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脱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ANA)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向Schwann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本实验将分离的大鼠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行表型鉴定后,取第五代细胞,用ANA匀浆进行诱导。诱导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中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诱导前后细胞的GFAP及S-100的变化;MTT测定不同诱导剂浓度诱导后的细胞活性。结果显示:BMSCs表型鉴定为CD44+、CD54+、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GFAP、S-100阳性细胞比例在诱导后分别为(64±5)%、(42±4)%;流式细胞仪检测和RT-PCR反应均显示GFAP、S-100的表达诱导组较对照组有所升高;MTT检测表明诱导剂浓度为1.0mg/ml时诱导后有活性细胞的数目最多。上述结果提示ANA可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Schwann细胞。  相似文献   

2.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灯盏花素注射液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第4代细胞行表型鉴定后,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诱导,每6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不同浓度灯盏花素注射液诱导后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诱导前后细胞中NSE、GFA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BMSCs表型鉴定为CD44+、CD54+、CD34-,诱导18h后BMSCs胞体开始收缩,有突起伸出,24h后突起增多形成网络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阳性表达率为(48.7±3.4)%,GFAP阳性表达为(56.8±4.2)%,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24h后的细胞NSE及GFAP蛋白表达量均较未诱导组升高,RT-PCR检测诱导后细胞表达NSE、GFAP mRNA,未诱导的细胞则不表达。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葛根素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MSCs)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可行性,为中药在细胞定向分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培养传至第5代,诱导组以2.5mg/ml的葛根素预诱导24h后,用17.5mg/ml的葛根素无血清培养基诱导,未诱导组加入等量培养基,24 h后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后的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检测不同浓度葛根素诱导后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及RT-PCR检测诱导前后细胞中NSE、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18h后BMSCs胞体收缩,有突起伸出,24 h后突起增多呈网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阳性表达率为(53.3±4.3)%,GFAP阳性表达为(64.5±5.2)%,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24 h后的细胞NSE及GFAP表达量均较未诱导组升高,RT-PCR检测诱导后细胞表达NSE、GFAP,未诱导的细胞则不表达.结论葛根素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缬沙坦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 hUCMSCs经缬沙坦诱导后培养1~3 周, 应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GATA结合蛋白4重组蛋白(GATA4)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化后的细胞。通过RT-PCR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基因、心肌相关转录因子和心肌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进行hUCMSCs的心肌分化潜能和缬沙坦诱导能力的分析。结果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态为均一的纤维状细胞,呈漩涡状排列。缬沙坦诱导后明显变小呈短梭形且不规则排列。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诱导组细胞有心肌特异蛋白cTnI和心肌相关转录因子GATA4蛋白表达,对照组较少。RT-PCR结果显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自发的、持续性表达心肌相关转录因子Tbx5、GATA4和Nkx2.5的mRNA,经缬沙坦诱导1周时其mRNA表达水平略有上升,随后逐渐下降。cTnI的mRNA在诱导第3周时出现,未见心肌发育相关基因心房利钠肽(ANP)和β-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mRNA表达。 结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心肌分化潜能但无法自发分化;缬沙坦具有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逐步分化过程中26S蛋白酶体的作用。方法:贴壁分离获得的hBMSCs先经β-巯基乙醇(β-ME)预诱导24h,随后用视黄酸(RA)诱导3d,最后再用生长因子(GF,10μg/LbFGF、20μg/LNGF)持续培养3d。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诱导阶段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1、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F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分析不同诱导阶段26S蛋白酶体的表达变化。应用含26S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培养液(5μmol/LMG132、10μg/LbFGF、20μg/LNGF)作用于经β-ME/RA诱导后的细胞,NF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对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未诱导的hBMSCs几乎不表达nestin、Tuj1和NF;经β-ME/RA诱导后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和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1表达率增高(34.41%±1.27%,27.79%±1.27%);经β-ME/RA/GF诱导后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F表达率迅速升高(56.72%±2.40%)。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证实,未诱导hBMSCs26S蛋白酶体表达水平较低;经β-ME/RA诱导后个别细胞26S蛋白酶体染色增强,26S蛋白酶体mRNA表达水平增至1.33倍;经β-ME/RA/GF诱导后26S蛋白酶体深染细胞增多,26S蛋白酶体mRNA表达水平增至1.77倍。应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后,NF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降低(37.59%±1.52%)。结论:hBMSCs在β-ME/RA/GF诱导下可逐步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26S蛋白酶体在诱导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增高,26S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hBMSCs向成熟神经元分化,提示26S蛋白酶体可能参与诱导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成熟分化。  相似文献   

6.
