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结核球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32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肺结核球及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核球好发于背侧肺段;密度大多均匀,边界光整,部分病例可见粗长毛刺;病灶内部常见弥散小钙化点,靠近边缘的弧形钙化,钙化面积大于病灶的10%;薄、厚壁空洞内缘光整或裂隙状空洞;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或环状强化;病灶周围的卫星病灶及胸膜增厚,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不肿大.抗结核治疗后复查病变吸收慢或略吸收、不吸收.结论 综合分析各种CT征象,结合临床资料,肺结核球的诊断准确率可提高;对一时不能确诊的病例,应做CT引导下穿刺检查.  相似文献   

2.
空洞型肺结核与空洞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永红  武宜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04-4306
目的:分析空洞性肺结核与空洞性肺癌的CT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空洞型肺结核及空洞型肺癌,评价空洞壁及周围特点。结果:21例空洞性肺结核,其中薄壁17例,厚壁4例,偏心空洞6例,有壁结节4例,毛刺6例,卫星病灶12例,胸膜尾征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病灶临近胸膜下脂肪线增厚4例;18例空洞性肺癌,厚壁16例,薄壁2例,其中15例为偏心性,有浅液平6例,呈分叶状13例,伴卫星灶2例,胸膜尾征12例,血管集束征11例,胸腔积液6例,淋巴结肿大12例。结论:CT对鉴别肺癌性空洞和肺结核性空洞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结核球的 X、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 22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肺结核球.结果 结核球密度大多均匀,边界较光整,少数病例可见粗长毛刺;病灶内部常见弥散小钙化点,靠近边缘的弧形钙化,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或环状强化;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及邻近局限性胸膜增厚;肺门、纵隔淋巴结可见钙化,无明显肿大.结论 结合病史及分析各种影像学征像,其诊断准确率可提高;对不能确诊的病例,建议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空洞30例及肺癌空洞20例的CT资料,评价空洞壁及周围特点。结果:30例空洞性肺结核,其中薄壁24例,厚壁6例.偏心空洞10例,有壁结节3例,毛刺8例,卫星病灶21例,胸膜尾征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病灶临近胸膜下脂肪线可见8例;6例结核空洞壁增强强化不明显(CT值0~16Hu)。20例空洞性肺癌,厚壁18例,薄壁2例,其中17例为偏心性,有浅液平6例,呈分叶状17例,伴卫星灶2例,胸膜尾征12例,血管集束征16例,胸腔积液7例,淋巴结肿大14例,10例肺癌空洞壁增强有明显强化(CT值〉20Hu)。结论:CT对鉴别肺癌性空洞和肺结核性空洞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空洞性肺癌与空洞性肺结核的CT特征,评价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空洞性肺癌46例,空洞性肺结核46例;分析空洞壁及周围的影像特点,提高对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空洞性肺癌46例,厚壁41例,薄壁5例,其中38例为偏心性,有浅液平7例,呈分叶状42例,伴卫星灶4例,胸膜尾征37例,血管集束征31例,胸腔积液26例,淋巴结肿大22例。空洞性肺结核46例,其中薄壁38例,厚壁8例,其中偏心空洞4例,有壁结节5例,毛刺6例,卫星病灶37例,胸膜尾征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病灶临近胸膜下脂肪线增厚19例。结论 CT在空洞性肺癌和空洞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提高对肺癌空洞和肺结核空洞CT征象的认识能有效地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CT诊断肺结核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部CT扫描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15例肺结核瘤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结果 :病灶直径 <4cm的肺结核瘤多呈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常见钙化、周围卫星灶邻近胸膜增厚。少见浅分叶、稀疏长毛刺、近心端小空洞和中间略低密度等。直径 >4cm的病灶多呈浅分叶或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光滑、多见钙化、周围卫星灶、稀疏毛刺近心端空洞和中间略低密度等。感兴趣区增强扫描均呈包膜强化或不强化 ,少见均匀强化。结论 :胸部CT扫描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常见的胸部CT表现 ,特殊的发病部位 ,结合临床资料和普通X线检查 ,一般能做出正确诊断 ,CT表现不典型的最终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5例肺结核瘤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直径<4cm的肺结核瘤多呈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常见钙化、周围卫星灶邻近胸膜增厚.少见浅分叶、稀疏长毛刺、近心端小空洞和中间略低密度等.直径>4cm的病灶多呈浅分叶或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光滑、多见钙化、周围卫星灶、稀疏毛刺近心端空洞和中间略低密度等.感兴趣区增强扫描均呈包膜强化或不强化,少见均匀强化.结论:胸部CT扫描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常见的胸部CT表现,特殊的发病部位,结合临床资料和普通X线检查,一般能做出正确诊断,CT表现不典型的最终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结核瘤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其鉴别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例肺结核瘤术前误诊为肺癌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例肺结核瘤的主要CT表现为其直径均小于40 mm,分别为35 mm、33mm、27 mm,边缘均不规整,可见长短不一的棘状突起、毛刺;2例有浅分叶,1例局部凹陷;病灶内无钙化,2例无空洞,1例可见小空洞;3例病灶周围无卫星灶;增强后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且病灶周边部分强化明显;纵膈内可见肿大的淋巴结。