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中的评估价值及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CV),并与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体征者48例占46.2%,MCV异常者79例占76.0%,SCV异常者96例占92.4%。与正常值相比犤潜伏期:腓总神经为(3.77±0.98)ms,胫神经为(5.0±0.5)ms,腓肠神经为(3.07±0.28)ms;MCV:腓总神经为(47.3±3.9)m/s,胫神经为(42.9±4.9)m/s,SCV:腓肠神经为(33.9±3.25)m/s〗,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末端潜伏期明显延长犤腓总神经为(5.27±1.33)ms,胫神经为(6.14±1.25)ms,腓肠神经为(4.98±0.67)ms犦,MCV和SCV明显减慢犤腓总神经MCV为(36.43±7.28)m/s,胫神经MCV为(36.07±8.82)m/s,腓肠神经SCV为(22.87±4.12)m/s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4.231~7.513,P<0.01)。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周围神经MCV和SCV异常率越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值负相关(r=-0.802,P<0.01)。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神经异常明显于运动神经,且病程越长、糖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用宝安区中医院收治的34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力求针刺为惟一的治疗因素,1次/d,1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采用分值表述,并采用VIKING-Ⅳ型NICOLET肌电图测定其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症状、体征的积分分别为(20.74±3.7),(11.09±5.18)分,与治疗前(23.18±5.1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76,3.425,P<0.05,P<0.01)。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的值分别为(41.39±6.85),(46.59±3.86),(45.08±3.04)m/s,治疗后的值为(45.44±3.25),(50.5±4.55),(49.96±4.49)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622,3.178,4.921,P<0.01)。结论:针刺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在临床症候、体征及神经速度方面的改变较明显,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 ,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生命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我科于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1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6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住院 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78例 (符合ADA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 ,男 42例 ,女 3 6例 ,平均年龄 46± 10年 ,糖尿病程 8±5 1年 ( 4~ 13年 ) ,神经病变 3± 1 5年。血糖保持平稳 2周以上 (空腹血糖 <7mmol/L ,餐后 2小时血糖 <10mmol/L) ,而神经病变未…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有无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例数,分析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10/2004-10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60~8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血管病变31例,无血管病变19例。②腓总、胫神经传导速度采用用多用途电生理仪检测;双下肢股动脉、动脉和足背动脉的管径、管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仪检测。③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有下肢血管病变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无下肢血管病变者犤有血管病变者胫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7.52±13.72),(36.50±13.44)m/s;有血管病变者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8.26±14.53),(39.45±14.91)m/s;无血管病变者胫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52±14.44),(48.68±13.75)m/s;无血管病变者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8.64±18.24),(49.96±16.78)m/s,t=2.013,2.532,2.025,2.135,P<0.05犦。②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中有下肢动脉病变者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例明显多于无下肢动脉病变者(20和6例,χ2=5.12,P<0.05)。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下肢神经病变与下肢动脉病变呈显著正相关(r=0.320,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的发病可能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楼晓佳 《临床医学》2002,22(1):55-5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1999年4月~2001年5月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92例,其中男54例,女38例,年龄42~78岁,平均49±9岁;糖尿病病程10.8±6.3年,周围神经病程4.0±0.7年。治疗前1个月内血糖控制稳定,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及/或感觉障碍,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④排除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虽有多种药物可供该症治疗,但其效果尚不理想。我们应用去铁胺(Deferoxamine)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并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Ⅱ型糖尿病35例,男23例,女12例,病程7.2±4.2年(3.5~12年),年龄49.1±8.3岁(46~61岁)。本组病人均有肢体疼痛、麻木症状,肌电图检查示腓神经或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或(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低于正常人。此外,本组  相似文献   

7.
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中药灯盏细辛对常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符合WHO1999年标准。(2)有四肢麻木疼痛或感觉障碍。(3)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4)神经电生理检查尺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所有患者均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1.2观察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1年1月~2002年3月收治的病例分为治疗组 (40例 )和对照组 (39例 )。其中治疗组年龄32~78岁 ;糖尿病病程 (8.9±6.2)年 ;神经病变病程 (4.0±2.1)年。对照组年龄35~71岁 ;糖尿病病程(8.6±4.…  相似文献   

8.
