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彩群 《中外医疗》2012,31(10):181+183-181,183
心脏介入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随着该技术在我国各地的拓宽和发展,心脏介入术的护理随之不断更新.改进,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心脏介入诊疗中56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心脏介入诊疗发展迅速,已成为诊治多种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介入诊疗中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常见且十分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们分析了我院经股动脉逆行心脏介入诊疗后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病例,就其临床表现、发生机制、预防及处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心脏病病人的重要手段。我科自1999年5月~2002年10月,采用心脏介入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264例病人,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华全科医学》2012,(12):1823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是集心脏中心、周围介入科和神经介入科等协同治疗于一体的现代化介入诊疗中心,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理念运作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作为诊疗学的新进展,心脏介入已是多种心血管病诊治的重要方法,其与传统的内科治疗完全不同,所以护理工作中也需要更多新的措施配合。本文通过对工作中遇见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及射频消融等心脏介入治疗术中、术后所发生的低血压、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等从护理角度总结、探讨急诊和择期心脏介入术前、术中、术后更完善的护理流程,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余海萍 《中外医疗》2014,(10):146+148-146,148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心脏患者行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84例,根据年龄分组,对比不同年龄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在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均显著下降,且患者年龄越高,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年龄是影响不同年龄段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介入术后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促使其生存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整理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临床抢救与护理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对其临床抢救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为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在选取的30例患者中,15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心脏压塞症状,15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对出现心脏压塞的患者采用心包穿刺引流技术进行抢救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加强护理。使患者术后能够良好转归。结论:对出现心脏压塞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很大的意义。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和对介入知识的不了解,多数患者对手术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不仅对手术不利,还会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心脏介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20082009年我院20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心脏病学原是内科学的一部分,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一门新兴学科的形成,即介入心脏病学(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它的出现,使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远端桡动脉入路是近两年新兴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路径,其与常规桡动脉入路相比具有局部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可作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替代路径。本文回顾了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其有效性、安全性、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使更多的心脏介入医生了解和应用远端桡动脉入路,进而使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1.
心脏介入疗法是目前心血管内科治疗心脏疾患的先进手段,已成为心导管术最常见的血管人路,但由于术后血栓形成仍占一定比例,急性动脉内血栓形成可危及生命。静脉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是肺栓塞的两个易患因素,减少其发生率可以降低肺栓塞发生的危险。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4年2月对128例心脏介入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预防术后血栓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超声引导心脏靶点起搏和精确消融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初步建立超声引导监控下的心脏传导系统的靶点起搏和精确消融方法。方法 12只杂种犬急性开胸模型,经颈静脉插入超声导管分别进入上腔静脉,右心房,室或经心脏表面进行心脏扫描,获取并确认心脏传导系统超声解剖结构标志及其心肌激动顺序,确定靶组织空间益关系,引导经股静脉插入的心脏起搏或消融导管和经心脏表面插入的穿刺针到达靶组织并确认心内膜面接触,进行靶点起搏,精确射频及化学消融,超声实时监控全过程,对心脏离体标本进行病检和切片,确认靶点起搏位置,观察消融和起搏对心脏传导系统和组织细胞的损害。结果 超声能够在观察到心脏传导系统重要靶点部位,解剖结构的同时评价其结构内心肌激动的起始和传导顺序,能引导介入导管准确到达靶点组织,监控电极与心内膜央的接触,监控穿刺针在靶点组织内的准确空间位置,避免损伤冠状动脉及传导组织,及时评价起搏和消融损伤效果。确定终止治疗时机并监控并发症的发生,病解和切片表明超声引导心脏射频和化学消融定位准确,效果肯定。结论 超声能够引导心脏介入导管和穿刺针进行心脏靶点起搏和精确消融,定点消融心肌,使起搏和消融治疗更为精确,该方法将为临床心脏电生理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简便,准确技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脾外伤的治疗由首选脾切除术转变为有选择性的保脾术式,是当今脾外科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随着介入影像学的发展,使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通过介入的方法寻求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我科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通过选择性脾动脉造影进行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2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脏介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心脏介入诊疗是用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已成为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使梗塞相关的冠状动脉获得更早和更完全的再通,使各种并发症减少,降低病死率。但这种介入治疗技术在术中及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护士应掌握其临床表现并及早识别各种并发症,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其并发症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及起搏器置入术这三方面引起心包填塞并发症的总结,提示8例心包填塞患者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易惠因素与介入导管穿刺技术,抗凝剂的使用及出、凝血时间密切相关,说明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发现、早诊断、治疗是成功抢救心包填塞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预防及治疗冠心病,是延长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心脏介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用于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我院采用心脏介入技术对MHD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对其疗效、安全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介入医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学科,它包括介入诊断学和介入治疗学。介入病理学诊断是在临床诊断学,物理诊断学的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利用介入器械深入到机体的组织器官内采取病灶组织或细胞作病理学诊断。介入方法很多,包括直刺肿物或在彩超,X线下穿刺病灶以及腔镜的介入取材,最后经病理组织学做最终确定诊断,以决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因此介入病理学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程玲 《安徽医学》2010,31(10):1266-1269
三维超声心动图(3DE)的出现为超声技术开辟了新的前景,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它可显示心脏的立体三维结构,在心脏结构异常显示方面体现了其优越性。在帮助临床医师对先天l生心脏病制定治疗方案,指导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长期随访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提高先天性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20例先天性心脏病人行充分的术前护理,正确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详细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120例介入治疗患者效果满意,除1例行外科治疗,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术前充分准备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行全程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素质和护理工作成效,对保证介入诊治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溶栓治疗成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随后,较大的医学中心开展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这在恢复心肌血流、改善心脏功能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对溶栓治疗失败的患如何给予最佳治疗,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