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采用显露喉返神经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患者分为两组,80例显露喉返神经组和70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两组均施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未显露喉返神经组发生并发喉返神经损伤6例,永久性损伤1例;喉上神经损伤5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显露喉返神经组发生并发喉返神经损伤3例,均为暂时性损伤;且没有喉上神经损伤病例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有效地减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谢莉 《湖南医学》2014,(2):285-286,289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甲状腺动脉的不同结扎方法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依据术中对甲状腺动脉处理方法分为分支组和主干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及恢复情况。【结果】分支组术后即出现甲状旁腺损伤5例(10.00%),主干组甲状旁腺损伤7例(14.00%),两组均无永久性损伤;分支组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6例(12.00%)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4.00%),主干组分别是9例(18.00%)和4例(8.00%);分支组术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较主干组好( 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时分离并结扎甲状腺动脉分支比仅结扎主干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甲状腺外科手术操作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探讨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的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物中的作用,以提高甲状腺肿物的手术治愈率,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甲状腺良性肿瘤或甲状腺癌患者152例临床资料,甲状腺切除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术中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结果 152例患者中,行喉返神经探查262侧,均成功辨认及保护;行喉上神经外支探查231侧,174例成功辨认(75.3%)。原位解剖保护甲状旁腺150例,行甲状旁腺移植术2例。术后发生单侧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无喉上神经外支功能障碍。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13例,术后1周恢复9例,4周后恢复3例,5个月后恢复1例。无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喉上神经外支损伤病例。结论术中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技术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是安全的甲状腺手术操作,有效避免了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喉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提高了甲状腺肿物的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甲亢的手术治疗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均南  刘宁海 《河北医学》2005,11(3):228-230
目的:探讨甲亢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预防的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中处理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80例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470例治愈,9例复发,1例死亡,为术后气管痉挛窒息致死。结论:①甲亢患者术前充分准备,选择良好的手术时机,对避免甲状腺危象的发生非常重要。②甲状腺囊内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是避免喉上及喉返神经损伤的重要措施。③多保留腺叶背面包膜可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④置引流管引流甲状腺创面可有效地避免术后出血压迫气管引起的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预防甲状腺切除手术所致喉返神经损伤的经验。方法:复习文献并结合2例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病例,总结喉返神经的损伤的常见原因、部位、类型及其与其解剖特点关系。结果:1例首次手术时误扎喉返神经,2次手术时探查松解后声嘶逐步缓解;1例甲状腺切除手术后出血2次手术探查发现喉返神经入喉处出血止血后出现声音嘶哑。结论:喉返神经损伤原因与患者病情、手术方式、术者经验有关;喉返神经损伤类型主要是离断和结扎损伤;喉返神经入喉处及甲状腺下血管处为喉返神经易损伤部位;解剖显露喉返神经是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最有效的办法,经气管食管沟法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微凝切技术下精细化解剖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当涂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常规组(37例)采用高频电刀配合传统丝线集束状结扎行甲状腺手术,观察组(37例)在微凝切技术下行全程精细化被膜解剖甲状腺手术。比较2组围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多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半年,2组复发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微凝切技术下精细化解剖可减少甲状腺肿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10例巨大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结果:全部病例均临床痊愈,其中2例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随诊术后3月内发音正常。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囊内结扎法及气管压迫的处理是临床治疗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甲亢手术治疗中并发症产生的原理,找到减少并发症产生的方法。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8年1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206例,对患者产生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甲状腺危象与先兆1例(0.48%),呼吸困难(需气管切开)1例(0.48%),喉返神经损伤1例(0.48%),为术中误扎,发现后立即松解,1个月后恢复。