尼莫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出现早、发病率高,但临床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应用尼莫通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观察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68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32~74岁,平均44±7.2岁,病程1~20年,经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周围神经病变。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的发生,可使糖尿病病情变得恶化复杂。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对控制病情,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非常重要。笔者自 1990年 1月~ 1998年 1月共收治糖尿病病人 884例,其中并发糖尿病足 35例,现将其康复护理对策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 35例中 34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 1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男 21例,女 14例;年龄在 32~ 74岁,平均 (57.4± 8.7)岁;病程平均 (9.4± 4.5)年,同时兼有周围神经病变 32例,植物神经病变 31例,周围血管病变 23例,肾病 24例,视网膜病变 14例,冠心病 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通心络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效果和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02-01/2004-07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蝉蜕、蜈蚣、赤芍、冰片组成),6粒/d,分3次口服,连用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并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自身前后比较。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的改善率: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88%,65%,62%,83%;对照组:33%,32%,29%,27%,P<0.01)。②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治疗后比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犤观察组治疗后:(46.4±6.1),(47.2±5.8),(46.9±4.2),(46.4±4.3)m/s,观察组治疗前:(38.9±5.6),(38.2±5.3),(35.2±4.1),(35.7±4.5)m/s,对照组治疗后:(41.2±5.1),(41.1±5.1),(37.8±4.4),(39.1±4.0),P<0.01犦。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治疗后比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犤观察组治疗后:(47.8±5.6),(48.5±5.1),(48.9±5.8),(45.3.±5.2)m/s,观察组治疗前:(37.3±5.4),(37.6±5.8),(38.1±5.4),(36.1±5.1)m/s,对照组治疗后:(40.1±5.4),(39.4±4.8),(37.1±5.1),(38.7±5.6),P<0.01犦。结论:通心络可明显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并能明显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高黏血症的疗效。方法80例住院和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并高黏血症患者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一次2~4粒,一日三次,饭后服用,服用1月后,观察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空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全血黏度(高切6.25±1.13 mPs.s vs5.03±0.64 mPs.s、低切13.02±1.31 mPs.s vs 10.20±0.89 mPs.s)、血浆黏度(2.12±0.23 mPs.s vs 1.77±0.22 mPs.s)、红细胞压积(46.22±0.26 mPs.s vs 41.59±1.32 mPs.s)、全血还原粘度(18.37±3.46 mPs.s vs 12.74±3.63 mPs.s)及纤维蛋白原(5.08±0.64 g/L vs 4.45±0.57 g/L)等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黏血症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是否可改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83只,用STZ制造糖尿病模型成功60d、肌电图和电镜证实有周围神经病变后,随机分为3组:①高压氧组n=31):每天接受(0.15MPa、高压氧1h,连续20d。②糖尿病对照组n=32):不做治疗。(③正常对照组(n=2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无糖尿病的正常STZ大鼠。分别在疗程5,10,20d时测定右后肢胫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nerveconductionvelocity,NCV和H反射后处死治疗组及同期对照组)大鼠,取坐骨神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观察,同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大鼠的胫神经(28.56±6.99)mm/s、腓神经(28.92±7.37)mm/s的NCV明显低于正常组犤分别为(48.29±8.04)mm/s,(51.93±8.50)mm/s犦,而H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波幅变小。高压氧治疗10d后,治疗组后肢胫神经(45.17±9.80)mm/s和腓神经的传导速度(43.81±7.05)mm/s明显高于同期糖尿病对照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H反射的潜伏期(7.27±0.76)ms较糖尿病对照组(7.49±1.26)ms缩短,波幅增大1.09±0.39)mV,(0.57±0.30)mV,犤(P<0.05犦;病理学变化不明显,但电镜观察显示治疗组的许旺细胞数较糖尿病对照组增多,髓鞘结构有所改善;氧疗20d后,治疗组后肢胫神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奇经全息诊疗配脉络宁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奇经全息诊疗法并脉络宁注射液40mL静脉点滴;对照组30例,予弥可保片,治疗前和治疗满疗程后,采用DISA2500C型肌电图仪,对两组患者进行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26/3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8例,总效率40%(12/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14.07,P<0.01)。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7.8±8.8)m/s,(44.3±6.4)m/s,(45.2±5.7)m/s,(34.9±6.3)m/s与治疗前(41.8±3.8)m/s,(39.5±4.2)m/s,(39.7±5.8)m/s,(29.8±5.8)m/s比较(t'=3.43,3.43,P<0.05;t=3.71,3.26,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0.85~1.69,P<0.01)。