结论 CT对结核瘤的检出具有较高的价值,认真全面的分析其影像特点,有助于结核瘤的判断;但对于孤立的、不典型的结核瘤还是常常与肺肿瘤不易鉴别,最终结论还有待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结核球和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肺炎性假瘤、24例肺结核球、42例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结果6例肺炎性假瘤边缘光滑、规则者1例,边缘浅分叶者5例,边缘毛糙者4例,其中1例见桃尖征,2例有局部胸膜增厚;24例结核球中18例病灶有钙化,4例有空洞,8例周围见卫星灶。周围型肺癌中,边缘毛糙、有分叶者37例,呈深分叶者18例,胸膜凹陷征1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结论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肺炎性假瘤、结核球、周围型肺癌的征象,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ung,IPL)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IPL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病变部位:病灶位于右肺20例、左肺6例;形态:19例病灶为扇形团块影,7例为类球状影;边缘:17例边缘呈刀切样改变,5例边缘密度低的晕圈状改变;密度:平扫均匀者14例,不均匀者12例,CT值12~41 HU之间,增强扫描4例明显均匀强化,强化后CT值超过100 HU,9例边缘明显强化伴中央液化、坏死,6例中度强化,强化后CT值在70~80 HU之间。胸膜:14例胸膜增厚、局部形成幕状、线状粘连带。淋巴结:7例淋巴结增大。结论:IPL CT特点:单发病灶、位于胸膜下,多呈扇形团块、增强明显强化,边缘呈刀切样改变。全面分析病史及CT表现,对减少误诊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肺癌的CT表现,探讨结节或肿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病的CT征象,以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认识.方法 收集CT初诊误诊为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结核的结节或肿块25例,分析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增强等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同时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癌35例,对结核及肺癌的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肺结核包括18例结节,7例肿块.边缘光滑3例,边缘欠整齐22例;浅分叶18例,深分叶4例;短毛刺2例,长毛刺4例;胸膜凹陷征3例;支气管充气征3例,空泡征1例,空洞3例;钙化2例;密度均匀12例,密度不均匀13例;轻度强化16例,中度强化7例,显著强化2例.25例结节或肿块型结核与35例肺癌比较,深分叶征、短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征象出现越多越提示周同型肺癌.增强方面,轻度强化及显著强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强化提示结核,显著强化更倾向于肺癌.经统计学分析多种不同征象(浅分叶、轻度增强、无短毛刺、无空泡征、无胸膜凹陷征、无血管集束征、无空气支气管征)联合诊断结节性或肿块型肺结核,征象出现越多,结核可能性越大.结论 结节或肿块型肺结核少见深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浅分叶、轻度强化更多见于结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内良性结节及肿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误诊的原因,以寻求避免误诊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PETCT 误诊为肺癌的18例患者肺内良性肿块/结节的影像、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所有病灶均有放射性摄 取,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为1.2~12.2(4.99±3.51),其中SUVmax>2.5的患者13例, 17例未行延迟显像;所有患者均未行CT增强扫描及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CT表现上其中4例长径 超过3 cm,5例紧贴胸膜且胸膜下脂肪间隙完整或未突破叶间胸膜生长,7例病灶形态规则、边缘光整,4例病灶密度 过高、内有钙化或密度过低,3例病灶旁有卫星灶,1例病灶见长毛刺。PET-CT诊断过程中忽视了对CT征象的分析是 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另外所有病例未行增强CT及病灶HRCT,17例未行延迟显像,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结 论:加强增强CT、感兴趣区HRCT及PET-CT延迟显像的应用,重视对病灶PET表现及CT征象的分析是避免误诊肺内 良性病变的关健,深入研究非18F-FDG示踪剂的应用是避免误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19-122+169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6年7月37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恶性占位性病变12例,4例分叶征;5例短毛刺征;3例胸膜凹陷征;3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胸腔积液;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明显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炎性假瘤5例,2例边缘小切迹及长索条;2例边缘光整,1例密不均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3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结核球18例,3例浅分叶长索条及点状钙化灶;11例卫星灶;9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不同程度钙化;5例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并3例胸腔积液,14例无明显强化,2例边缘环状强化。错构瘤1例,边缘光整,无明显强化。肺部良性结节1例,边缘光整,轻度均匀强化。结论孤立性肺结节依据其特征性CT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多数可做出正确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唐宏波 《黑龙江医学》2011,35(6):438-439