喉上神经损伤2例(0.97),为可逆性,术后7~10天恢复。所有患者术后无抽搐。切口感染2例(0.971%)。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结论:甲亢术前要应用抗甲状腺制剂,使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才可进行手术,否则易发生甲状腺危象;另外,手术操作中要减少对气管的牵拉刺激,术前平和患者的心态,减少气管痉挛的发生;手术时切线距离基底部远,被膜留得多可减少甲状旁腺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时不同腺叶切除及喉返神经显露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按照不同腺叶切除及喉返神经显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结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对照组33例,按“上近下远”原则,血管主干切断、结扎的常规术式结合甲状腺下动脉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甲状旁腺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治疗后3个月内痊愈,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5例,无永久性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永久性损伤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遵循精细化被膜解剖原则,结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可降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中国长城铝业总医院106例各种良性甲状腺疾病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4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术后3d-3月恢复功能;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术后5d恢复正常,无手术死亡及甲状腺危象。结论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切口符合美观要求,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87例甲状腺手术的病人,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3例术中不予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44例术中均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2组病人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无永久性损伤病人;对照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6例,永久性损伤1例;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及其损伤程度,且手术安全可行,不会影响病人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探讨预防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6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甲状腺疾病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8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占5.7%。8例均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其中7例术后1个月内声音恢复,1例随访6个月,仍有声音嘶哑。在23例恶性病变有4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7.4%,其中1例6个月后声音仍未恢复;117例良性病变有4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3.4%,3例均为一过性损伤,恶性病变手术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的发生率。在78例病变位于甲状腺背侧的有6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7.7%,21例病变巨大、位于甲状腺下极的有2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9.5%,41例病变位于甲状腺前部的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30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的损伤3例,损伤率10.0%,110例未暴露喉返神经的损伤2例,损伤率1.8%。结论甲状腺手术引起的多数喉返神经损伤为一过性损伤,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少数为永久性损伤。甲状腺恶性病变可侵犯喉返神经,手术中为达到肿瘤的彻底根治目的,有可能导致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与甲状腺病变位置关系密切,对甲状腺病变位于后、下部进行手术时易引起后返神经损伤,特别是当甲状腺病变邻近喉返神经,手术中需要暴露喉返神经时,一定要轻柔操作,可靠止血,术野清楚,先处理甲状腺上极病变,暴露喉返神经上极,再逐渐处理甲状腺中、下部位的病变,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副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00例甲状腺术中发生副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术中发生各类副损伤6例,其中切口出血2例,气管塌陷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结论甲状腺术中副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中对血管、神经以及甲状旁腺等组织处理不当,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和熟悉人体解剖知识可以预防和避免此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俊杰  王勇攀  张宁  王全  陈益新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116-1116,1124
