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扫描,之后采用后处理工作技术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以及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进行图像处理,对比分析三种处理方法对于隐匿性骨折的显示。结果所有58例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显示后确诊为隐匿性骨折。患者发生的部位分别为环枢关节骨折患者14例,膝关节骨折患者7例,肩关节骨折患者7例,足跗骨骨折患者6例,肋骨骨折患者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4例,腕关节、肘关节骨折患者各3例,骶尾骨、颞颌关节骨折患者2例,其他部位骨折患者5例。 CT横轴位诊断骨折阳性率86.20%(50/58),MPR诊断骨折阳性率为100.0%(58/58),VR诊断骨折阳性率75.56%(44/58),SSD诊断骨折阳性率68.97%(40/58)。 MPR的诊断阳性率最高,显著高于VR和SSD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结合后处理技术,特别是结合MPR技术的确诊率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腕、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腕、踝关节损伤患者共计50例,其中腕关节损伤30例,踝关节损伤20例,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得到MPR、VR及SSD图像。结果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清晰显示了50例共76处腕及踝关节骨折,MPR能清晰地显示关节诸组成骨的微小骨折、骨折移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VR显示骨折全貌,SSD能准确评估关节对位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较全面地显示腕、踝关节损伤的基本征象,为腕、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精确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如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INSPACE(VRT)等技术在胸外伤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资料完整的胸外伤肋骨骨折的患者共192例MSCT后处理图像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MPR、SSD、VRT等后处理技术成功的显示了192例共235处骨折并与X线平片、CR、2DCT对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图像清晰的显示了192例共235处骨折、X平片和CR诊断214处、2DCT诊断骨折224处,MSCT后处理技术在发现细微小骨折、不全性骨折、隐匿性骨折及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方向方面较好。MSCT后处理技术及X平片、CR、2DCT的联合应用能较好的显示肋骨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胸外伤肋骨骨折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滕云  常进勇  马润梅 《包头医学》2009,33(4):200-20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X线平片检查有怀疑、临床体征明显或随访仍怀疑的急性外伤患者行MSCT扫描,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得到MPR和SSD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明确有否骨折。结果:59例显示有骨折,阳性率达71.95%(59/82)。其中肩关节3例,腕关节6例,骨盆8例,髋关节11例,膝关节20例,踝关节及足跗骨9例,眼眶、鼻骨各1例。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对隐匿性骨折是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膝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1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全部患者行:多平面重组MPR,多平面容积重组MIP,表面遮盖法(SSD)重建及容积再现VR,分析三种方法对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共发现骨折25例.MPR显示了所有骨折的部位及形态,SSD技术漏诊2例骨折,VR技术漏诊1 例骨折.结论 SSD及VR技术可以立体、逼真地显示骨折及脱位情况,MPR技术较SSD、VR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细小的骨折线,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结合不同重建技术,可以准确、直观地诊断骨关节损伤,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阴影显示(SSD)和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技术对四肢骨关节骨折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64例经X线平片检查证实骨折和可疑骨折的患者全部采用多层螺旋CT(MSCT)横断位薄层扫描,再经MPR,SSD,VRT重建观察。结果  64例骨折患者经多层螺旋CT MPR、SSD和VRT技术可清晰显示四肢骨关节不同程度的骨折,骨折线的走形,碎骨片大小,移位情况。结论  MSCT MPR,SSD及VRT对四肢骨关节骨折及可疑的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准确,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详细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诊断腰椎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用后处理技术(MPR、MIP、SSD、VR等)进行重建。结果:30例腰椎隐匿性骨折中,腰椎骨折18例,横突骨折7例,棘突骨折5例。结论:螺旋CT对腰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较大,凡是临床高度怀疑腰椎骨折而X线平片阴性者,均应进一步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胸骨细微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诊断的胸骨细微骨折69例,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MIR)、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69例胸骨细微骨折中,横断骨折为48例(占69.6%),斜行骨折12例(占17.4%),不全性骨折9例(占13.0%)。矢状位MPR图像对胸骨细微骨折显示率为100%,冠状位显示率为84.1%,横断位显示率为62.3%。结论 MSCT的后处理技术图像可以准确地检出胸骨细微骨折,明显优于横断面图像,尤其是矢状位MPR图像可以避免胸骨细微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在胸外伤肋骨轻微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资料完整的胸外伤肋骨骨折的患者共53例,经容积数据结合MPR诊断与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资料SSD技术对照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结合MPR在发现轻微骨折、不全性骨折方面较好,而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SSD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方向方面较好.