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行全麻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问卷调查详细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及术后谵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处理。方法4例心肌梗死患者行外科、妇科手术,1例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3例全身麻醉。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手术经过顺利。1例行经皮冠脉成形(PTCA)加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第2天因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行支架内扩张支架再植入术。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短期内心肌梗死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应重视术前准备,力求将全身情况调节到尽可能佳的状态,手术中严密监测,控制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心肌梗死后进行非心脏手术时间可根据病情适当放宽限制。近期行心脏PTCA加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应关注围术期的抗凝问题。  相似文献   

3.
申娟  迟玉梅  贾银明 《临床荟萃》2004,19(19):1110-1111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冠状动脉病变常为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远端血管病变以及左主干受累等多种特点,临床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然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是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高危人群却少有人报道,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因此,总结我院近10年379例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施行大中型非心脏手术的资料,对比分析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行非心脏手术的1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结果:本组68例在术前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其中10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肺部感染诱因占5例。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两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左心衰竭最常见。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各种治疗药物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和身体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方法回顾性总结29例施行非心脏手术的严重心脏患者的风险评估及麻醉处理。结果除1例67岁女性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因术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心肺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结论术前全面地分析评估手术麻醉的危险性,尽可能使用药物改善心功能,采用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和技术,施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积极维护心脏功能,合理地术后镇痛治疗等,都是保证手术麻醉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开胸非心脏手术1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开胸非心脏手术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对术前临床诊断有冠心病的择期开胸非心脏手术15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7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86.62%,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2.55%,栓塞发生率3.82%,总病死率5.10%。结论:冠心病患者开胸非心脏手术风险相对较大,但加强围手术期监护,缩小手术范围和应用支持、治疗药物,可减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的早期结果,评价上述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9年1月~2003年4月收治的223例确诊为多支血管病变行冠状动脉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OPAB组与CCABG组;两组病例中均不包括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及室壁瘤切除术等合并手术者;OPCAB组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CCABG组在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差异,移植桥血管数亦基本相同,OPCAB组在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CCABG组。结论OPCAB方法可应用于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与CCABG方法相比,可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8.
71例心脏黏液瘤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喜梅  魏新 《现代护理》2006,12(24):2288-2289
目的 研究心脏黏液瘤的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 1989年12月~2005年11月对71例原发性和复发性心脏黏液瘤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合并心脏病变者术中一并纠治,术前预防瘤体脱落造成动脉栓塞而让患者卧床休息,在检查时不可过多翻动强求引出杂音的体位性改变,以免发生危险,手术前后应密切注意观察有无动脉栓塞症状出现。结果 71例患者术前平稳过渡到接受手术,病理细胞学检查均证实了黏液瘤病变,手术死亡1例,为左房黏液瘤反复复发患者,该患者于第4次术中死于低心排。其余患者术后均平稳恢复。结论心脏黏液瘤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准确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均应立即手术,要预防瘤体脱落造成动脉栓塞,心脏黏液瘤术后可以复发,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苏振修 《临床医学》2012,32(8):118-119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TP)患者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方法,为今后的相关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对河南省胸科医院2002年7月至2010年2月36例行心脏直视手术TP患者行及时针对性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 36例患者术后有2例因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其余患者未发生重大并发症,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尽管出血风险较大,但经过精心手术和及时恰当的护理处理,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在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心肌缺血评价中的意义,对28例各种非心脏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及DSE结果进行了分析,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岁(29~75岁)。结果:可得出结论者21例,其中阳性提示有心肌缺血者7例,占33.3%,均首先接受了抗心肌缺血治疗。7例未达到预期心率,其中5例因不良反应而提前中止试验,而采用其他评价方法,全组围手术期无一例心肌梗塞或死亡发生。结论:DS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心肌缺血评价手段,可用于非心脏手术患者中筛选围手术期心肌梗塞或死亡的高危或低危患者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对患者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63例冠心病行心脏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搭桥术循环方式不同,将行体外循环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非体外循环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肌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肾功能水平:[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住院及ICU观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两组c Tn I、CK-MB、SCr、BUN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能够降低体外循环对各脏器带来的损伤,改善心肌指标及肾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是一种微创手术,已成为冠心病外科发展的一个趋势。我院从2003年4月以来,共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32例,取得满意疗效,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脏创伤临床救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心脏创伤救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心脏创伤患者,除14例行保守治疗外,其余均分别行急诊或延迟性开胸手术、修复心脏损伤。结果:全组95例除3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病死率为3.15%。结论: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行急诊开胸手术修复心脏破口,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在处理心脏伤的同时要注意其它合并伤的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再次心脏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9月,20例再次心脏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围术期的护理,总结重症监护的要点。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出院19例,死亡1例。结论术后加强右心功能的维护,及时处理心律失常,有效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加强出院宣教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威海市立医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75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记录其术前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及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各指标,并观察记录术中、术后有无心肺并发症发生。半年之内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患者不考虑行择期手术,也视为心肺运动试验的禁忌证。75例患者中男46例,女29例,所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013年伴随心脏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16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高血压872例,冠心病345例,心脏瓣膜病267例,心电图异常146例。术前常规行心电图、Holter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纠正到最佳状态,术中术后均加强心电监测。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气腹压7~12mmHg,气腹时间19~50min,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恢复顺利。心脏疾病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低气腹压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尽量缩短气腹时间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心因评价中的意义,对28例各种非心脏手术患者床资料及DSE结果进行了分析,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59岁,结果:是出结论者21例,其中阳性提示有心肌缺血者7例,占33.3%,均首先接受了抗心肌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介入性治疗手术过程中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9月间在本院行心脏介入性治疗手术过程中6例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在心脏介入性诊治操作过程中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患者中,2例患者与心脏射频消融术有关、2例患者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有关、1例患者与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有关、1例患者与临时起搏器安装术有关。经积极治疗,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及时诊断与处理是抢救中的关键所在,心包穿刺引流是治疗的首要方法,必要时行开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全身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的427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发生组(57例)和未发生组(37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57例(13.35%)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组患者术中累计低血压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入ICU比例、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多于未发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时间手术、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入ICU及术后更长的ICU停留时间是术后总体并发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全身麻醉行非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围术期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前肾功能不全、长时间手术、术后入ICU及术后更长的ICU停留时间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冠脉重建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对其效果评价报告很多。但对冠脉重建治疗后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及安全性的文献报告不多。本院自2005年来收治12例冠脉重建术后非心脏手术的患者,通过麻醉科围手术期全程路径干预,手术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