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采取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局部用减充血剂滴鼻等常规治疗,部分能合作患儿进行鼓室穿刺抽液,对35例伴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的患儿24例进行病因治疗.结果 1月后33例无明显病因的患儿经常规治疗后28例治愈(84.8%),5例好转(15.2%),35例存在明显病因的患儿中,24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行病因治疗21例治愈(87.5%),3例好转(12.5%),未进行病因治疗的11例中仅5例治愈(45.4%),3例好转(27.3%),3例无效(27.3%).结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过程中,病因治疗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采用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局部用减充血剂及类固醇激素鼻喷雾剂,咽鼓管吹张等常规治疗,部分能合作的患儿行鼓膜穿刺抽液。对24例伴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的患儿中15例进行了病因治疗。结果38例无腺样体肥大等并发症的患儿经常规治疗1~3周,34例治愈(89.47%),4例好转(10.53%)。24例有并发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的患儿,15例经常规治疗和去除病因治疗,12例治愈(80%),3例好转(20%),9例未进行病因治疗的患儿中,5例治愈(55.56%),3例好转(33.33%),1例无效(11.11%)。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导致咽鼓管阻塞及清洁廓清功能异常有关,病因治疗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资料完整的听力学检查结果20例做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儿童渗出性中耳炎易反复发作,本组患儿每年发作2次以上者26例(52.0%)。但该病也表现一定的自限性。鼓膜穿刺或置管并同时切除增殖体病变后,患儿听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鼓膜穿刺治疗有效,但对反复发作顽固性渗出性中耳炎患儿应行鼓膜置管,时间应当保留6个月以上;并积极处理增殖体病变。  相似文献   

4.
梁万相 《广西医学》2008,30(8):1290-1290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但影响儿童学习,甚至成为儿童耳聋的主要原因。我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4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fitis mesa,SOM)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小儿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3岁以上儿童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发生过至少1次“中耳渗出液”的病史。笔者对2005年4月~2006年4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临床学院治疗的84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反复发作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6年2月~2010年3月共治疗69例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反复发作的原因及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87耳),男46例,女23例,左耳20例,右耳31例,双耳18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3个月~2年.复发原因:腺样体肥大42例,慢性鼻窦炎22例,其他5例.声导抗检查:鼓室导抗图B型74耳,C型11耳,As型2耳,平均言语听阈(0.5、1、2kHz)40dB HL;传导性聋61例,混合性聋8例.  相似文献   

7.
8.
9.
宋经纬 《安徽医学》1998,19(4):73-74
<正>本院1990年3月至1995年10月间采用置管治疗50例(87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0例(87耳),男29例,女21例;年龄4~12岁,平均8岁.病程2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鼓室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2年1月-2005年6月经鼓室置管治疗的38例(66耳)儿童SOM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随访1—2年86%耳(32例,57耳)听力明显改善,鼓室导抗图恢复成A型。结论 积极改善咽鼓管功能并适当延长留管时间,防止过早脱管对提高儿童SOM的治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郦月琴 《浙江医学》2000,22(5):295-296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病 ,尤其在儿童发病率更高。也是儿童致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科近6年来治疗的33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进行临床分析 ,并对病因及治疗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鼻窦内窥镜检查对明确鼻及鼻咽部病变 ,便于采取有效措施具有一定价值。1.一般资料 :33例中男性21例 ,女性12例。年龄4~14岁 ,平均9岁。在治疗随访中再发2次18例、3次8例、4次4例、5次及5次以上3例。复发间隔时间3个月~1年。每次发病患者均诉听力下降 ,检查鼓膜混浊、内陷、淡红色充血 ,少数可偶见鼓室有气泡或液平。声导抗测定呈B…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60例(96耳)分泌性中耳炎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治愈76耳(79.2%),好转12耳(12.5%),无效8耳(8.3%),总有效率为91.7%。结论综合治疗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了34例60耳小儿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认为治疗上应及早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增殖体肥大者需同时行增殖体刮除术。积极的病因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下  袁军 《医学争鸣》1998,19(5):592-593
0引言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一般认为是由咽鼓管粘膜肿胀,管腔阻塞,致使中耳的通气、引流不畅而造成中耳积液.在儿童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过去由于对此病的命名不一,难以估计确切的发病率.除腺样体肥大、肿瘤和先天性疾病外,儿童OME的诱发危险因素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我们对1992年1月至1996年7月的156例确诊为OME的儿童住院或门诊病例随机进行了分析,以求寻找儿童OME的可能诱发原因.IIR$资料随机统计156例儿童OME,年龄从1岁2月~15岁,来源于住院或门诊患儿,其中男性工16例,女性40例(男:女一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因,采用EBH-Ⅳ型耳鼻喉微波综合治疗仪,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用减充血剂滴鼻等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患儿72例(102耳),治愈86耳,好转8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92.16%.结论 综合性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起到相加作用和协同作用,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因,采用EBH-Ⅳ型耳鼻喉微波综合治疗仪,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用减充血剂滴鼻等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患儿72例(102耳),治愈86耳,好转8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92.16%.结论 综合性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起到相加作用和协同作用,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18.
使用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64例(108耳),并与鼓膜穿刺注药治疗作对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副作用及后遗症,证明鼓膜置管术是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有增长趋势,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甚至成为儿童耳聋的主要原因[1]。临床上SOM的治疗方法很多,所获疗效不  相似文献   

20.
翁国庆  彭娟 《广西医学》2004,26(11):1614-1616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反复性分泌性中耳炎 (SOM)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 4 3例 (79耳 )SOM施行鼻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结果 术后随访 6月至 2年 ,37例 (6 9耳 )症状全部消失 ,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测试检查示听力曲线及鼓室功能曲线恢复正常 ,4例 (6耳 )听力改善 ,术后听力提高 (平均 17 0dB) ,2例 (4耳 )听力无改善 ;拔管后鼓膜穿孔 1例。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SOM ,临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