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生疗法在循环领域的兴起,开创了细胞移植疗法这一新领域,尤其是自这一领域中的尖端——血管内皮祖细胞发现以来,积累了很多资料。临床上,在下肢缺血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所观察到的血管再生现象,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另一方面,心力衰竭时对已损伤的心肌细胞的治疗最好是能直接修复病态组织,但是在使用骨髓细胞的研究中,其心肌细胞再生能力极低。近年来以欧美为中心进行的使用自体骨骼肌母细胞的临床试验中,虽然报导了有效成活和心功能改善,但由于不是心肌细胞自身的再生,容易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等危险。本文报告在重度心力衰竭时,骨骼肌母细胞移植疗法及近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骨骼肌干细胞移植疗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 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与诱因中野赳等一、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所有心脏病者都可以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临床上以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为最多,其他是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1.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     
近年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抗醛固酮药及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预后有效。但是这些试验证明的另一个事实是,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很低。因此,当前寻求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的原因就在于此。治疗效率并不是由于药物的特性引起的,而是由心力衰竭病情的多样性决定的。各个患者的病情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异。但是现实是心力衰竭被作为一种综合征,治疗方法也被极端统一。为了保持心力衰竭治疗的安全性,并提高其效果,了解每个患者的病情,并依此制定治疗方案很重要。心力衰竭治疗中,在了解个别病情上,①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要适用于各个患者;②开发对个别病情的特异性治疗手段,这两个方面将成为今后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刘冲 《日本医学介绍》2002,23(10):468-468
利用针对血管的狭窄性病变的导管 ,行血管整形手术 ,正在对冠状动脉、末梢动脉等多种血管进行着。其中冠状动脉的血管整形手术 (PTCA)是 1 977年由Gru entzig最先进行的。现在全世界每年进行 40万例以上 ,已成为对缺血性心脏病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但是 ,术后再次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3 0 %~ 40 % ,为防止其发生 ,试行了多种疗法 ,至今 ,还没有找到能完全满足需要的疗法。血管内放射线治疗 ,作为防止这种再狭窄发生的方法 ,最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再狭窄发生的原因之一是血管内膜增生 ,而放射线可以抑制这种增生。血管内放射…  相似文献   

5.
李俊峡  乔民 《日本医学介绍》1997,18(11):515-516
心血管疾病激光治疗进展一、对缺血性心脏病激光的治疗对于缺血性心脏病,PTCA已广泛普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PTCA后3~6个月,再狭窄可高达30~40%,为了减少血管内再狭窄,激光等新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开始被应用。但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冠状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经皮瓣膜成形术(PTV)为代表的介入放射学有了飞跃的进展,成为循环系统疾病治疗上不可缺少的手段。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由于饮食习惯的欧美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呈增加的倾向。药物疗法,冠状动脉搭桥术及PTCA成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三个支柱。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出现,一度曾预想冠状动脉造影法将走向衰退,但由于介入放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左室成形术与辅助人工心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有进行性瓣膜病、重度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ICM)、扩张型心肌病(DCM)等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及其急性加重等。其中,对于ICM、DCM引起的严重左室功能低下导致的心力衰竭,多年来认为仅有心脏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心脏移植的供体有限,所以需要试用其他的外科治疗方法。本文对左室成形术和辅助人工心脏对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常,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猝死和室性心律失常的较好方法是给予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此外,纠正低钾血症、低铗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也有效。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目前没有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优于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但是对合并无症状的阵发性室速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胺碘酮有希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由大规模治疗高血压的结果来看,在预防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及死亡率等方面尚未得到明显改善,这是高血压病治疗方面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一方面原因是降压程度的问题,有报告指出,降压疗法的降压值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之间存在J型曲线关系。有关降压疗法较重要的话题,是缺血性心脏  相似文献   

10.
一、内科治疗的基本形势在临床上,患者经过心电图、超声波、放射性核素、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一旦确诊是缺血性心脏病,最恰当的治疗还是内科疗法,它是整个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基础。内科治疗主要是药物疗法,加上规律地日常生活,饮食疗法等。还有创伤性的治疗法,包括主动脉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A—C bypas)、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胸内动脉搭桥术AC搭桥术的历史已近23年。此间随着麻醉、体外循环及手术手技的进步、效果稳定,现在已经属于安全手术。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合并症少而质量高的手术。一、胸内动脉移植和静脉移植胸内动脉用于缺血性心脏病血行再建术的历史已久。从...  相似文献   

