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书强  朴宏鹰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01-902
目的探讨烧伤后因瘢痕增生引起的指蹼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回顾分析1998~2005间,收治的指蹼瘢痕患者并依据病情挛缩程度及周围供皮状况,分别采用Z或多Z字皮瓣、蝶形皮瓣、矩形皮瓣、双三角形瓣等,予以修复。结果本组52只指蹼,采用多种皮瓣修复,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李小军指蹼疗效评价标准[1],与健侧展开度相比较,效果满意。结论对指蹼挛缩者,应尽可能利用周围正常的皮肤或软化瘢痕皮设计小型皮瓣,可达到较稳定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舌形皮瓣在指蹼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指蹼粘连畸形的重建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指蹼粘连畸形的5种情况采用相应的舌形皮瓣重建。结果本组重建指蹼80个,除3个舌形瓣因感染部分 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指蹼功能改善,外形满意。结论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局部舌形皮瓣修复指蹼粘连畸形,手术简便,血供可靠,有益于指蹼功能和形态的重建,为临床修复指蹼畸形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儿拳状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小儿手的各项功能及正常发育进程,如不及时诊治势必造成手残疾、手功能丧失。针对这种情况我科1982~1998年共对19例不同烧伤原因所致小儿握拳状瘢痕畸形病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伤情及临床分类,轻者选择灵巧的“Z”字改形,重者选择大张中厚皮片三维立体载剪裹贴植皮法,配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松解后错综复杂创面,尤其针对中重度握拳状瘢痕中存在着多个瘢痕粘连并指畸形,指蹼间距消失,松解后皮肤缺损面多,相应指蹼裸露创面大,邻近部位又缺乏可供修复利用的局部皮瓣。基于上述特点,我科采用整张皮片立体裁剪与错综复杂的创面逐个单元化地严密塑形裹贴植皮,尽量保证整张皮片完整连续性。缝合创缘留长线进行各个单元化的分别打包包扎,保持恒定持久压力,使皮片紧密贴覆创面,大大提高指蹼间、指缝面部位的皮片成活质量,避免了传统的指蹼皮片拼接缝隙间线头感染及引发线状瘢痕的再度挛缩,造成指蹼狭窄粘连畸形发生。术后配合持久恒定牵伸器进行规范系统化关节伸展功能锻炼,19例病人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五瓣"法用于虎口及指蹼瘢痕黏连挛缩畸形成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虎口及指蹼瘢痕黏连畸形的患者采用改良"五瓣"法虎口及指蹼开大成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术后45例皮瓣完全成活,5例出现皮瓣尖端小范围坏死,换药治疗后愈合。随访3~6个月,皮瓣质地较柔软,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颜色一致,外形满意。虎口及指蹼加宽加深效果良好,无黏连挛缩发生,手指活动良好,达到了开大虎口及指蹼的治疗目的。结论改良"五瓣"法用于虎口及指蹼瘢痕黏连畸形的治疗由于手术简单易操作,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小,安全性高。皮瓣成活后与周围皮肤颜色、质地一致,手术近期及远期效果满意。术后护理安全简单,并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手指的功能恢复,是治疗虎口及指蹼瘢痕黏连挛缩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撕脱皮瓣、皮片等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单纯性皮肤软组织大面积撕脱伤的创面修复及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至今16例运用撕脱软组织皮瓣及各种皮片等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单纯性大面积撕脱伤患者,观察皮瓣及皮片成活情况,创面远期恢复、肢体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绝大部分皮片成活良好,少许皮片坏死。皮瓣区域外观、功能与正常皮肤无异。大张及网状皮片修复创面远期皮肤弹性好、瘢痕少;邮票皮片修复区域瘢痕增生、皮肤收缩。所有肢体功能良好。结论运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单纯性大面积撕脱伤疗程短,皮瓣、皮片成活率高,肢体外形美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谭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3016-3017
目的:分析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功效。方法:运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1年4-6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患者,分别采用瘢痕切除或切开加皮片移植手术、局部皮瓣或皮片移植手术,经过手术治疗,150个手指挛缩畸形患者的病症得到医治、康复,65个指蹼畸形患者的病症也得到修复。结果:通过此次手术治疗,皮片移植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指关节、掌关节功能、指蹼功能都有明显改善,皮瓣法修复指蹼优于皮片法。结论: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治疗的康复疗效很好,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指蹼畸形,手术简单,安全性高,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五瓣成形术在蹼状瘢痕挛缩整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传统五瓣成形术在中央三角瓣改良为矩型皮瓣,并于插入切口增加相应辅助切口,设计改良五瓣成形术,行腋窝、指蹼、月国窝瘢痕挛缩畸形整复39例45侧。结果:所有腋窝21例25侧和指蹼、月国窝瘢痕挛缩畸形均得到良好的修复,经1~5年随访,功能和外观满意,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改良五瓣法在皮瓣成活、延长皮瓣方面优于传统五瓣法,是一种蹼状瘢痕挛缩整复的有价值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万东  姚明  孙涛 《宁夏医学杂志》2012,(12):1310-1311
