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灰质炎 (脊灰 )是一种由脊灰病毒引起的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历史上曾造成无数儿童的残疾或死亡。脊灰病毒(PV)分Ⅰ、Ⅱ、Ⅲ三个型别 ,经口进入人体 ,并在肠道淋巴组织中增殖 ,主要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成躯体瘫痪。在所有瘫痪者中 ,约有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消灭脊灰即是消灭脊灰野病毒 ,阻断其在人群中及自然界的循环 ,从而实现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在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全球消灭脊灰目标后的十余年间 ,由于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以及各项消灭脊灰策略的实施 ,全世界脊灰病例减少了95 %以上 ,全球消灭…  相似文献   

2.
采用WHO推荐的RD,HEP2两种细胞株对全省1994年送检的24例患者的45份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阳性率为33.33%(15/45),其中,非脊灰肠道病毒占60%(9/15);其余3例(6份)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分别为Ⅰ型疫苗相关株,Ⅱ型疫苗相关株。较之1993年,海南省脊灰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疫苗相关病例及非脊灰肠道病毒引发病例均有增长趋势,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是常规免疫的补充,是彻底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之一。为了保证儿童身体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实现国家的承诺,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灭脊灰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14次28轮脊灰强化免疫工作。本人是在塔城市二工镇脊灰强化免疫督导工作中有几点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是全区免疫规划工作重点,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和保持高水平的口服脊灰疫苗(OPV)覆盖率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措施,现将我区近10年维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Nielsen等对丹麦从1940~1953年的医院记录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观察研究,以评价旧的脊灰模型的推论。作将脊灰确定为包括诊断为非麻痹型脊灰,麻痹型脊灰,疑似脊灰或初诊淋巴性脑膜炎的病人,严重性的分级从非麻痹型脊灰逐级提升到麻痹型脊灰,呼吸麻痹和死亡。作发现脊灰模型的有关年龄,家庭大小和出生顺序对脊灰发病率及其严重性的影响的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海南省脊灰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风险,科学指导制定预防控制策略,防范和应对脊灰野病毒输入疫情。方法对全省适龄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疑似病例(AFP)、脊灰抗体水平及流动人员等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估海南省脊灰野病毒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海南省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达到98.00%以上,三个地区(18个市县)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达到了99.00%以上,适龄儿童脊灰Ⅰ、Ⅱ、Ⅲ型IgG抗体阳性率均达到98.00%以上,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等7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结论海南省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风险,但输入脊灰野病毒在海南省扩散传播的风险较低,需要重点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后在免疫状态薄弱的流动儿童当中引发二代个案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海南省2005—200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病原学监测结果,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方法,用RDa和L20B细胞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粪便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2005~2009年从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966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33株脊髓灰质炎病毒(PV)毒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96株;33株PV毒株中PVI型8株、PVⅡ型6株、PVⅢ型5株、PV混合型(Pmix)13株、PV+NPEV混合株1株。所有PV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均为脊灰疫苗相关株。结论海南省2005~2009年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中未发现脊灰疫苗衍生毒株(VDPV),且脊灰实验室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WHO的标准,表明海南省AFP病例的病原学监测敏感、高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循化县健康儿童麻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免疫状况。方法:抽取部分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进行麻疹、乙肝、脊灰免疫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保护率94.04%,乙肝抗体保护率64.24%,脊灰I型、Ⅱ型、Ⅲ型抗体保护率96.43%、100.00%、100.00%。结论:循化县(0—14)岁儿童对麻疹、脊灰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已形成对麻疹和脊灰病毒有效的免疫屏障,但麻疹病例仍多点散发且流动儿童发病较多,乙肝抗体水平较低且随年龄增大而抗体保护率逐渐下降。因此,今后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要做好麻疹、乙肝疫苗的基础和加强免疫,提高疫苗抗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9.
潜江市历史上曾是脊髓灰质炎(脊灰)严重流行县市之一,在无有效预防措施前,各地均有病例报告,时有局部暴发.广泛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施消灭脊灰工作策略后,自1993年起已无脊灰野病毒病例.经潜江市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组证实并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考核验收,潜江市达到了无脊灰证实工作的标准.为评价我市消灭脊灰工作策略的效果,并为其他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经验借鉴,现对我市消灭脊灰工作进程及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黄国  叶秀华  陈成连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4):513-515,521
目的评估江门市各辖市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科学指导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方法根据输入风险、AFP病例监测、人群免疫情况等指标综合分析评价,评估江门市各市区脊灰野病毒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2009—2011年报告35例AFP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97.14%;各市区脊灰疫苗接种率和脊灰疫苗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2010年随机抽查56人进行脊灰抗体检测,脊灰I型、Ⅱ型、Ⅲ型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07%、94.64%、92.86%。3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51/10万,最高的是蓬江区2.21/10万,其他市区均〈1/10万;开平市、江海区风险评估的综合评分为45、42分,为高风险地区。结论江门市存在脊灰野毒株输入的风险,各市区尤其是高风险市区应完善AFP病例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全省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所采取的免疫和监测措施予以评价,提出今后需要改进的环节。方法:收集分析近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病毒监测和免疫接种资料。结果:近8年AFP病例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但有少数边远、人口稀少的地区多年无病例报告,脊灰病毒(Poliovirus PV)、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率低于全国。结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较高,形成人群免疫屏障作用,但城市流动人口与边远地区应加强儿童免疫接种管理和AFP病例的监测报告工作,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AFP病例主动搜索。  相似文献   

12.
