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硬质胆囊镜、软质胆道镜三镜技术在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 .治疗胆囊结石(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采用三镜联合保胆取石(息肉)术的胆囊结石(息肉)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中56例胆囊结石和24例胆囊息肉应用腹腔镜、硬质胆囊镜成功取净结石和息肉;34例胆囊结石联合应用三镜取净结石;8例患者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取出结石的病例中,单发结石25例,多发结石65例,结石数1~52颗,直径0.2 ~3.2 cm.2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单发7例,直径1.0~1.2cm;多发17例,直径0.4~1.0cm.手术时间40~125 min,平均78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均无手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胆囊内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3.1%.结论 腹腔镜、硬质胆囊镜、软质胆道镜三镜技术在保胆取石(息肉)术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提高结石取净率,增加保胆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微创保胆手术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为338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36例成功完成保胆手术,2例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50~210 min,平均(90±12)min;住院4~7 d,平均(5±1)d。患者均治愈顺利出院,无胆漏、胆囊及胆管出血、腹腔感染、胆石及息肉残留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6个月,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1.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结石残留率低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进行健康宣教、随访,并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32例腹腔镜保胆取石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经验,探讨术中胆囊和胆总管切开及缝合顺利的合理性。方法 总结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3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保胆取石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结果 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0~220min,平均(160±23)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10d,平均(8.7±1.5)d。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3~31个月,均无结石复发,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结论 腹腔镜保胆取石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扩大了保胆手术的治疗范围,正确的选择术中胆囊及胆总管切开顺序对于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胆取石(息肉)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为93例患者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资料。单纯胆囊结石65例,其中单发21例,多发44例,合并肝硬化2例、肝硬化伴肝癌2例、直肠癌术后肝转移1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伴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16例,其中单发10例(3例腺瘤性息肉,7例胆固醇性息肉),多发6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结石合并息肉1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结果:92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因术后第5天胆囊切口裂漏胆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06±35)min。术后1例颈部切开取石患者出现上腹疼痛,引流出淡黄色腹水,量约15 ml/d,超声检查提示小网膜腔少量积液,考虑少量胆漏,术后第5天腹痛缓解,腹腔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拔除引流管后无不适。余患者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2~14 d,平均(4.1±2.7)d,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42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2、18个月胆囊内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均未服利胆药物),予以利胆排石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腹部超声,结石消失。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息肉)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利于维护患者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合并肝硬化、肝脏恶性肿瘤的患者,如胆囊结石导致腹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且肝硬化、肝脏恶性肿瘤处于稳定期,也可谨慎考虑施行腹腔镜保胆手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 年间110 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108 例,成功率98.2%;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2 例,中转率1.8%。手术时间40~90 min。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次日进流质饮食,3 d 出院。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 例,并发症占0.9%。无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108 例患者中,随访97 例,失访11 例;随访率89.8%。每半年随访1 次,随访 1~4 年;4 年结石复发率为3.09%。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并且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术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胆囊结石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6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经验.方法 65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2例,合并肝硬化伴肝癌2例,合并直肠癌术后肝转移1例,合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及严重脾功能亢进1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5例.63例患者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术,2例行胆囊颈部切开取石术.术中使用胆道镜25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16例.术后服用利胆药物者55例,服药时间为1周至1个月.结果 64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1例术后第5天因胆囊切口裂开漏胆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颈部切开取石患者术后出现上腹疼痛,腹腔引流管每天引出约15ml淡黄色腹水,考虑少量胆漏所致,术后5d腹痛缓解,腹腔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拔除腹腔引流管后无不适.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42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12个月胆囊内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给予利胆排石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腹部超声显示胆囊结石消失.