目的探讨囊内法甲状腺腺叶切除的方法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66例囊内法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外,无任何其他并发症。结论囊内法甲状腺腺叶切除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率低,能有效防止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囊内甲状腺切除术对预防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7月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10例行囊内甲状腺切除术。结果:110例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术中、术后无一例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成功率达100%;术后随访1-5年,110例患者无一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复发。结论:囊内甲状腺切除术在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中的运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探讨预防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6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甲状腺疾病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8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占5.7%。8例均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其中7例术后1个月内声音恢复,1例随访6个月,仍有声音嘶哑。在23例恶性病变有4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7.4%,其中1例6个月后声音仍未恢复;117例良性病变有4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3.4%,3例均为一过性损伤,恶性病变手术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的发生率。在78例病变位于甲状腺背侧的有6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7.7%,21例病变巨大、位于甲状腺下极的有2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9.5%,41例病变位于甲状腺前部的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30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的损伤3例,损伤率10.0%,110例未暴露喉返神经的损伤2例,损伤率1.8%。结论甲状腺手术引起的多数喉返神经损伤为一过性损伤,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少数为永久性损伤。甲状腺恶性病变可侵犯喉返神经,手术中为达到肿瘤的彻底根治目的,有可能导致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与甲状腺病变位置关系密切,对甲状腺病变位于后、下部进行手术时易引起后返神经损伤,特别是当甲状腺病变邻近喉返神经,手术中需要暴露喉返神经时,一定要轻柔操作,可靠止血,术野清楚,先处理甲状腺上极病变,暴露喉返神经上极,再逐渐处理甲状腺中、下部位的病变,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的损伤,尤以喉返神经损伤比较常见。我院自1991年至今行甲状腺手术1426例,均未发生喉上神经损伤,发生一侧喉返神经损伤l5例(1.1%)。术后恢复12例,永久性麻痹3例。术中处理甲状腺上动脉,均紧靠甲状腺上极,自下而上地分离疏松组织,双重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均未发生喉上神经损伤;本文结合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116例(188例)观察结果,重点讨论甲状腺手术致喉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手术的原因、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甲状腺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肿瘤再手术56例,良性肿瘤147例。探讨再手术的原因、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2例占6.4%(13/203),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0.49%(1/203),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96%(6/203),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0.98%(2/203),喉上神经损伤率1.97%(4/203),总的手术并发症为12.32%(25/203)。结论甲状腺疾病再手术仍能取得良好疗效,但手术并发症多,必须强调做好首次手术,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2例甲状腺次全切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当甲状腺峡部与侧叶呈膜状连接时,可先行切断。若与宽基腺组织连接,可在游离上极后钳夹,剪断后缝扎。游离腺体顺序,先下,再侧,后上,紧靠腺体表面Ⅰ-Ⅱ级血管分支连同周围组织一并集束结扎,不解剖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处理血管后,尽量采取钝性分离腺体。甲亢者基底部采取钳剪交替处理法。腺体游离完成后可将腺体提至切口外,直视下采取分别钳夹、剪断、切除腺体,基底部一律缝扎。有气管软化者,应用4号丝线将气管的两侧前侧壁缝合固定于两侧胸锁乳头肌上。切口引流用“T”管,在胸管上窝的上方另戳口引出。结果我院自1998—2004年共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0例病人,无一例发生喉上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有2例出现声音嘶哑,1例3月后恢复,1例于术后4月恢复正常。术后48~72h后拨除引流管,术后5~7d切口折线。讨论血肿压迫或气管软化是呼吸困难和窒息的主要原因,血肿来源于术中止血不确切。我们处理重要血管时均采用2把血管钳钳夹,剪断后双重结扎。残端采用钳剪交替法操作,并一律缝扎。我们采用较粗的T管,防止引流管曲折或血块堵塞致引流不畅。气管软化的处理:术中注意气管弹性,如果弹性消失,立即将气管固定于胸锁乳突肌上,以达到气管外支撑,避免了因气管软化引起窒息。对于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我们体会,不刻意解剖喉返神经,避免了因解剖神经过程中造成损伤,而且在处理甲状腺下极血管时,不处理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而是紧靠腺体表面Ⅰ-Ⅱ级血管分支连同周围组织一并集束结扎,基底部采用钳剪交替法,保留腺体背侧气管食管沟部甲状腺组织,以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巨大甲状腺可向下颌部延伸,侧方可达颈后三角,下板则较少延伸至胸骨后。巨大的腺上极使甲状腺血管上移,使之更贴近喉上神经,特别是外支,此时,可先处理腺下极血管,充分显露上极,可在明视下处理甲状腺上血管。采用集束结扎法,充分游离上极周围组织后,紧贴上极一次性将包括少许血管旁组织在内的血管集束完整的结扎,同时在处理上极时不作过度牵拉或强行托出,这样可完全避免喉上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损伤低钙抽搐,损伤常因误切,挫伤或血供障碍所致,改良后的手术方法是处理甲状腺血管均紧靠甲状腺,于甲状腺真假被膜间进行,对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不做任何解剖和显露,腺体组织的侧后面采用钝性分离。这样造成甲状旁腺损伤的因素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显露技术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盘锦市妇女儿童医院普外科自2005年1月~2012年1月间96例甲状腺大部、次全切除术以及全切手术患者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9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发现1例发音嘶哑,但3d后恢复如常.术后随访半年,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患者,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结论在甲状腺腺叶以上切除术时,采用喉返神经显露术可以有效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