目的探讨肩胛、背部扩张瘢痕皮瓣修复腋窝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效果。方法 23例患者利用肩胛、背部软化瘢痕皮瓣,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将扩张器(600~800ml)植入扩张瘢痕皮肤区并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至达到手术要求;Ⅱ期根据腋窝瘢痕黏连松解后创面大小切取瘢痕皮瓣,皮瓣10 cm~20 cm×20 cm~40 cm,为长方形瓣或舌形瓣,转移修复腋窝创面,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采用肩胛、背部扩张瘢痕皮瓣治疗腋窝严重瘢痕黏连畸形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2~18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耐磨,有弹性,与周围皮肤无明显色差,供瓣区愈合好,上肢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肩胛、背部扩张瘢痕皮瓣修复腋窝严重瘢痕挛缩畸形能克服患者皮源有限及供瓣区植皮的缺点,可切取超大瘢痕皮瓣,是治疗严重烧伤后腋窝瘢痕黏连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手部第一指蹼瘢痕挛缩病例在临床中较多见,治疗方法多样.应寻找一种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带第一掌骨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旋转覆盖第一指蹼挛缩松解后的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最大切取面积5.5cm×2.5㎝.供皮区可直接缝合.结论此种手术方法简单,指蹼外形漂亮,皮瓣质地软.  相似文献   

10.
阮艺 《中国医疗前沿》2013,(9):52-52,72
目的探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指蹼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6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8例指蹼挛缩患者,患者术中予以挛缩的指蹼处开大,然后采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移位修复缺损.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恢复情况.结果术后7例患者皮瓣成活良好,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1例患者创面愈合不好,予2期植皮修复,创面愈合.总有效率87.5%;经随访,所有患者指蹼重建后的外形尚可,质地较软,指蹼活动可.手掌切口没有出现挛缩的瘢痕,近端关节活动灵活.结论临床观察应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临床效果好,对主干动脉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型组织瓣移植修复手部小型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117指,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手指组织缺损,分别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食指背侧皮瓣、指动脉神经岛状皮瓣、邻指皮瓣、指端V-Y推进皮瓣、腹部或腹股沟皮瓣和各种游离微型组织瓣移植进行修复。其中游离微型组织瓣移植修复23例。结果随访6~12个月,皮瓣全部存活,手指屈伸功能较佳,外形良好、骨愈合时间3~4个月,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微型组织瓣面积小,易与创基和创缘建立侧支循环,成活率高。游离移植在手部皮肤、肌腱和骨缺损的小型创面修复中具有一次完成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下肢Ⅲ度烧伤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58例不同程度下肢Ⅲ度烧伤患者的病损特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切痂刃厚或中厚皮片修复;彻底清创,保留间生态组织,应用血循环丰富的组织瓣修复创面;部分截肢。结果58例患者创面全部封闭,早期切痂植中厚皮的创面,瘢痕增生不明显,外形和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植刃厚皮处皮片挛缩,瘢痕增生明显,出现不同程度关节功能障碍;联合轴型皮瓣在较大的膝关节深度创面修复上代替游离皮瓣移植;截肢者必须借助器械完成行走功能。结论下肢Ⅲ度烧伤应早期手术治疗,根据病损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及时修复组织缺损,可最大限度地恢复下肢外形和功能,减少致残率,缩短疗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下肢Ⅲ度烧伤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58例不同程度下肢Ⅲ度烧伤患者的病损特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切痂刃厚或中厚皮片修复;彻底清创,保留间生态组织,应用血循环丰富的组织瓣修复创面;部分截肢。结果58例患者创面全部封闭,早期切痂植中厚皮的创面,瘢痕增生不明显,外形和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植刃厚皮处皮片挛缩,瘢痕增生明显,出现不同程度关节功能障碍;联合轴型皮瓣在较大的膝关节深度创面修复上代替游离皮瓣移植;截肢者必须借助器械完成行走功能。结论下肢Ⅲ度烧伤应早期手术治疗,根据病损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及时修复组织缺损,可最大限度地恢复下肢外形和功能,减少致残率,缩短疗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五瓣成形术治疗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五瓣成形术治疗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3例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采用瘢痕部分切除 +五瓣成形术矫正 ,其中 3例辅助植皮 结果  13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皮瓣全部成活。会阴部瘢痕挛缩松解 ,蹼状粘连解除 ,大腿外展夹角均达到 160°以上。所有病例术后随访 3~ 6个月 ,皮瓣色泽同周围皮肤 ,质地柔韧 ,皮瓣无挛缩 ,感觉良好 ,会阴部形态满意 ,大小便无影响 ,下肢活动正常。结论 五瓣成形术是矫正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新  刘良 《右江医学》2009,37(3):286-288