小鼠胎肝间质干细胞体外向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小鼠胎肝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肌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方法: 无菌条件下从正常C57BL/6J胎鼠肝脏中分离出间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5-氮胞苷和二性霉素B诱导分化,观察胎肝间质干细胞诱导前后形态变化;用RT-PCR检测细胞诱导前后, 成肌调控基因Myf5和成肌素myogenin的表达情况;诱导后7 d和 14 d 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结蛋白和α-肌动蛋白的表达。 结果: RT-PCR显示诱导后6 h至72 h成肌调控基因Myf5和myogenin序贯表达,而诱导前的细胞则没有检测到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第7 d细胞结蛋白和α-肌动蛋白表达阳性,第14 d阳性率明显升高。 结论: 胎肝中分离出的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王慧君  柏树令 《解剖学报》2008,39(3):386-389
目的探讨毛囊培养上清液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毛囊干细胞横向分化的潜能。方法采用完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取第3代MSCs,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鉴定CD44和CD29。用毛囊培养上清液为条件培养液诱导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角蛋白15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一步鉴定诱导后细胞角蛋白15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MSCs,CD44、CD29表达阳性。经毛囊上清液诱导后,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部分细胞角蛋白15表达阳性;同时RT-PCR也检测到keratin 15 mRNA的表达。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毛囊培养上清液诱导可以分化为毛囊干细胞样的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比较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肝分化潜能。方法常规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以Thy-1.1为标志,免疫磁珠法(magenicactivatedcellsorting,MACS)分离纯化HSCs。探寻MSCs、HSCs的诱导条件,从形态学、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肝分化结果。结果MACS分选后Thy-1.1 细胞纯度94.20%,细胞活力99.62%。纤维状MSCs诱导后呈圆形,表达白蛋白及其mRNA,不表达甲胎球蛋白。诱导的HSCs为多角形,白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甲胎球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结论MACS方法能有效分选大鼠骨髓Thy-1.1 干细胞群。MSCs和HSCs二者具有不同的肝系分化潜能。MSCs在HGF/FGF-4的作用下表达成熟肝细胞的特异性基因,分化为成熟肝细胞样细胞;HSCs在HGF/FGF-1/FGF-2的作用下表达早期肝特异性基因,分化为肝干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521(Zfp52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MSCs,实验分为未转染组、转染组(转染Rn-Zfp521-siRNA)和阴性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转染后荧光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诱导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及诱导前、后Zfp521的表达变化。结果: (1)siRNA转染72 h荧光表达最强,转染率可达84.1%±2.3%,转染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Zfp521 mRNA表达下降(P<0.05);(2)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以转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和MAP-2表达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3)Zfp521在各组细胞中均有表达,诱导后Zfp521表达明显低于诱导前(P<0.01)。结论: Zfp52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中表达下降,抑制Zfp521表达可促进神经元的分化,提示Zfp52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体外实验中人们发现,常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胰岛β样细胞由于种种原因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以成功诱导的胰岛β样细胞尚未见系统报道。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脐带细胞进行贴壁培养;传2代后,用高浓度葡萄糖(25mmol/L)培养液DMEM(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和尼克酰胺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形态变化,用胰岛β细胞特异染色方法双硫腙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游离锌离子浓度;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诱导后细胞内是否储存有胰岛素。结果与结论:第2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过高糖诱导后,间充质干细胞形成细胞团;并且形成了双硫腙染色阳性的细胞团;免疫细胞化学表明诱导后细胞内的细胞胰岛素染色阳性。结果表明人脐带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样细胞,这种胰岛β样细胞具有表达、储存胰岛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全反式维甲酸(RA)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调控细胞分化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而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在RA的作用中是否涉及到p53的作用尚有待阐明。本文用低浓度的RA(10 μmol/L)作用于SH-SY5Y细胞,每2d换一次液,在作用9 d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SH-SY5Y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提取细胞质总RNA进行RT-PCR反应半定量检测p5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经RA诱导后,细胞生出较长的突起,具有神经元的形态;而对照组保持成纤维细胞的形态、无明显的形态学变化。RT-PCR半定量显示,在细胞诱导后,p53基因表达明显下调。本文结果提示,RA的作用可能独立于p53基因途径,p53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是继发于R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莉  买霞  徐瑞成 《解剖学杂志》2007,30(3):331-33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5-氮杂胞苷(5-aza)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细胞增殖与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骨髓中获得MSCs,培养传代,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MTT法检测bFGF和5-aga对MSCs生长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actin、desmin、myoglobin、NSE、GFAP的表达。结果:有心肌样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变化;MSCs经5-aza以及5-aza加bFGF联合诱导actin、desmin、myoglobin、NSE和GFAP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经bFGF诱导后,前4种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仅GFAP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5-aza对MSCs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而bFGF有明显促增殖作用。MSCs被5-aza诱导分化成心肌样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bFGF可使MSCs分化为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样细胞。  相似文献   

13.