结论 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结合MPR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有确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年来我院行64排螺旋CT肋骨骨折重建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薄层扫描,并进行MPR、MIP、SSD、CPR及VR等方法后处理,与DR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例中DR显示106处肋骨骨折,螺旋CT扫描各种重建方法发现肋骨骨折146处。结论 64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更高,MPR、MIP、CPR重建成像技术在显示肋骨轻微骨折上效果较好,SSD、VR成像在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和空间位置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成像对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5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所获得数据传递到ADW4.3工作站上进行MPR和VR三维重建,将获得图像与常规CT轴位图像及X线平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VR结合MPR图像能清晰显示腕关节骨折细节,共确诊骨折154处,累及关节面48例,诊断符合率均为100%,高于轴位CT图像(90%,85%)及X线平片(73%,67%),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 VR、MPR图像可全面、准确显示腕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面损伤情况,图像直观、立体,对临床具有较高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及容积重建(VR)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与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MPR、SSD、VR成像,结合轴位扫描图像对骨折分型,观察3种重建图像在显示骨折线、骨折碎片以及四肢关节脱位方向和程度的效果。结果:MPR对判断关节脱位方向和程度有帮助;SSD显示骨折和关节脱位的立体效果较好;VR虽然立体效果稍逊于SSD,但能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结论:MPR、SSD、VR3种重建方法可互为补充,能够立体直观、整体地显示四肢骨关节骨折和关节脱位,对临床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患者预后的估计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T扫描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106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成像(SSD)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原始横轴位图像的夹层动脉瘤破口检出率为37.7%,MI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容积重建(VR)等重建技术在复杂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创伤性骨折100例,包括胫骨平台骨折30例,髋臼骨折30例,脊柱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0例。所有病例均经DR检查和16-SCT检查。16-S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行MPR、SSD和VR重建。结果100例骨折共检出308处骨折线。DR检出239处,检出率77.6%;16-SCT横轴位检出301处,检出率97.7%;MPR检出308处,检出率100%;SSD检出246处,检出率79.9%;VR检出279处,检出率90.6%。在骨折分型上,DR有21例诊断错误,包括:胫骨平台骨折9例,髋臼骨折8例,脊柱骨折4例。在检出骨折线数量方面,16-SCT横轴位、MPR、VR与D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SSD与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诊断方面,16.SCT轴位图像及其MPR、SSD、VR等重建技术明显优于DR。结论16-SCT的轴位、MPR、VR图像在显示骨折线及骨折分型诊断方面明显优于DR,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其他影像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螺旋 CT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reconstmctions,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 (surfaceshadeddisplays,SSD)及容积重建 (volume reconstructions,VR)在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5例跟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 CT容积扫描 ,然后在工作站上进行 MPR、SSD、VR成像 ,结合轴位扫描图像 ,观察这三种重建图像在显示骨折线、骨折碎片以及跟骨距下关节面塌陷方向和程度的效果。结果 :MPR对判断跟骨距下关节面塌陷方向和程度有帮助 ;SSD显示跟骨骨折和距下关节面塌陷的立体效果较好 ;VR虽然立体效果稍逊于 SSD,但能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结论 :MPR、SSD、VR这三种重建方法可互为补充 ,能够立体直观、整体地显示跟骨骨折和距下关节面塌陷 ,对临床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5 0例外伤患者均行CT检查和三维重建 ,分析图像表现 ,并与X片进行对照。 结果 :5 0例外伤患者中CT横断面结合多平面键 (MPR)和重建容积 (VR)显示骨折 4 3例 ;CT发现了 11例X线平片上漏诊的多骨骨折。 2 1例的SSD和VR ,从外部立体地显示骨折线的长短、形态、走向 ,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空间位置及骨折的移位和关节对位状况 ;MPR图像能准确地显示骨表面和骨内部的骨折线 ,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的细节。 结论 :螺旋CT结合SSD、VR、MPR图像可以提供骨关节创伤非常有用的空间信息 ,临床应用价值大 ,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订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容积扫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对328例腰腿痛患者行全腰椎CT容积扫描及MPR、VR和CPR等图像后处理,观察腰椎峡部裂的显示情况。结果 328例中发现腰椎峡部裂26例,占8.0%。共检出50处腰椎峡部裂,斜矢状位、曲面重建、容积再现、MPR均可清晰显示腰椎峡部裂的直接征象,椎弓关节间部的骨性缺损,包括椎弓峡部骨质增生和碎骨片等继发改变。而轴位发现峡部裂仅21例(80.8%)。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及重建技术的运用能明显提高腰椎峡部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包括SSD法和VRT法),分析各种方法对骨折的显示,并与平片对照。结果X线平片对骨折的检出率为70.8%,MSCT横断位、MPR、SSD、VRT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98%、98%、90%和99%。MSCT横断位可发现细小骨折。但缺乏立体信息,三雏重建图像(SSD、vRT)能良好的显示骨折部位骨结构的空间关系,SSD立体感最强,MPR显示骨折线走行和移位程度更有优势且能兼顾软组织的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MPR、VRT、SSD可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性,简化思维过程,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