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老年心血管疾病(CVD)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方法运用 MNA 法测定316例老年 CVD 住院患者的 MNA 总分,根据 MNA 总分 评 估 患 者 营 养 状 况。结果营养不良组52例(16.46%),营养不良风险组60例(18.99%),营养状况良好组204例(64.56%);女性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高龄患者(≥80岁)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低龄患者(60~<80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农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城镇居住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 CVD 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可在老年 CVD 住院患者中应用 MNA 进行营养状况监测和营养不良风险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参数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 158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分为营养良好组、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组。各组患者均行baPWV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营养不良组较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baPWV升高。 且随着营养状况的下降,baPWV逐渐增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NA评价、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 前白蛋白和体重指数与baPWV呈负相关(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MNA、血清前白蛋白与baPWV升高相关。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营养状况与baPWV相关,营养不良患者动脉硬化病变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微型营养评价法与主观全面评价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评估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及主观全面评价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价作用,并比较MNA和SGA。方法对10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MNA、SGA评价和传统营养评价指标测量。结果(1)根据MNA评价结果,营养正常者、潜在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者分别为27.4%、35.3%、37.3%;根据SGA评价结果,营养正常者、轻中度营养不良者、重度营养不良者分别为43.1%、21.6%、35.3%。(2)根据MNA评价,营养正常组、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不良组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CMC)、腓肠肌围(calf circumference,C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总蛋白(total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总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等指标,3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据SGA评价,营养正常组和轻中度、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其BMI、ACMC、CC、Hb、TP、Alb、PA、TLC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其TP、Alb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2)MNA和SGA皆是评价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简单有效方法,在评价老年恶性肿瘤营养状态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上总体趋势一致,在某些方面,MNA优于SGA。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简易营养评价法(MNA)在老年护理医院中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可行性及与其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6例住院老年患者,利用MNA量表(18个问题)进行调查,同时收集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和其它资料。结果按MNA法所得数值进行分级,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为27.6%,营养不良危险为48.7%,营养良好为23.7%;MNA与营养客观指标(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和上臂肌围MAMC),继发感染和病死率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NA是老年护理医院能够接受的一种营养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在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微型营养评定工具(MNA)及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对本院老年病科345例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住院时间进行评估。结果:NRS2002的灵敏度为84.7%,ROC曲线下的面积(AUC.ROC)为0.899;NRS2002评估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大于10d的可能性高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患者(OR=6.43,95%CI=2.45—12.67)。结论:NRS2002对于老年病科住院患者住院时间有较好的预测性,但其在老年病科住院患者中的适用性还有待于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住院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法(NRS 2002)进行营养评估,将其分为农村组和城市组,分别有299例和201例,分别对不同地域(城市和农村)、不同BMI指数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500例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患者120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4.0%;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219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8%。其中,城市组老年患者和农村组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3.9%和30.8%;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3.3%和50.8%;城市组老年患者均显著低于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RS 2002评分≥3分的患者中,BMI<18.5 kg/m 2的比例显著高于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总体营养状况较差,临床治疗中应提高重视程度,并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发生情况,比较不同营养状态的患者营养指标、年龄及营养支持状况的差异,用以指导治疗。 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价法简表(MNA-SF)对158例住院大于3个月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结合人体参数测量、实验室指标、年龄及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营养正常仅7.59%(12/158),而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8.48%(45/158)、63.93%(101/158),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三组病人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MC)、小腿围(CC)、血白蛋白(ALB),血糖(Glu),总胆固醇(TC),肌酐(Cr)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05) 。营养正常组的AMC和CC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及营养不良风险组(P< 0.01)。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均以营养不良为主,且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高。营养不良组较营养不良风险组及营养正常组营养支持比例明显增高,但仍有较大比例未行营养支持。 结论:长期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明显增高,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且随年龄增长比例增高,营养支持状况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老年慢性肾脏病(CKD)病人中应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MNA-SF在老年CKD患者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可行性,分析老年CKD患者与营养状况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 应用MNA-SF量表对82例老年CKD(KDIGO1-4期)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别记录血常规、血脂、血生化等指标.结果 82例老年CKD患者中,正常营养状态者24例,占29.27%,营养不良者11例,发生率为13.41%,有营养不良风险存在者47例,发生率为57.32%.CKD不同分期患者中,营养不良风险存在有显著性差异(F=12.5721,P<0.05).营养不良风险存在者的Hb、Apro、TT3低于正常营养状态者(P<0.05),而与营养不良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营养不良风险存在者中CH高于营养不良与正常营养状态者.结论 MNA-SF量表评估能较早地评价老年CKD的营养状况,对老年CKD患者早期营养代谢干预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用MNA法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营养评价,了解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营养不良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简易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评分将200例肿瘤患者分为3组:营养不良组(MNA评分〈17分)、营养不良危险组(MNA评分介于17~23.5分)、营养良好组(MNA评分≥24分),并进行MNA评分、体格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营养不良者占29.5%,营养不良危险者占31.5%.营养良好者占39%。MNA总分与体质指数(BMI)、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值呈显著相关(r=0.451~0.655,P=0.000)。结论: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MNA与实验室检查有较好的符合程度,适用于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部队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现状。