陈永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44-1645
目的分析乐东县脊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为证实全县维持无脊友状态提供依据。方法对自1995年1月建立的AFP监测网络以来全县脊友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6年脊友监测系统共报告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22倒,排除22例,无脊友确诊病例。病例分布在沿海5个乡镇,呈散发,无明显季节高峰。全部病例均采集双份合格粪便标本,经病毒分离阳性5例(22,72%),均为疫苗相关株。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的报告率每年达到1/10万以上,达到了WHO规定的1/10万的指标。结论乐东县脊灰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较高,全县11年来一直维持在无脊友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夏2000-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他健康人群肠道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方法对采集的粪便标本利用L20B及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标本用脊灰标准诊断血清定型。结果AFP病例及其他健康人群脊灰病毒(PV)分离率分别为8.33%和1.61%,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分别为13.33%和15.20%。结论我区AFP病例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运行良好。在所有人群中分离到的23例PV株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均为疫苗株,表明我区未发现脊灰野毒株和疫苗衍生株病例。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1963年开始应用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减毒活疫苗,随着预防接种的实施和计划免疫工作的普及,脊灰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自1984年以来,除1987年发病率为0.47/10万外,已有七年无病例报告,为掌握脊灰的发病与漏报情况,1992年5~7月在城市、农业区、牧业区抽点进行儿童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葫芦岛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方法:调查2个县区7个不同年龄组人群420名,采用细胞中和实验法检测脊灰中和抗体。结果:420名人群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阳性率为98.17%,Ⅰ型99.05%,Ⅱ型98.33%,Ⅲ型97.1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cmetric mean titer,GMT)值分别为1∶109.43、1∶69.16、1∶46.62。结论:全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阳性率较高,均超过95%,可见葫芦岛市健康人群的脊灰免疫覆盖率非常高,且GMT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已形成抵御脊灰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病地区,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实施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为实现无脊灰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004年全区AFP病例监测工作显著,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现将全区2004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德宏州实施强化免疫项目16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对相对人群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免疫;建立敏感的AFP监测系统,监测AFP病例;统计分析防治措施及效果。结果1993~2008年全州儿童基础免疫应服脊灰疫苗228578人次,实服苗216236人次,服苗率94.6%;强化和扫荡免疫登记儿童2059725人次,实服苗儿童1970553人次,服苗率95.67%,接种流动儿童128617人次,其中零剂次儿童38868人次;监测发现AFP175例,年均发病率1.15/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3.14%,送检率94.29%,检验结果均为非脊灰病例,1990年后未发生脊灰病例。结论德宏州实施脊灰强化免疫策略后,在相对人群中建立了牢固的免疫屏障,AFP监测系统敏感,连续十九年保持了无脊灰状态,达到了项目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菏泽市一例确诊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监测、诊断进行分析,探讨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诊断标准及减少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发生的策略。方法根据病例的急性驰缓性麻痹(AFP)专病管理系统资料、个案调查资料、预防接种相关资料、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和脊灰实验室病毒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依据WS294-2016《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以及山东省处置类似病例的意见,菏泽市李××的最终诊断为确诊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结论现行的脊灰诊断标准仍需完善,应严格把握I+Ⅲ型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症,进一步完善消灭脊灰免疫策略,减少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日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要求4岁以下儿童一律按种两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一律实行免费接种。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遵义市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充分发挥脊灰病毒监测作用.方法用细胞培养法对79例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脊灰和非脊灰肠道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遵义市2004年急性弛缓麻痹病例监测共报告病例79例.粪便标本采集合格率为93.76%,粪便标本7d内送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为100%.分离出脊灰病毒(PV)4株,其中Ⅰ型疫苗变异株1株,Ⅱ型疫苗相关株1株,Ⅲ型疫苗相关株2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株[2],所有PV阳性病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结论AFP病例监测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积极监测AFP病例控制弛缓行麻痹,消灭脊髓灰质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