目的探讨结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来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优越性。方法根据糖尿病、放射性、烧伤瘢痕溃疡、褥疮等引起难愈性创面的性质、部位、大小,将其溃疡创面的基底部以及边缘0.5~1cm正常组织切除,彻底清创;再根据其组织缺损的部位和面积,选取邻近筋膜皮瓣、带神经血管营养蒂的筋膜皮瓣、臀大肌肌皮瓣、小腿内/外侧筋膜皮瓣等修复。结果所修复的35例的皮瓣完全成活,术后全部病例均随访6~12个月,修复创面的皮瓣质地柔软,与周围皮肤的颜色一致,功能和外形满意,伤口完全愈合。结论将整形外科技术结合应用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术后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得到更好恢复,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烧伤后早期进行瘢痕畸形修复综合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对7例瘢痕增生4—9个月的手烧伤患儿,全麻下采用局部“Z”形瓣成形、“V.Y”推进皮瓣、“M”成形、五瓣成形等进行畸形修复。术后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和防瘢痕治疗,持续时间6~12个月。结果7例指蹼、虎口成形转移皮瓣均成活良好,移植皮片成活良好。6例患儿瘢痕增生引起的畸形均完全纠正;1例1岁患儿瘢痕增生9个月,左手中指中近节指节粘连明显,肌腱挛缩明显,术后中指未能完全伸直,中指中远指节掌曲35°。术后给予手功能锻炼,穿戴弹力手套防瘢痕治疗0.5—1年。3例随访6个月,2例随访10个月,1例随访1.5年,1例随访3年,结果显示植皮区无屈曲挛缩畸形,指蹼、虎口张开无受限,手指张开无障碍。结论小儿手烧伤瘢痕畸形早期手术进行畸形纠正、康复训练和防瘢痕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患儿38例,采用锯齿状皮瓣转移分离并指,指背、掌侧矩形或三角形皮瓣成形指蹼,皮肤缺损区全厚植皮的术式,术后小夹板加强固定术指.结果:本组38例除10例出现皮肤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创面一期愈合;9例出现瘢痕孪缩:7例经术指小夹板固定及结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1例因术指屈曲明显而再次行瘢痕松解术,1例指侧瘢痕挛缩,轻度侧向弯曲,未行处理.随访6月~2年,除未处理的1例外,37例外形、功能良好,指蹼深度、宽度接近正常.结论:低龄儿童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整复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游离双侧(足母)趾腓侧皮瓣并联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笔者对10例10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双侧游离(足母)指腓侧皮瓣并联修复创面。皮瓣以腓侧趾底动脉为供血动脉,切取面积为0.5 cm×1.5 cm~1.3 cm×2.8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0例10指并联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伤指外形恢复良好,无臃肿,质地佳,两点辨别觉为6~10 mm。供区瘢痕增生不明显,隐蔽性强,行走无影响。结论游离双侧(足母)趾腓侧皮瓣并联修复指腹创面,术后外形、感觉恢复满意,供区瘢痕隐蔽性强,无须取皮植皮增加瘢痕,功能美容双兼顾。  相似文献   

19.
严重的面颈部烧伤后软组织瘢痕不仅影响患者的外形甚至会限制肩颈部活动,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如果影响到颈阔肌功能还会导致咀嚼、语言功能受损,下唇与颈胸部粘连,鼻孔阻塞呼吸困难等情况。手术修复一般应等瘢痕充分消退软化、成熟稳定后进行。通常在创面9个月至1年后。常用的方法有:局部瘢痕切除整形术、皮片移植术、随意及轴型皮瓣修复术、管状皮瓣整复术等,应根据畸形特点和局部条件选择手术修复方法~([1-3])。临床上应用局部皮瓣转移或者邻位扩张皮瓣修复效果最佳。但病变或缺损局部皮肤不足时需要扩张皮瓣对缺损进行重建修复。本文针对扩张的轴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基础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为临床上面颈部烧伤瘢痕的修复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和技术,设计眼睑肿瘤切除后缺损外周部位的正常皮肤,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安排局部皮肤的位置,以达到修复眼睑组织缺损的目的。方法设计以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周围皮肤为供皮区,采用A—T皮瓣、V—Y皮瓣、易位皮瓣、滑行皮瓣、邻近睑板结膜瓣联合邻近组织双瓣法修复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26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随访3个月至一年,无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美容效果好。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和技术通过局部皮瓣修复眼睑创面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