理方法局部恢复的时间明显少于用常规方法热敷患处处理输液过程中发生一般性渗漏性损伤护理方法局部恢复的时间,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应用土豆片贴于患处处理输液过程中发生一般性渗漏损伤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