结论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有利于维护患者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只要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增厚不明显、胆囊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患者及家属保胆愿望强烈,均可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保胆取石并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并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我院20例中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经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0例,于胆囊切开取石后缝合胆囊;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取净结石后用4-0可吸收线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2例因结石较大且嵌顿于胆总管下端,难以取出,中转开腹。18例手术获成功,均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漏2例,引流10~60ml/d,持续1~4d,术后3~7d拔除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80±31)min。术后住院7~10d,平均(7.0±1.3)d。患者均治愈。随访1~32个月,无结石复发,胆囊收缩功能检测为20%~30%。结论: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为1 039例患者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 006例应用腹腔镜、胆道镜成功取净结石、息肉;33例中转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95例结石患者中单发176例,多发519例;结石数量1~407颗,平均(14±2.3)颗;直径0.1~3.3 cm,平均(1.1±0.12)cm。31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单发79例,直径0.5~2.2 cm,平均(0.7±0.15)cm;多发232例,直径0.4~1.0 cm,平均(0.6±0.13)cm。手术时间30~125 min,平均(50±6)min。术后平均住院4 d。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0.5~5年,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0.43%,息肉(胆固醇性)复发11例,复发率3.54%。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安全、可行,可提高结石取净率及保胆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解放军第452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70例,与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对比,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上,保胆取石组明显少于或短于胆囊切除组(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但是保胆取石术后结石的复发有待长期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纤维胆道镜下微创保胆切除息肉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8月施行的腹腔镜辅助纤维胆道镜下微创保胆切除息肉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除3例患者因胆囊腺瘤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其余15例均保胆成功,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78±6)min,平均住院5.8天,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胆瘘、出血、伤口感染等,术后随访2个月~2年,保胆患者胆囊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纤维胆道镜下微创保胆切除息肉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切实可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镜微创保留胆囊的术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组)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165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恢复良好。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腹腔镜组有2例结石残余,开腹组有5例结石残余,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经平均1.2年(1个月~3年)随访,开腹组有9例复发,腹腔镜无一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在保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对63例胆囊畸形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将胆囊畸形分为胆囊萎缩和折叠畸形两种,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慢性炎症明显。其中胆囊萎缩21例,呈葫芦状;占胆囊1/4者11例,1/3者10例。折叠畸形42例,畸形与体部成角≥90度,或虽畸形与体部成角≤90度,但折叠处及其远端慢性炎症明显;占胆囊1/4者7例,其中向左折叠畸形3例,向右折叠畸形4例;1/3者15例,均向右折叠畸形;1/2者15例,向左折叠畸形1例,向右折叠畸形14例;2/3者5例,向左折叠畸形1例,向右折叠畸形4例。保留的胆囊功能正常:胆囊管通畅,胆囊壁≤3 mm,无明显炎症,胆囊收缩试验≥30%。本组合并胆囊结石57例,占90.5%,30例是黑色胆色素及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52.6%。27例是胆固醇及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47.4%。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结果6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134.7±24.1)min;排气时间分别是18-30(25.3±3.7) h;胆漏3例,每日5-30 ml,术后4、6、10 d 拔除引流管,术后7-11 d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5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胆囊切除术后腹痛、脂肪泻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无结石复发;术后6-12月胆囊代偿性扩张,最小达4 cm ×2.5 cm ×2.5 cm,术后胆囊收缩试验57%±12%,较术前42%±12%明显提高(t =17.12; P<0.001)。结论完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疾病,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保胆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的可行性.方法 自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对55例胆囊畸形的病人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将胆囊畸形分为胆囊萎缩和折叠畸形两种,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慢性炎症明显.其中胆囊萎缩21例,呈葫芦状;占胆囊1/4者11例,1/3者10例.折叠畸形34例,畸形与体部成角≥90度,或虽畸形与体部成角≤90度,但折叠处及其远端慢性炎症明显;占胆囊1/4为7例,其中向左折叠畸形3例,向右折叠畸形4例;1/3者11例,均向右折叠畸形;1/2者13例,向左折叠畸形1例,向右折叠畸形12例;2/3者3例,向左折叠畸形1例,向右折叠畸形2例.保留的胆囊功能正常:胆囊管通畅,胆囊壁≤3 mm,无明显炎症,胆囊收缩试验≥30%.本组合并胆囊结石49例,占89.1%,27例是黑色胆色素及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55.1%.22例是胆固醇及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44.9%.