12.
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已经证明可以改善预后和QOL的药物有:ACE抑制剂、AT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和硝酸酯类药。这些药物分别有独立的治疗效果,根据大规模临床试验获得的证据制成尽可能提高治疗效果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不同病例的耐受性和有效性差别很大。因此不应认为治疗效果都优越,还应考虑到多种临床表现和患者对治疗的看法,采取适合病人的个体化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
日本化学药物公司把治疗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脏病作为目标,开始对人的超氧化歧化酶(SOD)进行临床试验。人的SOD 是能够分解引起风湿、癌以及老化的活性氧的酶。通过基因重组,已经研制成功。这是仅次于干扰素等的第二代生物医药制品。该公司的SOD 技术,是从人的胎盘提取SOD 产生的信使核糖核酸,用它制成DNA(脱氧核糖核酸),分  相似文献   

14.
一、围绕急性期治疗的国内外动向1 .脑发作超急性期治疗时代的到来 1 995年报告了 t-PA静注法对于发病 3小时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性 ,翌年在美国被允许使用。脱纤维蛋白原药 ancrod、前尿激酶( pro UK)局部动脉注射等其他超急性期疗法 ( 3~ 6小时内 )亦显示有效。各种脑保护药、低体温疗法等的临床试验正在广泛展开之中。2 .脑卒中专门病房 脑卒中专门病房( stroke unit,SU)中进行的系统脑卒中治疗使患者预后好转。脑卒中病床的汇总再组织、专门人才的培养等也十分必要。3 .有据可依的治疗指南的必要性 强调引入有据可依的急…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年来化学疗法的进步,恶性淋巴瘤约半数、Hodgkin病约2/3的病人有希望得到治愈。但未达CR和复发的病例,即使采用标准化疗方法,也不能治愈。以这样高危病例为研究对象,开始进行了并用自体骨髓移植的大剂量化疗、放疗方法的研究。本文在于阐述恶性淋巴瘤自体骨髓移植疗法的适应证和方法。一、自体骨髓移植的基本概念自体骨髓移植是为提高抗癌药和放疗的剂量,减少骨髓毒性,回输冻结保存的自体骨髓细胞,以提高疗效的方法。在这样的治疗方案中所用抗癌药的剂量限制性(DLT)是骨髓毒性和  相似文献   

16.
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时的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时的室性心律失常近年,随着心脏导管方法的进展及安全性的提高,冠脉造影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上已成为常规,并且PTCA及植入支架疗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总死因中,缺血性心脏病致死的比例并没有减少。考虑猝死的一半以上为缺血性心脏病所致,...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     
在心力衰竭诊断的生化指标方面,BNP的应用范围扩大;此外,新指标(NTproBNP,STZ)受到关注。心脏超声方面,组织多普勒法显示对心力衰竭病情评价有效。CT、MRI、PET等心脏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各种心功能评价方法成为可能。CIBISIⅡ等大型临床试验结果为心力衰竭的药物疗法提供了新的证据。在药物疗法方面,8受体阻断剂疗法确立以来没有大的进步。心力衰竭的非药物疗法(HOT、CPAP、CRT、ICD、LVAD)不断进步,慢性期效果也得到证实。心力衰竭发病的分子水平机制部分得以阐明。组织工程学、发生学、纳米技术的新治疗方法的开发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18.
日本森永乳业公司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家研究所,目前正在联合研制开发艾滋病晚期症状—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并已开始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该药是一种将人血管细胞移植给仓鼠而增殖,称  相似文献   

19.
造血细胞因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G-CSF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CSF是一种仅通过皮下注射,动员骨髓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进入末梢血的造血细胞因子。在动物实验中,其通过介导血管新生减轻缺血,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由于这种治疗简单易行,已经在临床应用,并已针对重度冠状动脉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研究其有效性。但是,目前效果还不稳定。今后,期待通过基础实验明确其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高效和安全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卫生组织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中,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与慢性心肌损伤的非特异性病变。前者无自觉症状而心电图出现缺血性改变,且有明显的心脏以外的动脉硬化。后者系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与心律不齐。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可分为以下4种,①既往史阴性的无自觉症状的心绞痛与心肌梗塞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与尸检中发现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②同一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时有时无。③无痛性心肌梗塞或心肌梗塞后无症状。④冠状动脉疾病引起心力衰竭与心律不齐。狭义的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是指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