结论:奇经全息诊疗配脉络宁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达 90% [1],发生机制复杂。我们试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尼莫地平、噻氯匹定两种药物,对 DPN进行治疗观察,探索有效疗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92例病人为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 55例,女 37例,年龄 37~ 77岁,平均 (58± 12)岁,糖尿病病程 5.3~ 18.6年,平均 (8.7± 6.7)年; DPN病程 (2.0± 1.8)年,伴其它并发症者 52例 (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 ),其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erveconductionvelocity,NCV)的影响,并将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结果予以分析比较。方法:糖尿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糖尿病饮食、降血糖、能量合剂、促代谢药物等治疗,治疗组38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高压氧舱,在舱内停留100min,压力0.20MPa,戴面罩吸入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隔2~4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NCV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分别为(40.9±5.6)m/s,(43.9±4.7)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分别为(41.2±4.9)m/s,(43.4±5.2)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尺神经MNCV分别为(42.3±4.1)m/s,(45.5±7.4)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SNCV分别为(40.6±5.3)m/s,(42.2±4.7)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胫神经MNCV分别为(41.9±7.8)m/s,(43.5±5.1)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NCV分别为(39.7±5.4)m/s,(41.9±4.8)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仅正中神经的MNCV、尺神经的MNCV显著加快;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31例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充分控制血糖、应用转换酶抑制剂的基础上 ,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997年 6月— 1999年 12月住院的 6 0例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全部符合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其它继发性肾病。男 41例 ,女 19例 ;年龄 42~ 76岁 ,平均 (5 6±6 )岁 ;合并高血压者 2 3例。临床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1例 ,对照组 2 9例。表 1  2组治疗前后晨尿 MA、血 BUN、SCr变化 (x± s)组别例数 (例 )尿 MA(mg/ L) BUN(mmol/ L) SCr(μm ol/ L)治疗组治前 3 1167± 76   6…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且其发生、病情及预后主要与血糖水平有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1年1月至199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43例为脑梗死者组,同期住院的2型糖尿病未合并糖尿病脑梗死者48例为对照组。脑梗死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53~76岁,平均(62.4±4.9)岁。病程为3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7.1±1.6)年,合并高血压23例。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55~73岁,平均(68.1±5.3)岁。病程1个月至18年,平均病程(5.7±1.6)年,合并高血压21例。病前大部分经依据WHO标准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着糖尿病的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变与病程、血糖(空腹、餐后2h)及HbA1C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患者均系2000~2001年本院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1999年WHO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1],根据临床表现及胰岛功能评估确定为2型糖尿病 ,并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52例 ,其中男43例、女9例 ;年龄65~85岁 ,平均(75.5±5.3)岁 ;病程1个月~30年 ,平均(9.4±15.2)…  相似文献   

19.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饮食治疗既要控制饮食,又要合理膳食,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糖及脂类代谢紊乱,对胃肠道运动紊乱亦有一定治疗作用。为此,我们对无锡可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糖必克膳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 1对象 根据WHO标准确诊为糖尿病的本院住院患者共3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饮食控制加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其中男性10例,女性22例;年龄28~72岁,平均(52.6±11.4)岁;体重33~81kg,平均(62.1±12.9)kg;病程1周至20年,平均(8.7±6.7)年;Ⅰ型30例,Ⅱ型2例,其中并发肾病22例,视网膜病变19例,周围神经病变17例,植物神经病变10例,冠心病6例,肺部感染1例,足部感染1例。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院于 2 0 0 1- 0 7~ 2 0 0 2 - 0 7用前列腺素 E1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1例 ,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共 41例。全部为我院住院患者 ,并符合以下条件。 1据 ADA标准 (1997)确诊为DM患者。病程大于 2 a。2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3经饮食及药物治疗后 ,FBC<7.0 mmol/L,PBC<7.8mmol/L。持续 2周以上而周围神经病变未能缓解者。本组男 2 0例 ,女2 1例 ,年龄 2 1~ 6 8岁 ,平均 47.3岁 ,病程 2~ 2 0 a。平均 8.6 a±6 .2 a。其中应用口服药控制血糖者 11例 ,应用胰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