目的 对肺炎性结节和肺癌性结节的CT表现进行研究,以便提高CT对结节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用CT引导对结节病变的活检,术后病理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性结节30例,肺癌性结节15例.肺炎性结节呈不规则形状约占60%,圆形或类圆形约40%,病灶边缘模糊或部分清楚的约占58%,边界清晰约占42%,病灶密度欠均匀约占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对肺部非典型性表现病变的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此类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3例肺部病灶患者误诊原因,其中4例为恶性肿瘤(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9例为良性病变(炎性假瘤2例、结核瘤7...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T诊断单发肺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经病理与临床证实的50例单发肺结核性空洞患者、48例肺癌性空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检查,对比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肺结核性空洞主要表现为厚壁且厚度均匀,周围有卫星灶,癌性空洞多表现为薄壁,内缘凹凸不平,可见壁结节,分叶与胸膜凹陷征;肺癌性空洞者空洞部位为肺下叶、空洞呈偏心性、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壁结节、薄壁空洞、胸膜牵拉比例高于单发肺结核性空洞(P<0.05),而周围卫星灶、钙化率低于单发肺结核性空洞(P<0.05),两组空洞平均直径、壁CT强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肺结核空洞与癌性空洞均有一定价值,可依据空洞部位、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壁厚度、胸膜牵拉、卫星灶等征象对两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空洞的CT表现,评价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肺结核空洞32例和周围型肺癌空洞46例,78例均作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肺结核空洞常位于上叶尖后段,以薄壁相对多见,洞壁厚薄较均匀,周围常有卫星灶,纵膈肿大的淋巴结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以肺结核最常见。而癌性空洞一般为位于上叶前段,厚壁,内缘凹凸不平,有壁结节,分叶及胸膜凹陷征多见,纵膈肿大淋巴结平扫有中心坏死。结论空洞的部位,空洞壁的厚薄及其是否有壁结节,周围有无卫星灶、空洞外缘分叶的深浅、空洞壁CT强化的幅度、胸膜凹陷征及纵膈淋巴结情况是其鉴别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或抗结核治疗治愈而确诊的7例脾结核的CT表现。结果平扫6例表现为肿大的脾脏内单发或多发性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不一,边界欠清,其中1例多发低密度灶内散布多发小点状钙化灶,4例肝门、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融合。1例表现为脾内多发花环状钙化影及肝内多发点状钙化影。增强扫描肝、脾等脏器内病变无强化或边缘轻度环状强化。4例腹腔肿大淋巴结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而中央无强化。结论脾结核CT表现呈多样化,但有一定特征性,伴有钙化的脾内低密度灶,应考虑该病可能,尤其是合并脾外腹内结核特别是特征性淋巴结结核对脾结核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脾结核的CT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脾结核的CT表现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例脾结核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 9例CT表现为脾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密度灶,8例伴有脾门,胰周及邻近大血管周围多数低密度结节影,少数有融合,增强扫描脾,胰,肝及肾等脏器内病变无强化,腹腔淋巴结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而中央无强化,仅1例表现为肝,脾,腹腔多发钙化影,1例肝,脾内多发钙化,结论 脾结核通常不是孤立性病变,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脾脏病灶,CT表现为脾内单发或多发不被强化的低密度区,钙化,肝脾肿大等,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是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发现脾外结核的证据常能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化性肺细胞瘤(PSP)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PSP 患者 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肺内单发病灶,发生于双肺下叶11例,形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11例,形态不规则或边缘呈浅分叶4例,边缘清楚9例,边缘不清6例.病灶最大径平均(3.40±1.21)cm.病灶密度均匀9例,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内见钙化5例,无钙化10例.病灶平扫CT值平均(31.36±8.24)HU,增强后CT值增加约(41.94±20.40)HU.病灶见"贴边血管征"9例、"假包膜征"2例及"瘤周磨玻璃密度"2例.4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例误诊为结核,1例误诊为肺错构瘤.结论 PSP瘤是一种少见肺内良性肿瘤,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贴边血管征"假包膜征"瘤周磨玻璃密度"及"空气新月征"等征象有助于治疗前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