IL-1β基因多态性对RA患者PBMC 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多态对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不同IL-1β基因型的RA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β mRN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携带IL-1β(-511)纯合子等位基因2组RA病人PBMC表达IL-1β mRNA量明显较非纯合子及正常人组为高(均P<0.01)。结论: IL-1β基因多态性改变对IL-1β 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IL-1β(-511)纯合子等位基因2促进了IL-1β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分化的作用和黄芪注射液对分化细胞活力影响。方法:将人羊膜上皮细胞分为三组,即黄芪诱导组(设立四个浓度亚组)、全反式维甲酸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诱导剂和黄芪注射液诱导hAECs分化为神经细胞,在诱导前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一步鉴定细胞多能基因Oct4、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基因和神经元标记物NSE,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细胞活力。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见,RA诱导12 h后,黄芪诱导24 h后,由胞体伸出较长的轴突样和树突样突起,且有分支,48 h时100μl/ml黄芪诱导组,NSE阳性率低于RA诱导组(P<0.05),细胞活力较RA组高(P<0.05),两诱导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而GFAP阳性率高于RA组(P<0.05),同时RT-PCR检测到诱导后多能基因Oct4表达减少,而Nestin、NSE表达增多。结论:黄芪和RA都可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且黄芪于100μl/ml浓度时效果较好,黄芪诱导后对细胞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在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成神经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差速培养法获取小鼠ADMSCs,传至第5代,经成神经诱导液诱导ADMSCs 7 d后,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半定量PCR检测细胞中N-cadherin mRNA的表达;采用N-cadherin对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免疫荧光检测神经丝蛋白(NF)和GFAP的表达。结果:ADMSCs经成神经诱导7 d后表达GFAP、NSE和MAP2,半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成神经诱导后的细胞表达N-cadherin显著增高。转染N-cadherin的N-cadherin细胞培养24 h后发出细长的突起,与相邻细胞之间形成网状连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后的细胞NF和GFAP表达阳性。结论:ADMSCs在体外多种作用下,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N-cadherin转染后能改变ADMSCs的形态,并且在ADMSCs向神经分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定向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分化为类雪旺细胞(SC-like).方法:(1)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产妇脐带血中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达的表面抗原CD90,SH2,CD34和CD45.(2)第3次传代所得的HUCBMSCs,加入加有β-巯基乙醇(β-ME)、全反式黄酸(RA)、Forskolin、b-FGF、PDGF、HRG的含10%胎牛血清(FBS)的低糖DMEM培养基(L-DMEM)诱导,7 d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1)HUCBMSCs在体外培养以梭形细胞为主;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高表达表面抗原CD90和SH2,低表达表面抗原CD34和CD45.(2)诱导7 d后,细胞免疫组化显示,GFAP阳性率为81.88%±2.43%.结论:在一定条件下,HUCBMSCs可以在体诱导分化为SC-like,组成人工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终末分化方向.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CD29、CD44、CD105、CD34、CD106和HLA-DR;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情况和形态变化,应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P2和P10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RT-PCR分析证实P10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有NSE、NF的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P10代细胞能表达NSE和NF,而P2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均无NSE、NF表达.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能终末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8.
背景:胚胎干细胞、胰腺干细胞、肝卵圆细胞、小肠上皮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β样细胞,那么脂肪干细胞是否也可以呢? 目的:探讨兔脂肪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 方法:以常规方法从兔脂肪抽吸物中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传2代后,用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培养液DMEM以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尼克酰胺诱导兔脂肪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 结果与结论:第2代兔脂肪干细胞经过高糖诱导后,细胞形成细胞团;并且形成了双硫腙染色阳性的细胞团;免疫细胞化学表明诱导后细胞内的细胞胰岛素染色阳性。说明兔脂肪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样细胞,这种胰岛β样细胞具有表达、储存胰岛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提取液(RPE)对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作用.方法:RPE诱导MD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双硫腙(DTZ)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显色、葡萄糖刺激实验和RT-PCR,对诱导细胞进行体外结构和功能鉴定.结果:RPE诱导后第5日有胰岛样结构出现;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诱导后第12日细胞团表达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而未诱导组细胞不表达上述蛋白;RT-PCR结果表明.诱导后第6日检测到PDX-1的表达,诱导后第12日检测到胰岛素1、胰岛素2、胰高血糖素和葡萄糖转运体2基因的表达.结论:体外经RPE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天然脑活素(NC)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取6-8周龄SD大鼠,无菌获取胫骨和股骨骨髓,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并纯化大鼠MSCs,应用天然脑活素诱导MSCs向神经元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追踪比较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结果:经全骨髓贴壁筛选法获得了纯度较高(90%以上)的大鼠MSCs,天然脑活素含药血清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呈现双极、多极和锥形的典型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上证实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标记物NSE和nestin,不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诱导分化后细胞MAP-2的表达明显。结论:天然脑活素可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