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小肠肿瘤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拓宽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3年8月到2005年12月间本院收治,最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6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9例中,良性31例,恶性38例;良性以平滑肌瘤为多,约占80.6%(25/31),其余为息肉及腺瘤等;恶性以腺癌为主,占81.5%(31/38),其余为平滑肌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恶性淋巴瘤、间质瘤等。本组病例术前确诊仅12例,占17.4%。本组病例十二指肠肿瘤9例,占13%:空肠肿瘤32例,占46.4%;回肠肿瘤28例,占40.6%。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呕吐、肠梗阻、腹部肿块为主。结论 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目前缺乏价廉、易行、普及、特异的诊断手段,必要时考虑手术探查及术中内镜协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 小肠原发性恶性肿是极少见的疾病。Spratt统计34000住院病人中,小肠原发性肿瘤仅30例,占0.09%;我院从1958~1985年共治疗消化道肿瘤1274例,其中小肠原发性恶性胂瘤22例,占消化道原发恶性肿瘤总数的1.72%。临床资料本组22例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中,腺癌11例,占50%;肉瘤10例,占45.5%;类癌1例,占4.5%。10例肉瘤中,淋巴肉瘤6例、平滑肌肉瘤3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腺癌中十二指肠癌7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肿瘤外科治疗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占消化道总长度的70%,其粘膜覆盖率占胃肠道总面积的90%,而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3%。小肠肿瘤良、恶性发生率的国内外报道均趋于一致,以恶性为多。国外报告4 791例小肠肿瘤,良恶性之比为1∶1;国内报告5 502例,良恶性之比为1∶3;小肠肿瘤可以来源于小肠上皮,肠肌,淋巴样组织,淋巴,血管,神经等,加上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目前缺少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的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仅占消化道肿瘤的3%-6%。无特殊性症状及可靠的诊断方法,易贻误诊断及治疗,现对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经内境直视下病理活检及手术病理确诊45例患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原发性小肠肿瘤54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小肠肿瘤54例中32例被误诊,误诊时间2~16个月,误诊率59%,良性原发性小肠肿瘤11例,恶性原发性小肠肿瘤21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7例,空肠13例,回肠12例.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全消化道钡餐、常规CT诊断率较低.低张小肠造影、小肠CT及MRI仿真内镜、DSA检查均有助于病变的诊断。结论 误诊的原因为认识不足,临床表现不典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较低 ,术前不易确诊。小肠占整个消化道全长的 2 / 4~ 4/ 5 ,粘膜面积占消化道总面积的 90 %左右 ,但小肠肿瘤比消化道其它部位的肿瘤发病率低 ,仅占胃肠道肿瘤的 1~ 3.6 % [1 ] 。1 材料与方法本组材料收集协和医院病理科 1980~ 1999年存档的小肠肿瘤资料 5 0例。标本经 10 %甲醛液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标记 :CD2 0、 CD45 RO、CD30。2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中 ,男性 34例 ,女性 16例 ;年龄 4~ 77岁 ,其中 6岁以下 4例 ,均为恶性淋巴瘤。部位以回肠最多 ,依次为空肠、十…  相似文献   

7.
周先保  张美英 《华夏医药》2006,1(2):119-119
小肠长度虽占胃肠道总长度的70~80%,但比起胃,结肠,直肠肿瘤的发病率则较少见,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而胃肠道恶性肿瘤仅有1~2%来源于小肠。本院从2001年~2005年,共收治小肠肿瘤患者1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恶性17例(占73.9%),术前确诊2例(占8.7%)。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黄疸等。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早期体征和有效的诊断方法,以恶性肿瘤为主,误诊率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肠肿瘤的诊断、分型、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20例小肠肿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出院之后对患者的进行随访。结果小肠肿瘤的患者的多表现为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消瘦、腹部肿块、发热等临床症状,小肠肿瘤以外科急诊手术或是剖腹探查时发现的较多,在本组研究中发生在十二指肠部位的肿瘤的占小肠肿瘤的60%,而恶性肿瘤占小肠肿瘤的85%,以腺癌与恶性胶质瘤常见,良性肿瘤则以腺瘤居多,小肠肿瘤在发现后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小肠肿瘤起病隐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腹痛以及贫血,从病理分型上看大部分为恶性肿瘤,了解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加强对小肠肿瘤的早期筛查,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对小肠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明  文萍  赖丽霞 《江西医药》2005,40(2):89-91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及鉴别能力。方法 对我院1990~2002年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31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和病理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腹痛23例(74.2%);腹部包块10例(32、3%):肠梗阻10例(32.3%);消化道出血8例(25.8%);梗阻性黄疸3例(9、7%)。病理类型:腺癌18例(58.1%);恶性淋巴瘤6例(19.4%);平滑肌肉瘤4例(12.9%);腺瘤、类癌、平滑肌瘤各1例。结论 对反复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患者应将小肠肿瘤作为主要鉴别诊断之一。原发性小肠肿瘤病理类型以腺癌和恶性淋巴瘤多见。  相似文献   