方法选择部队老年住院患者203例,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及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203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总发生率较低为29.56%(60/203),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9.90%(81/203),高年龄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营养支持率为38.92%,营养状况良好组的营养支持率为19.36%。结论 MNA-SF适合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部队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营养支持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微型营养评估表(MNA)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NI)评价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的功效。方法 收集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基线资料,以MNA判定的营养不良或风险作为效标绘制PNI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PNI最佳截断值并分组。再应用MNA和PNI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与人体测量学、生物化学、功能评估等参数进行相关性比较。最后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PNI最佳截断值为50.625。120例患者中MNA评估为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者57例(47.5%),PNI评估为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者51例(42.5%)。在评估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时,MNA与PNI在年龄、体重、手臂围、小腿围、体重减轻、体重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淋巴细胞总数、总蛋白参数上无显著差异。两种方法一致性验证中,PNI与MNA具有高度一致性(κ=0.664)。结论 PNI和MNA在评估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中具有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与传统客观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的头颈肿瘤患者100例,通过客观营养指标及MNA法评估其营养状况。结果客观营养指标低于正常值的阳性率分别为体质指数20%,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2%,上臂中段肌围19%,血清白蛋白4%,血红蛋白2%,前白蛋白31%及转铁蛋白24%;根据MNA评估,按营养状况评分结果分为三组:营养良好占68%,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占20%,营养不良占12%;除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外,其余客观营养指标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lt;0.05);MNA与传统客观营养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MNA可作为头颈肿瘤患者的有效营养状况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运用MNA法对肺癌病人进行营养评价,了解肺癌病人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借此阐明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营养评价及早期给予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为临床营养不良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115例新人院的肺癌病人进行MNA评分、体格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病人的营养状况根据MNA评分被分为三组:营养不良组(MNA评分〈17),营养不良危险组(MNA评分介于17~23.5),营养良好组(MNA评分〉124)。结果全组病人中,根据MNA评分结果,营养不良者占29%,营养不良危险者占31%,营养良好者占40%。MNA总分与BIM、PA、Alb值呈显著相关(r=0.4.51~0.655,P=0.000)。结论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MNA与实验室检查有较好的符合程度,适用于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14.
微型营养评价法在头颈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筛查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与传统客观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的头颈肿瘤患者100例,通过客观营养指标及MNA法评估其营养状况。结果客观营养指标低于正常值的阳性率分别为体质指数20%,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2%,上臂中段肌围19%,血清白蛋白4%,血红蛋白2%,前白蛋白31%及转铁蛋白24%;根据MNA评估,按营养状况评分结果分为三组:营养良好占68%,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占20%,营养不良占12%;除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外,其余客观营养指标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MNA与传统客观营养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MNA可作为头颈肿瘤患者的有效营养状况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用三种营养评价方法评价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探讨最适合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ALL)、简易的微型营养评价法(MNA-SF)、欧洲营养不良风险调查方法(NRS-2002)对108例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优劣。结果 MNA-ALL和MNA-SF对营养良好、潜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A-ALL、MNA-SF、NRS2002对营养良好和潜在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方法对男性、低龄组(60~79岁)住院老年患者潜在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高龄组(>8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MNA-ALL较其他方法检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高,可作为老年患者入院营养状况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中菊  胡乃中 《安徽医学》2011,32(12):1998-2000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与各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GA(主观全面评估)、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对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200例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不同年龄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风险与并发症、住院时间、Child分级及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住院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风险发生率老年组(≥60岁)均高于非老年组(〈60岁),老年组肝硬化中有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P〈0.05);老年肝硬化患者Child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在有营养不良、营养风险与无营养不良、无营养风险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增加,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对他们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7,(4):539-540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D)老年患者早期的营养状况和营养风险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微营养评定法(MNA)和生化指标的测定对我院80例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营养不足进行评定分析,同时与性别、年龄相仿的84例健康老年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观察两组的体重指数(BMI)、营养不足发生率和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MNA评分、BMI、ALB和CRE值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营养不良的患者更易发生AD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广州市某社区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结合身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血清白蛋白( serum albumin,ALB)对127例老年科慢性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9.1%,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15.0%。不同年龄组间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营养正常组与营养风险组、营养不足组的BMI、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营养风险组与营养不足组BMI、ALB、H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社区老年病人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白玉荣 《中外医疗》2015,34(1):93-94
目的研究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并发症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500例年龄≥65岁的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时间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完成各项指标者464例,其中营养正常患者257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207例,并且这207例患者BMI、AC、CC、ALB、Hb、TLC水平均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而TP、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40,P<0.01)。结论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通过NRS2002获得初步评价,该科内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重视合理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文建 《中外医疗》2012,31(27):9-11
目的调查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消化内科218例老年住院病人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治疗率。结果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3.9%,营养风险的总发生率为46.3%,入院后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9.4%。结论 NRS2002能有效筛查消化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目前的营养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应重视肠内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