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结果 5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134.7±24.1) min;排气时间分别是18 ~30 h(25.3±3.7);胆漏3例,每日5~30 ml,术后4、6、10d拔除引流管,术后7~11 d痊愈出院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60个月,病人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胆囊切除术后腹痛、脂肪泻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无结石复发;术后胆囊代偿性扩张,最小达4 cm ×2.5 cm ×2.5 cm,术后胆囊收缩试验53%±10%,较术前39%±7%明显提高(t=-15.848;P <0.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是治疗胆囊畸形的有效方法,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保胆术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低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有2例结石复发,复发率3.12%。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保胆取石术后结石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及胆道镜在肝胆手术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192例行肝胆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诊治,及腹腔镜及胆道镜在肝胆手术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结果〓死亡病例。192例病人远期随访,行保胆取石114例,有4例复发,1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无明显症状,予以定期随访。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取石46例,均经1次到最多5次完成取石。其他肝胆手术32例,2例出现但漏,经保守均治愈。结论〓肝胆手术中,只要发挥腹腔镜及胆道镜优势,能够体现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为109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保胆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77.3±19.8)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8.2±3.6)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36 h,平均(18.5±9.9)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4-56 h,平均(28.2±10.3)h;术后住院2-5 d,平均(3.4±0.8)d。术后无出血、胆漏、急性胆囊炎、胆囊残留结石、胆管结石、胆管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9个月,均无胆囊恶变;1例于术后14个月结石复发合并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粘连致密,行腹腔镜手术时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1例于术后26个月复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余者均无结石复发及右上腹疼痛、肩背部疼痛等症状。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保留了胆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有胆结石家族史、高脂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应慎重选择保胆取石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23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组)、22例行开腹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开腹组)。结果:腹腔镜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等方面优于开腹组(均P0.05);而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肝功能指标、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均无结石残余;腹腔镜组发生胆汁漏1例,开腹组发生肝断面积液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43例,无结石复发及腹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与开腹途径相比疗效相当,但腹腔镜组术后恢复快,可作为该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2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切开胆囊管或胆总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结果:26例患者均按常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例行胆囊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未放置"T"管;14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8例未放置"T"管,行一期缝合,6例胆总管内放置"T"管,术后6~8周行纤维胆道镜检查,2例发现残余结石,并取净,4例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造影后未发现结石,拔除"T"管。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有效。术中不能取净胆总管结石者,术后可通过"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金标准手术,但在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紊乱、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的情况下,实施标准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具有较大难度和风险,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LSC)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中转开腹手术率,并可有效避免胆管、血管损伤,但是这种手术方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胆囊颈管情况不明及结石残留。本研究探讨LSC联合胆道镜探查胆囊颈管在复杂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36例LSC同时进行胆囊颈管胆道镜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9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及CT检查明确诊断,33例患者进行MRCP检查,其中28例提示胆囊颈管内结石或可疑结石,2例患者合并Mirriz综合征。结果:36例患者均行LSC同时进行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术中发现胆囊颈管内有胆汁流出8例,无胆汁流出28例。有胆汁流出患者经过胆囊颈管探查发现结石2例,采用超细取石网篮取出。无胆汁流出患者胆道镜探查发现结石26例,观察到胆囊管远端炎性狭窄1例,胆囊管迂曲无法进一步深入探查1例;结石的处理包括单纯采用取石网篮取出4例,采用等离子碎石+取石网篮取石16例,采用针刀剖开胆囊管螺旋瓣+等离子碎石+取石6例;取石后胆汁流出23例,3例无胆汁流出,其中1例远端炎性狭窄,考虑胆囊管炎性闭塞,另2例胆管扭曲,未能完成进一步探查明确原因。35例胆囊颈管采用倒刺线进行关闭,1例因胆囊颈管炎症水肿严重,无法缝合,颈管内放置引流管。无中转开腹患者,术中无胆管及血管损伤发生。手术时间50~170 min,出血50~120 mL,术后出院时间为5~10 d。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炎1例,胆汁漏2例,Trocar孔感染1例,其他非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行ERCP胆总管取石1例。2例胆汁漏患者保持引流管通畅,分别于2周和1个月后胆汁漏停止。随访5个月至1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LSC结合胆道镜胆囊颈管探查,可以最大程度了解胆囊颈管内情况,较好解决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及残留问题,在复杂胆囊手术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9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镜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和腹腔镜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每组各48例。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组相比,双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差、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