11.
李新全 《福建医药杂志》1990,12(5):26-26,35
本院于1972~1987年收治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小肠肿瘤47例。其中良性24例,恶性23例,占消化道肿瘤(3425)的1.37%。兹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32例、女15例;年龄1~70岁,良性平均年龄50岁、恶性44岁。病理类型和发病部位见附表。良性肿瘤最大10×6cm,最小1.5×  相似文献   

12.
小肠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5%。由于临床症状及诊断手段无特异性,故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绝大多数患者是在术中才明确诊断。近五年来我院共收治小肠肿瘤14例,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吻合者仅2例(14.0%),但治疗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小肠肿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勋 《河北医药》2006,28(2):118-118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发生率低,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1].由于组织来源不同,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病理类型多样,临床表现也缺乏特异性,故早期诊断困难,恶性者预后较差.本文回顾性分性1996年来,经我院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2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石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208-209
目的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瞄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采取相关的措施治疗。结果其中良性为8例,恶性为36例;良性则主要以平滑肌瘤为主,为4例,占50.0%;在恶性肿瘤中,则以腺癌为主,有20例,占55.6%。肿瘤分布:十二指肠6例、空肠14例、回肠24例。患者临床常见的表现:腹痛和黄疸以及消化道出血、腹块、肠梗阻。结论在临床上,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表现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非常难以确诊,然而临床上对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5.
小肠肿瘤较为少见,占胃肠道肿瘤的2%~3%,肿瘤好发于小肠两端,本文分析了近12年来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朱麟  徐乃元 《江苏医药》1997,23(2):128-128
对我院1984~1994年十年间收治5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分析,重点阐述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早期诊断。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57例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24~77岁,平均51岁。二、首发症状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适39例(68%);消化道出血(以便血为主)19例(33%);腹部肿块8例(14%);急腹症6例,其中肠梗阻4例(7%),肠套叠2例(3%);无症状者3例(5%)。三、病理类型57例中恶性36例(63%),良性21例(37%)。36例恶性肿瘤中,腺癌16例,平滑肌肉瘤12例,恶性淋巴瘤6例,其它2例。21例良性肿瘤中,平滑肌瘤15例,腺癌3例,血管瘤1…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临床上少见,仅占胃肠恶性肿瘤的0.8%。GIST是一种独立的消化道非上皮性肿瘤,于1983年由  相似文献   

18.
原发小肠肿瘤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宝玖  陈剑秋 《天津医药》2002,30(7):429-431
原发小肠肿瘤发病率低,约占消化道肿瘤的2%[1]。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目前尚无理想的早期诊断方法,误诊率较高。我院1981年12月-2000年11月共收治此病患者35例,均经手术探查和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小肠肿瘤。笔者就此分析,以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4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卫昌  许春芳  徐晓 《江苏医药》2004,30(7):519-52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复习我院7年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40例。结果 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18/40)、腹痛(14/40)、腹胀(8/40)、皮肤巩膜黄染(7/40)、腹部包块(6/40)为多见。良性小肠肿瘤10例,平滑肌瘤多见(4例),以空肠为主;恶性小肠肿瘤30例,腺癌占多数(12例),以十二指肠居首。4例平滑肌瘤、4例平滑肌肉瘤、10例间质细胞瘤、5例恶性淋巴瘤均经免疫组化确诊。结论 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胃镜、结肠镜等检查阴性时应高度疑及小肠肿瘤的可能;恶性肿瘤进展较快,易出现腹腔、肝转移。改善预后的关键是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和其疗效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恶性45例,以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主。良性13例,以平滑肌瘤、血管瘤、腺瘤为主。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出血、贫血、腹块、黄疸、消瘦、肠梗阻等。术前确诊率为15.52%(9/58),易误诊为其他消化统疾病及盆腔疾病。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以恶性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诊断较困难,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小肠肿瘤的认识。DSA,胃肠X线、内镜及B超、CT等检查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